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对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病毒抗原进行鉴定及定位研究。方法 应用抗-HCV核心区和NS3单抗及光镜、电镜免疫组化技术对丙肝患者PBMC进行免疫酶标记。结果 光镜免疫酶染色,HCVAg强阳性的PBMC内常规电镜首次发现其胞质空泡中直径50-80nm具有双层膜的球型HCV颗粒和正在芽生病毒颗粒,均被免疫电镜酶反映物特异性标记。结论 免疫电镜证实,常规电镜所见病毒颗粒确为丙型肝炎病毒,从而为HCV感染PBMC并在其中复制提供了确切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慢性丙型肝炎 (丙肝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病毒抗原进行鉴定及定位研究。方法应用抗 -HCV核心区和NS3单抗及光镜、电镜免疫组化技术对丙肝患者PBMC进行免疫酶标记。结果光镜免疫酶染色 ,HCVAg强阳性的PBMC内常规电镜首次发现其胞质空泡中直径 5 0~ 80nm具有双层膜的球型HCV颗粒和正在芽生病毒颗粒 ,均被免疫电镜酶反映产物特异性标记。结论免疫电镜证实 ,常规电镜所见病毒颗粒确为丙型肝炎病毒。从而为HCV感染PBMC并在其中复制提供了确切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丙型肝炎 (丙肝 )阳性血清 (抗HCV阳性及HCVRNART PCR阳性 )感染HepG2细胞 ,以期建立稳定的HCV感染的细胞模型。方法 :采用丙肝阳性血清连续感染法感染HepG2细胞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传代HepG2细胞内HCVRNA正链和负链 ,电镜观察感染后的细胞内的病毒颗粒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感染后的细胞内丙肝病毒蛋白抗原 (HCVNS5、HCVcapsid)的存在。结果 :感染后传代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细胞内检出HCVRNA正链及负链 ;在感染后传代的细胞内发现球形、密集分布的类丙肝病毒颗粒 ,直径为 30~ 6 0nm ;免疫金银染色发现部分细胞内有聚集的银染颗粒 ;免疫电镜检查在细胞胞浆的囊泡样结构中发现聚集的金颗粒。结论 :HCV可在HepG2细胞内复制 ,可形成病毒颗粒 ,可随细胞传代。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用丙肝阳性血清感染HepG2细胞的丙肝病毒感染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四川地区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白介素28B(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特点,并探讨其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肝的疗效的预测价值。 方法 对56例慢性丙肝患者进行PEG-IFN α-2a联合RBV治疗48周, 治疗结束随访24周, 同时对宿主IL28B rs12979860位点进行基因测序,分别分析不同IL28B基因多态性、丙肝病毒(HCV)的基因型、基线病毒载量患者的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疗效。结果 56例慢性丙肝患者的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以CC型为主,占76.8%(43/56),CT型占23.2%(13/56),未发现TT型。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感染时间、治疗前基线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基线HCV RNA载量以及感染的HCV基因型在不同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IFN联合RBV治疗慢性丙肝疗效显著,其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可达82.1%。CC型患者的SVR率高于CT型(90.7% vs. 53.8%, P=0.009)。高病毒载量组(≥6×105 IU/mL)与低载量组(<6×105 IU/mL)的SVR率分别为79.5%和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4);感染HCV基因1型和非基因1型组的患者SVR率分别为76.9%和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3)。但是在高病毒载量组和感染HCV基因1型组的患者中, CC型患者的SVR率仍高于CT型(87.5% vs. 42.9%, P=0.033; 89.7% vs. 50.0%, P=0.025)。结论 我国四川地区慢性丙肝患者的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以CC型为主,CC型患者抗HCV疗效优于CT型,宿主IL28B的基因型较HCV的基因型以及基线病毒载量对疗效的预测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情况。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人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以HCV RNA阳性血清对滋养层细胞进行体外感染实验,胶体金免疫电镜检测滋养层细胞内的HCV病毒颗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性检测滋养层细胞内HCV RNA。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内可观察到胶体金颗粒吸附的病毒样颗粒,形态及直径符合HCV特点。RT—PCR定性检测结果阳性,进一步证文所观察到的病毒样颗粒为HCV。结论:HCV可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HCV感染患者HCV RNA水平,ALT、AST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细胞因子分泌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慢性HCV感染患者PBMCs72小时后,ELISA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L-2、IL-4、IL-10、IFN-γ、TNF—α)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含量。结果:RNA阳性患者ALT、AST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但阳性患者之间,ALT、AST水平无显著差异。不论RNA滴度高低,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均无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IFN-γ与ALT、AST有一定相关性(r=-0.8178,P=0.02;r=0.7517.P=0.04)。结论:血清HCV RNA水平与肝损伤有关,INF-γ在抗HCV免疫应答的同时可能对肝脏也造成了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7.
Zepatier是一个固定剂量组合片剂,含丙型肝炎病毒(HCV)NS5A抑制剂elbasvir 50 mg和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grazoprevir 100 mg,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1或4型HCV感染的成年患者,可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该药获批基于6项对1373名1和4型丙肝患者的研究评估,结果发现,治疗组中94%~97%的1型丙肝患者和97%~100%的4型丙肝患者可保持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反应,提示HCV感染已治愈。副作用包括疲劳、头痛、恶心和贫血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1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 RNA。结果 血清HCV RNA阳性41例,PBMC中HCV RNA阳性36例(Х^2=23.835,P=0.000〈0.05);但其中3例血清阴性患者PBMC中HCV RNA阳性。结论 PBMC可能是肝外HCV贮存和复制的另一场所,PBMC中HCV RNA存在不完全依赖于血清HCV RNA。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筛查在预防丙型肝炎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秀宇  李红芹  王伟刚  孙玲  李敏  孙淑雪 《吉林医学》2008,29(19):1680-1681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较为常见的慢性血源性传染病,据WHO估计,世界约有1.7亿人感染丙肝病毒,每年丙肝病毒(HCV)感染的新发病例约为300~400万人,每年有不少于30万人死于HCV。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证实人胎肝细胞在体外与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血清共培养24h是否能感染HCV病毒而作定位研究。采用透射电镜、免疫电镜的手段对于HCV阳性血清共培养的人胎肝细胞中病毒样颗粒进行定位研究,以测定细胞内是否有HCV。结果发现在透视电镜下人胎肝细胞胞浆中有很多病毒样颗粒,直径约45nm。通过免疫电镜进一步证实在人胎肝细胞中这些病毒样颗粒含有HCV基因表达产物NS3及NS5。此外,人胎肝细胞在体外与HCV阳性血清共培养24h并经多次洗涤后的培养上清加入到新鲜分离 的正常人胎肝细胞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可以得出上述相同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人胎肝细胞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可以感染HCV,并且感染了HCV了人胎肝细胞可以产生具有传染性的HCV颗粒分泌到培养液中。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V和Fas抗原检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丙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VAg)及Fas抗原(FasAg)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采用HCV核心区及NS3区单克隆抗体,对28例慢性丙肝患者PBMCs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同步检测FasAg。结果:HCVAg及FasAg阳性率分别为85.7%(24/28)和82.2(23/28),经相关分析显示。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46,P〈0.  相似文献   

12.
ThereisacloserelationshipbetweenhepatitisCvirus(HCV)infectionand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a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HCVandlivercirrhosisandhepatocellularcarcinomall'Zj,HCVC33cantigenwasdetectedinproliferatingepithelialcellsofthesmallbileduct.TheresultssuggestthatHCVmayinvadesmallbileductepithelialcells.Therefore,thedistributionsofHCVC33cantigenandcoreantigenwerestudiedin35casesofhumanprimaryintrahepato--cholangiocarcinoma(PIC)andtheirperlcanceroustissuesusingimmunohistochemistry.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HCV RNA存在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套式PCR检测 38例急性丙型肝炎和 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PBMC中HCV RNA。结果 :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阳性 6 8例 ,PBMC阳性 44例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 RNA阳性 15例 (39.5 %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阳性 2 9例 (80 .6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 RNA检出率显著高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 (P <0 .0 1)。 3例血清HCV RNA阴性 ,而PBMC中HCV RNA均阳性 ;8例患者血清抗 HCV阴性 ,而血清HCV RNA均阳性。结论 :PBMC可能为HCV肝外贮存和复制场所 ,PBMC中的HCV感染在丙型肝炎慢性化和慢性肝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血清HCV RNA检测有助于抗 HCV阴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丙型肝炎的影响,运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法(NISH)和链酶亲和素-生物素(SABC)法分别检测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HCV-RNA及其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这些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8例(40.0%)HCV患者的PBMC中的HCV-RNA呈阳性结果。HCV-RNA呈散在颗粒状或弥漫分布,主要位于胞浆中。HCV-RN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CD+4T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下降;而HCV-RNA阳性组的CD+4T细胞比例则又低于阴性组,CD+8T细胞比例高于阴性组,CD+4/CD+8比值出现倒置(P<0.01)。两组的肝功能检查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HCV感染PBMC后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使CD+4和CD+8T细胞功能下降或不能很好地协调作用,从而成为HCV持续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HCV感染PBMC对肝脏炎症程度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5.
Hepatitis G virus( HGV) is identified as a mem-ber of Flaviviridae family and is a single chain( )RNA virus.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HGV is sameas that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mainly thoughthe approaches of blood product use and intravenousinjection.Thus,HCV- HGV co- infection becomespossible.There has been domestic report about de-tecting HGV RNA in serum of hepatitis C,but notdetecting it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simultaneously.Therefore,som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HepatitisCvirus(HCV)isthemajorpathogenofpost--transfusionalhepatitiswithachroniccourseinupto60%ofindividuals,leadingtocirrhosisandeventuallyto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20%ofindividuals[1'2].HCVcontainsasingleplusstrandRNAwhichissimilartopestivirusandflavivirusingenomestructures.HCVRNAcanbedetectedinsera,livertissues,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andsalivaglandsby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assay['-'j.Inthisstudy,theinsituhybridizationandimmunohistochemicaltechniqueusingdigoxinla…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丙肝病毒核酸(HCV-RNA)的存在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对65例丙肝患者的血清和PBMC中HCV-RNA进行检测。结果:65例丙肝患者血清和PBMC中HCV-RNA阳性分别为41例(63.1%)和35例(53.8%),其中34例急性丙肝患者血清、PBMC中HCV-RNA阳性分别为21例(61.8%)、13例(38.2%),31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PBMC中HCV-RNA阳性分别为20例(64.5%)、22例(71.0%),慢性丙肝患者PBMC中HCV-RNA检出率与急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5.74,P<0.05)。3例(2例慢性、1例急性)丙肝患者PBMC中HCV-RNA阳性,但血清HCV-RNA阴性。9例(全为急性)丙肝患者PBMC中HCV-RNA阴性,但血清HCV-RNA阳性。32例(12例急性、20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和PBMC中HCV-RNA均阳性,且PBMC中HCV-RNA的含量均低于血清,两者含量呈正相关。结论:PBMC为HCV肝外贮存场所,其HCV含量依赖血清中HCV的含量;PBMC中HCV在丙肝患者的病情慢性化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实验室可以通过浓聚血液中PBMC的浓度来提高其HCV-RNA的检出率,故临床医生在对丙肝患者进行血清HCV-RNA定量检测的同时开展PBMC中HCV-RNA检测可以减少漏诊,可作为慢性丙肝患者的选择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46例HCV/HBV共感染者、56例单独HCV慢性感染者及60例单独HBV慢性感染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其中HCV/HBV共感染者及单独HCV慢性感染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停药随访24周,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HCV/HBV共感染者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3.04%与单独HCV慢性感染者取得SVR(48.2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6.207,95%CI:1.655-23.28,χ2=8.562,P=0.003)。单独HBV慢性感染者取得SVR者(45.00%)与HCV/HBV共感染者取得SVR者(13.0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5.455,95%CI:1.463-20.332,χ2=7.357,P=0.007)。结论HCV/HBV共感染比单独HCV或单独HBV慢性感染更难治,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BV共感染有疗效,但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丙型肝炎患者感染TT病毒的状况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5 7例丙型肝炎患者的TT病毒 IgG ;采用PCR技术检测TT病毒DNA .[结果 ]TT病毒 IgG的阳性率为 37%(2 1/ 5 7) ,TT病毒DNA的阳性率为 4 2 % (2 4 / 5 7) .[结论 ]延边地区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TT病毒的重叠感染 .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 F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F蛋白作为抗原,检测HCV感染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观察F抗体在国内HCV感染人群中的阳性率及其与HC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的F蛋白经亲和柱纯化后,包被微量滴定板,以ELISA法检测35份HCV感染者、8份非HCV感染的肝病患者及10份健康者的血清标本。结合患者疾病资料,统计学分析F抗体与HC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在35份HCV感染者血清标本中,F抗体的阳性率为43%(15/35),对照组(8份非HCV肝病患者及10份健康者)血清中无一例F抗体阳性,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5)。但未发现F抗体阳性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血清HCV载量之间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F抗体在国内HCV感染人群中的检出情况,将有助于F蛋白的致病性研究,也对探讨F蛋白的功能及进一步将其作为HCV感染检测指标的研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