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心绞痛,中、西医有"共识" 中医看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的范畴,病机为阳微阴弦、本虚标实,气滞、血瘀、寒凝、痰浊为标实,气阳虚弱和阴血不足为本虚.临床治疗依据"不通则痛"的理论,多采用活血化瘀法.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心悸等.就其病理性质而言,多数医家认为,本病基本不离本虚标实.其中虚有阴阳、气血不足,实分瘀血、痰浊、气滞、寒凝.冠心病发病多以气阴亏虚为本,瘀血痰浊为标,临证时应辨明阳虚、寒凝或火热扰心的病理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可在心气、心血、心阴、心阳不足或肝、肾、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变,最终导致本病的发生。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气虚不足,帅血无力,从而引起血行不畅而致血瘀为患。如张机在《金匮要略》中指出“阳微阴弦,即胸痹心痛”。  相似文献   

4.
周婷娇 《首都医药》2014,(12):78-79
目的总结孙中林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以供参考。方法笔者跟随孙中林主任医师学习中医治疗冠心病方法,并进行临床经验总结。结果临床上冠心病多由寒凝、痰浊、气滞、血瘀等单一因素痹阻心脉,也可由以上因素互相影响、兼夹而致病。结论中医认为痰浊、气滞、血瘀、寒凝是冠心病发病之标,为标实。其本为气血阴阳亏虚,为正虚。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部分患者有瘀血夹浊毒之邪内侵心脉之变证(如心梗)。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学胸庳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实难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肝、脾、肾亏虚,心脉失常.病因不外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偏实、偏虚或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6.
1 概述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的范畴。其基本证候特点属于“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脏腑虚损,功能低下或失调,及因之而造成的血瘀、气滞、浊阻、寒凝、热结导致了心脉瘀阻,而心脏瘀血又作为直接致病因素引起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因此在治疗时应重视病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在临床实践中,笔者主张以虚实辨证为纲,分析病因病机,以便确立相应的治则。高血压病偏于实证者,多由素体阳盛,或忧思恼怒过度情志所伤,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致肝气疏泄失常,阳热亢盛,或化火生风,或伤阴耗血,或酿痰致瘀,形成肝火炽盛,肝阳上亢为主要证型,兼夹风、火、痰、瘀等证;偏于虚证者,多因年老体弱肾虚精亏,阴不敛阳,或阴虚及阳,以致阴阳失衡,水不济火形成阴虚及阳,阴阳两虚为主要证型,兼夹痰浊上逆、阳虚水泛等证。至于病程日久实证转虚,或病情变化,虚中夹实,仍可以虚实为纲,权衡病情的轻重缓急,辨明主次,酌情治  相似文献   

8.
柯干从气虚血瘀论治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呆证”、“善忘”、“癫证”等范畴。其病机有虚、火、风、痰、瘀之分,治疗有滋肾填精、益气养血、养肝熄风、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之别。柯干老师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提出血管性痴呆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脑,脾肾气虚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基础,瘀阻脑络是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9.
陈荣东 《家庭用药》2011,(11):42-42
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在中医学上属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素问·痹论》有云:“心痹者。脉不通。”即指明冠心病的病机主要为血脉不通。中医认为,血脉不通乃瘀血和痰浊气滞所致,瘀、痰和气滞则为长期脏腑功能失调之结果。因此,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强调调理脾胃、养气活血。最终达到通脉护心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高脂血症为常见病多发病。高脂血症乃血中之痰浊,多属“无形之痰”。现就健脾化痰法在高脂血症防治中的显著作用作一阐述。1痰浊内阻是高脂血症的病理转归痰浊内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高脂血症病变主要在脾,但与肾气虚衰关系密切,也与肝胆心肺功能失调相关。本虚标实,脾肾气虚则心气亏虚而运血无力,易致瘀血形成;肾主水,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湿,脾肾亏虚则痰湿停留为患,痰瘀互结,阻滞气机,则肝胆疏泄失常。故其标实以痰浊膏脂为主,兼有水湿,瘀血,气滞等。瘀血痰浊等浊邪,阻于心脉可致胸痹心痛,阻于脑络,可出现中风,阻于四肢可见血痹。脾肾气…  相似文献   

11.
闭经是妇科常见的症状之一,辨证分实证、虚证。辨证之重点在于分清虚实,虚者常以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为多见;实者多见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阻滞。虚则补之,泄而通之。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家认为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脏自病或它脏病引起,心力衰竭病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为心阳虚衰,实者多为血瘀阻络。焦晓民主任以"补虚泻实,标本兼治"为基础,以大量临床经验为依托,诊治过程中明确气血阴阳之虚实,以补心益气,通阳复脉为用药原则。多以附子、桂枝或肉桂、炙甘草等引火归原、振奋心阳,人参、黄芪、茯苓、麦冬、天冬等补气护阴,佐之以丹参、当归等养血活血,或用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等合营通脉。发作期以回阳救逆为主,稳定期以养心益气为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相似文献   

13.
从外因看高原病的发病机理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高原缺氧、严寒、气燥三方面探讨了高原病中医发病机理。认为急性高原病以气虚、阳虚为主;慢性高原病病因病程较久、五脏俱为所累、属虚实夹杂之证。虚、指肺、肾、心、脾之脏气虚损及气血阴阳俱亏、实,指瘀血阻滞,兼有肝服气滞、水停及痰凝,但偏于阴虚血瘀,故舌多紫绛、光而少苔。同时指出,慢性高原不病血瘀之脉多弦滑兼数,重按觉虚,此点与平原血瘀之细涩脉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刘强教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副院长,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博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二十余年,擅长胸痹心痛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与康复指导。本文从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选方用药、药物剂量变化及防治结合等角度,阐述刘师诊治胸痹心痛的学术思想。1从气、血、痰、湿、瘀、郁热论治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多因人体内正气亏虚,或气滞、血瘀、寒凝、痰湿阻滞,导致心脉痹滞不通,故膻中或左胸部呈现发作性、反复性的憋闷、疼痛等不适。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及其心绞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月静 《中国药房》2005,16(21):1665-1667
<正>冠心病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心 肌缺血、缺氧所致发作性胸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中医学 的“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病部位在心,与肾、肝、脾关系密 切,在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不足或肾、肝、脾功能失调的基础 上,兼有痰浊、血淤、气滞、寒凝等病变,产生不通则痛和不荣则 痛的表现。故应辨证结合辨病,并结合现代医学和中药药理学 的研究选择用药。中医药治疗该病从整体调节入手,立足于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过去人们曾用一般血管扩张药、维生素等药物进行支持疗法,但效果不确切[1、2]。1糖尿病概述糖尿病属中医之"消渴病"范畴,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因虚致瘀而目络阻滞,本病的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非增殖期DR以气阴两虚,肝肾不足为基本病机,目络瘀阻为特点,进入增殖期后则以淤血阻络,痰浊内生及痰瘀互结致目络损伤为其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或冠状动脉循环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心脏病。祖国医学无此病名,类属于“真心痛”、“厥心痛”、“胸痹”的范畴。 要防治疾病,首先要认识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表里。《金匮要略》认为本病总的病机是“阳微阴弦”,上焦阳虚,阴盛于下,阴乘阳位,本虚标实的病变。根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所见。笔者认为虚、瘀、痰三字可以概括冠心病的病机。正虚是本,痰浊、瘀血是标。正虚,主要是心、肾虚衰。标实是由正虚而引起。肾为先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即中医的胸痹心痛。其特点为心前区闷塞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开篇即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1]。揭示了胸痹的主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其特点。其多因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阳不振,不能温运血脉,血行不畅加之情志内伤,劳累受寒痰浊内阻,以致瘀血内停心脉不畅致为胸痹。1诱发因素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一向认为厚味饱餐、情志(精神情绪)六淫等,都能引起本病的发作。1·1厚味饱餐:五谷入于胃所化之气…  相似文献   

19.
越鞠丸合半夏厚朴汤治疗郁证30例愈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证为常见的中医内科病证,临床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主证。本病常见原因有郁怒不畅,情志不遂等两个方面,临床常分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六种证型,但各类证型并非都是单独出现,气血两虚,虚实夹杂者也十分常见。本病的辨证关键当分虚实两类。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等多属实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多属虚证。  相似文献   

20.
牛黄降压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围,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主要是脏腑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其病位在肝肾,可产生肝阳上亢、肝风、瘀血、痰浊,临床以虚实夹杂较为多见。若病人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腰腿酸软,口咽干燥,心悸失眠,属阴阳俱虚型,治以滋阻助阳法,可选用金匮肾气丸等药。若病人主要表现为头重头沉,胸闷腹胀,形体肥胖,倦怠,时吐痰涎,属痰浊内蕴型,治以祛痰化浊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