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取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湘桥区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50例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前外侧组(n=50)和后外侧组(n=100),两组分别采用前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术后疼痛(V...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病例是医院骨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后入路手术治疗,48例)、参照组(接受前入路手术治疗,48例),对比临床疗效、ODI评分、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显著比参照组(72.92%)高,研究组治疗后ODI评分显著比参照组低,研究组治疗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均显著比参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4.17%)显著比参照组(20.83%)低,P<0.05。结论后入路手术可显著改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病情,减轻功能障碍,恢复椎体前后缘高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11月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30例,根据手术差异分为两组均15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踝关节不稳定、敏捷性、下肢功能、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直接前侧入路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76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直接前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 观察组采用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假体髋臼前倾角、假体髋臼外展角)、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4.74%, 36/38)高于对照组(78.95%, 30/38), P<0.05。术后3个月, 观察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观察组假体髋臼前倾角、假体髋臼外展角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 观察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16%, 5/38)和对照组(7.89%, 3/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直接前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5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行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hort-form health survey-36,SF-36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和总分、SF-36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和总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SF-36量表除一般健康状况外其余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减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改善高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和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行经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天数与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予以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实施掌侧入路的外科处置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背侧入路手术,研究组实施掌侧入路手术。研究两组患者手术基础资料、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变化、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Ⅰ期愈合拆线。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前关节活动度无显著差异,术后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愈合优良率为89.8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且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几率为6.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实施掌侧入路手术疗效确切,且术后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3D打印在老年髋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2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复位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结果 研究组手术复位优良率略高于参照组(1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膝关节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手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应用Rasmussem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优良率为73.5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17%,对照组优良率为67.65%,研究组优良率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明显,且创伤小,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前来就诊单、双序号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单)和对照组(双),每组46例。研究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SF-36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70%(4/4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6.09%(12/46)(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48例与B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势,适宜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莆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DAA组和PLA组,各33例。DAA组给予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PLA组给予PLA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 d、3 d、5 d的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DAA组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LA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切口引流量均少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1 d、3 d、5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低于PLA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PLA,侧卧位DA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相关手术指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兴山县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87例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对照组(n=42,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本院治疗的72例5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2例)和B组(半髋关节置换术组,40例)。术后随访56年,平均5.2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优先选择治疗高龄、预期生存期相对较短、活动能力要求不高、术前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手术耐受力差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7年4月收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6例)和B组(56例),分别采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Harri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术中失血量均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接近,但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术应用有助于降低操作难度和手术创伤,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L形入路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运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纳入的96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各48例,A组采取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B组采取L形入路,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A组优良率87.50%高于B组75.00%(P<0.05)。治疗前两组的Bohler角、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A组各项指标高于B组(P <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B组14.58%(P <0.05)。结论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运用于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术后接受抗骨质疏松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骨密度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5%,对照组优良率为80.6%,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两种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对比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股骨颈骨折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n=34例),其中研究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进行评定比较,并就总体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改良Harris评分均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不断升高,术后3个月内,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术式比较研究中发现,PFNA内固定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且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恢复期较短,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