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16、18型感染与p5 3 ,p2 1ras癌基因协同 ,在大肠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3 0例大肠腺瘤、10例腺瘤恶变、5 3例大肠腺癌和 3 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HPV16、18E6,p5 3 ,p2 1ras蛋白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结果 腺瘤、腺瘤恶变和腺癌组中E6,p5 3 ,p2 1ras的阳性表达分别为 3 6.7%、3 3 .3 %、40 .0 % ,60 .0 %、60 .0 %、70 .0 %和 5 4.7%、62 .2 %、71.7%。在腺瘤组中 ,随着上皮不典型性增生程度的加重 ,E6、p5 3、p2 1ras的阳性表达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腺瘤伴不典型性增生Ⅱ~Ⅲ级组中E6、p5 3、p2 1ras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腺瘤伴不典型性增生Ⅰ级 (P <0 .0 5 )。此外 ,腺瘤、腺瘤恶变及腺癌组中E6与p5 3 ,E6与 p2 1ras的双阳性表达均具显著相关性 (P <0 .0 5 )。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 ,E6的阳性表达和E6与 p5 3 ,E6与p2 1ras的双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高危HPB16、18感染并在p5 3、ras癌基因的协同参与下 ,与本地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HPV 16、18感染后所致的 p5 3突变 /失活可能是大肠腺瘤恶变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 ,在腺瘤中同时检测E6、p5 3、p2 1ras蛋白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免疫  相似文献   

2.
早期大肠癌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平  朱兆华  詹俊  陈春燕 《肿瘤》2003,23(6):497-499
目的 研究早期大肠癌中COX 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了 32例早期大肠癌外科术后石蜡标本、33例大肠腺瘤、18例正常大肠粘膜活检组织中COX 1和COX 2蛋白的表达。结果 依表达程度由 ( )至 (+++)四级计算 ,COX 2的表达率在正常结肠粘膜中分别为 83.3%、16 .7%、0 %、0 % ;在结肠腺瘤中分别为 12 .1%、4 2 .4 %、36 .4 %、9.1% ;早期大肠癌中分别为 6 .3%、2 8.1%、4 6 .9%、18.7%。早期大肠癌、大肠腺瘤中COX 2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 (P <0 .0 1) ,但早期大肠癌与大肠腺瘤中COX 2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COX 2的表达与早期大肠癌、大肠腺瘤各项被研究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COX 1在早期大肠癌 ,大肠腺瘤及正常肠粘膜中呈低水平表达。结论 COX 2的表达在由正常大肠粘膜至大肠腺瘤、早期癌的发展过程中呈上调趋势。COX 2的表达是大肠肿瘤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不能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癌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Dai WB  Ren ZP  Chen WL  DU J  Shi Z  Tang DY 《癌症》2007,26(9):963-966
背景与目的:Wnt信号转导通路成员各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异常,激活下游相关靶基因的转录,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大肠组织中APC、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粘膜、3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腺瘤恶变及50例大肠癌组织中APC、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以β-catenin在细胞膜表达为正常表达,而在胞浆和/或胞核表达为异位表达.结果: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恶变组织APC阳性率分别为44.0%和40.0%,显著低于大肠腺瘤(86.7%)和正常大肠粘膜(100%)(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组织和大肠腺瘤β-catenin胞浆和/或胞核异位表达率分别为62.0%、50.0%、30.0%,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0%)(P<0.01),大肠癌β-catenin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组织、大肠腺瘤中C-myc表达率分别为56.0%、60.0%、46.7%,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0%)(P<0.01),而Cyclin D1阳性率分别为66.0%、60.0%、30.0%,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0%)(P<0.01).大肠癌Cyclin D1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1).大肠癌中β-catenin异位表达与C-myc和Cyclin D1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3,P<0.01;r=0.57,P<0.01),而与APC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39,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APC低表达和/或β-catenin异位表达,以及C-myc和Cyclin D1的过度表达,4种基因蛋白可能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中HPV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大肠癌的发生与HPV感染的关系,分析HPV感染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135例大肠癌和25例正常大肠粘膜的HPV感染情况。结果:大肠癌中HPV总阳性率为32.59%,与正常粘膜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HPV16型感染率最高,HPV18型次之。HPV感染与大肠癌的部位、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大肠肿瘤COX-2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检测环氧化酶 (cyclooxygenase ,COX)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 gen ,PCNA)蛋白在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和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COX 2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果 三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大肠腺瘤PCNA表达在COX 2阳性者显著高于阴性者 (P <0 .0 5 ) ,但在大肠癌中 ,PCNA表达在COX 2阳性及阴性中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OX 2的表达在大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中有逐渐上调趋势。在大肠腺瘤中 ,COX 2表达与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6.
胡凤英  宋今丹 《肿瘤防治研究》2002,29(4):267-268,270
 目的 探讨LEA和CEA在大肠腺瘤与不同分化大肠癌间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 ,检测大肠腺瘤 16例、不同分化大肠癌 93例及正常人 32例血清中LEA和CEA。结果 LEA在大肠腺瘤的阳性率分别与高、中分化大肠癌间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低分化癌的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CEA在大肠腺瘤的阳性率分别与高、中、低不同分化大肠间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LEA在大肠腺瘤的表达可作为分化程度较高的大肠癌癌前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大肠腺瘤、腺癌中DCC基因表达与201密码子点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人大肠腺瘤、腺癌中结直肠缺陷 (DCC )基因蛋白表达与该基因 2 0 1密码子的突变情况 ,及其与大肠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PCR结合限制性酶切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 ,检测 3 0例正常大肠黏膜、40例大肠腺瘤、46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黏膜组织中DCC基因蛋白表达及 2 0 1密码子突变情况。结果 DCC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腺瘤组织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0 %、83 %和 2 8% ,三者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DCC蛋白表达缺失率 ( 5 5 % )明显高于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 ( 3 % )。DukesC、D期大肠癌DCC基因蛋白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DukesA、B期。腺瘤伴重度不典型者 2 0 1密码子突变率 ( 64 % )明显高于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 ( 2 1% ) (P <0 .0 5 ) ;大肠癌突变率最高达 78% ;DukesC、D期大肠癌 2 0 1密码子突变率明显高于A、B期 ;大肠癌DCC基因 2 0 1密码子纯合突变率( 5 0 % )显著高于癌旁黏膜 ( 6% ) ,有显著性差异。 2 0 1密码子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分型等因素无关。结论 大肠腺瘤向癌演变的过程中DCC基因 2 0 1密码子突变率和蛋白表达缺失率逐渐增高 ,这与大肠癌的病情进展及转移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HPV16型感染与核因子 κB(NF κB)活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 (EMSA)检测 5 0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和 2 0例正常大肠组织核因子NF κBDNA结合活性 ,并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和southernblot检测HPV16型DNA。结果 结直肠癌、腺瘤分别与正常结直肠组织比较 ,NF κBDNA结合活性和HPV16型DNA阳性率均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比较 ,NF κBDNA结合活性和HPV16型DNA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HPV16型DNA阳性和阴性结直肠癌患者比较 ,NF κBDNA结合活性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NF KB活化参与HPV16型在结直肠癌的致癌过程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中Fas、FasL、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Fas、FasL、bcl 2在大肠癌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5例大肠腺瘤、4 0例大肠腺癌及 15例大肠正常组织Fas、FasL、bcl 2蛋白表达 ,以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 腺瘤和腺癌凋亡指数高于正常组织 ,腺瘤组高于腺癌组 (P <0 .0 5 )。在大肠正常组织、腺瘤、腺癌中Fas阳性率下降 ,FasL阳性率上升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腺瘤组和腺癌组bcl 2表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bcl 2阳性组FasL阳性率高于bcl 2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瘤细胞Fas FasL表达异常使肿瘤逃脱机体自身免疫攻击 ,促使肿瘤的发生、发展 ,对预测大肠癌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bcl 2高表达是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有利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研究家族遗传性大肠息肉病 (FPC)恶变演变过程。方法 采用LAB免疫组化染色对 2 9例家族遗传息肉病 ,2 4例大肠癌和 2 8例腺瘤性息肉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恶变FPC和大肠癌组织中PCNA表达较高 ,明显高于恶变FPC组未恶变息肉 ,未恶变FPC组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P <0 .0 1) ;恶变FPC组织PC NA表达明显高于大肠癌组织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恶变FPC组中未恶变的息肉明显高于未恶变FPC组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未恶变FPC组息肉PCNA表达与腺瘤性息肉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FPC恶变演变过程是逐渐发生的 ,应进行连续监测 ;FPC一但恶变 ,恶性程度较高 ,易发生转移 ,预后较差 ;FPC恶变后另一些未癌变息肉尽管没有癌变但已属于高危癌前病变 ,手术中应将所有息肉一并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