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纤维蛋白原升高是心脑及周围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大量存在于动脉粥样斑块中,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而在动脉硬化早期就发挥作用。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设计:描述性观察。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 对象:为2001-09/1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的8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53例,女28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5&;#177;11)岁。 方法: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将8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成颈动脉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观察各危险因素指标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主要观察指标:颈动脉硬化的各项危险因素指标,颈动脉斑块。 结果:8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颈动脉有斑块组(45例)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4.38&;#177;1.33)g/L;(5.19&;#177;1.27)mmol/L;(3.15&;#177;0.73)mmol/L,高于无斑块组(36例)(3.20&;#177;1.30)g/L;(4.56&;#177;1.30)mmol/L;(2.49&;#177;0.92)mmol/L,P〈0.05)。②颈动脉斑块在纤维蛋白原低、中、高三组中的比例分别为11%(5例)、16%(7例)、73%(33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③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分析表明,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年龄水平增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结论:纤维蛋白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纤维蛋白原升高是心脑及周围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大量存在于动脉粥样斑块中,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而在动脉硬化早期就发挥作用.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设计描述性观察.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对象为2001-09/1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的8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53例,女28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5±11)岁.方法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将8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成颈动脉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观察各危险因素指标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颈动脉硬化的各项危险因素指标,颈动脉斑块.结果8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颈动脉有斑块组(45例)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4.38±1.33)g/L;(5.19±1.27)mmol/L;(3.15±0.73)mmol/L,高于无斑块组(36例)(3.20±1.30)g/L;(4.56±1.30)mmol/L;(2.49±0.92)mmol/L,P<0.05).②颈动脉斑块在纤维蛋白原低、中、高三组中的比例分别为11%(5例)、16%(7例)、73%(33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③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分析表明,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年龄水平增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纤维蛋白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邓琪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4):3314-3315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82例,采用超声检查,根据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其分为斑块组和对照组,并就2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54例斑块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斑块组稳定斑块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为低于不稳定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发展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液中同型半光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三种成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程发生发展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象和方法对2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包括178例稳定型AS和87例心肌梗塞AMI)及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及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液中同型半光氨酸,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AS型患者组和AMI组上述三种物质的含量分别是:Hcv(umol/L):8.53±2.91、14.82±6.94、19.46±3.56;CRP(mg/L):4.93±2.30、6.29±2.83、21.75±10.64;Fib(mg/dl):296.5±42.4、330.6±54.7、438.6±86.3,对应三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0.001).结论 同型半光氨酸,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等危险因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其检测有实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至2018年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并检测血脂、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血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脂蛋白[(296±3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8±0.09)]mmol/L及血纤维蛋白原[(3.51±0.07) mmol/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47±14)mmol/L,(3.18±0.09)mmol/L,(3.51±0.0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血低密度脂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密切相关,监测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对于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预防和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3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IMT≥1.2 mm或IMT>周围正常值50%以上,动脉硬化,n=193)和对照组(IMT<1.2 mm,非动脉硬化,n=113)。比较两组的各项实验室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及胱抑素C)水平及双侧颈内动脉、颈总动脉的IMT。比较观察组中不同斑块严重程度、不同斑块性质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及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严重斑块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高于轻、中度斑块患者(P<0.05)。经Spearman相关性水平分析,脑缺血患者斑块严重程度与胱抑素C水平呈正相关(r=0.3145,P<0.05)。观察组硬斑、软斑、混合斑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侧颈内动脉、颈总动脉的IMT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时颈动脉IMT会明显增大,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用于预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严重程度,以便及时治疗,防止产生不可逆损伤。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1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颈动脉彩超检查分为有斑块组80例和无斑块组68例。分别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血糖、血压、血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先进行单因素比较,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斑块组年龄、颈动脉IMT、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无斑块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C反应蛋白(OR=3.546,P=0.035)、纤维蛋白原(OR=1.074,P=-0.012)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最危险因素。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IMT增厚可反应颈动脉硬化程度;高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炎症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检测37例肥胖患者,23例同期健康体检非肥胖患者(对照组)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肥胖患者腰围、体质量指数与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肥胖组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63±0.10)g/L,(27.9±1.5)mg/L;对照组分别为(2.56±0.12)g/L,(4.1±0.5)mg/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腰围、体质量指数与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肥胖患者存在慢性轻度炎症,可能与肥胖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炎症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检测37例肥胖患者,23例同期健康体检非肥胖患者(对照组)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肥胖患者腰围、体质量指数与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肥胖组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63±0.10)g/I.,(27.9±1.S)mg/L;对照组分别为(2.56±0.12)g/L,(4.1±0.5)mg/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腰围、体质量指数与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教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肥胖患者存在慢性轻度炎症,可能与肥胖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祁平 《临床医学》2007,27(9):57-57
目前的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通过测定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可定量评价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两侧的颈动脉变化情况,旨在初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与踝肱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和260名健康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使用多普勒超声仪测量踝肱指数,并分析踝肱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236例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83例(77.5%),对照组为60例(23.1%),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22例踝肱指数异常,发生率为9.3%;对照组有 6例踝肱指数异常,发生率为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组踝肱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组患者的踝肱指数明显低于增厚组(P <0.05),颈动脉内膜不稳定斑块组踝肱指数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踝肱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明显相关(OR 分别为1.118、0.054,P 均<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踝肱指数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炎症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测定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按颈总动脉IMT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对颈总动脉IMT异常患者统计分析,分析颈总动脉IMT和血hsCRP的关系。结果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7.6±1.6)mg/L]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3.6±1.3)]mg/L],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9.3±1.8)mg/L]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3.6±1.3)mg/L]与增厚患者[(6.8±1.2)mg/L],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血hsCRP水平可作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及脂蛋白(a)(LPa)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血清Fib、CRP及LPa检查。结果①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为76.09%;②颈动脉硬化组各指标均高于非颈动脉硬化组(P〈0.05);③将检出颈动脉硬化的患者按其斑块性质进行分组,可分为软斑块组、硬斑块组、混合性斑块组,软斑块组和混合性斑块组CRP高于硬斑块组(P〈0.05);采用半定量法将患者按斑块严重程度分组,结果发现,随着病变程度加重,患者血清Fib、LPa、CRP浓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三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CRP及脂蛋白(a)在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的诊断及病情判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测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及TIA组IMT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112例,异常检出率为86.15%;对照组中有斑块形成19例,异常检出率为26.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但左右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彩超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预测和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依有无临床症状及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将85例老龄患者分为3组:非梗死组(NI组)、无症状性脑梗死组(AI组)和症状性脑梗死组(SI组),各组病人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查。结果:SI组和AI组斑块指数增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加、颈内动脉(CIA)及颈总动脉(CCA)内径均较低,与NI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SI组斑块指数、IMT较AI组亦有显著增高。结论:IC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及评价ICD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血浆Fib的含量,同时进行动脉血气测定。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Fib含量较缓解期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缓解期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血清CRP、血浆Fib含量均呈负相关(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血清CRP、血浆Fib含量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监测CRP、Fib的含量对于COPD患者的病情、疗效判断、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研究两者对ACS的预示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68例ACS患者、3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3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测定hs-CRP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ACS组的hs-CRP明显高于SAP组,中位数士四分位数间距是(13.39±10.24)mg/L vs(2.10±2.16) mg/L(P<0.01)和正常对照组(1.90±3.05)mg/L(P<0.01),SAP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组斑决指数和Crouse积分明显高于SAP组,分别为3.00±1.00 vs 2.00±2.00和5.20±7.25 vs 4.60±6.80(均P<0.01),SAP组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00±2.00 vs 0.00±1.90和4.60±6.80 vs 0.00±1.90(均P<0.01).ACS组和SAP组的斑块数目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00±2.00、2.00±2.00 vs 0.00±1.00(均P<0.01),ACS组斑块数目与S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组和SAP组的内中膜厚度(IMT)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5±0.85)mm、(0.90± 1.00)mm vs(0.60±0.10)mm(均P<0.01),但ACS组与SA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遥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hs-CRP、斑块指数与ACS高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 hs-CRP、颈动脉斑块指数与ACS关系密切,hs-CRP联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有较好预示和诊断ACS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方法 6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7例给予瑞舒伐他汀,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检测体内Hcy、TG、TC、HDL及LDL-C水平变化,同时在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填写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自评表、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结果观察组Hcy、CRP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达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SAS、SDS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患者预后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158例年龄为68~93岁老年非糖尿病患者,每例均行标准75g口服糖耐量试验,同时测定血脂、血清CRP水平、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内IMT并了解斑块情况。结果:患者中糖耐量正常者(NGT组)48例,糖耐量异常者(IGT组)71例,2型糖尿病(DM组)39例,3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等均无明显差异。3组颈总动脉IMT均值分别为0.72、0.78、0.83mm,DM组及IGT组较NGT组显著升高(P<0.01),DM组与IGT组间差异无显著性,DM组斑块发生率(6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3组CRP水平分别为(1.05±0.64)、(1.77±0.82)、(2.03±0.63)mg/dL,并呈上升趋势,两两比较DM组及IGT组较NGT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DM组与IGT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糖耐量异常人群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慢性亚临床炎症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