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伸筋汤熏洗治疗股骨髁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股骨髁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伸筋汤熏洗联合膝关节运动康复器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膝关节运动康复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等膝关节功能、股骨骨密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ROM及股骨骨密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8.446、39.840,P均<0.001),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0.571,P<0.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24例、有效17例、无效21例(Z=-2.627,P=0.009)。结论 伸筋汤熏洗可明显改善股骨髁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增加骨密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被动ROM练习在TKA术后康复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36例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8例。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早期被动ROM练习(A)组,连续静脉镇痛联合早期被动ROM练习(C)组。两组患者均维持术后镇痛6 d,期间分别记录膝关节静息和功能锻炼时的VAS评分,分别于术后1、2、4、12及24周进行HSS评分及主、被动ROM测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6 d总体镇痛满意度显著优于C组(P<0.01);术后1、2、4、12及24周的HSS评分及ROM明显优于C组(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早期被动ROM练习,不仅能改善患膝的主动和被动ROM,还能改善膝HSS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与功能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态进展牵伸(SPS)对膝关节术后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928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术后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治疗,B组患者采用SPS技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被动活动度(PROM)、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指数。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6周,两组患者AROM、PROM、HSS评分、EQ-5D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30)、10.00%(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S技术可提高活动受限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20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前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稍改善,两组间部分评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明显改善,部分评分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显著改善,全部评分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能进一步加速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04月~2021年04月收治的74例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患者为对象,入院后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的手术进行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手术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74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1.27±16.28)min,术中失血量(102.37±19.23)ml,住院时间(12.38±5.39)d,并发症发生率为4.05%(3/74),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3.24%(69/74)。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包括屈曲、屈伸、内旋、外旋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畸形、稳定性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时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职能(RF)、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氯诺昔康用于膝关节微骨折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300例,均行关节镜引导下微骨折术,根据术前应用超前镇痛情况分为三组(各100例),A组采用氟比洛芬酯,B组采用氯诺昔康,C组为对照组未采取超前镇痛。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患者术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VAS评分、术后额外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情况及患者对镇痛总体质量的评价。结果术中关节镜清理时三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骨折术时A、B两组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1、4、8及24h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h及4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A、B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优良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氯诺昔康用于膝关节微骨折术均有利于减轻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安全可靠,但术后早期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自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55例。A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与膝关节评分(HSS)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2%(43/55),显著低于B组的90.9%(5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而HSS、WHOQOL-100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5/55),低于A组的20.0%(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辅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壤塘地区膝关节大骨节病(KBD)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至2019-09四川省壤塘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膝关节大骨节病患者88例,男32例,女56例,年龄34~67岁,平均(53.57±10.40)岁。Ⅰ期35例,Ⅱ期53例。全部膝关节大骨节病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3、6、12、3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膝关节疼痛严重程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评估生活质量,测量膝关节活动度(ROM),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拍摄双下肢负重全长X光片测量髋-膝-踝角及胫股角评估下肢力线情况。结果 随访36~54个月,平均随访(39.85±6.89)个月。VAS疼痛评分、H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SF-36评分、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得到明显改善(P<0.05)。下肢力线髋膝踝角(HKA)、ROM得到改善(P<0.05)。结论 高原地区膝关节大骨节病Ⅰ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egion假体在膝外翻畸形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膝外翻畸形患者32例(37膝)。记录患者术后髌股轨迹、切口愈合情况、膝外翻矫正角度、膝关节Harris评分(HSS)。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32例患者膝关节髌股轨迹良好,切口愈合情况佳,无感染发生。34膝完全矫正了膝外翻畸形,仅余3膝存在3°~5°膝外翻遗留。患者HSS评分由术前34.5分提升至术后87.0分。结论在膝外翻畸形患者的初次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Legion假体可以达到满意的手术疗效,术后患者膝关节稳定,大部分患者的膝外翻畸形得到了纠正,患者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即可达到屈曲90°、伸直0°。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在关节清理术后配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109例患者共146膝,分为A、B、C三组,A组仅进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B组在关节清理术后配合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治疗,C组关节清理术后除进行玻璃酸钠注射外,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及6个月分别采用Lysholm评分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2个月,B、C两组Lysholm评分优于A组,B、C两组均显著优于A组,C组又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C组疗效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清理术后配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及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老年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进口GEMINI MKⅡ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与国产后稳定型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置换术治疗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GEMINI MKⅡ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置换组(GEMINI MKⅡ组,n=18)及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置换组(TC-Dynamic组,n=1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60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疾病活动性指标及骨密度。结果 GEMINI MKⅡ组与TC-Dynamic组患者治疗后6、60个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0个月时,两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MINI MKⅡ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与国产后稳定型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置换在改善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增加骨量方面的作用相近。但国产假体更为经济,是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外科收治的6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膝关节后外侧倒"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6、12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l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t=1.154、χ~2=0.194,P=0.253、0.659);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HSS评分及RO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51、2.123,P=0.003、0.038),术后6个月的HSS评分及ROM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2.549、2.100,P=0.013、0.040),术后12个月的HSS评分及ROM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1.575、0.693,P=0.120、0.491)。结论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可明显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73)与B组(n=73)。A组患者术中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B组患者给予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血红蛋白水平及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应用,可更好的减少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血量,有效调节血红蛋白水平,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进行髌骨置换对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笔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骨科201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93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髌骨置换组43例和未置换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相关指标变化差异。结果术前髌骨置换组与非置换组的膝关节K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Feller评分差异不显著( P>0.05);术后第3、6、12个月髌骨置换组膝关节KSS评分、Feller评分显著高于非置换组(P<0.05);术前髌骨置换组与非置换组的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3、6、12个月髌骨置换组膝关节VAS评分显著低于非置换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胫股角,髌韧带比值,关节活动度ROM屈、伸值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P>0.05);术后第12个月两组患者的胫股角、髌韧带比值,关节活动度ROM屈、伸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 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髌骨置换对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髌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截骨参考点在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假体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4 月至 2021 年 12 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50 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25 例) 和对照组 (25 例), 观察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胫骨平台截骨参考点确定胫骨假体放置角度, 对照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胫骨结节中内侧线确定胫骨假体放置角度,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以及局部解剖结构。结果 术后 2 周、1 个月及 3 个月, 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t = 1.584、1.186、1.182, P = 0.120、0.241、0.243), 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S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t = 3.112、2.127、2.603, P = 0.003、0.039、0.012); 术后3 个月, 观察组患者胫骨结节至滑车中线距离明显短于对照组 ( t = 2.595, P = 0.013), 髌骨倾斜角以及屈膝30°、60°、90°时髌股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 t = 3.382、2.774、2.357、2.795, P = 0.001、0.008、0.023?0.007)。结论 通过胫骨平台截骨参考点进行胫骨假体定位更有利于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 提高髌骨稳定性, 避免髌骨倾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重度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观察患者术后HSS评分、膝关节屈曲挛缩度及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对58例患者随访9~36(15±2)个月,2例膝切口局部脂肪液化,经换药愈合。其余患者均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或关节松动。疗效优49例,良5例,优良率为93.1%,膝关节HSS评分从术前(36.5±2.8)分增加到术后(90.6±6.3)分,关节活动度由术前(32.2±11.8)°增加到术后(98.5±13.6)°,膝关节屈曲挛缩度由术前(18.5±1.3)°降低到术后(0.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应用于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自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12例(12膝)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骨折后均曾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应用KSS评分和功能评分术前和术后随访评估。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度(80.0°±34.9°)。膝关节学会KSS评分(62.7±11.1)分,功能评分(61.7±10.7)分。12例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9例患者选择后稳定型假体,2例患者选择限制性LCCK假体,1例患者选择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结果本组共12例患者,1例患者出现伤口并发症和浅表感染,1例患者术中内侧副韧带部分撕脱。术后随访1~13年(平均4.3年),无晚期并发症出现。末次随访时,KSS评分(80.5±10.4)分,功能评分(82.5±16.6)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01.7°±16.0°),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但易出现感染及伤口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比较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使用远端锁定瞄准器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48例,其中使用远端锁定瞄准器的24例设为研究组(A组),徒手瞄准的24例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康复时间和术后半年膝关节韧带损伤标准评估(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rating scale,HSS)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半年HSS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远端锁定瞄准器对股四头肌腱、髌上囊及其深面的脂肪垫造成损伤,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延长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髁关节置换术(UKA)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临汾市中心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6例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8例。A组患者接受传统药物保守治疗,B组患者采用UK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A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VAS评分、血清NO、TNF-α水平均降低,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血清SOD水平均升高,且B组患者WOMAC评分、VAS评分、血清NO、TNF-α水平均低于A组,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血清SOD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药物保守治疗,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n=30)和B组(n=40)。A组患者接受Endobutton悬吊固定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轴移试验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肢体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