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焕芝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16-1919
目的:探究规范化流程管理对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率的效果与意义及其对策。方法:抽取2017年1月—6月间进行常规清洗消毒灭菌的消化内镜500件资料作为管理前组;另抽取2018年1月—6月间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干预后清洗消毒灭菌的消化内镜500件资料作为管理后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灭菌不合理(消毒液浓度配制不当、消毒不全面、操作过程不规范、浸泡周期不合理、重复操作和存放不规范)发生率差异。结果:经规范化流程管理后,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的临床各项操作的合格率均显著优于管理前组(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前组(P<0.05)以及消毒灭菌的合格率高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室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临床操作水平及内镜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减少或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了患者治疗安全性,减少医患间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抗生素药物应用管理在重症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342例,自2019年1月开始临床药师参与抗生素应用管理,将2018年5-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71例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71例作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科分级控制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于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200例临床资料。以2019年1-6月未实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科分级控制时期的100例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7-12月实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科分级控制时期的100例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科分级控制管理方式。分析不同科室DDDs、AUD数值指标及不同抗菌药物DDDs、使用强度。结果 观察组各科DDDs、AUD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抗菌药物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阿米卡星药物、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药物) DDDs、使用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医院通过在抗菌药物管理中实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科分级控制,效果显著,能对使用强度进行控制,从而保障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孙蕾  刘艳琳 《抗感染药学》2021,18(6):909-912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成效,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300例资料,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150例住院患者为管理前组,2019年2月—2020年2月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的150例住院患者为管理组;比较2组住院患者住院期间MDRO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率以及医护人员MDRO感染防控执行力(个人防护、消毒隔离、手卫生执行率、医疗废品处理)评分值的差异.结果:管理组患者MDRO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率均低于管理前组(P<0.05),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消毒隔离、手卫生执行率、医疗废品处理的评分值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有效控制了MDRO感染的发生,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对MDRO感染防控执行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未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前在我院各科室住院治疗的患者18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实施了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在我院各科室住院治疗的患者188例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医院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06%)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0.53%),显著低于对照组(3.19%&2.1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管理质量,从而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后在急诊接受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56例作为风险管理后组,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前在急诊接受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56例作为风险管理前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具体应用效果。结果风险管理后组患者出现各种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风险管理前组患者(P<0.05);风险管理后组与风险管理前组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满意度的比较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为急诊接受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减少了各种不良护理事件的出现,提供了患者对消化内镜诊疗的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过程质量控制在Ⅰ期临床试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选:选择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前(2018年1月-2019年1月)和实施后(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96例受试者和40名研究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实施传统的回顾式方法及全过程质量控制质量管理流程,采用量表分析法比较两组受试者依从性、脱落...  相似文献   

8.
苏芳 《首都医药》2022,(2):90-92
目的 探讨药剂科施行药事管理对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6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管理组(n=180)和药事管理组(n=180),比较两组患者的药剂师工作质量指标,两组患者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和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①药事管理组的丰富管理经验、完善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观察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标准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46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进行过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VAS(疼痛模拟评分),消化内镜治疗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对比可得知,实验组的VAS评分及消化内镜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8.69%)也明显低于对照组(65.21%),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 <0.05)。结论在消化内镜治疗中采用标准化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在术后有效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镜像神经元系统训练(MNST)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收集信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接受tDCS干预的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资料37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另收集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MNST联合tDCS干预的脑卒中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3):149-151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院感防控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干预组,期间院感防控持续实施规范化管理,将既往收治的25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评价两组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均好转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任何交叉感染,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无一例职业暴露且满意度高。结论通过规范化管理的实施,不仅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而且增加了医护人员规范化操作的依从性,增强了防护意识,保证了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83-185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清洗以及消毒监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措施,对内镜清洗以及消毒引发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清洗以及消毒质量加强监督。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对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消毒间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实施常规管理并将之作为对比组,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在监控管理中对消化内定清洗以及消毒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并将之作为研究组。结果对比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抽检结果显示总合格率为82.47%,研究组总合格率为9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监控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能够使清洗消毒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有助于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抑制,同时还可保障医疗安全,既能够保证检查以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提升医护水平和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循证医学模式下风险管理在层流净化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2月该院实施的手术423台(手术室监测样本663件)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实施的手术426台(手术室监测样本686件)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试验组实施循证医学模式下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前未实施医院强化预防管理模式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68例,并选取2019年1月后实施医院强化预防管理模式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54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实施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前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以此来分析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结果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实施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0.39%),显著低于实施前(1.87%),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强化预防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从而显著降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张兰 《首都医药》2014,(2):48-49
目的探讨护士规范化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从2012年1月起在神经内科开展规范化护理,将2012年1月~12月患者473例合并医院感染78例作为研究组,将开展规范化护理前一年的患者348例及合并感染67例做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感染部位及感染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开展规范化护理服务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分别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婉青  彭丽 《抗感染药学》2020,17(4):560-562
目的:探究接受消化内镜治疗患者发生感染的现状及其与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间于接受消化内镜治疗患者70例资料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接受消化内镜治疗后发生院内感染与否,将其分为感染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析其感染组患者治疗后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资料,探究与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胃镜治疗后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较多(占71.43%),主要感染部位为消化道(14.29%)、呼吸道(40.00%)、泌尿系统(25.71%)、皮肤黏膜(11.43%)等,经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0岁、有合并症、住院时间≥14 d、置管引流时间≥10 d、有其他侵入操作、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接受内镜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院内感染,其主要感染部位为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置管引流、其他侵入操作、合并症、用药类型等影响因素与接受内镜治疗而发生院内感染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贺晨曦 《抗感染药学》2020,17(2):223-226
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优化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对患者静脉输液质量及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PIVAS 1586例患者资料(优化管理前);另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实施优化管理后的1865例患者资料(优化管理后);优化管理前后PIVAS工作人员均为25名;比较优化管理前后静脉输液质量及医院感染率的差异。结果:与优化管理前相比,优化管理后化疗药物的包装、输液配制质量及操作台环境的满意度均较高(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优化管理前(P<0.05)。结论:PIVAS实施优化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有效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遏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抽取11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姚丹 《北方药学》2021,18(4):98-99
目的:研究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者35例进行药事管理,纳入观察组,将药事管理实施前(2017年7月-2018年12月)的患者35例纳入对照组.将两组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用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临床药学服务中实施药事管理有助于减少不合理用药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促进用药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