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5):1065-1069
目的探究解毒凉血健脾方对早中期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北京地坛医院诊断为早中期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6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凉血健脾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累积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指标。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一元方差分析或多元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第4周,中西医结合组累积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7%vs 53.8%,χ~2=4.734,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第1、2周时中西医结合组白蛋白明显升高(P值均0.05);治疗第1周时中西医结合组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3、8周时,中西医结合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解毒凉血健脾方能提高早中期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凉血生肌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成功行PCI术的冠心病住院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凉血生肌方,疗程共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6.2%与75.8%,P<0.05)。治疗8周后,两组心绞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心绞痛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凉血生肌方可明显改善病人PCI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将49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脓肿穿刺引流;联合组加用胸腺肽α1。治疗1周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记录两组体温恢复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脓腔闭合时间;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联合组白细胞计数、ALT、AST和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体温恢复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脓肿闭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愈率为6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率为44.6%,总有效率为83.3%;联合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可提升患者免疫力,缩短病程,疗效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肝硬化和单纯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诊疗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20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肝硬化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肝硬化72例;B组为单纯性肝脓肿1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和C反应蛋白(CRP)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以ALT最为显著,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则明显降低,以GLb最为显著,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脓肿数量及直径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肝脓胖均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A组检出率(77.8%)高于B组(63.2%),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大(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联合治疗为主(66.7%),B组以单纯治疗为主(52.9%);A组有效率(80.6%)低于B组(91.9%);但A组复发率(16.7%)明显高于B组(5.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疾病类型是影响细菌性肝脓肿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即是否合并肝硬化。结论:与单纯细菌性肝脓肿比较,合并肝硬化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ALT升高明显,Glb降低显著,脓液检出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疗效差,须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中医症状改善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纳入对象随机分配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和内科综合治疗。结果经χ2检验,在治疗第8周、第12周、第24周和第48周,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表明试验组的生存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经Log-rank检验,2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周、第6周、第7周及第24周4个时间点试验组腹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第48周试验组的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乏力、腹胀、水肿等中医临床症状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复杂干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在降低慢性肝衰竭病死率方面未显示出优势,但在控制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方面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董叶子  安莹波 《肝脏》2020,(3):325-327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96例。共有61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纳入A组;有35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恶化或死亡,纳入B组,经统计学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统计学分析A组和B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发现B组患者的年龄、肝脓肿直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均高于A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CHOL、ALP、PT、TBil、球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T、LDH、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基础疾病以糖尿病、高血压、胆道疾病为主。经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ALP、LDH、CRP、PT、TBil、球蛋白与患者的细菌性肝脓肿预后密切相关(P<0.05)。经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ALP和PT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为年龄、ALP和PT,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介入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及对患者D-dime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最终确诊为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拒绝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同意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组);比较两组入组后及治疗组术后第1天、术后WBC、中性粒细胞数(NE)、淋巴细胞数(LY),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D-dimer水平,并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24个月记录生存率。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腔内覆膜支架治疗均获得成功,成功率100%,两组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院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WBC、NE、LY、NLR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予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后,术前及术后第1 d及第7天血液WBC、NE、LY、NLR及D-dime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为96.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死亡患者NE、LY、NLR及D-dimer与各组存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覆膜支架介入术可有效提高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率,术后短期内会引起血D-dime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解毒凉血化瘀法为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56例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解毒凉血化瘀法进行辨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生存率、肝功能、凝血功能、HBV DNA阴转率以及总有效率。结果:(1)所有患者随访至治疗后12周,试验组患者生存率(71.6%)显著高于对照组(44.4%)(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7.8d和4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和12周后,除了Alb外,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AF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试验组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和12周后,两组患者PT明显缩短,PTA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PT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12周后P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57.5%)明显高于对照组(44.0%)(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65.7%)明显大于对照组(33.3%)(P0.01)。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解毒凉血化瘀法为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11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1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160例与对照组15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孟多酯钠与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治疗,联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及补体C3含量、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并统计治愈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均恢复正常,联合组的临床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补体C3含量、血清C-反应蛋白均下降,联合组的下降程度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6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治愈率较高,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药牡甲化纤方对几种不同病因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牡甲化纤方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两组均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以1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总有效率、肝功能、单胺氧化酶(MAO)、肝纤维化指标及对Ishak评分的影响。结果:①第2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相同病因所致的肝纤维化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及第12周治疗组患者TBil、AST、ALT、GLO、G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治疗组患者TBil、AST、ALT、GLO、GGT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及第12周治疗组患者HA、PIIIP、ⅣC、LN、MA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治疗组患者HA、PIIIP、Ⅳ-C、LN、MAO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前两组Ishak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治疗组Ishak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牡甲化纤方对肝纤维化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利祛湿凉血法对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疏利祛湿凉血法中药,1剂/d,2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茴三硫25mg/次po Tid。疗程均为4周。随访4周。结果:①症状:治疗组在改善口干苦、尿黄、皮肤瘙痒症状效果显著;②血清TBil、DBil: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ALT、AST、ALP:两组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CD4+细胞数量上升,CD8+细胞数量下降,CD4+/CD8+百分比率上升,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利祛湿凉血法可以显著提高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能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住院及门诊随诊血小板减少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补肾益气凉血解毒汤"。治疗前后分别查血常规及观察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蛭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资料,分为西医组和蛭芎组,各60例。观察两组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90 d时电话随访,评价两组相关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66例)和预后不良组(54例),分析入院生化指标与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治疗14 d后和随访90 d后,两组NIHSS和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01),且蛭芎组NIHSS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随访90 d后,BI和mRS评分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和随访90 d后,蛭芎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P<0.001),且预后良好组里蛭芎组mRS评分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治疗的84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病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的胫神经SNCV、腓神经MNCV、正中神经MN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及临床症状,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和口服并用;对照组给予乳果糖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检测血氨、肝功能,判断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46%和66.0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氨和总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血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性脑病分期改善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个分中心共计74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清化凉血化瘀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6周和8周时的中医证候评分、病死率、实验室指标(ALT、AST、TBil、DBil、ALB和PTA)和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存活率(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P=0.043)。治疗组的TBil和DBil水平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第4周、6周和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MEL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25)。洽疗第2周至第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加速胆红素的消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健脾扶正法中西医结合干预在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0例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观察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干预+健脾扶正法中医干预,均干预21 d,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1 d时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医症候积分,评估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1 d时恶心呕吐、疲乏情况。结果 干预21 d时,两组WBC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1 d时,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1 d时,两组恶心呕吐分级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21 d时Piper疲乏自评量表(PF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经健脾扶正法中西医结合干预可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轻恶心呕吐、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银黄滴丸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银黄滴丸。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液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同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黄滴丸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院自2009年4月-2012年3月住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5周,采用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可减少患者四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前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前后差值比较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治疗领域方面差异同样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更优于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患者,分别按2:1的比例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第8周、第12周、第24周、第48周病死率。结果: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在第8周、12周、24周、48周,两组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早期、中期死亡率较低;晚期死亡率较高,两组患者生存曲线间齐性检验,p=0.0525,提示加用中药可能改善患者预后。HBV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在第8周、12周、24周、48周,两组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降低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死率,尤其对晚期患者在缺乏肝移植等手段时,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