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强迫症患者SPECT测定局部脑血流分布中参考区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选择全脑和小脑两种参考区作为归一化参数在SPM分析强迫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方法受检者为13例OCD病人(OCD组)和23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CN组).99mTc-ECDSPECT脑血流检查后,利用MRIcro和SPM工具软件,分别以全脑和小脑作为参考区,按成组设计分析OCD组和CN组两组间的rCBF分布差异(rCBF增高区和降低区).结果用小脑作为参考区,SPM分析显示OCD组有7个脑区rCBF发生变化;而用全脑作为参考区,SPM显示除有以上7个区域的血流变化外,还包括小脑的1个区域在内的17个区域的rCBF变化.结论强迫症患者小脑的脑血流发生变化,以此作为参考区不但会忽略小脑本身血流变化,还可掩盖与小脑血流变化相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静息状态下强迫性障碍患者脑功能活动与健康对照的差异,并分析患者双侧丘脑与全脑功能连接模式的特点。 方法 按照ICD-10中强迫性障碍的诊断标准,选取26例强迫性障碍患者(OCD组)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5例健康志愿者(HC组),分别进行Y-BOCS、HAMA、HAMD量表测验和大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在全脑体素水平上进行ReHo分析,筛选出2组间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分别以左右两侧丘脑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 结果 将统计阈值设置为P<0.005,激活体素>1 512 mm3,Alphasim校正(P<0.005),结果显示OCD组与HC组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左侧角回。将左侧丘脑作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双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右侧海马、右侧尾状核;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双侧中央前回、左侧顶叶、双侧颞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距状回、双侧舌回、双侧楔前叶、双侧楔叶、双侧小脑、右侧梭状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将右侧丘脑作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双侧丘脑、双侧前扣带回、双侧中扣带回、右侧缘回;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双侧颞叶、双侧枕叶、双侧小脑、双侧楔叶、左侧梭状回、双侧舌回、双侧距状回。 结论 强迫性障碍患者多个脑区功能活动异常,边缘CSTC环路功能连接减弱,丘脑与大脑中后部出现代偿性功能连接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SPECT半定量分析,探讨未经治疗的轻度抑郁者在认知激活条件下脑血流的变化。[方法]轻度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2例,隔日行基础状态及认知激活下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重建横断面图像各层面上勾画额叶、颞叶、顶叶、丘脑、基底节、枕叶及小脑感兴趣区(ROI),计算相应脑区平均计数。对各脑区rCBF与小脑rCBF平均计数的比值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状态下两组被试各脑区rCBF的差别。[结果]对照组认知激活相对于基础状态,右侧额叶(0.996&#177;0.094VS0.942&#177;0.047)及左侧基底节区(1.094&#177;0.103VS1.038&#177;0.049)脑血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轻度抑郁组认知激活及基础状态下各脑区rCBF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认知激活实验有助于发现抑郁者脑血流的变化,对于疾病的生物学研究及早期诊断可能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血流(CBF)、脑血容量(CBV)、脑氧代谢率(CMRO2)、氧摄取率受年龄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脑血流等参数变化与老年性脑疾病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年轻组[(21.0+1)岁]和年老组[(60.9+4.7)岁]的脑血流、CBV、CMR02及氧摄取率的PET图像.用SPM软件进行解剖标准化后,统计分析两组图像全脑区域及感兴趣区脑血流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相对年轻组,年老组的脑血流、CBV、CMRO2呈现下降趋势,氧摄取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本研究提示,脑血流、CBV、CMRO:随正常衰老而下降,同时脑血流的下降比CMRO2下降更明显.在感兴趣区中,脑血流和脑氧代谢变化最明显的区域为前头皮质顶部和下头顶小叶部位.在白质中,脑血流和脑氧代谢变化最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点及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强迫症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例强迫症患者、19例正常对照、7例焦虑症和5例抑郁障碍进行脑SPECT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强迫症患者左颞枕叶SPECT放射性记数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重度强迫症患者左右两侧尾状核SPECT放射性记数比值的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迫症患者大脑皮层前额叶、额颞叶、颞前叶、颞枕叶、枕前叶等部位,左侧脑血流灌注低于右侧(P<0.01或P<0.05);强迫症组与焦虑症组相比,左侧颞枕叶和两侧枕前叶的SPECT放射性记数比值均较低(P<0.01或P<0.05),而与抑郁障碍组相比,任一脑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迫症可能存在颞叶、尾状核功能障碍,大脑皮层脑血流灌注明显不对称;强迫症脑血流灌注与焦虑症差异明显,而与抑郁障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未用药强迫症患者基础状态下的自发脑活动特征,探讨强迫症静息状态下的脑神经功能改变.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检测静息状态下14例未用药强迫症患者(病例组)、以及14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相匹配的对照(对照组)的自发脑功能活动,并对两组分别进行两比较.利用REST软件分析fMRI数据,计算其全脑Reho值,用SPM2软件进行两样本t检验(P<0.000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在右额叶、右侧顶叶、右侧岛叶、左侧扣带回、左侧顶叶局部一致性显著增强(P<0.0002,未校正;k≥10).结论 强迫症静息状态下局部脑区存在较高的神经元活动一致性,这些脑区可能在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探讨脑灌注与临床严重程度、强迫思维、强迫行为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40例强迫症患者和40例正常人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计算各脑区放射性计数比值(RAR).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强迫症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评定.结果 强迫症组的双侧前额叶、前颞叶的RAR值分别为(94.4±6.4,99.8±6.6,91.6±6.1,92.6±6.6),高于正常对照组(88.1±7.3,86.9±8.9,84.0±7.2,83.4±7.2),差异有显著性(t=6.78,11.93,7.15,9.40;均P<0.05).强迫总分平均为(29.32±8.75)分,强迫思维分平均为(21.28±4.90)分,强迫行为分平均为(8.03±5.34)分.双侧前额叶、右侧前颞叶的RAR与强迫思维成正相关(r=0.617,0.309,0.358;均P<0.05);未显示脑灌注与强迫行为相关.结论 强迫症患者双侧前额叶、前颞叶脑血流灌注存在明显增高现象,且双侧前额叶、右侧前颞叶高灌注与强迫思维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结合屏气观察正常成人诸感兴趣区血管反应性的可行性,并观察其时间-信号变化情况.方法:选取30名正常志愿者(男女各15名),利用西门子Verio-3.0 T磁共振,采用单次激发GRE-EPI BOLD序列扫描,扫描结果通过工作站及SPM 5进行图像处理与统计分析.观察全脑激活情况及大脑前、中、后动脉相应供血脑区激活情况.结果:屏气激发全脑信号有明显激活改变(P<0.001),全脑信号变化以灰质为主,诸感兴趣区中,大脑后动脉供血区信号变化程度最大(P<0.05).结论:BOLD-fMRI作为一种非侵袭性评价脑血流储备的诊断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价成年人脑血管反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99mTC-ECT脑血流灌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脑显像对脑供血不足病人的诊断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2000年以来80例脑供血不足病人进行99mTC-ECT脑血流灌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脑显像研究,观察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变化反映全脑缺血的区域、范围和程度。结果:80例患者rcBF减低者70例,占受检者80.7%,rCBF减低区与临床定位不符者16例,相符者54例,其中10例还另有一个远隔部位或对侧半球的rCBF减低区,即共26例检到与此次发病定位不一致的缺血病灶。结论:SPECT脑显像所提示的rCBF减低区,可预防TIA的发生及脑梗塞治疗,SPECT脑显像能发现潜在隐匿的未引起临床症状的缺血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型强迫症和晚发型强迫症患者目标导向网络与习惯化网络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差异以及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认知灵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纳入40例强迫症患者, 其中早发型强迫症患者22例, 晚发型强迫症患者18例。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Stroop任务、连线测试(trail making test, TMT)任务评估所有被试的认知灵活性。分别选取目标导向网络相关脑区—尾状核、眶额叶皮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 以及习惯化网络相关脑区—壳核、辅助运动区和脑岛作为功能连接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 使用matlab2011a平台中的DPABI和SPM12插件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 比较早发型强迫症患者与晚发型强迫症患者在两网络上功能连接的差异。使用SPSS 25.0软件, 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早发型强迫症患者相比, 晚发型强迫症患者左侧辅助运动区与左侧壳核、左侧脑岛功能连接显著增强。晚发型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