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在体内最佳形成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探讨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在动物自体内最佳形成时间,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研究和参数。方法取猪耳廓软骨细胞,与可注射性生物材料PluronicF127混合形成浓度为50×10  相似文献   

2.
软骨细胞与壳聚糖复合物体内构建软骨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软骨细胞和新型生物材料壳聚糖动物体内构建软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猪耳软骨细胞,扩增后以5.0×107/ml的终浓度接种于壳聚糖支架并植入猪皮下。标本于8周后取材,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等相关检测。结果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在植入猪皮下8周后形成了单一成熟的软骨组织,并保持了支架材料的大小和形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其大量表达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结论壳聚糖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材料,能够提供软骨细胞生长的三维环境并用于体内构建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3.
自体组织工程化纤维软骨修复半月板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Cui Y  Cao Y  Shang Q  Cui L  Liu W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3):191-193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方法在具完全免疫功能的哺乳动物体内修复半月板缺损。方法:15只45日龄的长枫杂交仔猪为实验动物,以改良的Klagsbrun酶消化法从左膝半月板获得的自体纤维软骨细胞在体外扩增至一定数量,在右膝内侧副韧带前方的内侧半月板造成长1cm的全层缺损,分别将复合聚羟基乙酸(PGA)-纤维软骨细胞-Pluronic复合物,纤维软骨细胞-Pluronic复合物和单纯PGA植入缺损,以正常半月板和旷置缺损作为对照,分9,16和25周取材,标本采用大体观察,组织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作为评估指标。结果:PGA-细胞-Pluronic复合物在大体形态,组织学结构和压弹性模量(25周为正常组的59.7%)方面均显示形成了最佳的修复组织,并使对应股骨髁软骨的糖氨聚糖含量(25周为正常组的74.5%)保持相对稳定。结论:自体组织工程化纤维软骨能够修复乃至再造半月板,并且可以防止膝关节的创伤性退变。  相似文献   

4.
永生化软骨细胞体内软骨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以永生化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和形成软骨的可能性。方法 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导入兔髁状突软骨细胞 ,G418筛选 ,挑选阳性克隆扩增培养 ;实验组将扩增培养的转染细胞与细胞支架材料 β 磷酸三钙 ( β TCP)复合 ,对照组将正常软骨细胞与 β TCP复合或单纯 β TCP在体外培育后种植于裸鼠皮下 ,3和 6个月取材进行组织学和免疫化学检测 ,并与对照 1组和对照 2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 1组可见复合体包裹软骨样组织 ,对照 2组有少量纤维样组织形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实验组番红“O”、甲苯胺蓝和Ⅱ型胶原染色呈强阳性 ,有明显软骨组织形成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对照 1组染色呈弱阳性 ,对照 2组则为阴性。结论 永生化软骨细胞可以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具有较好的软骨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原理,探索体外构建骨软骨复合组织的关键技术,为移植修复关节骨软骨组织缺损创造条件.方法 采用组织分层构建策略,用兔成骨细胞和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采用凝胶接种技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用兔软骨细胞和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支架材料,采用凝胶接种技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体外培养48 h后,利用界面间凹凸进行压配,并结合蛋白胶粘贴形成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将构建组织移植到裸鼠皮下,以相同大小无细胞复合的支架材料为对照组,术后12周取材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采用凝胶接种技术,在体外可以初步构建组织工程骨和软骨,进而构建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移植到裸鼠皮下,术后12周实验组5例样本在成骨和成软骨区域观察到成骨和成软骨表现,但缺乏正常的钙化层界面结构,而对照组5例未观察到软骨组织形成.结论 采用组织分层构建策略,采用简单的压配技术和新型凝胶接种技术可以在体外初步构建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与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构建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骨再生能力有限 ,病损后只能通过自体、同种异体软骨或人工替代材料修复 ,但这些修复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自体软骨移植必须以牺牲健康组织为代价 ,而且取材往往难以满足修复需要 ,新鲜大块异体软骨和人工替代材料均存在组织相容性不佳的问题。软骨组织工程的兴起为软骨缺损的理想修复提供了新途径。但是 ,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形成必须首先获取大量有功能和活力的软骨种子细胞 ,一般认为 ,细胞浓度大于 5 .0× 10 7/ml是成功的保证[1] 。如何获取足够量的软骨种子细胞成为软骨组织工程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前提。目前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 ,种子…  相似文献   

7.
8.
可注射性同种异体工程化软骨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家胜  李贵泽  崔鹏程  高鹏飞 《医学争鸣》2001,22(14):1304-1306
目的 研究在有免疫力的动物体内形成同种异体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 ;并验证本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聚氧化乙烯丙烯凝胶 (Copolymer gel of ethylene and propylene oxide)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新生兔关节软骨 ,经 型胶原酶消化 ,将软骨细胞和生物材料复合成细胞浓度为 5× 10 7m l- 1的复合物并移植于兔皮下 ,同时设立单独注射细胞和材料两个对照组 .分别于 4,6 ,8,12 wk取材行大体观察 ,石蜡切片 HE染色 ,Safranin O染色 ,Masson's三色染色 ,了解软骨形成情况 .结果  2 wk后即可于皮下触及新生结节 ,4wk后取材即有基质分泌及胶原形成 .于 6 wk左右软骨接近成熟 ,生物材料基本吸收 .8,12 wk软骨基本接近正常软骨 .实验中未见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而对照组未见软骨形成 .结论 该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降解性 ,无细胞毒 ,是较理想的组织工程生物材料 ;应用该实验的方法可在有免疫力的动物体内形成同种异体工程化软骨 ,这为临床某些美容和重建手术提供了一种微创而可塑型的可能的手段 .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将骺板软骨细胞接种于自制的生物凝胶经体外培养生成软骨组织的生物学特点,初步评价这一凝胶基质作为软骨组织构建材料的生物学性能。方法 将第一代骺板软骨细胞接种于生物凝胶进行体外培养,行大体,倒置显微镜以及组织学,Ⅰ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光镜观察。结果 骺板软骨细胞-生物凝胶复合的,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不能春初始外形,培养1周直径可收缩为初始的45%,但能保持种子细胞的稳定均发布。经体外培养2周后由外周向中心逐渐形成软骨组织,表面为由1-3层梭形细胞组成的膜样结构,内部细胞主要为圆形细胞,有细胞外基质相隔,形成软骨细胞陷窝。基质中富含软骨特异性基质成分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逐渐转为弱阳性,位于表面膜结构。结论 这一生物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适合软骨细胞在其中生成成熟的工程化软骨,但难以维持其初始外形。  相似文献   

10.
Xia WY  Liu W  Cui L  Shang QX  Liu YC  Zhong W  Cao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577-579
目的探讨壳聚糖一明胶多孔复合支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消化分离猪耳廓软骨细胞,接种于自制壳聚糖一明胶多孔复合支架上培养1周,将细胞一生物支架复合物种植于猪自体腹外侧壁皮下,第10、16周取材,分别从大体、组织学、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对再生软骨组织进行评价。结果HE染色见10周时有软骨组织形成,所形成的软骨组织见软骨细胞均匀分布,包埋在软骨陷窝内,还可见未降解的支架材料。16周时软骨组织完成成熟,软骨细胞包埋在软骨陷窝内,支架材料完全降解,结构与正常软骨组织相似。Masson’s trichrome染色见所形成的软骨组织间质中都有被染成绿色的胶原分布。Vehoeff染色见16周时形成的软骨间质内含大量被染成蓝黑色弹性纤维。免疫组化证实形成的软骨组织有Ⅱ型胶原分布,生物化学证实所形成的软骨组织的蛋白聚糖含量与正常猪耳软骨的含量接近。结论利用自制壳聚糖一明胶多孔复合支架上可在具有免疫功能的自体动物内形成软骨组织,但形成的软骨不充分,壳聚糖一明胶多孔复合支架有以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后真皮的演变过程。方法 选用长枫杂交仔猪为实验动物 ,取腹部 2cm× 2cm全厚皮肤 ,酶消化法获取皮肤表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 ,体外经原代培养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别与PluronicF 12 7混匀成细胞悬液后 ,种植聚羟基乙酸 (polyglycolicacid ,PGA)形成细胞 生物材料复合物 ,用于修复自体动物背部直径 4cm全层皮肤缺损 ,以单纯生物材料 (PGA +Pluron ic)充填的创面作为阴性对照。分别于修复术后 1,2 ,4 ,8周取材 ,通过组织学和电镜等方法对新生组织进行评价。结果 第 1周实验组分表皮与真皮两部分 ,真皮内有少量胶原合成 ,成纤维细胞量多 ,内质网扩张 ;第 2周真皮较前增厚 ,胶原合成量增加。第四周真皮内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 ,胶原量较前增多。第八周真皮内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明显较前减少 ,部分成纤维细胞呈凋亡样改变 ,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真皮结构与正常皮肤接近。结论 成纤维细胞 PGA Pluronic复合物移植后逐渐演变为正常真皮  相似文献   

12.
理想气管替代物的缺乏制约了较大范围气管病损的外科治疗,阻碍了气管外科的发展。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气管病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成为了除自体组织、同种异体组织、人造气管移植外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气管软骨作为气管的支撑性结构,其构建是组织工程气管研究的基础。因此,作为构建组织工程气管软骨的软骨种子细胞对于成功构建组织工程气管极其重要。本文通过组织工程气管构建因素、软骨种子细胞的分类、各类软骨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气管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优劣势等方面对组织工程气管软骨种子细胞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灌流-液压式反应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消化、分离猪耳廓软骨细胞,接种于聚羟基乙酸支架上培养1周,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分2组(每组8个样本):实验组放入灌流-液压式反应器连续培养3周;反应器主要参数设置:灌流量100μL/m in,顺、逆时针方向各30 m in,灌流时间开/关各8 h/16 h,液压强度100 kPa,频率0.5 Hz,作用时间4 h/d。对照组则继续在培养皿内培养。第4周时取材,分别从大体、组织学、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形成的软骨组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大体观察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形成了软骨样组织,组织湿重检测实验组为(191.03±18.55)mg,对照组为(130.78±10.33)mg(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两组软骨组织内软骨细胞分布均匀,包埋于软骨陷窝内,软骨基质分泌旺盛,局部还有未降解的支架材料。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两组形成的软骨组织均有Ⅱ型胶原分布,软骨组织厚度实验组为(3.04±0.13)mm,对照组为(2.14±0.16)mm,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物化学检测证实,实验组蛋白聚糖含量为(12.63±0.62)mg/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0.81)mg/g(P<0.01)。结论利用灌流-液压式反应器能够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构建方法的不足,提高体外构建软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灌流-液压式反应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消化、分离猪耳廓软骨细胞,接种于聚羟基乙酸支架上培养1周,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分2组(每组8个样本):实验组放入灌流-液压式反应器连续培养3周;反应器主要参数设置:灌流量100 μL/min,顺、逆时针方向各30 min,灌流时间开/关各8 h/16 h,液压强度100 kPa,频率0.5 Hz,作用时间4 h/d.对照组则继续在培养皿内培养.第4周时取材,分别从大体、组织学、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形成的软骨组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大体观察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形成了软骨样组织,组织湿重检测实验组为(191.03±18.55)mg,对照组为(130.78±10.33)mg(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两组软骨组织内软骨细胞分布均匀,包埋于软骨陷窝内,软骨基质分泌旺盛,局部还有未降解的支架材料.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两组形成的软骨组织均有Ⅱ型胶原分布,软骨组织厚度实验组为(3.04±0.13)mm,对照组为(2.14±0.16)mm,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物化学检测证实,实验组蛋白聚糖含量为(12.63±0.62)mg/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0.81)mg/g(P<0.01).结论 利用灌流-液压式反应器能够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构建方法的不足,提高体外构建软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用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用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的方法。方法用胶原、M atrigel、2倍DMEM分别与含0.04?TA的0.25%胰酶制备的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实验组)和0.1%胰酶制备的原代心肌细胞(对照组)混合,注入环形槽内形成心肌条带,一周后行力学拉伸继续培养一周。常规HE染色等对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即心肌条带进行评价。结果心肌条带出现自发性跳动,HE染色显示与正常成年大鼠心肌组织类似,电镜结果显示条带中的心肌细胞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肌小节结构和Z带清晰可见。用含0.04?TA的0.25%胰酶制备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构建的心肌条带,拉伸后第4天形成一致性跳动。免疫组化检测提示肌钙蛋白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电镜观察显示,条带的心肌细胞中肌原纤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这一方法可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心肌细胞制备方法的改进以及液态Ⅰ型胶原浓度的精确测定,可显著提高构建心肌条带的成功率及条带的生理功能,使其更接近正常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利用几丁质支架和间充质干细胞(MSC)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法抽取兔股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骨髓MSC,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第3代的骨髓MSC向软骨方向分化,2周后用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表达情况。将分化后的软骨样细胞传代,接种在几丁质支架上,用含TGF-β1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周,再用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表达情况,并在电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骨髓MSC经TGF-β1诱导后,具有软骨细胞特点,接种在几丁质支架上继续培养2周,这些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并仍能很好表达Ⅱ型胶原。结论MSC经TGF-β1诱导,分化成的软骨样细胞在几丁质支架上表型稳定,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 -骨膜复合组织与软骨下钻孔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方法 :采用胫骨 -骨膜复合组织植入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区与缺损区软骨下钻空 ,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 ,并进行大体观察与组织学观察。结果 :两种修复治疗方法均完全填充关节软骨缺损区 ,修复组织与周围正常关节软骨连接良好 ,并形成类透明关节软骨。结论 :游离骨 -骨膜复合组织和软骨下钻孔治疗关节软骨缺损 ,骨膜组织和红骨髓均能够再生为类透明软骨 ,并可充填关节软骨的缺损区 ,形成修复组织  相似文献   

18.
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是血管组织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20多年时间里,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由简单的天然材料发展到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复合物;设计和加工的方式由单纯的手工发展到潜力巨大的快速成型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性能还有待完善,设计加工方法还不够成熟,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支架材料的复合化和支架设计加工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