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手阳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31名健康志愿者,沿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5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3个为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2个为经上非穴位点(曲池-臂臑中点、曲池-阳溪中点);同时在各测试点内外1.5~2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形成5个横向测试水平。观察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及电针后各测试点氧分压的变化情况,连续记录60min。结果:正常情况下沿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非常显著地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电针合谷穴时,手阳明大肠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降低,与电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手阳明大肠经上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而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时、电针后各测试点的氧分压与电针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常态下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氧利用率提高,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阳明大肠经线穴与非穴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6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穴位组为4个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上廉),非穴位组为2个经上非穴位点(曲池-臂臑中点、手三里上1寸)。连续记录60min,观察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及电针后氧分压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正常生理状态下,穴位组氧分压显著性高于非穴位组(P0.05);电针合谷穴时,穴位组与非穴位组的氧分压均显著降低(P0.01);电针后,穴位组与非穴位组的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均无差异,但与电针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穴位组的氧分压降低幅度显著性高于非穴位组(P0.05)。②正常生理状态,穴位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非穴位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电针合谷穴时,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电针前比较有增加趋势;电针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恢复,但无统计学差异,穴位组与非穴位组比较,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幅度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络可能是一条具有多元结构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和传递的通道,它作为一个整体调控人体的各项功能。在这个通道上还存在着某些特殊的节点(腧穴),在这些节点上有着更高的氧供,并在经络调控过程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列缺穴治疗头项部疾病是否通过表里同治这一作用途径实现。方法:选取甘肃中医药大学健康学生志愿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列缺组和经渠组,每组18例。列缺组针刺受试者单侧列缺穴;经渠组采用与列缺同经且位置相近的经渠穴作为对照点针刺,使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两组针刺前后手太阴肺经上穴位(经渠、列缺、孔最、尺泽、天府)和手阳明大肠经上穴位(温溜、手三里、曲池、手五里、臂臑)的温度变化。结果:针刺列缺穴后,手太阴肺经上穴位(经渠、列缺、孔最、尺泽、天府)和手阳明大肠经上穴位(温溜、手三里、曲池、手五里、臂臑)的温度均明显高于针刺前(均P0.05);针刺经渠穴后,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温度比针刺前明显上升(均P0.05),手阳明大肠经的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列缺穴治疗头项疾患可一穴通两经,起到表里同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手三里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光明中医》2009,24(3):499-500
手三里穴,异名上三里、鬼邪,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定位时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处.进针后直刺0.8~1.2寸,可灸.<针灸甲乙经>中载:"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经穴释义汇解>云:"里,可作居解,穴为手阳明大肠脉之腧穴.因距手臂肘端三寸而居,故名手三里."  相似文献   

5.
马惠敏  张栋  宋晓晶  李顺月 《陕西中医》2010,31(10):1426-1428
目的:了解不同刺激方法作用于穴位后产生温度效应的差异,为经穴的基础研究和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红外热像方法观察针刺、电热针、激光照射刺激曲池穴后,分析比较曲池及大肠经上相邻的三个穴位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①不同方法刺激曲池穴,引起曲池穴升温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电热针>激光照射>针刺。②电热针、激光照射曲池穴均能使温溜、手三里、肘穴区温度升高;而针刺对曲池、温溜、手三里穴均为降温效应,对肘穴为升温效应。结论:大肠经上的不同穴位接受不同刺激后出现的反应有所差异,其中电热针的升温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刺激法。  相似文献   

6.
针刺肩髑、肩醪、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和合谷穴,并推拿患处局部,治疗32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  相似文献   

7.
以肩三针、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阳溪、中渚等阳明经穴为主治疗术后臂丛神经损伤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帮助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多种刺激方法在不同穴位上引起的温度变化的差异,显示经穴的温度特异性现象,为穴位特异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志愿受试者被分为针刺、电热针、激光照射和对照四个观察组,采用红外热像观察方法对曲池穴刺激后大肠经上曲池、肘髎、手三里和温溜穴上的温度变化予以图像显示和分析。结果:三种刺激方式中,激光照射和电热针组的升温较高。按穴位分析,刺激后曲池穴和肘髎穴温度上升最多,其中激光照射后10min,肘髎穴升温达到1.1℃(P<0.05);电热针刺激后10min,曲池穴升温最高达到0.7℃(P<0.05)。结论:经脉上不同穴位对刺激产生不完全相同的皮肤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9.
透刺法为针刺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取穴少、疗效好的特点。王乐亭应用金针透刺曲池臂臑穴治疗瘰疬病,是曲池臂臑透刺法的应用先例。基于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特点,总结目前曲池臂臑透刺法应用于头颈部腺体疾病包括颈部淋巴结结核、甲状腺结节、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等疾病的治疗。通过分析曲池臂臑透刺法对以上疾病应用的相关临床报道,对曲池臂臑透刺法的具体使用进行归纳,以期深入对曲池臂臑透刺法的认识并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吴宝华  黎宝娇 《针刺研究》1993,18(2):128-131,114
本文以视网膜电图(ERG)为指标:机械压迫为手段,观察针刺时体表出现的经络轨迹。针刺穴为合谷。压迫穴分别为温溜、手三里、曲池、臂臑和肩髃,并以压迫上述穴位的两侧旁开部位作为对照。观察对象为5例感传显著者和5例无感传者。结果表明:当机械压迫施加在经线上,各平面的 ERG 振幅变化不明显,而压迫非经线时,则ERG 反应都明显大于压迫经线时,二者对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从而成功地检测出针刺合谷时体表出现的经络轨迹,其路线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经络轨迹的测定为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针刺时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中氧分压与温度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常态下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大肠经循行线上取6个测试点并分为3组,并在各测试点内外1.5cm~2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温度60min,观察其在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及电针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情况下沿大肠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均显著高于两侧非经对照点。电针合谷穴时,大肠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显著降低;温度降低(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电针后,氧分压非常显著降低;温度显著降低。而两侧非经对照点无显著的变化。结论:常态下大肠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及温度都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氧利用率提高,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提示经脉可能是物质、能量与信息转换和传递通道。  相似文献   

12.
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经穴氧分压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喻凤兰  孔鄂生 《中国针灸》1996,16(10):15-16
本文采用氧分压(PO2)传感针,对20例健康男性的手阳明大肠经上臂穴、曲池穴的PO2与相应非穴位的PO2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针刺合谷穴时,臂与曲池穴PO2升高,分别与针刺前比较,其10'、15'、20'的PO2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M<O.05),而相应非穴位PO2变化不显著。在应用补法与泻法(提插捻转)运针后发现,施行补法时曲池穴P02上升,泻法时PO2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半夏泻心汤为例从药性理论的归经探讨仲景方的现代应用,半夏泻心汤组方药物归脾、胃、心、肺、大肠、胆、肝、肾、小肠9经(甘草除外),该方可应用于上述9经所主之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干预措施和腧穴应用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VIP)、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区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9日。依据制定的标准筛查、评估研究设计和提取针灸处方,在WPS 2019软件工作表建立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技术研究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取穴规律。结果 共收集到60篇文献,整体研究设计循证评价质量中等,提取出62条处方;干预措施主要为艾灸、针刺和艾灸针刺结合运用;腧穴频次排名前5的为:外关、曲池、足三里、肩髃和合谷;经脉使用频次依次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任脉、手少阳三焦经和足阳明胃经等;特定穴频次依次为五腧穴、交会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和原穴等;聚类分析发现7类临床取穴聚类,关联分析发现了以外关为中心关联配伍曲池、肩髃、阴陵泉和水分等强关联穴组。结论 针灸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具有一定的规律,临床用穴较为广泛,许多高频腧穴、核心聚类群和关联规则,可直接配伍组成相关针灸处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中医经络理论对210例白癜风患者的皮损分布进行了辨证归经分析,结果表明:白癜风皮损分布于阳经多于阴经,脏腑分属腑多于脏,其中以足少阳胆、足阳明胃、足太阳膀胱经者居多,其次为手阳明大肠和手少阳三焦经。提示白癜风发病可能与上述脏腑经络有关,对临床针灸择经取穴和辨证用药治疗均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黎健  张永树 《中国针灸》2006,26(5):349-351
张永树从医40余年,在学术上形成了“养阳育阴、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的学术观点。本文就“养阳育阴”在手阳明大肠经穴的临床应用做了总结,手阳明大肠经穴具有养阳、生津、通腑的作用,临床应用时辨证准确则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应用三通道组织氧分压测定仪 ,对 3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大肠经线上三个穴点及其两侧旁开约 2cm处的非经线对照点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进行了 1 2 0人次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 ,机械压迫能明显降低针刺时沿大肠经经线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的变化 ,而对非经线对照点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影响则不大。而且只有当压迫施加在经线上时 ,这种阻滞效应才能表现出来。上述结果支持针刺时外周可能存在某种循经行进的实质性过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正> 有些作者认为,应用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客观显示某些穴位和经络现象。蒋来等报道,用20%当归注射液注入腧穴,有4例主诉出现循经性热感者,其红外热像图显示出一条与主诉感传线相一致的高温亮带,且亮带的辉度与热感的程度呈正变关系;而3  相似文献   

19.
人体十四正经高冷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智强  王一中 《针刺研究》1989,14(3):389-394
<正> 对人体经穴和经线进行客观的直接观测,国内外学者早就进行了探索。但如何创立新的有效的客观测量手段,用以验证、研究经络学说,探索经络实质,仍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我们曾以人体体表主动发射的超微弱冷光信息为指标,客观化、定量化地研究人体显性循经感觉传导规律,针刺对人体的调整作用、以及腧穴、特定穴、交会穴、子母穴的冷光特性,并对人体四肢部位经穴经线冷光特性作了观测。近年来,由于对测量装置作了较大的改进,得以对人体躯干部位的经穴经线冷光进行了观测,并且对人体四肢部位部分经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