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底前脑神经元移植互海马后ChAT,NGFR和NOS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基底前脑神经元移植至海马后胆碱乙酰转移酶,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变化规律,选用雄性SD大鼠35只,在单侧穹隆海马伞损伤后一周,将胚胎基底前脑神经元植入损伤侧海马。在移植术后存活5d,7d,14d,30d,60d,90d,和180d共分为7个时间组灌注取材,进行ChAT和NGFR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及NOS反应,观察其神经元的变化。结果证明,ChAT神经元在移植后30d方出现阳性反应;NGFR神经元在移植后7d可见淡染的胞体,随后逐渐增强;NOS神经元在移植后7d时呈明显的阳性反应,而且数量多,三种神经元直到180d时均尚呈阳性反应,提示移植物内NOS神经元出现早且数量多,NGFR神经元出现的也较早,ChAT神经元出现最晚。这三种物质在细胞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差异与它们在细胞内发挥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基底前脑神经元移植到海马后NOS阳性神经元膨体的变化,阐明脑组织移植后部分可塑性变化的规律.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每组6只动物在移植前一周行左侧穹窿-海马伞切断术.将胚胎14-16天基底前脑隔及斜角带区的细胞悬液移植入损伤倒海马,分别在移植后第7天、第14天、第30天和第60天取脑行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移植后第7天NOS阳性神经元突起上有较多的神经膨体,其大小不等,间距不等.第14天和第30天这些膨体逐渐变得有大小和间距的规律性,60天时已无膨体.结论 一氧化氮合成酸在神经元移植后的纤维结构重塑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鼠Meynert基底核TrkA和ChAT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 Trk A在大鼠 Meynert基底核的分布及 Trk A、Ch AT免疫反应神经元的生后发育及两者表达的相互关系。用图像分析仪检测 Meynert基底核 Trk A-、Ch AT-IR神经元的数量、截面积和灰度值。结果表明 : Tr-k A、Ch AT分布于 Meynert基底核神经元。生后 1d可见 Trk A表达 ,但未见 Ch AT表达 ;生后 5 d方出现 Ch AT表达 ;生后 2 0 dTrk A、Ch AT表达达高峰 ;生后 3 0 d下降 ,到成年时维持相对较高水平。老龄鼠 Trk A-、Ch AT-IR神经元萎缩 ,数量分别减少 41.3 8%和 5 1.61% ,胞体平均截面积分别减少 3 9.4%和 3 0 .4% ,平均灰度值分别减少 11.8%和 9.9%。大鼠 Trk A-、Ch AT-IR神经元截面积呈正相关。大鼠 Meynert基底核神经元 Trk A表达早于 Ch AT表达 ,从生后 5 d开始 ,Trk A、Ch AT表达有相似的时间模式。 Trk A可能参与 Meynert基底核胆碱能神经元的发育、分化、成熟和老化。老龄鼠 Trk A、Ch AT表达下降可能是老年动物和老年性痴呆病人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变性的易感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获得新生SD鼠的基底前脑神经干细胞,切断SD大鼠左侧穹隆海马伞,基底前脑注射神经干细胞.4周后行Y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变化.结果:损伤组损伤侧的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核(VDB)的NGFR阳性神经元大量减少,分别减少59.7%和5 1.4%.NSC移植组损伤侧的NGFR阳性神经元得到补充和保护,MS和VDB细胞数分别下降22.0%和26.1%.同时,NSC移植组损伤侧MS的NGFR阳性神经元的面积、周长显著增大(P<0.01),灰度显著增加(P<0.01);损伤侧VDB的NGFR阳性神经元的面积明显增大且灰度明显增加(P<0.05),周长显著增大(P<0.01).Y迷宫测试结果显示,NSC移植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改善(P<0.05),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P<0.01),基底前脑NGFR阳性细胞数与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呈正相关.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有明显的补充和保护作用,同时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应用对老年性痴呆鼠基底前脑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切断成年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FF),基底前脑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同时持续侧脑室注射BDNF,4周后行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前脑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形态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损伤后1个月,损伤侧基底前脑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垂直支(VDB)内可观察到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分别为正常组的35.5%和55.8%,(与正常组相比P<0.01);移植组NOS阳性神经元数恢复到正常组的74.7%和95.7%,(与损伤组相比P<0.01);联合组NOS阳性神经元数达到正常组的115.2%和151.3%,(与移植组相比P<0.05及P<0.01).细胞形态学参数提示,移植组NOS阳性神经元中含部分中等大小的未成熟细胞;联合组中该中等大小的细胞更多.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与BDNF联合治疗,对AD模型鼠基底前脑MS、VDB的NOS阳性神经元有明显的补充和保护作用,并且联合治疗效果比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成人基底前脑巢蛋白免疫阳性神经细胞的细胞化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怀宇  徐杰  姚志彬 《解剖学报》2003,34(3):256-260
目的 探讨巢蛋白(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在人基底前脑内的分布规律及化学特性。方法 采用nestin331B、10C2、Rat 401抗体显示人基底前脑的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并应用NSE、p75NGFR、ChAT、GFAP抗体分别对nestin免疫阳性细胞进行了双标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同时还应用NADPH-d进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在成人基底前脑有一个连续的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带,胞体较大,呈卵圆形或梭形,有1~3个突起,分布于隔核、斜角带核、Meynert核、无名质及杏仁核群。双标染色显示,nestin阳性细胞被NSE抗体标记,并与ChAT、NGFR、NOS阳性神经元间杂分布,多数不呈交叉反应。约28%nestin免疫阳性细胞为ChAT阳性神经元,15%为NGFR阳性神经元,6%为NOS阳性神经元。此外,透明隔及隔区靠近软膜处有少量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其形态与星形胶质细胞相似,不与GFAP有交叉免疫阳性反应。结论 成人基底前脑存在一个有别于ChAT、NGFR、NOS神经元的nestin免疫阳性神经元簇,其生物学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经由芳香化酶催化雄激素转化而来的雌激素对神经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基底前脑是雌激素和神经生长因子的重要靶区 ,与学习记忆和老年性痴呆 (AD)有着重要的联系。已经发现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减少 AD患者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丢失、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 ,进而改善 AD患者的痴呆症状 ,但其机理至今仍不清楚。应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 SP法 ,研究了切除双侧卵巢 (OVX)后小鼠基底前脑内 ER- β、Ch AT、NOS和 p75表达的变化 ,结果发现 :OVX导致 ER-β和 Ch AT、p75、NOS表达下降 ,约第5天降至最低 ,随后恢复 ,到第 1…  相似文献   

8.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应用对老年痴呆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及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获得新生SD鼠的海马NSCs,行BrdU标记。切断SD大鼠左侧穹隆海马伞,基底前脑注射NSCs,同时侧脑室注射BDNF,2周后行nestin和BrdU/NF、BrdU/GFAP免疫荧光双标染色,4周后行Y迷宫测试,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前脑神经营养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数目变化。结果发现,移植后NSCs能够在宿主体内存活且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损伤组大鼠胆碱能神经元数在内侧隔阂(MS)和斜角带(VDB)分别减少64.3%和49.3%,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移植组神经元数下降34.1%和27.6%较损伤组有改善(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神经元数减少15.1%和18.6%,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Y迷宫测试结果显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与基底前脑NGFR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提示,BDNF和NSCs移植的联用较单独使用NSCs或BDNF更好地改善老年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离体的基底前脑细胞表达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的影响。方法:用bFGF培养液和普通对照培养液对胚胎14天大鼠基底前脑细胞进行培养,分别取培养7、14、21天的神经细胞做NOS酶组织化学染色和NGFR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染色。结果:用bFGF培养液培养的神经细胞在14天和21天后NOS和NGFR阳性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bFGF可明显促进培养的基底前脑细胞生长并促进NOS和NGF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neurturin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应用对穹窿-海马伞(FF)切断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将这两种因子联合注射到FF切断的大鼠侧脑室,注射一个月后,取脑进行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方法对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核垂直支(VDB)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存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F切断一个月后,损伤组损伤侧MS和VDB的NGFR阳性神经元大量减少(分别减少64.8%和51.4%),MS和VDB的NGFR阳性细胞的面积和周长显著降低(P<0.01),OD值显著增高(P<0.01);NGF组损伤侧NGFR阳性神经元受到保护,NGFR阳性经元数显著高于损伤组损伤侧(P<0.01);联合组损伤侧NGFR阳性神经元也受到保护(MS和VDB细胞数分别只下降7.3%和15.4%),与损伤组损伤侧比较NGFR阳性细胞数增加了57.4%和36.0%(P<0.01),也明显高于NGF组(P<0.05);细胞形态学参数明显改善(P<0.05),细胞膜受体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neurturin和NGF联合应用和NGF单独应用均能不同程度地保护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基底前脑NOS神经元移植至成年鼠海马内的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燕启江  姚志彬  周丽华  陈以慈 《解剖学报》1999,30(3):215-219,I006
目的 研究基底胶脑NOS神经元移植成年鼠海马内后,NOS的发育变化规律,同时观察移植的与宿主海马间发生联系的情况。方法 将大鼠14-16d胚胎的基底前脑移植到单侧穹隆海马伞切断的成的大鼠海马内,动物在移植后存活5,7,14,30,60,90,150和180d分别取脑,经NADPH-d法和尼氏染色观察。结果 在移植后第7d时NADPH-d阳性染色才出现在NOS阳性神经元内,随着移植物成活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2.
背景:血管性痴呆患者存在额叶皮质及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受损,可能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形态学基础。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与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模型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采用两血管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在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之后向大鼠海马CA1区注射5 μL神经干细胞,另外两组按照同样的操作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移植后第3,7,14,30,60天,分别处死各组6只大鼠,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脑实质BrdU阳性细胞和ChAT阳性细胞分布情况,利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结果与结论:Br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区以及海马区,尤其是血管周围。在基底核和丘脑以及室管膜区,可观察到少量BrdU阳性细胞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BrdU阳性细胞数目不断下降,到移植后60 d,仅存在少量BrdU阳性细胞存活。移植后不同时间模型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ChAT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 < 0.05);模型组ChAT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P < 0.05)。模型组寻找平台时间显著长于假手术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 < 0.05);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寻找平台时间显著短于模型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大于模型组(P < 0.05)。结果表明神经干细胞可以在大鼠脑内存活并发生迁移,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相关机制可能与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分化和生长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化,NADPH-d组化及两者的双重反应技术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表达和共存。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基底前脑内都以一条连续的细胞带的形式存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多为多极形.排列较密,由吻侧向尾侧数量逐渐增多;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形状与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相似,但数量较少,且由吻侧向尾侧数量相对稳定。通过双重反应证明,基底前脑神经元包括着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以及两者共存的神经元等三种类型。双重反应阳性神经元在形态上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相似,其数量从吻侧向尾侧逐渐减少,在前由+1.0水平,它占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70%,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的50%;但到前连合水平则仅占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20%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的40%。本文对神经生长因子受体与一氧化氮合酶双重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意义以及此二种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NGF 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 (NSC)单独和联合移植对穹窿海马伞 (FF)切断后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两种基因修饰的NSC单独和联合移植入FF切断的大鼠侧脑室。移植后 3周取脑行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用Student NewmanKaels方法对内侧隔核 (MS)和斜角带垂直支 (VDB)的ChAT阳性细胞数 (损伤侧与正常侧的百分比 )进行计数分析。 结果 NGF组伤侧MS的ChAT阳性神经元数为 81% ,明显高于损伤组 (34% )、NSC组 (36 % )和GDNF组 (5 0 % ) ,P <0 0 1;NGF GDNF组为 6 8% ,明显高于损伤组和NSC组 (P <0 0 1) ,亦高于GDNF组 (P <0 0 5 ) ;GDNF组与损伤组和NSC组相比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NGF组和NGF GD NF组伤侧VDB的ChAT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 80 %和 72 % ,明显高于损伤组 (5 6 % )和NSC组 (5 2 % ) ,P <0 0 1,亦高于GDNF组 (5 9% ) ,P <0 0 5 ;GDNF组与损害组和NS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NGF GDNF基因修饰NSC单独和联合移植均能不同程度地保护损伤的ChAT阳性神经元 ,NGF组和NGF GDNF组作用较大 ,GDNF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5.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及NOS阳性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相皮质、海马、隔区细胞凋亡及NOS、ChAT阳性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伤后1、2、3、4、5、7、10d取脑切片,经Nissl染色,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NADPH—d组化染色观察NOS阳性细胞,ChAT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隔区ChAT阳性细胞。结果:Nissl染色可见损伤侧海马CA2、CA3区锥体细胞层细胞消失或紊乱。损伤区周围皮质凋亡细胞伤后3d达到高峰;损伤侧海马凋亡细胞伤后5d达到高峰;损伤侧隔区凋亡细胞7d达到高峰。正常侧上述脑区各时相点均未见到凋亡细胞。损伤区周围皮质、损伤侧海马和隔区iNOS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损伤侧隔区ChAT阳性神经元也明显减少。结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损伤区周围皮质和损伤侧海马、隔区细胞凋亡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伤后细胞iNOS表达增加是导致细胞凋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邓小华  蔡维君  王淼  罗学港 《解剖学报》2001,32(1):34-42,T009
目的 了解大鼠基底前脑斜角带核水平支神经元内酪氨酸激酶A(tyrosine kinase,A,TrkA)、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样阳性神经元的生后发育规律及两乾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仪检测大鼠基底前脑斜角带核水平支TrkA、ChAT样阳性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和灰度值。结果 TrkA、ChAT分布于基底前脑神经元。生后1d可见TrkA表达,但生后5d才出现ChAT表达。生后20dTrkA、ChAT表达至高峰;生后30d下调,成年时维持相对较高水平。老年鼠TrkA、ChAT样阳性神经元出现萎缩、数量也分别减少39.7%、33.3%;胞体平均面积分别减少15.7%、12.8%;平均灰度值分别减少29.9%、9.9%。同时,不同年龄大鼠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