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区医学》2009,(3):40-4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问题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2003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新农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地区已全面建立起新农合制度,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民医疗负担得到减轻,卫生服务利用率得到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缓解。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现就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财政厅局、民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有关要求,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建设,现就做好2012年新农合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加强监管 规范服务 严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在新农合制度运行中.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疗收费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是新农合制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县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有力促进了新农合制度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卫农卫发[2007]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民政厅局、财政厅局、人事厅局、农业(林)厅(局、委)、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农合对农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问题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姜山镇从2007年全面开展新农合,实行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模式。笔者对这一制度三年来运行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新农合政策对农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为新农合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越来越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尤其是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费用,新农合平均实际补偿水平已经超过了50%,但对于一些重大疾病,其医疗费用高昂而且大多需要在高级别医疗机构就医,新农合实际补偿相对较低,仍是导致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农民有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但由于新农合目前筹资水平较低,保障程度有限,患者县外就医花费水平较高,而相应的报销水平却不高,医药费用中农民自付比例很大,特别是一些重大疾病,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阐述了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保障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维护农村经济的稳定,减少农民因病致贫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演变过程,以及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及发展,提出当前新农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财政厅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指导各地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影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新农合满意度测评体系.分别运用模糊评判法和马尔柯夫链可对新农合满意度状态进行评价与动态分析,实证研究说明测评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引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实施对农村居民医疗卫生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同时,也对县级医院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学术上对新农合政策、县级医院发展的研究文献多,但对新农合政策实施到底怎样影响县级医院发展的研究文献少,有学者用仿真方法进行医院服务系统仿真研究,如严武对医疗服务系统排队进行了模拟和仿真,但用仿真技术方法预测县级医院未来发展趋势的文献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卫生》2014,(1):35-35
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是深化医改,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促进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合作医疗曾经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医疗保障形式,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医疗迅速滑坡。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合作医疗的比重仅为6.5%,90%的农村居民被排除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之外,农村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为减轻农村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200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目标是减少农村居民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桐乡市被浙江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县(市)之一,开始组织实施新农合。笔者通过对桐乡市新农合实施前(2003年基线调查数据)及实施后(2005年追踪调查数据)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对比分析,探讨新农合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旨在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衔接(简称“两制衔接”),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一个探索方向,某些地方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江苏省常熟市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济南市三县2180户农村居民入户调查,研究新农合制度保障下低收入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受益及医疗费用负担的现状。[方法]按照收入水平高低将受访农村居民分为5组,运用集中指数、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和差距等方法测量低收入农民卫生需要和利用、医疗费用以及补偿状况,探讨提高低收入人群卫生服务受益水平,降低农民医疗负担的方法。[结果]虽然新农合已接近全覆盖,但保障能力有限。低收入家庭医疗负担沉重,受益水平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依然突出。[结论]新农合全覆盖的同时应给予低收入农民更多的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17.
卫农卫发〔2006〕4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专门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业务管理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为指导和规范全国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新农合的科学管理水平,保障和促进新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财政厅局: 乡村医生队伍是我国卫生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队伍管理,提高服务素质,保证农村居民获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  相似文献   

19.
《山东卫生》2007,(1):16-16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省政府确定,2007年在全省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将济南市市中区等46个县(市、区)增列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累计全省共有134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制度建设,我省提前一年全面建立起覆盖全省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切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样本地区的新农合方案效果进行快速评价,评价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的缓解程度、新农合基金收支平衡状况、参合人群就医风险的共担情况。方法 :借鉴政策科学评价中"前—后"比较的思路,使用基金结余额和结余率、就医经济风险相对危险度(RR)下降幅度、因病致贫率和因病致贫缺口的下降幅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新农合补偿前后,基金基本实现收支平衡,RR下降了43.75%,因病致贫率下降了58.07%,因病致贫总缺口下降了74.04%。结论 :样本地区农村居民的就医经济风险有所下降,因病致贫的普遍程度及严重程度均有明显缓解,表明新农合的实施已显成效,制度目标初步落实;但仍需调整方案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