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方法:选取本院64例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分为三组:起搏组、射频导管消融术组、室性心动过速组,进行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随访、观察直至T波恢复正常为止。结果:三组患者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起搏组明显较其他两组高;T波倒置最大幅度和最深时间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分析可以作出电张调整性T波的诊断,避免不必要的特殊检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7岁,以“心悸、气短反复发作11年,加重2天”为主诉于1998年9月28日入院。查体:T36.2℃,R18次/分,P180次/分,BP18/11kPa(135/80mmHg),心界无扩大,心律规整,心率18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后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1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素娥 《浙江医学》1998,20(9):544-545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在儿科中报道不多,现将我科于1991年8月至1997年6月收治的10例心律失常后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0例均为我科心律失常住院患儿,男4例,女6例,年龄8~13岁。有心悸史9例。X线心脏三位片及心脏彩超检查均未见异常。均在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室速终止后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心悸多年、复发3 h入院.体检:Bp60/50mmHg.心界不大,心率20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患者入院时疑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且伴血压偏低故给新福林3 mg加5%葡萄糖20ml静注,心动过速终止后见有与心动过速时形态相同的频发室早,后经胸片、UCG、血糖、血脂、电解质及心肌酶学检查均无异常.临床诊断:特发性室速.  相似文献   

5.
室性心动过速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终止后可出现T波倒置,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ST-T改变可持续数日或更长时间,这种T波叫电张调整性T波,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如下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速射频消融术后3d内电张调整性T波(EMTV)产生的相关性、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特发性室速患者(左室特发性室速47例,右室特发性室速40例)行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观察心室除极顺序及术后3d内心电图EMTV产生的相关性。结果(1)EMTV的产生与心室异常除极顺序有关,右室流出道室速RFCA后不出现EMTV;(2)左室特发性室速比右室特发性室速更易产生EMTV(P〈0.01);(3)EMTV的产生与术中消融的即时有效时间呈负相关,与其他的诱发条件无显著相关性;(4)不同部位的心室最早异常除极产生EMTV的导联分布特征及其深度、宽度不同。结论特发性室速射频消融术后可出现EMTV,EMTV是一种心肌电生理特性,根据其特性可与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T波改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两部位起搏与电张调整性T波的相关性.方法 动态观察72例安装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或房室万能型起搏器(DDD)患者心电图的T波,其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58例,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4例.结果 58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均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且在下壁、前间壁导联明显;14例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患者均未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结论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产生的电张调整性T波有其独有的规律性,动态观察有助于与心肌缺血鉴别.  相似文献   

8.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是心脏在经过一段时间激动顺序改变之后重新恢复赛性心律时表现的一种“记忆”现象,可见于多种情况。本文报告1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相似文献   

9.
10.
电张调整性T波是指心脏经过一段时间激动顺序改变之后重新恢复窦性节律时 ,仍“记忆”着异常的心室激动顺序 ,心电图表现持续T波倒置。目前认为它是心肌的一种生理特性 ,而非病理改变。现报告持续室性心动过速电转复后电张调整性T波 2例。1 临床资料例 1,男 ,47岁 ,因持续心悸 3d入院 ,入院前在其他医院先后应用心律平静脉注射 ,总量 2 10mg ,无好转。既往健康。体检 :血压 12 0 / 70mmHg(1mmHg =0 .133kPa) ,神志清楚 ,心律齐 ,心率 16 0次·min-1,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双肺呼吸音清晰 ,体表心电图及食管和体表同步记录心电图示持…  相似文献   

11.
持续41天酷似广泛心肌缺血电张调整性T波变化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立 《四川医学》2003,24(12):1256-1256
患者 ,男 ,2 9岁。因突发心悸 2 0h于 2 0 0 2年 7月2 0日入院。体检 :P 187次 /min ,BP 12 /9kPa ,双肺(- ) ,心率 187次 /min ,律齐 ,各瓣膜区无杂音 ,心电图R R规则、频率 187次 /min ,V1呈rsR、各导联QRS后有P2 ,食管心电图P2 明显 ,位于QRS后 ,RP间期 90ms,静息心电图为L G L综合征。入院诊断为L G L综合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O AVRT(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伴心室内差传。用西地兰 0 4mgiv ,30min后恢复窦律 ,4h后出现广泛T波倒置 ,且倒置T波异常深大宽阔、双肢对称、酷似“冠状T” ,尤以V3导联明显 …  相似文献   

12.
13.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方法:对7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而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镇静、止痛治疗,而不进行溶栓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肌钙蛋白T、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结果:7例患者均为显性预激综合征,其中右后间隔旁道3例、左侧游离壁旁道4例,所有患者术后心电图T波的方向与术前心脏激动顺序改变时QRS波群方向一致.3例右后间隔旁道患者下壁导联T波倒置深度Ⅲ>aVF>Ⅱ.出现ST压低;4例左侧游离壁旁道患者高侧壁导联T波倒置深度aVL>Ⅰ,V1~V6导联出现不同程度J点抬高、J波和ST段水平抬高;镇定和止痛等对症治疗2~3 d,心前区疼痛消失,肌钙蛋白T阴性(射频消融术后4~6 d),CK-MB均正常,随访8~10 W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急诊专业的医师对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缺乏认识;医生没有仔细询问病史,对射频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认识不足;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认识不全面.以上是导致错误诊断的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方法回复2010-2012年在本院存档的70例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包括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40例,室性心动过速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1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并且伴室内差异性传导8例,预激综合征10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并随访观察直到T波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止。结果上述四种情况都可能引起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并且每种情况都不相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胸前导联所引起的T波改变最为明显,室性心动过速导致T波改变也是存在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所引起的T波改变特别广泛,甚至会引起12导联同时出现,预激综合征虽未出现导联,但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结论通过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不同特征进行诊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还可以减少一定程度的误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机制,为预防猝死,用有效的诊断方法对心律失常的高危病人进行危险分层极其重要。目前各种检查如左室射血分数,心室晚电位,动态心电图监测确定的室性异位搏动,心率变异性和通过QT离散度反应的心室复极异常可用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高危病人。然而,其预测价值有限,寻找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新的预测指标,以期对高危病人进行适宜的预防性治疗是临床医师一项艰巨的任务。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原因引起的T波电紧张性改变(EMTV).方法 入选EMTV患者177例,其中显性旁路(A组)50例,右心室心尖部临时起搏器术后或永久起搏器术后(B组)6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C组)1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D组)49例,通过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随访、观察直至T波恢复正常为止,并进行分析.结果 A组是否引起EMTV及其导联分布特征、深度与旁路在心室的插入点有关.B组出现的EMTV,下壁导联都有分布;胸导联深倒T波的振幅表现为“中间深,两头浅”的分布特征;C组出现的EMTV,下壁导联都有分布,其次是V4~V6;D组出现的EMTV,广泛导联T波倒置,分布最多的是胸导联.结论 不同原因EMTV的导联分布也不同,对其充分的了解有助于与其他病因所致的T波改变相鉴别,避免误诊,及不必要的检查;EMTV的产生、持续及恢复,与心室异常除极初始点、综合向量的顺序、方向、频率、异常除极的总数量及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出现T波记忆现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手术,观察心室激动顺序改变后T波记忆现象的发生率、分布特点和规律,并研究T波记忆与室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30例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经成功射频消融手术后,有13例出现T波记忆现象,发生率为43.3%。所累及的导联以Ⅱ、Ⅲ、AVF为主,也可见于V3-V6导联,其中Ⅲ导和AVF导联的出现频率可达100%。T波倒置深度Ⅲ>aVF>II(P<0.05~0.01)。室速发作时持续的时间(分种数)与T波完全恢复正常的时间(天数)呈正相关关系(r=0.837,P<0.001)。结论:T波记忆是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常见的一种心电现象,不具病理意义,熟悉其特点和变化规律,有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T波电交替(T wave alternans,TWA)是指在规整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形态、极性和振幅的逐搏交替变化。目前大量研究认为T波电交替是人类及动物缺血心肌发生室速、室颤的标志,是预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有力预测指标。现就T波电交替的溯源与发展、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2006年3月起无明显诱发因素的情况下出现心悸,自测脉率为150~160次/min,突发突止,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长一次连续发作持续2d,可自行缓解.2006年5月24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84次/min,P-R间期220 ms,QRS时限100 ms,QRS电轴84°,Q-T间期346 ms,Ⅱ、Ⅲ、aVF和V3~V4导联J点抬高(图1).2007年10月5日,患者在睡眠中突觉胸闷,自测脉率为130~140次/min,持续2 h后至我院急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