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者进行了40例晚期孕妇(36—40周)和产妇产褥初期血瘀的血 液流变性和微循环观察,结果发现晚期孕妇和产妇产褥初期的血液粘滞性、聚集性 和凝固性均增强,血液流变学12项指标均与健康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1)。 晚期孕妇微循环加权积分值 2.19士 0.54.呈轻度微循环障碍,而产妇产褥初 期加权分值3.52士1.44,呈明显微循环障碍,结果为不后多瘀提供了客观的生理 病理依据,并进一步分析了其改变机理.提示探索恰当的方法,改善血液流变性、微 循循环状况,是提高生理复原,减少多虚多瘀并发症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患者Hct、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与健康对照比较(P<0.01或0.05),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提示:中西医药物结合血液稀释能明显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氏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的特点。方法阿尔茨海默氏病气虚证、肾虚证、血瘀证患者各30例及30例健康者,采用平行对照法,应用LBY-N6型旋转式血液粘度计检测血粘度,应用MCAS-2011型临床微循环图象分析系统检测甲皱微循环。结果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各不同证型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甲皱微循环主要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虚证组、肾虚证组与血瘀证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甲皱微循环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气虚证组与肾虚证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粘度增高及甲皱微循环异常是患阿尔茨海默氏病危险因素之一,其指标可提供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病因诊断及中医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维持良好的红细胞的流变性,对于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排出、微循环的有效灌注、血液粘度以及整个血液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是致关重要的。反之,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和聚集性的异常升高,将会导致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供血供氧不足、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障碍,进而影响人体能量的供给,降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粘度等血液流变性检测指标增高,导致微循环、微血管血流减慢或瘀积,出现微循环障碍。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加可能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等方面的变化及与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将8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有关体质分类标准分为气虚组25例、痰湿组40例、阴虚组15例,并设正常组70例,进行血液流变性、甲皱微循环、眼球结膜微循环的观察。结果: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甲皱、眼结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正常组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尤以痰湿组为显著。结论:痰湿质脑血栓患者微循环障碍较气虚质、阴虚质明显。提示脑血栓患者体质类型以痰湿夹瘀为多,在临床治疗时,应注意对其体质类型的辨析,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应注意化痰利湿和补气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微循环血流变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观察冠心病(CAD)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160例血液流变性的主要改变为血液粘滞性增高、血液聚集性增高、血液凝固性增高等;微循环的主要改变为微血管中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管袢数减少、管袢畸形等。与同朗急性梗塞48例比较有类似血液变-微循环改变。提出血液流变性改变对触发和恶化某些可导致心肌梗塞(AMI)的血液动力学过程起重要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是 CAD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关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普查和监测,对 CAD预测,治疗监测以及预防心肌梗塞,瘁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冠心病(CAD)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160例血液流变性的主要改 变为血液粘滞性增高、血液聚集性增高、血液凝固性增高等;微循环的主要改变为微血管中血 流缓馒、红细胞聚集、管 数减少、管 畸形等。与同期急性梗塞48例比较有类似血液变-微 循环改变。提出血液流变性改变对触发和恶化某些可导致心肌梗塞(AMI)的血液动力学过程 起重要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是CAD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关微循环-血液流变 学指标的普查和监测,对CAD预测,治疗监测以及预防心肌梗塞,瘁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塞通注射液对血液流变性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献血者血液肝素抗凝(34U/ml),体外配对试验,血液稀释.在不同的血液稀释状态下,粘度、变形性、聚集性发生变化.在不同稀释层次中,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实验组加入血塞通注射液,在37℃放置10min,用红细胞变形聚集仪测量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用全血粘度测试仪测定全血粘度.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对照,血塞通注射液组红细胞聚集性明显降低(P<0.01),同时红细胞变形性增高(P<0.01),血液粘度降低(P<0.01).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其原因是血塞通改善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血液流变与甲襞微循环的相关性。方 法收测35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甲襞微循环及部分生化指标,与3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1)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组全血高、低切粘度和高、低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组上述各粘度指标仅轻度增高(P>0.05);(2)各DM组及不同并发症亚组均有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白色微血栓等指标显著异常(P<0.05~0.001);(3)NIDDM 组及并发症亚组,微血管畸形数增多,管禅长度增加,微血管周围有明显渗出及出血等形态和管围指标的改变(P<0.05~0.001);(4)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各DM组全血高切还原粘度与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粘度与甘油三酯水平,微循环内红细胞聚集程度与白色微血栓数量均呈正相关(P <0.05~0.001);空腹血糖与微循环内血流速度呈负相关(P<0.05),IDDM组血浆粘度与全血高、低切粘度、白色微血栓呈正相关(P<0.05)。结论:(1)各型 D M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2)D M患者血液流变与  相似文献   

11.
夏爱萍  叶淑敏 《华西医学》1995,10(3):368-369
本文报导了19例妊高征、31例正常妊娠和9例正常妇女进行血液流变学方面检测,并随机抽查48例同时做了甲皱微循环检测,认为妊高征正常妊娠组间四项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有增高(P〈0.01),甲皱微循环亦出现异常表现,说明定期检测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对本病病情监测,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与甲襞微循环改变的关系。方法:对5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与甲襞微循环仪检测患者左手无名批甲襞微循环指标。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偏头痛组患者TCD示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头痛组甲襞微循环也呈相应的微血管狭窄,张力增加,加权积分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结论: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甲襞微循环的异常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采用简便、无创的甲襞微循环检测方法。获得人体微循环信息,间接反映颅内血流动力状态,动态地监测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变化。方法: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甲襞微循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形态积分值,液态积分值,管周积分值及总积分值)等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或P<0.05),结论:恶性肿瘤者存在血液高粘,高凝,高聚状态及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4.
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液流变学异常之间的关系及奥扎格雷钠对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奥扎格雷钠800mg加入5%葡萄糖或Ringer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2周。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LBY-N6型旋转式粘度计,以温氏法检测血液流变性;采用国产MCAS-2011型微循环图像测量分析系统,根据“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对微血管形态、微血流流态及袢周状态进行测量与评分。结果:56例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甲襞微循环障碍;治疗后上述指标不同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奥扎格雷钠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障碍及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而血液流变性不仅可用来阐述脑梗死的发病机理,而且是指导治疗、判定药物疗效及疾病预后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5.
1Subjectandmethod1.1SubjectBurnrehabilitationgroup:Thewoundsurfaceofthe40patients(aged17~45,32maleand8female)inthegrouphadbeenhealedbysystemictherapy1~6monthsafterburn.Theburnarearangedfrom33%~97%,averaged54.59%~17.30%.Thepatientsremaineduntouchedinonesidetoeatleast.Normalcontrolgroup:50normaladults(aged18~36,30maleand20female)wereselectedinthegroup.1.2MethodsTheherbalcontentsinbathingfluidincluded100gwildchrysanthemumflower…  相似文献   

16.
背景:随意皮瓣循环的观察多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液灌流仪来完成,但未曾有过对随意皮瓣甲襞微循环进行过观察研究,而甲襞微循环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外周循环检测方法。目的:通过对随意皮瓣的手指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来了解皮瓣末梢微循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手部有皮肤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随意皮瓣修复而并未进行特殊药物治疗的患者共有23例按照皮瓣移植后受伤肢体及健康肢体指端的甲襞微循环分为皮瓣组和对照组,观察皮瓣移植后即刻、7,15d共3个时相的微循环形态、流态及襻周。结果与结论:皮瓣组移植后即刻微循环在清晰度、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渗出方面均有很大的变化,发生微循环障碍。移植后7d,两组红细胞聚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清晰度、血流速度及渗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15d,两组在清晰度、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及渗出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指端微循环的观测,能够了解皮瓣血运建立情况,给临床皮瓣断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背景:随意皮瓣循环的观察多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液灌流仪来完成,但未曾有过对随意皮瓣甲襞微循环进行过观察研究,而甲襞微循环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外周循环检测方法.目的:通过对随意皮瓣的手指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来了解皮瓣末梢微循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手部有皮肤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随意皮瓣修复而并未进行特殊药物治疗的患者共有23 例按照皮瓣移植后受伤肢体及健康肢体指端的甲襞微循环分为皮瓣组和对照组,观察皮瓣移植后即刻、7,15 d 共3 个时相的微循环形态、流态及襻周.结果与结论:皮瓣组移植后即刻微循环在清晰度、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渗出方面均有很大的变化,发生微循环障碍.移植后7 d,两组红细胞聚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清晰度、血流速度及渗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15 d,两组在清晰度、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及渗出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指端微循环的观测,能够了解皮瓣血运建立情况,给临床皮瓣断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应用该药治疗 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组,并以 57例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患者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和甲襞微循环积分改善均有显著意义(P<0.05~0.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提示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咽部的微循环障碍可能是促使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的一个发病学基础,而负压治疗能通过生物力学的变化,改善炎症靶器官的微循环。目的:观察口腔负压对慢性咽炎患者的症状和甲襞微循环的改善效果。设计:随机单盲对照观察。单位: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对象:2002-01/09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慢性咽炎患者65例;病程1~3年。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0)。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36例(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慢性肥厚性咽炎29例(治疗组17例,对照组12例)。方法:应用Hices口腔负压仪,将负压施加器放入口腔的最适位置,调节负压维持在(0.05±0.01)MPa。治疗时间10min/次(首次5min),1次/d,时间固定,5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同样口含负压施加器10min/次,但不给负压。主要观察指标:①甲襞微循环观察与评价:应用XTL-Ⅱ型微循环显微电视系统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常规检查左手无名指甲襞第一排管袢,记录微血管形态、微血流状态和袢周状态,按田牛等加权积分法对微循环障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积分值低说明微循环状态良好。②治疗3个疗程后的咽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6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组负压治疗1个疗程后,1/3患者症状显著改善;3个疗程结束后,除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及咽侧索增厚等增生性形态学变化未见显著改善外,症状及咽部黏膜充血体征的出现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0.01)总有效率为89%。②负压使治疗组慢性咽炎患者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由治疗前的中度异常恢复到大致正常,总积分值由4.836±0.242降低至1.941±0.165(P<0.01)。结论:口腔负压能明显缓解或消除慢性咽炎的症状和体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