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2071-207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90%[1],发病隐匿、进展缓慢,如不及时诊治,将会引起糖尿病足而引起截肢,从而增加病残率,甚至致死。我院于2009年8月-2012年7月对42例DPN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并结合DPN诊断标准[3]:(1)皮肤感觉  相似文献   

2.
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远侧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患者出现疼痛,伴或不伴有感觉缺失,也可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疼痛症状开始出现在远侧端,影响双侧的脚趾和足,然后向上发展,累及下肢,病情进一步发展,上肢出现症状.WHO预测,至2025年,将有300万糖尿病患者[1],30%~50%糖尿病患者发生DPN[2].已证实的关于DPN的各种发病机制并不相互排斥,并且不断有新的理论进行补充[3],所以DPN治疗也在不断发展.目前,DPN的治疗目的是延缓病情发展和缓解临床症状的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5%~50%[1],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还会逐渐增高甚至可达90%,目前临床上尚无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DPN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末梢神经损伤的症状或体征[1],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5年、10年、20年病程的糖尿病患者DPN发生率分别达到30%、60%、90%[2],常有四肢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等神经病变症状出现,严重时可出现瘫痪、溃疡、坏疽,甚至是截肢、死亡。本研究采用磁珠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虚血瘀型DPN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神经痛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50%以上[1],随年龄增加和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高,而且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2].糖尿病性神经痛的发病原因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自由基增多和自身免疫紊乱等因素有关[3],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发病率高达50%~90% [1],其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和生命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公认其与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生长因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益气通络饮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41%~91%的糖尿病(DM)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害[1],DPN的存在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足溃疡、坏疽、截肢的危险性。为此,在中西医联合降糖的基础上,加服益气通络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神经痛十分普遍,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占各种神经痛的10%。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DM)患者DPN发生率为7.5%~24%,并随年龄增加和病程延长而增高,且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DPN的发病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自由基增多和自身免疫紊乱等因素有关,目前缺少特异性治疗方法。本文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8年6月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4.6±6.2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6±3.2年,DPN平均病程2.8±1.4年。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6.2±5.8岁,糖尿病平均病程6.8±3.2年,DPN平均病程2.6±1.6年。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糖尿病诊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公布的诊断标准[1],DPN采用国内常用标准[2]。治疗方法:①基础治疗: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患病率10%~96%不等[1]。在美国,病程15~20年的糖尿病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约30%~50%[1]。研究[2]表明,氧化应激损伤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发病原因,α-硫辛酸可抑制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是治疗DPN的有效药物。笔者观察α-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a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4%~5%,经神经电生理检测,其患病率可高达90%以上[1],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可达40%~60%[1],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逐渐提高,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以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患病率10%~96%不等[1]。在美国,病程15~20年的糖尿病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约30%~50%[1]。研究[2]表明,氧化应激损伤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发病原因,α-硫辛酸可抑制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是治疗DPN的有效药物。笔者观察α-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报道DPN患病率20%~90%[1]。DPN常累及患者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导致运动及感觉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DPN,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以减慢或阻止其病情进展非常重要。文献[2]报道,临床应用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效。甲钻胺是DNP对症治疗的第一阶梯用药[1]。本研究旨在观察黄连素联合甲钻胺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其对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超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病变(diagnosis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1],预计到204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会超过6.4亿,且患有DPN的患者将高达30%~50%.DPN起病比较隐匿,且临床表现多样,很难尽早发现,而糖尿病患者确诊DPN后,3年生存率仅约为53%[2],可见DPN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其发生率高达60%~90%[1],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尤其下肢)对称性感觉、运动障碍,可出现四肢疼痛、麻木、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本病属祖国医学"痹证"、"痿证"、"血痹"等范畴.目前,尚无治疗DPN的特效中西药物.临床表明,针灸可改善DPN的各种临床症状,其机制研究也有一定进展,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针灸在治疗上具有长期安全有效等优势,已成为目前治疗本病常用方法之一,并于近些年来对于DPN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对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痛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唐枫燕  李全民  高青  张毅 《北京医学》2013,35(2):124-12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主要由慢性高血糖引起,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报道的DPN的发病率为27.4%~81.6%[1,2],文献报道的巨大差异与诊断方法及工具的选择不同有关.近期一篇关于各危险分层系统的系统综述明确,DPN是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3].国外亦有相关文献报道DPN是最终导致下肢截肢的危险因素[4],对高危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早期运用合理的干预方法可以使溃疡的发生率降低60%,使截肢的发生率降低85%[5].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对DPN早期诊断较为敏感、可靠的检测方法.通过对DPN深入研究并与其他诊断工具进行对比,发现电流感觉阈值(CPT)可对DPN的早期诊断有益.现对其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高[1]。目前临床多应用甲钴胺治疗,但疗效欠佳。Egb761为银杏叶标准提取物,已证实对神经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2],用于DPN的报道较少,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亦无完整疗效分析报道。本研究尝试用甲钴胺联合Egb761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旨在探讨其在DPN中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标准2型糖尿病(T2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诊断标准;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感觉过敏、减退、异常,肢体麻木、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和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深浅感觉减退等;存在营养功能障碍:如肌肉萎缩无力,皮肤干燥起裂,出汗过多或无汗;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排除其他病变。1.2临床资料2006-2009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3.2~75.8(55.7±6.3)岁,T2DM病程4~20(17.4±4.1)年,DPN病程0.6~12....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属于中医"消渴痹症"范畴[1],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高达30%~90%[2],是由于消渴日久,继耗气阴,阴亏气虚,血行迟缓,脉络痹阻,肌肉、筋脉、肢体失荣,则出现凉、麻、痛、痿等症,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的困难性以及晚期的不可逆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治疗应该受到广泛重视。本院内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