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05年5月135例经椎间盘造影(CT)检查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疼痛患者的影像资料.男70例,女65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6.7岁,L3~4 20例,L4~5 70例,L5S1 5例,L3~4与L4~5双间隙10例,L4~5与L5S1双间隙1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分,降至术后18分,随访6个月时6.5分.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由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或漏诊,可结合腰椎MRI及椎间盘造影进行诊断,腰椎前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融合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2.
付爱军  刘刚  陈通  张志勇  李建民  朱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29-2830,2833
目的探讨改良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某院自2007年1月~2010年6月对26例经MRI检查及椎间盘造影确诊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2个椎间隙,采用日本SLT公司生产的Nd:YAG激光治疗机治疗,采用双侧入路多点照射的方法,激光功率5~10 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 s,间隔1 s,照射总能量400~800 J。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The 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奥斯维斯失能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0 min,术后住院时间0~7 d,平均3 d。2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5例,良2例,可1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PLDD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有效、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射频热凝术结合高能量激光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5~70岁,平均(50±1.1)岁。所有患者行射频热凝术并结合术后高能量激光持续治疗1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联合治疗后第1周、第1、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结果所有患者射频热凝手术和术后顺利接受高能量激光治疗持续1周均成功。28例患者治疗前VAS为(6.55±0.22)分,治疗后1周为(2.55±0.43)分,治疗后1个月为(2.01±0.35)分,治疗后3个月为(1.75±0.72)分,治疗后6个月为(1.05±0.02)分,术后VAS评分与术前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月随访所有患者疼痛均已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除2例腰痛复发以外,其余均无复发,优良率为90%。 结论射频热凝术结合高能量激光治疗盘源性腰痛临床治疗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价值及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的疗效评价.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9月对33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进行椎间盘造影,并利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全部病例.结果 术前33例患者有29例出现诱发痛(87.9%).全部病例接受了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术后29例腰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优良率87.9%.结论 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具有定位诊断价值,对确定是否利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改良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 (APLD)和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 (MED)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采用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6 5 5例(75 0个间隙 )和 1999年 2月~ 2 0 0 3年 12月应用第二代M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6 3例 (6 34个间隙 )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 ,APLD手术组随访时间 6~ 5 4个月 ,平均 2 4 .6个月 ,疗效优 2 6 3例 ,良30 5例 ,差 87例 ,优良率 86 .7% ;MED手术组随访 6~ 6 4个月 ,平均 2 8.6个月 ,疗效优 311例 ,良 2 18例 ,差 34例 ,优良率 94 .0 %。结论 APLD和MED椎间盘镜手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 ,而MED技术总体上优于APLD技术。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常见症状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及麻木感。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具有创伤小 ,疗效确切 ,住院时间短 ,病人痛苦小等特点。我科于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3月 ,采用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14例 ,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4例中 ,男 8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70岁 ,最小 2 0岁 ,平均 4 4岁。L4 .5 10例 ,L5、S14例 ,病史 2个月至 10年。均出现腰腿痛伴下肢麻木 ,其中3例伴有间歇性破行。均经CT脊髓造影确诊为L4 - 5或L5、S1椎间盘突出症 ,经完善各项…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方法及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经椎间盘造影检查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63例;B组行前路腹膜外椎间盘切除结合Cage植骨融合术21例;C组行后路椎间盘切除结合后外侧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48例.术后观察各组患者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改善程度.结果 腰椎MRI上病变椎间盘T_2加权像低信号有重要意义.三组术后VAS评分降低值依次降低,A组(9.7±0.9)分,B组(7.4±1.2)分,C组(6.9±1.4)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ODI评分降低值也依次降低,A组(19.4±1.4)分,B组(18.8±2.9)分,C组(16.5±2.1)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盘造影是目前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靠方法;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与前路或后路椎间盘切除结合内固定术及融合术比较在改善患者疼痛与功能方面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近年来手术越来越趋向损伤小 ,操作精细 ,较过去的椎板切除术、半椎板切除术 ,术后卧床时间短 ,恢复快 ,且有效地防止了椎管内粘连及腰椎不稳等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远期疗效明显提高。我院从 1998年 1月始对 2 6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病人采用经椎板间隙摘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2 6例 ,男 17例 ,女 9例。年龄 2 6岁~ 5 6岁 ,平均 38岁。L4、5椎间盘突出 10例 ,L5、S1椎间盘突出 16例。病史 3个月~ 3年 ,平均1.5年。均为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后路小切口直视下手术对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失败的补救方法的疗效。方法对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患者行MED治疗,其中15例因出血等原因而及时改为后路小切口直视下手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增加,无术中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12-24(18±0.6)个月,1例偶有慢性腰痛外,均获得良好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结论后路小切口直视下手术不失为MED治疗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失败的良好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腰椎间孔出口微创显微内窥镜辅助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5骶1以上节段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腰椎椎间孔入路MED治疗腰5骶1以上节段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7例,L3/4病变8例,L4/5病变19例。男19例,女8例;年龄35-65岁,平均52岁。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6min;术中出血平均167ml;患者均随访6~15个月,平均10.7个月。1例术后出现股四头肌不全瘫经经营养神经、功能训练,4月后完全恢复。全部患者Oswestry术后平均(15.6±5.4)分。除2例切口延期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结论微创经腰椎间孔出口入路MED治疗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短期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路减压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对腰椎滑脱提拉复位及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其中退变型21例,峡部断裂型18例。L4滑脱30例,L5滑脱9例。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根据Nakana标准,优30例,良4例,可5例,优良率为87.2%。35例达到骨性融合,总体融合率为89.7%,平均融合时间为4个月(3~6个月)。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9年6月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共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6例,Ⅲ度滑脱3例;退变性滑脱15例,峡部裂性滑脱6例,伴椎管狭窄14例,L4/L513例,L5/S18例,腰椎侧凸10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获得12个月~36个月随访,平均24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时均行X线平片检查。12个月后所有患者植骨全部融合(骨性融合标准是形成连续骨小梁桥接于融合区,动力位椎间成角小于4°,融合率100%,好转率:优1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椎间植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率低、矫形效果丢失少、晚期下腰痛发生率低,应用自体骨块植骨,既能为患者节省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又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Mast Quadrant系统下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月本院峡部裂或退变型滑脱22例患者,对其实施后路经MAST Quadrant通道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滑脱部位:L4~L5者10例,L5~S1者12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为(6.8±1.3)分。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60±20)min,术中出血量(320±102)ml,住院时间为(10.0±4.0)d,术后切口均呈I/甲愈合。术后X线片提示滑脱椎体均复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3±1.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提示术后6个月椎体间达骨性融合,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出现松动、断裂或移位。结论:经Mast Quadrant系统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20 0 1-10始我们采用ITR -V型滕氏自动螺旋式椎间盘摘除器[1 ] ,对 2 4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穿刺髓核电动旋切。随访 3~ 12个月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4例 ,女 10例 ,年龄 18~ 62岁 ,平均3 6 4岁。病程半个月~ 10年 ,病人主要症状及体征为腰腿痛 ,坐骨神经痛 ,下肢麻木、无力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所有病人均经CT确诊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包容性、纤维环未破裂 )。边缘型左侧 5例 ,右侧 14例 ,中央型 (无鞍区综合症 ) 5例。L4~ 510例 ,L5~S1 2例 ,L3~ 4合并L4~ 51例 ,L4~…  相似文献   

15.
腰椎滑脱是指椎体向前滑脱 ,是脊柱常见的疾病。Neugebauer提出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椎弓根发育不良所致。国内有学者统计 ,此病发病率为 5 %。我院自 1995年以来采用RF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2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1例 ,女 15例。年龄30~ 5 5岁 ,平均 4 3岁。病程 6个月~ 15年 ,平均 3年5个月。均有腰痛症状 ,18例患者伴有一侧或两侧肢体的放射痛 ,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按滑脱性质分类 ,退行性脊柱滑脱 2例 ,峡部崩裂性脊柱滑脱 2 4例。按部位分类 :L4 10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观察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日本骨科学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结果 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JOA下腰痛评分分别为(15.45±2.73)、(27.18±2.08)、(28.18± 1.25)、(28.54±1.21)分,术前JOA下腰痛评分与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访时间1~ 10年,平均7.9年,术后随访优8例,良2例,可1例.无复发及医源性腰椎不稳.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且能与传统切开手术达到相同的减压目的,故其可作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是脊柱外科治疗技术进步的表现,现对我院95例椎间盘镜下间盘摘除术病人予以回顾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5例,男63例,女32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1岁,病史40d-16年,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过保守治疗,口服镇痛药牵引按摩,17例做过骶疗,20例做过神经根周围封闭,9例用过胶原酶注射,3例曾行间盘旋切术。本组患者均行腰椎X线平片、CT和脊髓造影证实,部分病例MRI检查。突出部位:腰4、5间隙59例次,腰骶间隙47例次,腰3、4间隙10例,单间隙突出78例,腰2间隙突出13例,腰3间隙突出4例,侧突型63例,中央型突出32例;突出程度依国际腰椎研究学会分类方法:退变、膨隆、突出87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治疗效果,了解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对不同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某院5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依据适应症标准入选的35例患者,分为Ⅰ组,余者分为Ⅱ组。[结果]Ⅰ组患者疼痛改善率平均为51.6%,腰椎功能障碍改善率平均为62.4%,治疗后VAS评分及ODI评分显著低于Ⅱ组。Ⅰ组患者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Ⅱ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如能选择良好的适应症,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简称Wallis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 采用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1例(23个间隙),L_(3-4)个间隙,L_(4-5) 19个间隙.观察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并在手术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7~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2.5±0.4)个月,术后7 d VAS评分由术前的(7.5±1.5)分降至(2.5±0.5)分,ODI评分由术前的(40.0±2.0)分降至(23.0±1.5)分(P<0.01).结论 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操作安全简单,组织损伤小,早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2~81岁,平均56.4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腰椎滑脱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3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术.结果:本组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1~18个月: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日本Nakano标准;本组优:11例,良:3例,可:2例,差:0,优良率87.5%;JOA评分系统评估,术前平均8.5分,术后平均18.5分.结论: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失稳症效果优良,是标准的规范化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