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已远远超过躯体功能障碍的影响[1]。国内脑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内PSCI发生率高达56.6%[2],而在国外,高达83%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至少一个认知领域功能减退[3]。目前,国内外治疗PSCI的手段主要是针刺、药物等,虽然这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干预方法有药物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及针刺治疗等,其中认知功能训练最为常用。临床实践与机理研究均证实,针刺对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治疗作用。在3种常用的针刺治疗方法中,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报道例数最多,机理研究也更为全面、详细。但针刺治疗的效果与认知功能训练缺乏对比,针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认知障碍是否具有更好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联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差别。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基本治疗,治疗组针刺五脏俞和常规针刺,对照组为常规针刺,共治疗2月。观察两组疗效、MoCA评分。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CA评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差值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配合五脏俞针刺较单纯常规针刺更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调任通督针刺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治疗前采用MoCA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进行评价,并且使用TCD结合屏气试验的检查方法获取双侧大脑中动脉相应收缩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计算出屏气指数(BHI)进行评价,治疗结束后进行量表复评和TCD复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MSE,MoCA量表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实验组BHI值改变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屏气指数BHI的变化值与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的变化值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与普通针刺法在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时疗效肯定,调任通督针刺法相比于普通针刺法能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水平,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水平的改善与脑血管反应性水平的升高存在一定联系,这可能是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养阴通督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养阴通督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采用养阴通督针刺法,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针刺法,平均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2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养阴通督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有显著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多角度客观评价"通督调神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期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治疗和常规药物、康复治疗的疗效优劣,提出针灸优化方案。方法:脑中风痉挛瘫期患者91例分为药物组30例、康复组30例及通督调神针刺组31例。每周6次,治疗4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ADL-Barthel指数积分分级、SIAS脑卒中功能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8d记录各临床评定量表。评测3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康复等的疗效。结果:91例脑卒中痉挛瘫期患者经过28d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同时能直接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通督调神针法的临床疗效较好,优于药物和康复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对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通督开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构音功能改善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针刺组(A)、功能性电刺激组(B)、药物组(C),每组各30例,A组:取主穴百会、哑门、天鼎、廉泉、通里、合谷、太冲针刺法。B组: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贴置于后枕部两侧乳突,选择持续刺激模式治疗。C组:口服药物尼莫地平。结果:通督开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组(P0.05)。同时,通督开喑针刺法对脑出血导致的构音障碍与脑梗死和脑栓塞导致的构音障碍不同病种间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督开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在改善构音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功能性电刺激、药物,是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脑卒中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是我国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便秘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1/3的脑卒中患者并发便秘[1]。脑卒中后便秘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的偏瘫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心理阴影,并严重影响康复进程。便秘也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诱因,同时会大大增加脑卒中后二次发病的机率[2]。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头针结合项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认知障碍训练及配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头针结合项针、体针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一共治疗6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上,治疗前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2项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结合项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种玉飞  夏文广  徐婷  卢容 《中国康复》2016,31(4):298-300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均接受基本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高压氧组增加高压氧治疗,联合治疗组增加高压氧治疗和认知训练,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评定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结果:治疗后,高压氧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差异不明显,MoC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MMSE及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对照组两个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MoCA评分较高压氧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3组间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但作用有限,高压氧联合认知训练更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认知功能训练用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华清  刘振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058-4059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价值,为临床实施认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3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物理治疗、常规的作业治疗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专门的认识训练。两组出入院时均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量表、FIM量表评定。结果 干预组NCSE评分:干预组治疗后为43.39±3.24,明显高于治疗前35.50±3.26和对照组治疗后37.50±2.50(t=6.104 P=0.000 P<0.001)。FIM评分:干预组治疗后为76.90±17.76,明显高于治疗前54.42±22.02和对照组治疗后63.0±17.23(t=12.57 P<0.05)。结论 认知训练不仅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还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关键词:认知功能训练、认知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脑卒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镜像疗法(MT)结合通督醒神针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镜像组、针刺组及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镜像组、针刺组则分别辅以MT治疗或通督醒神针法治疗,观察组则同时辅以MT治疗及通督醒神针法治疗,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Brunnstrom上肢和手分期、Barthel指数(BI)、偏瘫侧腕背伸时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 结果 治疗2周、4周后3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上肢及手Brunnstrom分期、偏瘫侧腕背伸AROM及B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上肢及手Brunnstrom分期、偏瘫侧腕背伸AROM均显著优于镜像组及针刺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BI评分显著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BI评分均显著优于镜像组及针刺组(P<0.05)。6例观察组患者fMRI显示,治疗4周后其患侧初级运动区、运动前皮质区及辅助运动区均可见高强度激活区。 结论 镜像疗法联合通督醒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更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应用于脑卒中社区康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组法,将45例社康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治疗组(22例,简称"对照组")和基础康复+针刺干预组(23例,简称"试验组"),前者接受健康教育、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每天2次,6天为1疗程,间隔1天继续下一疗程;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调任通督针刺治疗,每日1次,5次为1疗程,间隔2天继续下1疗程,共进行8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第3、6个月进行NDS、ADL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ND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实验组的作用更优于对照组(p<0101);随访发现,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个月NDS、ADL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调任通督针刺法对于脑卒中的社区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早期干预疗效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是综合性的 ,针灸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我们将 6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6例研究对象为 1 996年 8月~2 0 0 0年 8月由神经内科转入和直接由门诊收入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病程 <1~ 2月。均经 CT或MRI确诊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 32例 ,男 2 1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55.6岁 ;脑出血 8例 ,脑梗死 1 5例 ,混合性脑卒中 9例。 B组 34例 ,男 2 2例 ,女 1 2例 ;平均年龄56.3岁 ;脑出血 7例 ,脑梗死 1 8例 ,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督推拿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通督推拿法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2组均采用Ashworth分级法(ASS)、Fugl-Meyer评定法(FMA)对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督推拿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基于“通督益肾”法探讨温针灸联合功能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和功能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对百会、肾俞(双)、命门(双)、膀胱俞(双)、太溪(双)进行温针灸,2组治疗各30min,均每日1次,共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膀胱尿动力学、排尿情况、导尿次数等指标差异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排尿次数、排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充盈期逼尿肌压力、膀胱残余尿量及导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77.1%,P<0.05);结论:“通督益肾”法温针灸优于单纯针刺,且联合功能磁刺激显著提高了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六字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1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进行治疗的34例PSCI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及六字诀组各1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康复训练与护理,六字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身气功·六字诀训练,训练6~8 min/遍,3遍/次,1次/d,7 d/周,共进行12周训练。于干预前后采用福州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Chinese Fuzhou version of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ChiFZ)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抽血检测血脂水平。使用IBM 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六字诀组MoCA-ChiFZ总分(23.56±1.71)分及注意维度评分5(5~6)分较对照组(22.31±1.66)分、4.5(4~5)分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评分差异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