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良、恶性溃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I)、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II),探讨胃溃疡及胃癌患者血清PGI、血清PGII及血清PGI/血清PGII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了2005年5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者171例,并设正常人对照12例:用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了其血清PGI及PGII并计算PGI/PGII即PGR。171例胃病患者分组情况:①消化性溃疡组105例;②胃癌组66例。结果①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I及PGII升高(P<0.05)。在溃疡组的分层研究中,血清PGI及PGII升高在活动组更为明显,而在愈合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②胃癌患者血清PGI降低、PGR降低(P<0.01)。在胃癌组的分层研究中:早期胃癌患者PGI及PGR明显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PGI及PGR亦降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测定血清PGI、PGII水平及PGR值对胃溃疡及胃癌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与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状况的关系。评估年龄、性别和幽门螺杆菌状态对胃蛋白酶原检测的影响以及建立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和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对800例查体者进行Hp感染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进行血清PGI和PGII测定并计算PGI/II比值,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PG水平。结果 体检人群Hp感染率为50.63%; 性别与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 年龄段与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40~60岁Hp阳性率最高; 血清PGI和PGII水平在Hp阳性者中高于Hp阴性者(P<0.05)。PGI/II比值在Hp阳性者中低于Hp阴性者(P<0.05)。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中,年龄、性别和Hp感染状态与血清PG水平有一定关联。 其中Hp感染状况与血清PG水平及PG异常率密切相关,因此Hp与PG水平检测相结合可用于健康体检人群的普查筛选。  相似文献   

3.
吴小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9):2415-2416,2418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测定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测定胃溃疡、胃癌患者及健康人胃蛋白酶原Ⅰ/Ⅱ含量,并与单抗7相关抗原进行比较。结果健康人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浓度分别为(98.77±31.24)ng/mL、(38.68±13.20)ng/mL;胃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浓度为(250.08±71.29)ng/mL,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胃蛋白酶原Ⅱ浓度为(31.23±6.83)ng/mL,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浓度分别为(31.09±10.24)ng/mL、(9.67±7.23)ng/mL,均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胃癌术后3年以上无复发或转移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浓度分别为(129.43±51.00)ng/mL、(23.83±13.68)ng/mL,明显高于新诊断胃癌患者(P<0.05);胃溃疡、胃癌患者血清单抗7相关抗原水平离散系数均较大,与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无相关性,两者在胃癌诊断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81.1%、56.7%及91.9%、76.7%。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测定可以为胃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并优于血清单抗7相关抗原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铁蛋白(SF)、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I/PGII)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39例胃癌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EA,CA724,PGⅠ,PGⅡ及 SF含量的检测。CEA,CA724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PGⅠ和PGⅡ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SF采用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计算 PGI/PGII比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组除 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和 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的 CEA,CA724显著升高,PGⅠ显著下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用于评价胃癌的 ROC 曲线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 CEA,SF, CA724,PGI/PGII,PGⅡ,PGⅠ;CEA,CA724,PGI/PGII和 SF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肿瘤标志物单项与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存在差异。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724,PGⅠ,PGⅡ和 SF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各不相同;血清PG含量及其比值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非萎缩性胃炎患者5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369例、体检人群8 902例,分别检测PGⅠ和PGⅡ并进行比较;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并比较PGⅠ和PGⅡ的不同;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并比较两者PGⅠ和PGⅡ的不同。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体检人群血清PGⅠ和PGⅡ分别为(368.6±147.7)ng/mL和(49.1±43.4)ng/mL、(237.7±145.4)ng/mL和(26.1±34.3)ng/mL、(163.7±56.4)ng/mL和(15.2±10.5)ng/mL,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均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均显著高于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分别为(232.8±146.1)ng/mL和(24.9±33.4)ng/mL,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分别为(250.2±143.1)ng/mL和(29.3±36.4)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患者血清PGⅠ为(349.6±138.5)ng/mL,显著低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84.5±153.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患者血清PGⅡ为(47.3±44.1)ng/mL,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PGⅡ为(50.6±42.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Ⅰ和PGⅡ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和体检人群,因此它们可能用于消化性溃疡的筛查或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集8 607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清,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水平测定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比较其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40岁,40~60岁,60岁)人群中的差异。结果体检人群中的血清PGⅠ、PGⅡ、PGR中位数分别为146.0ng/mL、12.0ng/mL和12.3。男性组PGⅠ、PGⅡ和PGR水平分别为154.0ng/mL、12.0ng/mL、12.5,女性组分别为133.0ng/mL、11.0ng/mL、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不同年龄组间血清PG的水平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高,血清PGⅠ、PGⅡ水平升高,PGR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GⅠ、PGⅡ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133、0.115,P0.01);PGR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0,P0.01)。结论上海地区体检人群的血清PGⅠ、PGⅡ、PGR水平呈明显的偏态分布,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体内抗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为试验组,选取同期至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PG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抗Hp IgG抗体水平检测,分析两组的血清PG水平变化情况及血清抗Hp IgG抗体水平。结果试验组PGⅡ水平为(25.32±7.42)ng/mL、PGⅠ水平为(179.31±53.24)ng/mL、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PGR)为7.92±2.01,对照组的PGⅡ水平为(12.34±3.23)ng/mL、PGⅠ为(56.37±14.35)ng/mL、PGR为(3.89±0.97),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抗Hp IgG抗体阳性率为7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p IgG抗体阳性患者的PGⅡ、PGⅠ及PGR水平明显高于抗Hp IgG抗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Hp IgG抗体及血清PG水平变化有利于对消化性溃疡做出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探讨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PGI、血清PGⅡ及血清PGI/PGⅡ(PGR)变化规律.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分析了经消化内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疾痛者39例(24例为十二指肠溃疡,15例为十二指肠炎)及13例对照者血清PGⅠ 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即PGR.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溃疡组血清PGⅠ与PGⅡ均显著性上升(P<0.01).十二指肠炎组血清PGⅠ显著性上升(P<0.05),PGⅡ及PGR无明显变化(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血清PGⅠ及PCⅡ水平明显高于十二指肠炎组(P<0.05).结论 测定血清PGⅠ、PGⅡ水平在十二指肠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乳胶增强比浊法测定上海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参考范围并探讨其在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8 763例居住上海市10年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和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269例不同胃病患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含量。结果 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PGR)呈偏态分布,PGⅠ,PGⅡ和PGR的95%参考区间分别为24.6~98.97 ng/ml,≤21.7 ng/ml和≥3.43。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的PGⅠ分别是36.6 ng/ml(P=0.007),20.6 ng/ml(P<0.001); PGR分别是3.63,3.2(P<0.001),水平显著降低; 消化性溃疡组PGⅠ是83.6 ng/ml(P<0.001),PGⅡ是17.5 ng/ml(P<0.001),明显升高,PGR是4.37(P=0.006),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建立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上海地区正常人群胃蛋白酶原的参考范围,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应用于胃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在不同海拔高度人群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集不同海拔地区人群的血液标本进行PG血清含量检测,根据海拔高度不同进行分组比较,PGR为PGI与PGII的比值,对检测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 000米组PGI,PGII和PGR结果数据分别为136.892±2.64 μg/L,10.05±5.14 μg/L和13.07±7.41,与1 300米组(分别为130.87±48.66 μg/L,11.55±2.78 μg/L和12.89±4.76)比较PGI与PGI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500米组上述各项数据分别是126.64±29.84 μg/L,12.18±5.99 μg/L和12.2±14.84,与1 000米组及1 300米组比较PGI与PGI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PGI血清水平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PGII血清水平与海拔呈正相关。结论 研究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人们的PGI血清含量会降低,而人PGII的血清含量会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该海拔地区的氧分压不同可能是影响PG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长春地区人群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IgG抗体、胃蛋白酶原水平和胃癌发病的相关性,为胃癌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和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明确诊断的4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10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Hp IgG抗体、胃蛋白酶原Ⅰ(PGI)和Ⅱ(PGII)的水平,确定Hp菌感染和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状况。以PGI≤82.3μg/L,同时PGI/PGII≤6.05作为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结果胃癌组与对照组相比,Hp感染阳性率明显增高(69.1%vs.52.4%,χ2=36.1,P<0.001)。胃癌组中血清PG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93.2vs.88.9μg/L,P<0.001),而PGII浓度显著升高(15.9vs.11.3μg/L,P<0.001),同时PGI/PGII比值明显降低(5.4vs.7.8,P<0.001)。胃癌组中患萎缩性胃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1.4%vs.10.4%,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均为胃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对象人群中Hp感染率,尤其是青年胃癌患者中Hp感染率仍然较高,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PGI相比,血清PGII浓度和PGI/PGII比值可能成为胃癌筛选的潜在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和痰液中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加重期COPD(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患者34例(A组)、稳定期COPD患者37例(B组)、有嗜烟史的健康人30例(C组)、无嗜烟史的健康人30例(D组)。分别检测4组血清和痰液中的SP-D水平,并分析AECOPD患者血清和痰液SP-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B、C、D组的血清SP-D水平依次为(165.09±16.72)、(126.48±15.64)、(72.85±8.62)、(54.70±7.29)ng/mL,痰液SP-D水平依次为(109.03±18.95)、(133.28±16.36)、(260.04±47.91)、(665.89±117.49)ng/mL;血清和痰液SP-D水平在4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的血清SP-D水平和痰液SP-D水平呈负相关(r=-0.698,P0.05)。结论:AECOPD患者的血清、痰液SP-D水平呈负相关。血清、痰液SP-D水平的监测有助于临床AECOPD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在TRFIA法检测的临床标本中随机选择88份血清标本,分别用CLIA法和ELISA法再次检测PGⅡ,分析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对消化科门诊/病房患者和体检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验证TRFIA法检测PGⅡ对胃病筛查的可行性。结果 TRFIA法(Y)与CLIA法(X)PGⅡ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46 7,P=0.000 1),回归方程为:Y=0.952 8 X+0.571 1(P=0.000 1);TRFIA法(Y)与ELISA法(X)PGⅡ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61 8,P=0.000 1),回归方程为:Y=0.727 5 X+0.2617(P=0.0001);ELISA法(Y)与CLIA法(X)PGⅡ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80 6,P=0.000 1),回归方程为:Y=1.304 9 X+0.480 0(P=0.000 1);体检人群、消化科门诊患者、消化科住院患者的血清PGⅡ水平分别为(15.97±10.82)ng/mL、(20.75±17.27)ng/mL、(35.64±41.14)ng/mL,消化科门诊患者血清PGⅡ水平明显高于体检人群(P〈0.05),消化科住院患者血清PGⅡ水平明显高于消化科门诊患者(P〈0.05)。结论 PGⅡ可能用于浅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糜烂或溃疡的筛查,但鉴于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建议各实验室根据不同方法建立自己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及其比值(PCR)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80例胃癌、70例萎缩性胃炎、90例胃溃疡、80例浅表性胃炎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PGⅠ、PGⅡ含量,计算PGR。结果 PGⅠ在胃癌、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浅表性胃炎和健康对照组的含量分别为(38.61±8.47)、(43.16±8.88)、(63.00±13.42)、(48.10±4.62)和(56.21±7.6)ng/mL,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PGⅠ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GⅡ的含量分别为(12.37±6.13)、(13.01±5.17)、(15.21±7.3)、(8.02±4.03)和(10.89±3.81)ng/mL,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PGⅠ和PGⅡ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50%、72.85%,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血清PGⅠ和PGⅡ的测定为早期胃癌和萎缩性胃炎筛查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关丙酮酸乙酯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较少,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丙酮酸乙酯含量的文献更少。目的:建立测定壳聚糖纳米粒中丙酮酸乙酯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采用Agilent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丙酮酸乙酯-壳聚糖纳米粒中丙酮酸乙酯的含量。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40∶6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L。 结果与结论:丙酮酸乙酯峰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丙酮酸乙酯质量浓度在1-100 mg/L内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6),低、中、高浓度丙酮酸乙酯对照品溶液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5%,稳定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3批样品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1.5±1.0)%,(93.5±0.2)%,(94.4±0.4)%;包封率分别为(87.20±0.22)%,(90.50±0.15)%,(91.10±0.17)%。不同批次样品丙酮酸乙酯含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0.5%,0.3%。说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专属性强、精密度高、加样回收率好、结果精确可靠,可用于壳聚糖纳米粒中丙酮酸乙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上海市徐汇区住院患者血中维生素D水平。方法: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2012年5月—2013年1月收治2315例住院患者。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同时采用常规生化法测定患者的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受试者的25(OH)D2血清浓度为(1.58±2.08)ng/mL,25(OH)D3为(14.23±7.47)ng/mL,总25-羟基维生素D[25(OH)D,包括25(OH)D2和25(OH)D3]为(15.81±7.98)ng/mL,PTH为(48.92±28.65)pg/mL。各年龄段中,大于90岁受检者的25(OH)D浓度最低,其次为小于40岁者,而60~69岁组最高。1787例(77.19%)受试者的PTH血清浓度正常[(10~65)pg/mL],相对应的25(OH)D2为(1.62±2.02)ng/mL,25(OH)D3为(4.62±7.06)ng/mL,25(OH)D血清浓度为(16.24±7.28)ng/mL,PTH与25(OH)D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2,P0.01)。结论:上海市徐汇区住院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17.
赵兰静  刘春兴  安仙园 《检验医学》2014,(11):1124-1127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抗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上海华东疗养院体检时发现的消化性溃疡115例作为溃疡组,其中胃溃疡65例,十二指肠溃疡50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共90名,其中男女比例及年龄均与溃疡组匹配。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PGⅠ、PGⅡ,并计算两者比值(PGⅠ/PGⅡ,PGR),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受检者血清进行抗Hp IgG抗体检测。结果溃疡组中,PGⅠ和PGⅡ水平分别为(180.14±20.56)和(24.98±10.14)ng/m L,PGR为7.87±1.29,PGⅠ、PGⅡ及PG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组和对照组抗Hp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4%和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的PGⅠ与PGⅡ分别为(165.35±22.14)及(20.75±11.26)ng/m L,PGR为7.64±2.03,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异常血清PG和抗Hp IgG抗体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并且可以作为消化性溃疡早期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