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术后疼痛和情绪异常是断肢 (指 )再植术后诱发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后者直接导致移植肢 (指 )的血供障碍。为此 ,我们于断肢 (指 )再植术后应用病人自控臂丛神经镇痛 (PCBA) ,并观察其镇痛、镇静效果 ,以及移植肢 (指 )的血液循环情况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共 40例患者 ,男 31例、女 9例 ,年龄 6~48岁。其中断指再植 38例 (4 7指 ) ,断肢再植 2例。术前均无其他外伤 ,无精神及心血管系统疾患。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 m g、鲁米那 0 .1g。将 40例随机分为 PCBA组与对照组各 2 0例 ,均采用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
王艺 《山东医药》2010,50(4):37-37
断指再植术后手部剧烈疼痛是引发再植指小血管痉挛而诱发血管危象,最终导致再植失败的重要诱因。我科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应用术后镇痛泵(PCA)进行自控镇痛,经精心护理,收到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的镇痛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152例断指再植病人随机分为PCIA组(107例),静脉持续匀速输入镇痛药;肌注(IM)组(45例),根据患者要求间断肌注哌替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药物不良反应及再植指血管危象发生情况。结果 IM组术后VAS评分高于PCIA组(P0.05);IM组术后再植指血管危象发生率亦高于PCIA组(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PCIA组镇痛效果好,但不良反应较多,护士应正确实施护理干预,减少镇痛不良反应,增强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应用对小儿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断指再植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对照组麻醉诱导前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术中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术后30 min、1、2、4、6 h的疼痛评分和术后5、10、20、30 min及1 h的镇静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 h内各时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术后1 h内各时点镇静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小儿断指再植术超前镇痛模式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断指热缺血时间较长患者的断指再植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1 167例(1 385指)行断指再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81例热缺血时间≥12 h及1 086例〈12 h者的断指再植成活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断指再植成功率及术后功能优良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断指热缺血时间≥12 h的患者行断指再植术断指成活率较高、术后功能恢复较好,今后应扩大样本进行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1519例断指(肢)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严格掌握适应症、彻底清创、提出高血管吻合质量、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可提高再植断指(肢)的成活率;术后加强功能锻炼,有利于患指(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断肢(指)术后发生便秘时,病人用力排便、疼痛、情绪波动极易引起血管痉挛,使肢体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再植失败。因此,断肢(指)再植术后必须处理好便秘的问题,现将断肢(指)再植术后发生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鞘内注射对断指再植术后伤指感觉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行断指再植术的39例(45指)随机分为NGF组(19例21指)和对照组(20例24指)。两组均行断指再植术,NGF组于10倍显微镜下吻合伤指神经外膜后,在近端神经鞘膜内注射NGF 7.5μg;对照组不予注射。术后随访3、6个月,测试两组伤指指端两点分辨觉。结果 NGF组伤指感觉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GF神经鞘膜内注射有助于断指再植术后伤指感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正>持续性外周神经阻滞可以延长镇痛时间,减少麻醉及镇痛药物的不良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由于臂丛置管可以持续给药,使患肢疼痛减轻或消失,因此,持续性臂丛神经阻滞已广泛用于上肢术后的镇痛〔1〕。研究发现,上肢手术患者,连续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较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更佳,患者满意更高,不良反应少〔2〕。目前临床采用的持续性臂丛神经阻滞镇痛的入路有肌间沟入路和腋路,两种方法均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3〕,也有二者联合阻滞的应用〔4〕,但比较两种入路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376例断指(肢)再植后血小板常规检测,发现有12例血小板>300×10~9/L,其发生率为3%。临床观察,血小板增多者极易发生吻合口血栓,其再植失败率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组。作者建议将血小板检测列入再植术后的常规检查,以指导断指再植术后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1.
左上臂离断再植1例护理体会枣庄市立医院(277100)赵月芳枣庄市立二院赵淑娟患者男,27岁。被汽车撞伤致左上臂完全离断2小时急诊入院,病人处于休克状态,立即进行抢救。在全麻下行清创断肢再植术,手术经4小时顺利回病房。护理体会:①保持患肢温度:术后用...  相似文献   

12.
自1980年起,我们应用多普勒血流听诊器对800例显微外科手术患者作诊断性检查、术前准备、术后监测血流。其中断肢(指)再植492例、游离皮(肌)瓣移植118例、游离第二趾再造手指59例、带蒂岛状皮瓣9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处理.方法 总结2008年1月-2010年4月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3例(19指),其中动脉危象8指,静脉危象11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结果 经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理,12指成活,救治成活率为63%.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时观察再植指情况,正确及时处理好各类血管危象,能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使断指成活.  相似文献   

14.
断指再植术后肌腱粘连是影响再植断指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 ,即使再植术后行二期肌腱粘连松解术 ,效果亦不理想。近年来 ,随着对肌腱愈合方式的深入认识 ,许多学者主张在修复肌腱的同时修复腱鞘 ,特别是伴有腱周组织广泛损伤时 ,更应该重视损伤腱鞘的修复。我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 ,将大隐静脉修复鞘管应用于 35例钝性损伤断指再植患者 ,发现其对防止术后屈肌腱粘连有良好作用。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5~ 45岁 ,平均 2 3岁。断指位于右手 2 1例、左手 14例 ,共 42指。全部病例均为2~ 5指鞘管区平面损伤 ,完全离断 2 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疼痛管理对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比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术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40例,对照组患者为术后患者主诉疼痛然后给予用药镇痛,观察组患者为术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主动疼痛管理,观察患者术后1d、2d、3d的疼痛情况,并根据疼痛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成活数、睡眠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血管危象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主动疼痛管理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发生血管危象的机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先荣  艾艳秋 《山东医药》2007,47(23):71-72
将6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其中B组诱导前15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术毕三组均静注负荷量芬太尼0.05mg后连接自控镇痛泵,所用药物A组为芬太尼0.25μg/(kg·h)+生理盐水至100ml,B组为芬太尼0.1μg/(kg·h)+生理盐水至100ml,C组为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0.1μg/(kg·h)+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术后2~48h三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情况(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各时点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2、6、12h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C组(P〈0.05)。认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显著减少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与术后镇痛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7.
指体皮肤缺损断指常伴有重要血管、神经缺损,因再植难度大,过去多废弃不植。自1994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不同方法对此类断指22指(22例)行再植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2例;年龄13~36岁,平均25岁。致伤原因为压砸伤11例,电锯伤...  相似文献   

18.
段立新 《山东医药》2013,(34):65-66
目的 研究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肌间沟注射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 Ⅰ或Ⅱ级行上肢骨折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三组均采用0.375%左布比卡因30 mL臂丛肌间沟注射麻醉,其中A组单用左布比卡因,B组在局麻药中加地佐辛5 mg,C组神经阻滞完成后即静注地佐辛5 mg.记录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瘙痒等)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B组明显短于A、C组(P均<0.01),镇痛持续时间B组>C组>A组(P均<0.01).三组患者均未出现瘙痒及呼吸抑制,B组患者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例数少于A、C组(P均<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左布比卡因肌间沟注射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时间延长,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单侧前臂桡侧手术肥胖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单侧前臂桡侧手术患者60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组(BMI 18.5~24 kg/m2)和肥胖组(BMI≥28kg/m2)各30例。两组均行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药物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记录阻滞前、阻滞后30 min时、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的膈肌活动度、膈肌麻痹率、肺通气功能变化,记录阻滞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补救镇痛发生率。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身高、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臂丛阻滞后30 min和PACU时平静呼吸位和深呼吸位的膈肌活动度和膈肌麻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肥胖组在阻滞后30 min、PACU时用力肺活量变化率(Δ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变化率(ΔFEV1%)均低于正常组(P均<0.05)。两组患者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VAS评分>3分及需要补救镇痛患者。结论 超声引导肌...  相似文献   

20.
张新  刁朝霞 《山东医药》2003,43(6):29-29
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临床少见 ,处理不当可致再植失败。我们开展断指再植术以来 ,8例 ( 8指 )患者出现静脉危象 ,治疗后全部成活 ,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 2 3~ 45岁 ;伤及左手 3例 ,右手5例。其中拇指 4例、示指 2例、中指 2例。均于断指再植术后出现静脉危象。表现为再植指指体由红润变为暗红、青紫色 ,压迫出现苍白区 ,去除压迫后迅速充盈 ;指腹张力增高 ,指端小切口出血试验流出暗紫色血液。治疗方法及结果 :5例行保守治疗 ,其中 1例皮肤缝合张力过大 ,拆除部分缝线后 ,危象解除 ;4例应用指端小切口放血及拔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