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常健康孕妇体位变换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WXSJ-A型心阻抗图法测定仪对35例健康孕妇分别测定平卧位和半斜坡位时的心率(HR)、每搏搏出量(SV)、每分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射血前期(PEP)、射血期时间(VET)、PEP/VET比值的数值。结果 半斜坡位时SV、CO、CI、EF较平卧位时显著上升(P<0.05),HR显著下降(P<0.05),PEP/VET比值均>0.4,半斜坡位时PEP/VET比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 正常健康妇女在孕期心室功能轻度下降,采取半斜坡位可改善心室功能,因此半斜坡位与左侧卧位有相似的作用,可改善孕妇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2.
赵旭  杨娅  李嵘娟 《重庆医学》2013,(25):2961-2963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评估胎儿心脏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运用STIC技术采集160例健康孕妇胎儿的心动周期图像,后处理使用VOCAL法测量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积,计算每搏心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每分心输出量(CO)。结果胎儿心室收缩末容积(VESV)、心室舒张末容积(VEDV)、SV和CO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射血分数(EF)不随孕周的变化而变化。胎儿右心室VESV、VEDV、SV、CO和EF均大于左心室。结论胎儿心脏收缩功能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右心收缩功能优于左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通过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于大庆龙南医院就诊的CHF患者共45例作为CHF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常规超声测量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指标(EDV、ESV、SV、FS、CO、CI、EF、Tei指数);于心尖左心室三腔观采集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动态图像测定射血-充盈血流逆转间期(FRI)、校正射血-充盈血流逆转间期(CFRI)、射血-充盈血流逆转流率(FRR)和左心室射血期峰值流率(FRPE),比较两组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的差异;并对射血-充盈血流逆转期的各VFM测量参数与常规超声测量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常规超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CHF组LVDd、LVDs、EDV、ESV增大,SV、CO、CI、EF、FS降低,ICT、IRT延长,ET缩短,Tei指数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参数:CHF组FRI、CFRI较对照组延长(P<0.001),FRR、FRPE减低(P<0.001);FRI、CFRI与Tei指数呈正相关(P<0.05),FRI、CFRI与EF、FS、SV、CO、CI呈负相关(P<0.05),FRR、FRPE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5),FRR、FRPE与EF、FS、SV、CO、CI呈正相关(P<0.05).FRI、CFRI、FRR、FRPE与EDV、ESV无相关性(P>0.05).结论 VFM技术能直观显示并定量分析CHF患者左心室流体力学变化,为CHF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心室各部位起搏对急刻的心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影响,便于术中选择最佳心室电极植入部位.方法 对52例有起搏器植入适应症的患者,采用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连续血液动力学监护系统在术中比较不同起搏部位的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心脏功能的加速度指数(ACI)、预射血时间(PEP)、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同时抗进行测试比较起搏阈值、R波幅度、电极阻抗和各部位起搏前后QRS时限,选择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部位置入永久性起搏器电极.结果 右心室心尖部与右心室间隔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阈值、R波幅度、电极导线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QRS时限长;其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和心脏功能的加速度指数(ACI)均比右心室间隔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时低,而预射血时间(PEP)长、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PEP/LVET比值大.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对心脏功能影响大(P<0.05),右心室间隔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时QRS时限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心室阈隔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比心尖部起搏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5.
用阻抗法测定了21名医学院校男性青年学生卧位平静呼气末、平静吸气末、深呼气末和深吸气末的心率(HR)、总电机械收缩时间(QS_2)、左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前期(PEP)、PEP/LVET 的比值、电机械延迟时间(QS_1)、等容收缩时间(IVCT)、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结果表明,除心搏量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本文提示,不同的呼吸时相和深度对收缩间期(STI)均无影响;平静呼气之末心搏量最大,肺容量做较大幅度变动时都会妨碍左室射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静滴国产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及临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对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滴注米力农0.5μg/kg/min,每天静滴6小时连用一周,记录治疗前后心率(HR),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的改变.结果:米力农能使心力衰竭患者的SV、EF、CO、CI、均有显著提高(P〈0.05〉.SVR显著降低(P〈0.05〉.HR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米力农具有正性肌力和扩血管作用,可明显改善左室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心脏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50例尿毒症患者在血透前后用超声心动仪测定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间隙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得出每搏量(SV)、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率(HR)、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E峰和A峰流速积分比值(EI/AI)等,取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透析前后LAD、LVDd、LVDs、CO、CI、SV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收缩功能减退者透析前后EF、CI、FS、SV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A、EI/A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可改变尿毒症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尤其是心脏收缩功能减退者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2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左室功能测定,分析老年高血压病血压类型和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老年人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00例,根据血压分为单纯收缩性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性高血压(IDH)和混合性高血压(MH)。分别测左室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以及A峰值速度(Peak A),E峰值速度(Peak A),E峰值速度(Peak E),峰值速度比值(A/E),峰值充盈(PER),充盈分数(SF)和心率(HR)。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血压类型ISH为常见,占675,LDH占8%,MH占25%,3组间差异显著(P<0.01)。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EF、CI、SV下降,以ISH和MH组明显;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E峰、PER下降,以ISH组为著,3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EF、CI、SV下降,以ISH和MH组明显;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E峰、PER下降,以ISH组为著,3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血压以ISH为主,IDH最少,与健康老人比较,左室功能明显下降,尤以ISH组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健康青年人由平均海拔400m平原初次进入平均海拔3 680 m高原后同海拔、不同时相(进入高原后1d、1周、1个月)的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使用美国索诺声公司MMX型便携式心脏彩超仪,由同一人分别测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在平原地区及进入高原地区后同海拔不同时相的室间隔的厚度与运动幅度、左室后壁的厚度与运动幅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肺动脉压(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计算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minor axis decurtation,LVMAD,△D%)、每搏量( 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使用北京福田公司7101型心电图机,由同一人分别做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在平原地区及进入高原地区后同海拔不同时相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计算心率(heart rate,HR).结果 与平原相比较:进入高原1d的HR、PAP、CO明显增高(P<0.05),sv则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周的HR、PAP明显增高(P<0.05),LVEF、△D%、SV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个月时CO、PAP明显增高(P<0.05),LVEF、△D%、SV明显降低(P<0.05);与进入高原1d相比较:进入高原1周时HR、LVEF、△D%、SV、CO均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个月的PAP明显增高(P<0.0S),HR、CO明显降低(P<0.05);与进入高原1周相比较:进入高原1个月的LVEF、△D%、SV、CO明显增高(P<0.05),HR明显降低(P<0.05).结论 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后心脏功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其变化在急进高原早期(1周内)较为明显,此期应注意对急性高原病及心血管意外的预防.1个月后,机体进入习服期,此时心脏功能仍明显异常者可能为罹患慢性高原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5期非透析患者血清镁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及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43例CKD5期非透析患者根据是否患有CHD分为CHD组(24例)和对照组(19例),录入患者一般资料、血清镁、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搏指数(SI)、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前时间(PEP)、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和PEP/LVET值。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成组设计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D组患者血清镁水平、SV、SI及LVET偏低(P<0.05)。CHD组患者血清镁浓度与LVET呈正相关(r=0.66,P<0.01),与PEP/LVET值呈负相关(r=-0.38,P<0.05)。结论 CKD 5期非透析合并CHD患者的血清镁浓度偏低,且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