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村中学生向家庭和社区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农村中学生向家庭、社区再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提取琼海农村两个乡镇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中学生开设性教育课,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进程再传播给家长及周围社区居民,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学生在干预后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了31.97%,农民知晓率提高20%以上,远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知识和态度的改变最为显著,而农民的安全套使用率改变则无显著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与文化程度正相关关系。结论 由中学生到家庭、社区的健康教育再传播模式是完全可行的,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条件接近的两个地区作为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举办讲座和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等。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两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完成1 541名孕妇的调查,其中干预组933人,对照组608人。干预前两组对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干预组。实施干预后,干预组孕妇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的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提高较为明显,因此,应继续开展综合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以电视、广播为主的大众宣传教育(宣教)和以村医、村干部为主的宣教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和农民工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结果,为今后制定相关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辽宁省北票市,随机抽取9个行政村540名农民和270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综合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评估。结果自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农村常住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67.0%提高到76.5%;对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GASS)确定的五个关键问题的知晓率,由13.6%提高到36.5%;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正确态度持有率由51.1%上升到69.9%;外出务: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59.8%提高到72.0%;对UNGASS五个关键问题的知晓率由12.9%提高到32.3%;艾滋病正确态度持有率由37.3%上升到65.6%。结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综合健康教育干预,对农村常住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提高和态度转变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老人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采用社区干预实验法,选取干预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社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然后研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显著变化,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不仅能提高老年人防控慢性病能力,而且是促进其健康行为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监狱服刑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青岛市在押人员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并探讨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对青岛市两所监狱新人狱的862名服刑人员,用A、B两种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匿名调查,由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集中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讲解及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结果在押人员入狱前有婚外(非配偶)性行为的占52.9%,吸毒的占13.1%,入狱后有同性性行为的占3.2%。通过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在押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态度有显著的改变。结论在押人员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人群,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是可行的,可减少狱中和刑满释放后的高危行为,减少危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晋城市城市社区居民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改变,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城区选择凤翔、万苑、康乐、西巷4个社区,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按楼号、门牌号随机抽取18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和外来暂住居民为调查对象。教育前后采用同一问卷开展两次面对面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由教育前的79.82%提高到教育后的96.02%,达到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的目标;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愿意与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交往的,关心艾滋病病人的人数明显增加(P<0.001);为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愿意使用安全套的人数增加明显(P<0.001),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教育前有明显改变(P<0.01)。但自愿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通过对城市社区居民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增强对艾滋病预防的意识,改变对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认识,自觉采取健康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以社区为基础针对吸毒人群实施减少毒品危害措施的干预效果.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艾滋病防治模式.方法针对新疆伊宁市吸毒人群开展为期两年的社区干预实验.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采取社会动员、外展服务、培训、讲座、专题小组讨论、社区或家庭帮教、同伴教育、HIV自愿检测与咨询、健康教育材料发放、低价针具销售和安全套促销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无特殊干预活动.通过对实验组吸毒者干预前后HIV血清流行率(吸毒人群HIV抗体筛查,Elisa法)、相关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和知识水平的比较以及实验、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评价研究效果.结果干预前,当地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匮乏,共用注射器比例72.7 %,安全套使用率23.5 %, HIV血清流行率74.2 %.干预后调查,实验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 注射吸毒比例、月吸毒次数、共用注射器比例和共用人次有所下降、但其变化与文化程度关系密切,单纯干预只能针对部分人群产生效应.此外,实验组发生性关系平均人次也有所下降,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 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对实验组HIV筛查阴性吸毒者追踪调查表明,HIV血清流行率仅为34.8 % (HIV抗体筛查,Elisa法),远低于当地吸毒人群HIV血清流行率的平均水平.结论以减少毒品危害为原则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吸毒人群的HIV感染风险和再传播风险,降低高危行为,提高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芳  耿文奎  刘金纪  覃彦香 《内科》2012,7(5):518-520
目的探索建立针对男男同性恋(MSM)人群预防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干预模式。方法采用“家庭式同伴教育”的方式,针对300名MSM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及高危行为干预,通过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取向及性行为的改变,评估该干预模式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300名MSM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同性间安全套使用率情况明显改善。结论“家庭式同伴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MSM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并相应改变其高危行为,同时应该将坚持使用安全套作为MSM人群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两组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干预调查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和1998年,在外来民工和性病病人中就有关HIV知识、行为开展了一次干预调查。通过干预,二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预防以及避孕套预防父滋病等有关知识的正确理解都有了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在1.6%~61.0%不等,在“避孕套是预防艾滋病有效预防方法之一”等门题上干预前后知晓率变化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两组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干预调查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7和1998年,在外来民工和性病人中就有关HIV知识,行为开展了一次干预调查。通过干预,二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预防以及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等有关知识的正确理解有了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在1.6%~61.0%不等。在“避孕套是预防艾滋病有效预防方法之一”等问题上干预前后知晓率变化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东省疟疾流行区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价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治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化对照实验研究方法在山东省5个疟疾流行二类县随机抽取部分中小学生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疟疾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干预组通过健康教育课、疟防知识手册、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海报等进行疟防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施行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基线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4.68%和68.24%,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68,P>0.05)。干预后随访,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6.17%和6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20,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干预组干预后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3,P<0.01)。结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对全省的疟疾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社区人群有关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城市、城镇、农村社区内的各类人群对AIDS/STD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社区开展艾滋病、性病干预效果。方法 对城市、城镇、农村社区中的各类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干预,在干预前后分两次开展抽样调查,采取匿名问卷(KABP)法。结果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已经有较高的水平,所以有的项目两次调查多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各类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相关知识有了大幅度地提高,相比而言,学生干预的力度尚待加强。结论 社区各类人群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它能极大的提高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根本上制止艾滋病在我国大范围流行的可能。社区干预工作应及时推广。  相似文献   

13.
HIV/AIDS epidemic is crucial in China; however, few studies were performed on youths.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peer-led HIV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on HIV-related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intention in senior high-school students in San-ming, a medium-sized city in Fujian province. Three thousand and sixty-eight students completed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which 981 studen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ccepted peer-led HIV/AIDS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others (the control groups) continued the usual teacher-led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Significant increases were observ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n HIV-related knowledge, in attitudes and in behaviour intention after interven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lso indicated an inconsistent level of HIV/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mong students, with a significant gender, health education history and style difference in session delivery. More concerted efforts in HIV prevention are needed to improve young people's sexual health.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学生家长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态度,探索和评估流动人口家庭内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对家长的影响。方法选取丰台区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7所中学,通过健康教育课对初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控健康教育后,学生将艾滋病知识宣传资料带回家中让家长学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前,从每所学校初中一、二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1~2个班级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第2学期再次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家长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754名和756名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干预后学生家长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52.5%提高到88.1%(χ2=228.96,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率从71.2%降低到59.5%(χ2=19.34,P〈0.01)。结论学校主导、中学生与家长学习的方式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动人口学生家长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降低了对HIV感染者的歧视。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孕妇人群AIDS认知程度与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市孕妇对艾滋病(AIDS)的预防知识、态度,以便为在该人群中采取切实可行的AIDS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干预前问卷调查,然后对干预组采取讲课、发放AIDS预防宣传资料和小组咨询等干预措施,时间为6个月;对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6个月后,对两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与干预前调查内容相同。结果:干预组孕妇于干预前调查时,对AIDS有关知识的正确认识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采取措施6个月后,干预组正确认识率由干预前的65.5%上升至80.5%,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31.678,P<0.01),但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3.284,P=0.063)。结论:孕妇在干预前,对AIDS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其传播途径认识模糊。因此,有必要对该人群开展AIDS预防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某中学学生AIDS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针对中学生的有效的AIDS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对甘肃省一所石油企业中学的所有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共发问卷897份,收回有效问卷892份,有效回收率为99.44%。中学生AIDS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平均为7.7%~69.5%,高中生回答正确率普遍高于初中生;对AIDS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识的了解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高,各年级学生对传播途径认知的平均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非传播途径;对AIDS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得分总体偏低,表明学生们对AIDS存在歧视或恐惧认识。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不良生活习惯,17.5%的被调查学生有吸烟史,0.9%的学生回答吸过毒,2.8%的学生回答有性生活史,且分别有48.7%、65.6%的学生对婚外、婚前性行为持赞成和可以理解的态度。90%以上被调查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AIDS健康教育及自己有必要了解AIDS相关知识;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宣传资料获取AIDS相关知识的。结论应加强对中学生的AIDS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和毒品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实现艾滋病和毒品预防教育在中学的制度化和可持续发展。方法改编适合凉山彝族特点的学校禁毒防艾健康教育教材,培训生活技能教育教师。结果 2010年1-12月,在凉山州的17个县市的212所普通中学中,开展禁毒防艾生活技能教育课程,共10~12课时,参与学生数达132 876人。其中,118所中学的64 301名学生分别在课程前后进行了统一的问卷调查。教育后,初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85%以上,高中生在90%以上,比教育前均有明显提高。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发生明显正向改变,相关生活技能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禁毒防艾生活技能教育课是必要、可行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对STD高危人群进行全方位干预的社会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对STD高危人群进行全方位的干预,探索推广“同伴教育”,实行“STD/网络干预”的可行性。方法:以STD高危人群为中心,运用双向咨询、规范治疗、小组讨论、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健康促进方式进行干预,培养愿意从事“同伴教育”的自愿者,试行STD/艾滋病(AIDS)网络干预。结果:(1)干预后,高危人群的STD/AIDS知识水平有很大提高,就诊态度有明显转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干预后,商业性行为者的性观念较干预前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有35.71%和41.89%的性工作者仍赞同性自由和婚前、婚外性行为,干预前后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92.91%的非商业性行为者仍然赞同婚前、婚外性行为,干预前后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不论干预前后,大部分人在不安全性交后,首先关心自己是否患病,在患病后,首先关心的是能否治愈。(4)干预后,>95%的调查对象愿意参加同伴教育。40名同伴教育志愿者在3个月内引来204位高危朋友,干预面是其本身的510%。结论:平等、宽松、匿名的就诊环境与有效的生物学干预,是吸引高危人群就诊的重要保证。全方位的健康促进式STD/AIDS干预,对提高STD高危人群的STD/AIDS知识水平,转变就诊态度有明显效果。由于大多数受干预者愿意参加同伴教育,使STD/AIDS网络干预计划得以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因此,在SET门诊进行STD/AIDS全方位干预,推广“同伴教育”实行“网络干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河南省宝丰县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干预前的基线调查和干预措施实施1年的效果评价,评估IDD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选择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小学生IDD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2.56%提高到干预后的95.78%,家庭主妇从61.17%提高到93.17%;碘盐覆盖率从91.00%提高到99.67%;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由88.17%提高到97.67%;小学生尿碘值小于50μg/L和小于100μg/L的比例由8.7%和16.8%下降到0和1.8%。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由4.83%下降到4.00%。对照组上述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无统计学意义,其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同时使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明显上升。使小学生尿碘值小于50μg/L和小于100μg/L的比例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少年教养(少教)所学员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先采用匿名问卷调查该人群中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然后采取健康讲座、派发宣传资料等干预措施。干预后再以问卷形式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少教学员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的总认识率,干预前后分别为28%和34.1%(P>0.05);在行为与意识方面,对有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行为的认知中,干预前后分别为35.9%和69.9%(P<0.01);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意向,干预前后分别为52.7%和68.4%(P<0.01);正确就医行为,干预前后分别69.3%和79.5%(P<0.01),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少教学员性病艾滋病相关理论知识知晓率虽提高不大,但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后预防性病艾滋病意识明显提高。有针对性地进行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