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痢疾与泄泻,在仲景时代统称为“利”,汉代以后,始分而论之。二在病因上有所相似,治疗上有不少相通之处,但其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病证,发病、转归、预后等亦不相同,因而在治疗上确有所异。常见初学用治泻法治痢,办有用治痢法治泻,终未惬当。把握其证治异同之主要方面,对临床正确地选方用药,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许多病例在其病情演变过程中均可表现为肾阴虚证,根据中医“证同治亦同”之原则,笔者选用滋补肾阴之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效果满意。现举临床验案数则并略谈心得以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3.
伏暑一证,属“伏气温病”范畴。临床上具有典型的暑热内蕴见证,常发于三焦胃肠,与一般外感证候有实质上的不同,病热绵绵,治之如剥笋抽蕉难于速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浅析“五脏皆令人痒”对针灸治疗选穴的指导意义。[方法] 通过中医古籍理论溯源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总结痒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从痒与五脏角度分析不同可能机制下的针灸治疗思路及临证选穴。[结果] 痒证病因病机复杂,治法多变,有风、湿、热、虫、虚及肿、溃疡之分;治疗上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根据病变所属脏腑经脉进行选穴配伍,以期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衡之功。临证验案证明取得了较好的辨治效果。[结论] 基于脏腑与痒证的相关性,针灸临证辨治痒证应结合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选穴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麦门冬汤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上气者,麦门冬汤主之”。后世医家皆谓之治肺痿主方,本方证是由胃虚有热,津液不足,虚火上逆所致。病虽在肺,其源在胃,服本方滋润养阴,则胃得其润,肺得其滋,如此则虚火降,咽喉利,咳嗽气逆亦能随之而愈。笔者在临床中,根据相同病机之鼻衄、久咳不止、便秘,运用本方治疗收效甚佳,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感冒刍议     
感冒是临床上最常见多发的外感病证,西医认为本病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抗菌素治疗无效,故对本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方法。中医根据本病寒热虚实之不同性质,挟湿挟暑不同兼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辨证论治常获得很好效果。中医认为感冒的主要病因是六淫中的风邪,在临床上常有风寒、风热两大基本证型和挟暑挟湿等兼证。辛温以治风寒,辛凉以治风热为治感冒之大法。风寒误用辛凉,则其邪冰伏,汗不易出,每致迁延不愈或生它变;反之,风热误用辛温,则助热伤津,甚至动血伤血。辛凉辛温乃对整个方剂性质而言,非指一药一物之性耳。感冒虽以外因为主,然内有宿寒热常不容忽视,临床组方用药,应根据寒热主次及演变适当调配辛温辛凉、解表清里药的比例,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湿证的概念 "湿",在祖国医学的病因中为一种病邪,由湿邪引起人体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统称为"湿证".临床上根据湿邪的来源不同,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外湿为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中之一,是长夏的主气.多因地面湿气上蒸或淋雨雾露而成,正常对人无害.  相似文献   

8.
马文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73-3275
在开始谈具体的脉、证、方之前,我们先谈几个概念。根据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可能发生对立性的反应,也可能发生统一性的反应。当发生矛盾对立性的反应时,机体会出现阳性或者阴性的两种变化,三部就会表现出六类不同的症候群,我们将之称为六病,即表阳病、里阳病、表阴病、里阴病、枢阳病、枢阴病。当机体发生统一性的反应时,机体病变所在部位会出现非寒、非热、非虚、非实的证候群,我们将之称为部证。表部出现的叫表部证,里部出现的叫里部证,枢部出现的叫枢部证。六病对应六种证候群,每一种证候群都有独特的证候,将之称为纲领证,在《伤寒论》中称为主证。纲领证中的某一特定证候是疾病主要矛盾的暴露,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将这个证候称为核心证。在纲领证之外,往往还有许多其他的证候,将之称为一般证候。诸多证候中,核心证是主导,我们将之称必要条件,即如果没有这个必要条件,这个病的诊断就不能成立。纲领证是疾病诸多证候中的重要代表,是伴随核心证而存在的,我们将之称为充分条件,即如果有这样的证候群存在,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来作出诊断。因此,临床辨证中只要有核心证存在,我们就将它视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核心证存在,就不能确诊。若纲领证同时存在,这个辨证诊断就具备了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外感发热可有风、寒、燥、湿、热等不同的病因,常见的风寒、风热或实热证,辨证用药较易掌握,而湿与热结之湿热证则不像表证一汗而解,热证一凉而退,而需用清热化湿才能退热。本文列举几个临床上根据湿热的不同部位而用分消湿热的方法治愈高热不退的病例,对治疗湿热证型的发热患者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感染是由于细菌侵袭尿路所引起的感染性疾患。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病、腰痛、发热等为中证,属于祖国医学中的“淋证”,多因正气不足湿热之邪乘虚而入,蕴结于下悠,肾与膀脏气化不利所致。淋证根据病机和症状的不同,临床上一般分为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五种类型。而本文所指的主要是热淋,证属下焦湿热型。1临床资料:30例病人全部来自门诊,均为女性,年龄最大70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半个月,最短的一天。2诊断依据:临床自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腰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尿常规,镜下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血常规…  相似文献   

11.
湿热证是湿与热合邪而引起的,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证之一。昭通地区患湿热兼夹证者甚多,根据中医学“有是证则立是法,选是方用是药”,即辨证施治之原则,结合笔者临床体会,本文重点是对湿热证兼阴虚和阳虚的治疗加以初探。一、湿热证与阴虚和阳虚的关系: 人体感受湿热之邪后的变化与体质的  相似文献   

12.
<正>重读中医经典丛书是面向临床不同层次医师的一套书,主要编者为国家重点学科、专科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中医经典教学、临床第一线工作者。丛书将经典理论与现代临床结合,根据临床中医师的不同需要,分别从三个不同层次(初、中、高)讲述了临床应用四大经典理论,丛书体现经典来源临床,回归临床的特色,临证指导意义极大。书中引入古今临证医案,并介绍全国各地名家学习四大经典的思路方法与宝贵经验,以发扬经方之临证魅力。邮购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重读中医经典丛书是面向临床不同层次医师的一套书,主要编者为国家重点学科、专科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中医经典教学、临床第一线工作者。丛书将经典理论与现代临床结合,根据临床中医师的不同需要,分别从三个不同层次(初、中、高)讲述了临床应用四大经典理论,丛书体现经典来源临床,回归临床的特色,临证指导意义极大。书中引入古今临证医案,并介绍全国各地名家学习四大经典的思路方法与宝贵经验,以发扬经方之临证魅力。邮购联系  相似文献   

14.
<正>重读中医经典丛书是面向临床不同层次医师的一套书,主要编者为国家重点学科、专科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中医经典教学、临床第一线工作者。丛书将经典理论与现代临床结合,根据临床中医师的不同需要,分别从三个不同层次(初、中、高)讲述了临床应用四大经典理论,丛书体现经典来源临床,回归临床的特色,临证指导意义极大。书中引入古今临证医案,并介绍全国各地名家学习四大经典的思路方法与宝贵经验,以发扬经方之临证魅力。邮购联系  相似文献   

15.
川贝粉止咳合剂治疗小儿痰热咳嗽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止咳合剂由枇杷叶、苦杏仁、桑白皮、桔梗、百部、连翘、金银花、陈皮、麻黄、氯化铵等药物组成,用于咳嗽痰多之证。笔者根据小儿感受外邪易于化热的特点,在临床上,以咳声重浊、痰液粘稠、咳痰不爽、咽喉红肿,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指纹青紫等为主证,用川贝粉配合止咳合剂治疗小儿咳嗽19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临床多年经验,提出急性期注意通腑清热,化痰开窍,生津养阴,拟制竹沥承气汤治疗,中期病情缓解后多出现中虚弱之证,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多获奇效,后期也就是恢复期多出现气血两虚,肝肾不足之证,拟制扶正还原汤随证加减治疗,其效尚可。  相似文献   

17.
茵陈治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茵陈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发黄诸证,被誉为“退黄要药”。但也并非是“黄”皆宜。通过对茵陈性能、作用以及发黄诸证原因、病机、病位和特有症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清热利湿退黄为茵陈性能之要,利小便是其祛除湿邪之主要途径;所治之黄当以湿蕴肝脾为用药之本,无湿之黄则为茵陈用药之忌。使用茵陈要随证配伍,并应有适宜的煎煮方法以充分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18.
功血临证辨治心得青海省邮电医院崔雪莲1证因论治:“功血”属祖国医学“崩漏”范畴。出血是其主要症状,由于虚、损、热、瘀等各种原因致冲任损伤,不能约束经血使然。临床根据证因分为虚实两类,属虚属热者较多见,属寒属瘀者次之。气血虚弱,脾气不足之“功血”选用归...  相似文献   

19.
清热药,是指能够清解热性病症的药物。大多具有寒凉之性,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热性疾病。据其功能的不同,临床上针对虚证、实证、卫分、营分之区别,常把清热药分为以下类别,现浅谈如下;1$热泻火药此类药物多人气分,对气分实热能折其火势。分别适用于壮热烦渴,神昏,脉洪实有力,青黄或燥诸证。常用药如石膏:味辛、甘、大寒,人胃肺二经,辛寒能内清外散。内清肺胃之热,外散肌肤之火,故能清热泻火;甘寒能养阴生津以清热,津生烦渴自止;又能除烦止渴。临床上多用于壮热口渴,神昏狂躁等证。又如知母:苦、甘、寒,人胃、肺、肾三…  相似文献   

20.
王亿平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瘀血、热邪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主张在健脾益肾的基础上,运用清热祛瘀之法进行治疗。临床上多采用分期论治,并根据瘀、热、虚之程度不同,随证加减。此外,其重视调补气血,标本兼顾,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