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艺术专业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艺术专业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分层整群抽样选出来的1~3年级的324名艺术大学生小团体施测得到有效问卷320份.结果 ①大学生的外控归因和主观幸福感都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学生更偏向于外控,而且幸福感普遍高于乡村学生.②大学生在外控归因和幸福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偏于外控,但女生更多地感觉到幸福.③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结论 归因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个体归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深圳大学25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自尊、归因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t=0.696,0.466,1.167;P>0.05);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和总分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归因"普通特殊"维度与总体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结论男女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没有区别,自尊与归因方式的不同对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层面的预测作用不同,高自尊者可能比低自尊者产生更强的幸福感,个体归因为特殊性可能比归因为普遍性更容易产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探讨归因方式、气质类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和气质类型自评量表对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麻醉专业和护理专业的19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不同专业之间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F=6.02,P0.01);②内控型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外控型被试(t=3.07,P0.01);③主观幸福感得分与多血质呈显著负相关(r=-0.17,P0.05),与抑郁质呈显著正相关(r=0.16,P0.05)。结论归因方式和气质类型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目的:考察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269名大学生进行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问卷测量。结果:①归因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中负性事件的内在—外在性维度、整体—局部维度、可控—不可控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②自我效能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③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④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高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结论:大学生的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探讨自尊、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对1~4年级的300名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等问卷测量.结果 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9.71).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总分:t=2.239,P<0.05).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呈显著负相关.⑤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08,P<0.05).⑥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63,P<0.01).结论 自尊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40名大学生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测试。结果:①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有显著性意义。②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变量。③经应对方式的调节,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有很强的间接影响。结论: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协同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灾区青少年心理韧性、负性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对舟曲地区311名中学生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的测查.结果 ①灾区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及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年级差异显著(负性生活事件上,F=2.89,P<0.05;生活满意度维度上,F=3.52,P<0.05;积极情感维度上,F=3.31,P<0.05);②负性生活事件、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相关显著;③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对消极情感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查农村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关系的现状及两者关系。方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342名农村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农村高中生的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7.76),总体情感指数存在年级差异(t=2.13,P<0.05),高二得分高于高一,生活满意度存在性别差异(t=2.04,P<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②农村高中生同伴关系存在严重困扰的有13人(3.81%),存在较严重困扰有42人(12.28%),存在一定程度困扰的有117人(51.75%),与异性交往维度存在性别差异(t=3.09,P<0.05),男生困扰多于女生;③农村高中生的同伴关系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0,P<0.01)。结论农村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不容乐观,同伴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同伴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方法 采用自编主观幸福感量表(SSWBS)对58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聚类为高、中、低3种类型.②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成绩差异(t分别为1.721,2.420,1.890,3.057;P<0.05).结论 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整体上显著偏低(P<0.05).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网络行为量表测量了692名大学和高中学生。结果:①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水平较低;青少年网络行为处于正常水平;②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在网络成瘾和非网络成瘾之问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积极情感维度上差异不显著;③网络行为对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作出显著预测,但预测力较微弱。结论:青少年网络行为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了微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2,自引:1,他引:112  
目的:了解大学生群体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及满意度,并探讨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归因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SWB)的影响.方法:用幸福感指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归因量表等对1-4年级的400名大学生小团体施测.结果:1.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平均数为10.46±1.79;城市高于乡村(城10.87±1.75,乡10.37±1.78),有显著性差异 (t=2.15,P<0.05);而性别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大学生幸福感与自尊显著相关(r=0.37,P<0.001), 其中"总体情感指数"与自尊的相关最高(r=0.51,P<0.001).3.幸福感指数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其中"总体情感指数"与"主观支持"相关最高(r=0.31,P<0.001);4. 归因倾向为"外控组"的大学生幸福感较低,而"内控组"与"中间组"的大学生,其幸福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归因等因素对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且各有不同的特点.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的幸福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31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用SPSS 10.0整理与统计。结果师范类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F=8.86,P〈0.01)和自由满意度(F=4.16,P〈0.05)在是否贫困与性别这2个因素上存在交互作用,贫困男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不仅低于贫困女生,而且显著低于非贫困男生;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少的学业满意度(F=21.12,P〈0.01);贫困生的学校满意度(F=5.57,P〈0.05)和环境满意度(F=5.45,P〈0.05)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的学业满意度(F=3.54,P〈0.05)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师范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和贫困与否方面的差异;师范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农村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和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20名农村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①农村大学生在自我接纳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2.378,P〈0.05),其总体情感指数存在文理科差异(t=2.092,P〈0.05)。②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正相关(r=0.478,P〈0.01)。自我接纳的2个维度一自我接纳与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显著(F=46.799;P〈0.001),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23.4%的变异。结论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对其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贵州省5所大学的128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中等程度的主观幸福感和正性情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及较高的负性情感;女生生活满意度高于男生,负性情感低于男生,城市学生生活满意度高于农村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低于普通家庭学生;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外向性、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可不同程度的解释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方差变异的19.7%,19.9%,22.4%,36.8%.结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以及较高的负性情感;生活满意度、负性情感存在性别差异,生活满意度存在城乡差异,家庭经济收入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神经质、外向性、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城乡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城乡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与比较.结果 从总体看,城乡初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差异.从主观幸福感的各纬度看,在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对学校及领导的满意度、对收入福利的满意度及与同事交往的幸福感方面,农村初中教师均高于城镇初中教师,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也是农村教师稍高于城镇教师,但差异不显著;城镇教师只在与学生交往时比农村教师感到更幸福,但差异也不显著.结论 农村教师比城镇教师有着更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大学生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比较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400)=3.901,P〈0.01);③社会比较类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④社会比较倾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36,P〈0.01)。结论大学生的社会比较状况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学校长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校长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94名中学校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校长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没有差异;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显著负相关。结论外向性和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中学校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和自信对中医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个人评价问卷和C am pell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389名中医专业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中医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t=0.50,P>0.05),年级(F=0.81,P>0.05)和城乡(t=0.32,P>0.05)差异;积极应对、爱情关系、消极应对和学业表现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四者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2%,5%,4%和2%。结论应对方式和自信是影响中医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研究生内隐、外显幸福感及学业成败归因特点,进而探讨研究生学业成败归因与内隐、外显幸福感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袁》(MMCS)、《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以及内隐联想测验(IAT)对64名研究生进行测验。结果①外显、内隐幸福感是相对独立的结构;②研究生外显、内隐幸福感均无显著性别差异;③在进行学业成败归因时具有显著性别差异,男生较女生更容易进行内归因;④当学业失败时,外显幸福感高的人更倾向归因于情境因素(r=0.25);内隐幸福感中情感体验消极的人更倾向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r=-0.31)。结论研究生学业成败归因与其外显、内隐幸福感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2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国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多 ,而国内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较少 ,有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更少。大、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客观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高的今天 ,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是否相同 ,与年龄变化及人格特征有何关系。针对这些问题 ,本研究以整群抽样取得的大、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总体幸福感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的E量表为评定工具 ,比较了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及其与人格内外倾向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工具1.1.1 总体幸福感量表 (GeneralWell-Being ,G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