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注水法插鼻饲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兰英 《临床医学》2008,28(9):27-28
目的 对需要留置胃管鼻饲的病人,给其注5-10 ml左右的温开水,诱发吞咽发射,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方法 对需要留置鼻饲管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插胃管,观察组在插胃管时给予注温开水5~10 ml左右,其他操作方法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病人口腔食管湿润,随吞咽活动时将鼻饲管顺利插入,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8%,对照组病人一次插胃管成功率70%(P<0.01);观察组病人呛咳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4%(P<0.01);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6%(P<0.01);观察组黏膜损伤为2%,对照组28%(P<0.01).结论 对需要留置胃管鼻饲的病人,可在插管时注温开水5~10 ml,可减轻病人痛苦和护士工作量,能提高一次插胃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大黄鼻饲和灌肠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生大黄鼻饲和灌肠,同时做好用药前后的相关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腹痛及腹胀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腹痛及腹胀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P<0.05)。结论生大黄鼻饲和灌肠可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护理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护理路径,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选择100例有机磷农药中重度中毒患者分为实验组和时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不保留胃管洗胃及胃管内不注入大黄,观察组保留胃管洗胃,胃管内注入大黄.以胃肠黏膜出血、腹胀和便秘的发生率为观察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大便、皮肤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胃肠黏膜出血、腹胀和便秘发生率较少(P<0.01),明显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抢救成功率.提示采用保留胃管,开放引流洗胃,胃管内注入大黄预防胃肠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将我院4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GCS评分4~8分)患者随机分为生态营养组和普通膳食组各21例,生态营养组于早期(术后12 h)开始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30 m l温水胃管注入,3次/d,同时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普通膳食组于早期(术后12 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结果:生态营养组支持后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症状性腹胀、腹泻和拒食等)明显少于普通膳食组(P<0.05,P<0.01),粪便中S-IgA的含量较普通膳食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给予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护理,可更有效保护胃肠黏膜,促进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大黄鼻饲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B组、C组。对照组用20 ml温开水鼻饲;A组、B组、C组分别予生大黄16,33,60 mg/kg鼻饲,每天3次。观察四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腹泻发生率。结果:鼻饲生大黄7 d,B组、C组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A组;而B组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腹泻发生率低于C组。结论:为了防止腹泻的发生,重型颅脑伤患者每次使用生大黄33 mg/kg,每天3次的鼻饲剂量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饲管注水实验测定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进食前回抽胃液,确定胃管在胃内后鼻饲;观察组采取注水实验测定胃肠功能确定肠内营养时间后鼻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1)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胃酸p H值高于对照组(P0.05);(2)入院第14天,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注水实验测定胃肠功能确定肠内营养时间,可明显减轻胃肠负担,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邱丽香 《护理学报》2014,(18):63-6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大黄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9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全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鼻空肠营养管鼻饲大黄,至肠鸣音恢复。记录并比较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食管瘘和胃食管反流等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食管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出现胃食管反流和术后肠粘连现象,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观察组鼻饲大黄能有效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减少食管瘘等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入院48h内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入院6d后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腹胀腹泻、压疮、窒息、病死率等均较对照组发生率低(P<0.01或P<0.05).结论:早期留置胃管,配合细致的观察护理,可预防应激性溃疡,改善营养,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早期进食对脑出血昏迷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脑出血昏迷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鼻饲流质饮食,对照组禁食48h无呕血后再鼻饲流质饮食,治疗后第4d通过胃液隐血试验比较两组消化道出血停止情况。结果:观察组隐血阴性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进食对脑出血昏迷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明显改善作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对50例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胃肠功能障碍应用生大黄5g~10g鼻饲,并给予心理护理、胃管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结果3例腹胀合并便秘者症状均减轻,38例单纯便秘者解除便秘35例,9例消化道出血者出血停止7例。指出胃肠功能障碍病人应用生大黄鼻饲的疗法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和安全性高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意识障碍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莉 《天津护理》2009,17(5):252-253
目的:探讨G5振动排痰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伴有意识障碍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18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意识朦胧和昏迷。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G5振动排痰机,观察白细胞计数、体温及痰培养情况。结果:意识朦胧患者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昏迷患者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G5振动排痰机对意识朦胧患者的预防肺部感染效果较好,昏迷患者仍需要尽早行气管切开术等有创性手段,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灌洗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支气管灌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GCS4~ 8分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已行气管切开患者 76例 ,随机选 38例 (实验组 )加行支气管灌洗 ,另 38例 (对照组 )未予支气管灌洗。两组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结果 :实验组有 34例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时间 (8.4± 2 .3)d ;对照组有 2 6例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时间 (14 .6± 3.1)d。实验组肺部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支气管灌洗能有效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 ,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cerebral thrombus andserious dysphagia lived on nasal feeding and venous transfu-sion. Thes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rehabilitation of paralysis,aphasia is unfavorable due to various complications. Therefore,many patients gave up treatment wearing nasal feeding tube. In thisstudy, we investigated treatment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dysphag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治疗组(微创组)32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31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组的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都优于内科组.结论: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较内科治疗能更显著地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分析术中CT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56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术前CT扫描定位血肿部位,术中全麻下颅骨钻孔,用脑穿针行血肿抽吸。治疗组采用术中CT立体定向引导下全麻行颅骨钻孔,用脑穿针行血肿抽吸。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有效率高;而且治疗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术中CT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值得大样本临床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应用莫沙比利结合鼻饲体位对昏迷患者反流误吸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ICU行肠内营养的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相同肠内营养制剂,采用相同卧位、鼻饲速度,观察组将莫沙比利5mg加入营养液中。 结果 观察组鼻饲患者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莫沙必利结合鼻饲体位能有效减少昏迷患者反流误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组和微创组.对照组:65例,给予传统内科治疗;微创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结果 微创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3个月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每天吸痰次数、排痰量及肺部感染和痰痂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每天排痰量、吸痰次数及肺部感染及痰痂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工鼻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进行湿化,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