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成人尸头标本15例,在显微镜下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并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切除14例颈交界区肿瘤,其中肿瘤经颈静脉孔完全向颅内发展4例,跨枕骨大孔进入颈椎上部7例,呈哑铃型生长至颈静脉孔外口处2例,累及颈动脉鞘1例.结果 枕下远外侧入路可充分暴露枕下三角、椎动脉区和后组脑神经区.本组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病侧外展神经麻痹1例.面神经不全损害1例,死亡1例,余11例无新增脑神经损害表现;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13例随访4~70个月,除1例头痛外,余术前脑神经损害均逐渐恢复或代偿;肿瘤复发2例.结论 枕下远外侧入路可增加术野,减少对脑干及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是切除脑干和高位颈髓腹侧、腹外侧及颈静脉孔区病变的理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前外侧入路治疗颈椎病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颈椎C3~C7各项指标的测量,为前外侧入路治疗颈椎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35例C3~C7干燥标本的横突孔、钩椎关节、椎体和椎管的相关数据。结果①椎体前缘至横突孔前缘距离C3~C6逐渐减小,C3为(8.28±1.70)mm,C6为(7.17±1.15)mm。②横突孔横径一般左侧大于右侧,横突孔横径平均为(5.94±0.48)mm,在C5最小,为(5.35±0.81)mm。③横突孔间距离C3~C7逐渐增加,C3为(23.12±0.93)mm,C7为(31.64±2.28)mm。④钩椎关节间距离C3~C7逐渐增加,C3为(19.09±1.54)mm,C7为(25.02±2.97)mm。⑤钩椎关节至椎间孔内侧缘的距离C7最大,为(4.76±1.49)mm;C5最小,为(3.79±0.73)mm。⑥C3~C7椎体前后径平均值为(15.78±1.64)mm。⑦椎管直径相差不大,平均为13~14mm。结论颈椎前外侧入路是治疗颈椎病的理想术式,研究和熟悉手术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对指导手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寰枕融合时椎动脉入颅方式的解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先天性寰枕融合时椎动脉入颅方式的解剖学特征。方法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分析23例寰枕融合患者颅颈交界CT数据。患者经CT增强扫描后,CT数据传送至由Amira软件和UNIX操作系统构成的三维可视化工作站,于工作站虚拟环境下分析椎动脉走行的解剖学特点。结果23例患者的46支椎动脉中44支三维影像重建满意,其中43支的解剖学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Ⅰ型:经融合的枕骨髁与寰椎侧块之间的独立骨孔入颅;Ⅱ型:经融合或未融合的枕骨大孔后缘与寰椎后弓之间入颅;Ⅲ型:于融合后的枕骨大孔结构与枢椎关节间部之间入颅,同侧寰椎后半弓未发育或无明显残余后弓结构。另外1例特殊者,未经枢椎横突孔,于枢椎与C_3之间入椎管。结论寰枕融合时椎动脉多以几种有规律的方式入颅,入颅方式的不同与患者间骨性畸形的细节差别有一定关系,并且提示了寰枕融合胚胎期的病理变化过程差异。  相似文献   

4.
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尸头的解剖研究,为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例成人汉族尸头湿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按肌肉群、硬膜外、硬膜内进行描述和测量。结果枕下三角由头直肌、上斜肌、下斜肌组成,内含椎动脉和C1神经,椎动脉被一层丰富的椎静脉丛包绕,呈“三明治”样结构;C2神经的腹侧支恒定地跨过椎动脉的第2部分后方;头外侧直肌由于连接颈静脉孔后缘的颈静脉突,是判断颈静脉孔和面神经的标志。当椎动脉穿过硬膜时,进入一个纤维通道,内含脊髓后动脉、齿状韧带、第1颈神经、副神经的脊髓根。结论枕下三角和C2神经的腹侧根是辨别椎动脉的重要标志;头外侧直肌是识别静脉孔的重要标记;枕髁的磨除有利于增大操作空间,磨除枕髁时应避免损伤舌下神经;后颅窝手术要注意小脑后下动脉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远外侧枕髁后锁孔手术入路设计与显微解剖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微创锁孔手术理念融入远外侧入路,探讨枕髁后锁孔手术的可行性。方法于8具尸头乳突后作纵向“S”型、约7 cm长头皮切口,上缘起自乳突中点向后2 cm处,下界至C2水平。分层翻转枕下肌群,显露枕骨远外侧,在枕髁后做一直径约3 cm的骨窗,牵开小脑半球,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通过调整头位及显微镜角度,经枕髁后锁孔入路可显露同侧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面听神经、后组脑神经、舌下神经、延髓腹外侧等结构。结论枕髁后锁孔入路可很好地显露上述结构,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可在不磨除枕髁的情况下进行椎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瘤、较小体积的舌下神经鞘瘤、延髓腹外侧肿瘤等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齿状突引起疾病的新手术方法。方法本组病例经X线、CT、MRI、MRA检查确诊,采用远外侧入路的方法治疗,同时行齿状突切除和枕下减压并枕颈植骨融合术或枕颈内固定融合术。结果全组病例均获明显疗效,无病情加重或复发,均恢复工作和学习。结论远外侧入路能一次手术完成枕大孔区前后方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齿状突引起的疾病的具有确切疗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远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齿状突引起疾病的新手术方法.方法 本组病例经X线、CT、MRI、MRA检查确诊,采用远外侧入路的方法治疗,同时行齿状突切除和枕下减压并枕颈植骨融合术或枕颈内固定融合术.结果 全组病例均获明显疗效,无病情加重或复发,均恢复工作和学习.结论 远外侧入路能一次手术完成枕大孔区前后方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齿状突引起的疾病的具有确切疗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颅颈交界区病变的治疗是颅底外科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常采用倒U型切几分层分离枕后肌,逐层分离至枕下三角,保护并游离椎动脉,同时磨除部分枕髁及颈静脉结节以增加脑干腹外侧的显露范围,术中可对脑干周围重要结构直视下操作并能较好保护,已成为处理颅颈交界区硬膜内外病变的经典手术入路之一.同时本人路也存在椎动脉损伤、术后颅颈失稳、皮下积液等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成人头颅标本相关解剖进行测量和量化分析,为下斜坡及枕大孔腹侧病变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枕大孔前正中点与枕髁后缘连线垂直距离(AOCP)/枕大孔纵经(FML)的比值将成人头颅标本分组,分析每组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时对枕大孔腹侧区显露角度的差异.结果100例成人头颅标本分为3组:Ⅰ组(小枕髁型)占8%,Ⅱ组(中枕髁型)占74%,Ⅲ组(大枕髁型)占18%.Ⅰ组中角A和角B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Ⅱ、Ⅲ组中角A与角B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角A、角B分别表示磨除枕髁后1/3前、后的显露角度).结论枕髁大小变异较大.对于下斜坡及枕大孔腹侧病变,小型枕髁病人术中无需磨除枕髁,采用枕下外侧入路即可获得理想的显露.对于中、大型枕髁病人,磨除枕髁后可提供更大的观察视角,因此宜采用远外侧经髁人路.应用CT行三维骨性重建,明确枕髁的类型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外侧裂直接入路手术初步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接经外侧裂人路的显微外科手术理念和技术. 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经外侧裂直接入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外侧裂海绵状血管瘤4例,岛叶肿瘤5例(胶质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3例,骑跨或侵入外侧裂的胶质瘤15例,转移瘤l例,动静脉畸形2例,颞叶癫痫2例. 结果 41例血管性病变均显露满意,妥善处理.18例胶质瘤和1例转移瘤中13例全切除,其余均为次全切除.术后有3例患者曾出现短暂的失语,3例轻度偏瘫. 结论 外侧裂是良好的手术路径.宜在高倍镜下仔细分离.在涉及重要功能区时强调无张力牵开.对于累及外侧裂的肿瘤,提倡先显露并保护重要血管.再扩展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椎动脉走行的解剖学特征及其在颅颈交界区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自2007年1月-2010年10月施行CT血管造影检查的48例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诊断与治疗经过,观察分析其椎动脉解剖走行特点。结果根据椎动脉分支和行程,48例患者96侧椎动脉共分为5种类型:Ⅰ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枕骨化的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之间,共19侧(19.79%);Ⅱ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寰椎与枕骨之间的骨孔,共43侧(44.79%);Ⅲ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枕骨与寰椎后弓之间,共29侧(30.21%);Ⅳ型,椎动脉开窗,一支走行于枕骨化的寰椎后弓下方,一支走行于寰椎和枕骨之间,入硬脑膜后重新汇合成椎动脉,共3侧(3.1 3%);V型,椎动脉发育细小或缺如,共2侧(2.08%)。结论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椎动脉解剖走行变异较大。对于Ⅰ型和Ⅳ型椎动脉患者,神经外科手术显露时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较高;而Ⅱ型和Ⅲ型椎动脉患者,遵守严格的骨膜下分离操作原则可降低椎动脉损伤风险。手术前行CT血管造影并结合骨性结构融合特点,能够明显降低手术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参数,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安全、准确地暴露手术靶区.方法 应用10%甲醛固定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漂白干颅骨及寰枢椎10例20侧.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并对解剖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拍照.结果 寰枢段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形成比较恒定的五个生理弯曲,平均直径(4.3±0.5) mm,角度多变.寰椎后弓外侧半距(19.3±4.7)mm.结论 熟悉寰枢段椎动脉五个生理弯曲的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提供较详细的解剖资料。方法应用16例(32侧)成人尸体头湿标本,15例干标本进行显微解剖测量。结果乳突尖、环椎横突、第2颈神经前支、枕骨髁及枕下三角都是重要的术中解剖标志。椎动脉第三段周围有丰富的静脉丛,是术中显露椎动脉时重要的出血来源。切除枕骨髁后内侧1/3,外科术野可扩大(15±1)°,切除1/2时术野扩大(18±1)°。应用此入路解剖学研究结果治疗枕骨大孔腹侧肿瘤5例,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解剖关系复杂,但可在不牵拉脑干的基础上充分显露枕骨大孔区腹侧,枕骨髁的切除范围仅限于其后内侧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在15例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上模拟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熟悉并获得该入路的解剖学特征,并临床应用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21例. 结果 以分别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中央沟上端之前5 cm和7 cm的两点(P5/P7)为参照,在P5-室间孔和P7-室间孔两连线上得到的相关测量值分别有:(1)半球间裂的深度(38.46 mm、37.62 mm);(2)胼胝体的高度(7.18 mm、7.78 mm);(3)透明隔的高度(7.53 mm、9.88 mm);(4)穹隆的厚度(4.72 mm、5.16 mm).临床显微镜下手术全切除肿瘤11例,近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2例. 结论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应限定在P5-室间孔和P7-室间孔两连线之间的范围内;熟悉相关显微解剖学知识有助于术中保护运动区、胼胝体膝、穹隆连合、前连合.该入路术野暴露清楚,较易全切肿瘤,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椎动脉走行的解剖学特征及其在颅颈交界区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自2007年1月-2010年10月施行CT血管造影检查的48例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诊断与治疗经过,观察分析其椎动脉解剖走行特点。结果根据椎动脉分支和行程,48例患者96侧椎动脉共分为5种类型:Ⅰ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枕骨化的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之间,共19侧(19.79%);Ⅱ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寰椎与枕骨之间的骨孔,共43侧(44.79%);Ⅲ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枕骨与寰椎后弓之间,共29侧(30.21%);Ⅳ型,椎动脉开窗,一支走行于枕骨化的寰椎后弓下方,一支走行于寰椎和枕骨之间,入硬脑膜后重新汇合成椎动脉,共3侧(3.13%);Ⅴ型,椎动脉发育细小或缺如,共2侧(2.08%)。结论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椎动脉解剖走行变异较大。对于Ⅰ型和Ⅳ型椎动脉患者,神经外科手术显露时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较高;而Ⅱ型和Ⅲ型椎动脉患者,遵守严格的骨膜下分离操作原则可降低椎动脉损伤风险。手术前行CT血管造影并结合骨性结构融合特点,能够明显降低手术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bifurcation and branching patterns in the fissures around the fourth ventricle. The vertebral arteries in 25 unfixed human cerebellum were cannulated and injected with polyester colored resin. The suboccipital surface of the cerebellum was exposed and the cisterna magna main landmarks localized. The average distance was 12.6 mm between the tonsillovermlan notches and 21.8 mm between the inferior tips of the tonsils. The mean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se horizontal planes was 14.5 mm. The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was found in the cerebellomedullary fissure in 42 of 50 cerebellar hemispheres, in seven cases the artery was absent and in one it was hypoplastic. The mean outer diameter was 1.8 mm and the average length was 27.9 mm. The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resented four bifurcation point patterns: superomedial, superolateral, inferomedial, and inferolateral. These patterns were characterized into subtypes based on the courses of the vermian and tonsillohemispheric branches. The perforating and choroidal branches originating in these segments were also studied. The mean number of perforating branches per hemisphere was 5.1. The range of the length was 2-10 mm and the range of the outer diameter was 0.1-0.3 mm. An average of 4.6 choroidal arteries originated from the tonsillomedullary and telovelotonsillar segments, a mean of 4 arose from both vermian and tonsillohemispheric branches. This information will facilitate surgical planning in approaching the fourth ventricle as well 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cerebellar infarcts in the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rea. [Neurol Res 1999; 21: 444–456]  相似文献   

17.
颈内动脉岩段的显微解剖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颅底和海绵窦区病变的显微手术和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36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颅标本和50侧干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测量 记录岩段颈内动脉(PSICA)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PSIC 行在岩骨颈动脉管内,止于破裂孔的后外侧缘。磨除颅中窝底的颈内动脉(ICA)管顶,向外不超过岩在神经的出口应不会损伤面神经和耳蜗等结构。ICA水平部长为15.0mm±1.7mm,其大部分在三叉神经半  相似文献   

18.
一侧入路显露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对15具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经甲醛固定,采用显微解剖技术,经一侧入路显露和观察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及其毗邻关系,以探求最佳显露途径,并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2年收治的9例包含后交通动脉瘤在内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的治疗结果。结果 在15具尸头的30支后交通动脉中,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成功显露15支(50%),后交通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后外侧壁16支(53.3%),后壁6支(20.0%),后内侧壁8支(26.7%)。后交通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穿出硬脑膜的距离为(8.74∽2.57)mm,后交通动脉主干直径为(1.67∽0.39)mm,通常在视交叉前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对侧视神经,即可显露后交通动脉起始点内侧面。1具标本须经过视交叉上外侧,在对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颈内动脉才能显露对侧后交通动脉及其起始部。在视交叉前间隙,经过对侧视神经下方探查该部位是较理想的途径,切开对侧硬脑膜镰状韧带,避免损伤视神经至关重要。9例经手术夹闭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经一侧翼点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3例。结论 严格选择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经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椎动脉颅内段进行观察和测量,探讨远外侧人路手术中如何保护椎动脉颅内段和小脑后下动脉. 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例带颈成人头颅标本模拟远外侧人路开颅,到达颈静脉孔区,显露椎动脉颅内段及其主要分支,观察其走形特点和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 结果椎动脉颅内段穿寰枕筋膜后在基底动脉沟与对侧椎动脉合成基底动脉.椎动脉与舌下神经关系密切,本组30侧椎动脉穿经舌下神经根的腹侧达桥脑延髓沟,8侧椎动脉穿舌下神经根丝之间,2侧椎动脉经舌下神经根丝的背侧.70%的椎动脉与舌下神经有接触,其中30%的椎动脉对舌下神经造成压迫.椎动脉颅内段主要分支有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前动脉、脑膜后动脉和一些穿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是椎动脉最大的分支,本组全部发自椎动脉颅内段,行程多为袢状并同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小脑后下动脉的起始点因人而异,同一标本左右也不一致,大多起自椎动脉颅内段的中上1/3.本组未见小脑前下动脉起源于椎动脉.脊髓前动脉均起于双侧椎动脉的末段,在中线吻合成一单干,沿脊髓前正中裂迂曲下降供应脊髓. 结论 熟悉椎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的走形特点和解剖变异有助于远外侧入路到颈静脉孔区手术中识别和保护椎动脉颅内段的主要分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部学关系.方法 (1)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颢下窝、翼腭窝、蝶筛区、海绵窦等区域的显露情况及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2)经该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翼突、中鼻甲、上颌神经是经上颌骨翻转手术入路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此入路对前、中颅底、斜坡区显露满意,有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从颅外暴露颅底,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临床应用中,6例肿瘤均得到全切,术后反应小,恢复快.结论 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手术可行,熟悉此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关系,对开展此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