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在CH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健康者血清SAA、IL-6、TNF-α和hs-CRP水平.结果 CHD患者血清SAA、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并呈AMI> UA> SA的趋势(P<0.05和0.01),且在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者逐渐增高(P<0.01);SAA与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相关(P<0.01).结论 SAA、IL-6、TNF-α和hs-CRP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过程,可作为CHD病情观察的指标,以预防CHD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43例、早期肾病组(EDN组)39例、临床肾病组(CDN组)52例,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3组血浆IL-6、TNF-α、hs-CRP水平。将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IL-6、TNF-α、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发现IL-6、TNF-α、hs-CRP等均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6、TNF-α、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其血浆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43例、早期肾病组(EDN组)39例、临床肾病组(CDN组)52例,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3组血浆IL-6、TNF-α、hs-CRP水平.将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IL-6、TNF-α、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发现IL-6、TNF-α、hs-CRP等均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6、TNF-α、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其血浆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4.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超敏 C 反应蛋白( hs - CRP)水平的影响,为黄连素用于临床降糖提供依据。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连素联合治疗,疗程均为24周。检测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脂联素(ADI)及 hs - CRP,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组患者 ISI、血清 ADI 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 P ﹤0.01),血清 hs - CRP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1);对照组患者 ISI、血清 ADI 及 hs - CRP 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连素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并降低血清 hs - CRP 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达格列净对血清hs-CRP、脂联素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达格列净治疗,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为期12周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水平,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随访调查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FBG、HbA1C、FIN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30.00%(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达格列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清hs-CRP、脂联素及胰岛素水平,减少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高,其主要死因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而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如何有效地预防并控制其发生、发展是糖尿病研究热点之一。脂联素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管形成的特性,这可能为防治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现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来论述脂联素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30例(A组)、T2DM非脑梗死组30例(B组)及T2DM合并脑梗死组33例(C组)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ELISA法测定血清APN水平,超声测定IMT;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与A组相比,B,C组hs-CRP、IMT均升高,C组升高更明显(P<0.05);A、B、C三组血清APN水平依次降低(P<0.05);APN水平与hs-CRP和IMT均呈负相关(r=-0.528、r=-0.585,P<0.05).结论 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动脉炎性反应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更加明显;联合检测血清APN、hs-CRP及IMT,对T2DM患者合并脑梗死可能有预测和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已经成为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7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疾病,许多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不但直接参与胰岛素抵抗,而且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联系紧密;而脂联素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作用。本文就二者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清脂联素(APN)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相同的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清APN及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APN水平较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能更有效调脂,降低hs-CRP水平,升高血清APN水平,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CRP、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西药加丹红注射液治疗3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治疗组,取常规西药组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CRP、TNF-α水平。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6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CRP、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TNF-α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尿蛋白量下降与CRP、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丹红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效,可能与丹红注射液能调节炎性因子的产生,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水平变化及其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2型糖尿病无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和58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血清CRP、TNF-α含量,并与52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CRP、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微量蛋白尿组CRP、TNF-α值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结论CRP、TNF-α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临床及头颅CT明确诊断的脑梗死患者46例为脑梗死组,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APN、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清APN水平明显降低(P〈0.01),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26,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其与hs-CRP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同时也为脑梗死的药物治疗开发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脂联素及TNF-α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再分为无DR组、背景组DR组和增殖期DR组)及40名健康人血清中的脂联素及TNF-α进行测定。结果①DM组血清脂联素及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②BDR组的脂联素及TNF-α含量低于NDR组(P<0.05);③PDR组的脂联素及TNF-α含量低于NDR组(P<0.01);④PDR组的脂联素含量及TNF-α低于BDR组(P<0.05);⑤DR的严重程度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428,P<0.01)。结论脂联素及TNF-α的降低在DM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时,血中脂联素及TNF-α水平更低,脂联素及TNF-α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潭枫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0):71-73
目的 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50例、微血管病变组40例,另选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其CRP、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血管病变组的cRP、TNF-α和IL-6水平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结论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有助于了解其病情发展过程,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6.
王潭枫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0)
目的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50例、微血管病变组40例,另选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其CRP、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血管病变组的CRP、TNF—α和IL-6水平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有助于了解其病情发展过程,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7.
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TNF—a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分为肥胖组(体重指数BMI≥25kg/m2)42例、非肥胖组(BMI〈25奴/m2)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血清脂联素、TNF—a、体重、身高、血脂、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脂联素低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肥胖组TNF-a高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脂联素与BMI、HOMA-IR呈负相关TNF-a与BMI、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脂联素、TNF—a与IR密切相关,参与了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对120例T2DM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进行采集,应用B超技术测量其IMT,同时测定空腹血清APN和TNF-α水平,观察IMT增厚组(IMT≥1mm,n=56)与不增厚组(IMT〈1mm,n=64)血清APN和TNF-α水平与IMT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IMT增厚组血清TNF-α高于IMT不增厚组(P=0.0018),血清APN低于IMT不增厚组(P=0.0014),相关分析显示,IMT与TNF-α呈正相关(r=0.45,P〈0.01),与APN呈负相关(r=-0.51,P〈0.01)。结论 T2DM患者IMT增厚与空腹血清APN水平降低、TNF-α水平升高明显相关,提示血清APN和TNF-α水平变化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50例)和氯沙坦组(50例),分别予以口服替米沙坦和氯沙坦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血清APN、hs—CRP和TNF-α表达及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均实现血压达标。治疗开始后,替米沙坦组APN升高较氯沙坦组快(P〈0.05),替米沙坦组hs-CRP、TNF-α水平降低亦均较氯沙坦组快(均P〈0.05)。两组均随访4个月,替米沙坦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5/50),明显低于氯沙坦组的24.5%(12/49)(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N、hs—CRP、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较氯沙坦更显著,更有利于降低此类患者的短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T2DM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AS组,60例)、T2DM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NAS组,96例)和正常对照组(NC组,68例)血清APN水平。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PN在NC组、NAS组、AS组依次减低(P<0.05);AS组和NAS组APN水平与BMI、HOMA-IR、HbAl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7、-0.444、-0.168)(P<0.05),与HDL-C正相关(r值为0.176)(P<0.05);APN、HOMA-IR与HbAlc是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N是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是治疗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