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在脑卒中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中风)是中医“风劳鼓膈”四大顽症之一,全球每年有460万人死于脑卒中,中国每年死于脑卒中有160万。脑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二的比例为6:1,而在缺血性卒中,又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和脑栓塞,后两在临床上有时不易区分,故统称为脑梗死。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认为,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中医治疗认为,应从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活血化瘀着手。本研究对中药在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中的作用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侍茹 《家庭用药》2014,(6):20-21
救治急性脑卒中,时间是关键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关键在于发作后3小时内给予积极的溶栓治疗。由于国内长期以来急性卒中救治流程规范度不足、院前或院内延误等原因,导致绝大多数卒中患者无法在推荐的治疗“时间窗”内接受规范的rt-PA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反复多次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起病(6—24h)脑梗死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7天,并与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60例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生再梗死病例,对照组发生再梗死5例,(8.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皮肤黏膜出血1例(1.67%)。对照组无,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在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是安全有效的,并能降低再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白毅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60-161
目的:对比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院外、院内静脉溶栓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其中17例院外溶栓患者为治疗组,33例院内溶栓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对比。结果治疗组发病至溶栓时间提前约2h;治疗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院外溶栓治疗可缩短发病时间,提高再通率,缩小梗死面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尤尼舒预防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8月-2004年9月我院动脉溶栓后应用尤尼舒治疗24例为治疗组,24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48—75岁。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46—77岁。采用动脉溶栓后2h尤尼舒0.4M皮下注射,q12h,共7d。结果治疗组24例无再梗死发生,对照组有4例发生再梗死。结论脑动脉溶栓后尤尼舒可安全的预防再梗死,且不明显延长APTT,是预防溶栓后再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课题。抗血小板、抗凝、降纤和脑保护剂等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重要,溶栓治疗是目前神经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是现有治疗方法中唯一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献报道溶栓治疗的溶通率为21%-93%,但由于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过窄,以及引起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和再闭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原因,能接受溶栓治疗者仅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4%。Wang的研究表明,只有21%的卒中患者实际接受了溶栓治疗。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溶栓治疗时间窗应个体化。溶栓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机械装置和TCD增强溶栓等。溶栓药物在传统溶栓药物广泛应用的同时,一些新的溶栓药物正在研究或已经用于临床。掌握好适应证,减少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仍是溶栓治疗的关键。现就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方法、药物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溶栓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静脉溶栓相比,血管内溶栓治疗时间窗较静脉溶栓治疗宽,闭塞血管再通率高,可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IP)的脑细胞功能,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本文就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溶栓相关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糖与溶栓治疗后白细胞浸润的关系,以及糖酐酯对高血糖大鼠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通过复制高血糖大鼠模型,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缺血30分钟静脉予以糖酐酯或生理盐水,缺血2小时经颈外动脉注入尿激酶溶栓,观察缺血24小时浸润白细胞数及梗死灶大小,结果:缺血24小时,高血糖大鼠溶栓组与正常血糖大鼠溶栓组比较,缺吉边区浸润白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梗死灶增大(P<0.05),高血糖大鼠联合糖酐酯溶栓组较高血糖大鼠溶栓组浸润白细胞数减少(P<0.01),梗死灶减少(P<0.05),与正常血糖大鼠溶栓组比较,白细胞数减少(P<0.05),梗死灶虽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高血糖通过增加白细胞浸润加重溶栓治疗后且织损伤;糖酐酯可以抑制高血糖大鼠溶栓治疗后白细胞的浸润,减小梗死灶。  相似文献   

9.
石继红 《中国医药》2006,1(12):714-716
目的探讨急诊溶栓(ET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中的价值。方法81例患者分为急诊溶栓组和住院溶栓组。观察不同时问宙的溶栓与再通率,行补救性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例数及死亡情况,院前及院内耽搁时间。结果急诊溶栓组院内耽搁时间比住院组少(P〈0.05),发病2h内获得溶栓率显著高于住院组(P〈0.05)。各时间窗溶栓再通率以2h内为最高。各时间窗血管再通率、补救性PCI数及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死亡原因均为心源性休克或泵衰竭。结论AMI患者院前就进入AMI急诊绿色通道进行ETT,可有效缩短就诊至溶栓时间,提高再灌注成功率,更好地挽救濒死心肌。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泵衰竭者病死率高,宜首选PCI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60例缺血性脑卒中在起病2.5—14h内进行溶栓治疗。结果60例经过应用溶栓治疗,54例痊愈,总有效率为90%,6h内用药物溶栓治疗者100%痊愈。结论对发病6h之内采用重组尿激酶原动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和硝酸甘油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和再梗死率。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6h内的溶栓效果和再通明显高于对照组但6~12h的再通率以及再梗死率与对照组没有差异。结论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发病6h内早期迅速治疗,对于溶栓效果和血管再通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的血压变异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开展研究。对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尤其是在溶栓治疗后每间隔1 h进行一次血压测定。血压变异评估包含标准差、连续变异度。连续变异度为相邻血压差值平方的均值平方根。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将其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因素。结果 62例患者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10例,发生率为16.13%。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病史、SBPmax、SBPsd、SBPsv、DBPmax、DBPsd、DBPsv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Logistics回归多因素显示:静脉溶栓24 h后SBPmax、SBPsd、SBPsv、DBPmax、DBPsd是影响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血压变异性表现较大,临床中很容易发生24 h神经功能恶化,临床中应当提高对神经功能的关注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超过溶栓治疗时间窗的脑梗死患者,作静脉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的探讨。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栓组48例和对照组24例。溶栓组的病人,根据其溶栓治疗的时间,再分为早期溶栓组(6h内)和超时间窗溶栓组(12~24h)。结果:超时溶栓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早期溶栓组无显著差异,无严重副作用。治疗后脑CT扫描超时溶栓组梗死面积大于早期溶栓组,但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在注重治疗时间窗个体化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脑保护剂,适当放宽溶栓治疗时间窗的超时溶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桑文才  施超 《淮海医药》1999,17(2):23-23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多年以来.未见有确实可靠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8年8月-10月,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尿酸(UA)浓度的变化对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对176例发病24 h内患者,应用弥散加权核磁共振(DWI)检查,证实为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经改良的NIH卒中(mNIHSS)评分5分以上,随访观察血尿酸、尿囊素(尿酸的非酶代谢产物)浓度变化对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 66例血管再通患者多数接受溶栓治疗,UA浓度在48 h降低,然后逐渐升高呈U行改变,14 d时mNIHSS评分降低,UA和尿囊素浓度变化与DWI梗死体积明显相关。结论 UA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消耗和再生性抗氧化剂,其浓度的变化与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 nary intervention,PCI)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 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 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首发STEMI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并成功,其中60例行直接PCI治疗(PCI组),60例行静脉溶拴栓治疗(溶栓组),比较两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住院天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PCI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低于溶栓组(0%VS32.4%,P〈0.05),1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溶栓组[(56.48±5.79)%VS(49.76±5.41)%,P〈0.05],平均住院天数少于溶栓组(7.84dVS10.40d,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直接P CI能及时有效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artery,IRA),减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住院天数,近期临床疗效优于静脉溶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再通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552例。入选患者按照0.9 mg/kg剂量标准,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所有患者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进行头部MRA检查,采用TICI血管再通分级标准判断大脑中动脉的再通情况。其中根据溶栓后24 h MRA检查结果分为血管再通组(188例),血管未通组(364例)。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判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神经功能的预后评价,采用改良Rankin评分(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2组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 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症状性颅内出血(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的发生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血管再通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和预后良好率均高于血管未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管再通组患者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有6例患者出现了非症状性颅内出血。血管再通组及血管未通组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其他部位出血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再通的患者较未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明显。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的患者临床预后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8.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微  邵小珍  崔跃明 《河北医药》2010,32(21):3089-309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自然预后差,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及时的溶栓治疗能够再通堵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惟一经循证医学证实能有效治疗发病3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本药的活性成分是一种糖蛋白,与纤维蛋白结合后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导致纤维蛋白降解,血块溶解。  相似文献   

19.
林宏 《中国处方药》2003,(11):31-35
溶栓治疗是缺血性卒中临床常见手段之一,溶栓药物应避免在其治疗中的交替使用;缺血性卒中出现后可以普遍应用神经保护剂,但神经保护剂的应用应采取多种药物联用的综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目前已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并发症严重且病死率较高。早期溶栓,及时开通梗塞血管,对恢复冠脉再灌流、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濒死心肌、保存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作者对患者进行院前早期溶栓治疗AMI,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