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重庆医科大学人工肝研究室在1979—1984年五年来的研究概况,包括有关模型动物与血液灌流装置的建立、吸附剂血液灌流在模型动物中的疗效观察、新型吸附剂的研制及其体外吸附性能与血液相容性研究、固相酶研究、模型动物在血液灌流中的病理生理变化、血浆分离研究、肝性脑病发病机理的探讨等,并提出了人工肝研究的展望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王延海 《医学信息》2010,23(4):1055-1056
近年来,非生物型人工肝已被广泛应用于重型肝炎的治疗,临床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液灌流、分子吸附再循环等.但一些危重患者在血浆置换治疗后很快出现肝性脑病,病情进一步进展.为此,我们对连续性血液滤过在重型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观察和回顾性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血浆F-Trp被认为是引起肝性脑病发生机制之一,清除血浆F-Trp可能对防治肝性脑病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在体外CAAC吸附色氨酸的测定结果中,发现静态吸附2小时后血浆F-Trp及T-Trp分别下降为原有值的11.33%及50.69;动态吸附2小时后血浆F-Trp及T-Trp为原有值的3.94%及27.39%。CAAC对色氨酸水溶液的吸附能力则更优于血浆。吸附剂甲壳素包膜树脂的吸附能力则显然低于CAAC。 本文资料说明CAAC能有效地清除血浆F-Trp,并为开展CAAC血液灌流治疗肝性脑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近几年内对人工细胞在胰岛移植、肝衰及肾衰中的研究情况。在胰岛组织外包裹一层特殊的人工膜,可以允许透过膜岛索及营养液,但大分子量免疫球蛋白却不能透入,起到免疫隔离作用,且胰岛组织在微囊人工膜内生长良好,并不断分泌胰岛素,故解决了组织移植时的排异反应;在吸附剂外包裹一层膜,可以改善生物相容性,但在活性碳血液灌流时能短暂地削弱机体免疫防御机能。在应用人工细胞包膜吸附剂治疗肝衰时,还研究了其对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的吸附情况。在肾衰时活性碳血液灌流可以清除有害的中分子量物质;应用人工细胞酪氨酸固相酶血液灌流可以选择性地降低与肝性脑病发病机制有空的过高的血浆酪氨酸及游离酚。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工肝支持疗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吸附疗法是其中重要方法之一,但所应用的吸附器多为进口产品,价格昂贵。HA大孔吸附树脂血液灌流器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国产血液灌流器,对此我们采用HA大孔吸附树脂血浆灌流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固定有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对血浆中细菌内毒素的亲和吸附性能,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建立内毒索血症动物模型。用固定有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观察该吸附剂血液灌流清除血浆中内毒素的功效,考察了接有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的血液相容性及其对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血液灌流吸附疗法成功地清除动物模型血液中的内毒素,而且,固定有多粘菌素B的特异吸附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血液吸附:指溶解在血液的物质被吸附到具有丰富表面积的固态物质上藉以从血液中清除毒物。血液灌流设备主要由血液灌注机、附件(动脉和静脉管路等)及血液灌流器组成。常用的灌流器有两种:一类是活性炭,一类是合成树脂。活性炭主要由椰子壳为原料制成,其他还有石油、木材、聚乙烯醇、骨骼、糖类等。吸附树脂是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包括中性、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血浆置换:将患者的血液抽出来,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血浆,而把细胞成分以及所补充白蛋白、血浆及平衡液等回输体内,以达到清除致病介质的治疗目的。目前多采用膜式分离法进行治疗,膜式血浆分离器是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空心纤维型或平板型滤器,该孔可准许血浆滤过,但能阻挡所有的细胞成分。连续性血液净化:经高通透性的血滤器进行连续性的血液滤过治疗,能缓慢、持续的清除中分子物质,精确的控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清除炎性介质和中分子毒素,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影响颅内压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伴有肾衰的肝病患者。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用于临床的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联合使用了上述血液净化技术,由白蛋白再循环系统、活性炭、树脂和透析等方法组成,能清除脂溶性、水溶性及与白蛋白结合的大、中、小分子量的毒素,同时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有较好调节作用。生物型或组合生物型人工肝:生物人工肝一般先用活性炭吸附或血浆置换去除患者血浆中的部分毒性物质,再与反应器中的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种把非生物型与生物型人工肝结合的装置即所谓组合型生物人工肝。非生物人工肝:在临床研究方面,非生物人工肝技术日趋规范和成熟,方法日益多样化,并更加适合个体化应用。近期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采用缓慢式血浆交换并用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于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意识恢复是有效的,生存率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首次采用海藻酸锌络合物配位吸附尿素分子 ,研究了这类络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对尿素的吸附性能。用纯种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动物 ,建立肾衰动物模型。海藻酸锌络合物为吸附剂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 ,观察该吸附剂血液灌流清除体内尿素的功效 ,以及对肝功能、肾功能等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模拟人体生理介质的水溶液中对尿素吸附率达 74 .6 5± 4 .71%。对血液中尿素的吸附率达 6 5 .2 5± 4 .33%。经动物血液灌流对血液中Bun、Cr的清除率达 6 0 %以上。  相似文献   

9.
血液灌流器属于与血液接触的医疗仪器,必须充分考虑血液与吸附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因此改善灌流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尤为重要.随着医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发展,近年涌现出多种血液灌流(HP)的新材料,HP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也得到了极大改善,HP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结合近年来HP吸附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HP吸附剂血液相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胡波  王铁萍  胡川  王相明 《医学信息》2010,23(3):779-780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滤过(HDF)及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确诊的52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尿素氯(BUN)、肌酐(Cr)、血浆钠、钾、钙、氯浓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好转率达78.8%;治疗后患者尿素氮、肌酐、血浆钠、钾明显改善(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对低水溶性代谢产物及安眠药物等具有广谱吸附性能,是用于血液灌流清除内生和外来毒物的优良吸附材料。碳化树脂比椰子壳活性炭具有许多优点,形状规整,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对血液有形成分破坏小,机械强度高,装柱量多,流速快,血液灌流中无明显颗粒脱落。本文研究了自制碳化树脂对肌酐、尿酸及安眠药物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非生物型人工肝的实质是血液净化技术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是最早应用于临床,并创造巨大社会经济价值的治疗方法。目前这项技术已日趋成熟并不断优化,成为治疗肝衰竭最重要的辅助技术。人工肝治疗模式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病因、病情危重程度不同,其使用原理也不同。文章介绍了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3种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及其他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进展情况,包括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连续性白蛋白净化系统和普罗米修斯系统,并讨论了近几年相应的疾病治疗情况,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种用于人工肝的新型吸附解毒剂—甲壳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天然甲壳素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化学、物理处理,制得一种用于人工肝的吸附解毒剂。经毒理学试验。体外静态测试和两种模型动物实验表明:该吸附解毒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对结合型胆红素和芳杂环氨基酸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研究黄疸模型动物实验中,实验犬经该吸附解毒剂进行灌流抢救后,在未作复原手术情况下,均能存活下来,且活动正常,未发现不良后遗症及其它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作者曾应用SKN吸附剂进行血液灌流作为慢性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历8年经验,共观察275例肝硬化及188例阻塞性黄痘,进行血液灌流518次。 治疗结果用EC-1022计算机分析血液灌流的成效。结果显示与灌流前比较,在蛋白质代谢,肝酶值高度活性等方面与其良好的效果相关;在淋巴细胞、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以及中枢性病损等方面亦均显示与血液灌流的效果确切相关。经血液灌流后有64.2%患者获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血液灌流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血液灌流目前主要限于吸附作用,故也有人称之为血液吸附(Hemosorption)。被吸附物质可力外原性毒物、内原性代谢产物、化学或生物性(包括免疫性)产物、过量用药或意向性治疗用药。 血液灌流并非仅限于治疗自服药物中毒。由于有关疾病的机制及检测方法目前尚欠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观察血液灌流对健康大白鼠门静脉滴注5-Fu时血浆及组织浓度分布、外周血象的变化。在体外实验证实活性炭类吸附剂对5-Fu吸附效果极好。大白鼠门静脉滴注5-Fu(100mg/kg)30min后,血浆浓度在血液灌流组(DHP组)于30min及120min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组织浓度则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心、肠、肾组织的浓度却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象白细胞于给药后1,3天在玻珠对照灌流组中下降更明显(P<0.05)。而血小板下降程度则于对照组第3天更明显(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采用CAAC-Ⅱ血液灌流与门静脉滴注5-Fu联用,有助于减低外周血及肝外组织浓度,而保持肝组织中的药物含量。  相似文献   

17.
王延海 《医学信息》2010,23(3):770-770
终末期肾衰竭规律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均有代谢异常和器官系统异常并发症,脑病、皮肤瘙痒等临床表现多见。虽然以上症状并不威胁患者的生命,但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终日焦虑,十分痛苦.我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血液灌流器与普通透析器进行血液灌流(HP)和血液透析(HD)联合治疗尿毒症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液灌流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5种亲和吸剂(Affinity Absorbent,AA)中筛选出对病理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ycle Immune Complex,CIC)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吸附剂AA3,测定其孔结构参数,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建立高特环免疫动物模型,用AA3吸附剂对运动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观察该吸附剂血灌流清除血中CIC的功效。考察了AA3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及对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A3吸附剂对血中CIC的吸附率达41.7%,动物模型血灌流对CIC的吸附率达38.4%。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总览补遗*1997年4月22日~24日·中国成都微循环基础研究1-053家兔肝性脑病的血液流变参数及球结膜微循环改变王宝娃,于小玲,董晓青,陈金荣,赵子文,刘凤滨州医学院,滨州256603目的:观察肝性脑病时血液流...  相似文献   

20.
用共价键联结的DNA-VT树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DNA抗体阳性血浆进行模拟灌流和对被动注射抗DNA抗体的大鼠血液灌流免疫吸附抗DNA抗体。本文研究了DNA-VT树脂的血液相容性及体内、外吸附抗DNA抗体的效能,同时测定了树脂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DNA-VT树脂物理性能良好,血液相容性理想,能有效地清除抗DNA抗体,有希望应用于临床治疗S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