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闫文娟 《中国临床康复》2012,(38):7107-7110
背景:前期实验发现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能够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体外黏附能力。变形链球菌内部存在的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是否具有同样作用。目的:成功构建了变形链球菌内部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相关基因gcp的失活菌株,观察gcp基因失活后变形链球菌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将gcp失活菌和野生菌菌悬液在96孔酶标板中厌氧培养48h,用结晶紫染色,乙醇/丙酮混合液显色,测量A575nm值,以定量反映生物膜形成量;荧光标记gcp失活菌和野生菌,与唾液包被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共同孵育后,测定羟基磷灰石沉淀的荧光值,比较黏附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gcp失活菌生物膜形成量低于野生菌,gcp失活菌在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表面的黏附率低于野生菌(P〈0.05)。提示gcp基因的失活可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在生物体表面的黏附。  相似文献   

2.
背景:前期实验发现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能够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体外黏附能力.变形链球菌内部存在的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是否具有同样作用.目的:成功构建了变形链球菌内部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相关基因gcp的失活菌株,观察gcp基因失活后变形链球菌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将gcp失活菌和野生菌菌悬液在96孔酶标板中厌氧培养48 h,用结晶紫染色,乙醇/丙酮混合液显色,测量A575 nm值,以定量反映生物膜形成量;荧光标记gcp失活菌和野生菌,与唾液包被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共同孵育后,测定羟基磷灰石沉淀的荧光值,比较黏附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gcp失活菌生物膜形成量低于野生菌,gcp失活菌在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表面的黏附率低于野生菌(P<0.05).提示gcp基因的失活可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在生物体表面的黏附.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丙稀胺为单体,在RF脉冲等离子体条件下聚合制备含氨基的功能薄膜-NH2生物膜,观察应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材料表面改性后对卵巢细胞的细胞黏附、增殖及功能状态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4在首都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完成。①以丙稀胺为反应单体,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仪器在盖玻片上聚合薄膜,制备-NH2生物膜基片。②覆有-NH2生物膜的基片为实验组;无覆膜的原始盖玻片为空白基片对照组。将P2代Wistar大鼠卵巢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组基片上,在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③分别于培养12h和24h两个时间点取样检测。测量基片上细胞黏附面积,计算出百分率,反映细胞黏附率;利用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MTT代谢率,反映细胞活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雌二醇质量浓度,反映卵巢细胞分泌功能。 结果:①-NH2生物膜基片上卵巢细胞的黏附率12h和24h分别为61%,100%,明显高于空白基片上卵巢细胞细胞黏附率47%,78%。②-NH2生物膜基片上卵巢细胞MTT代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NH2生物膜基片培养液中雌二醇质量浓度也明显高于空白基片(P〈0.01)。 结论:应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表面改性后的-NH2生物膜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细胞的黏附、体外存活和分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大鼠卵巢细胞具有细胞亲和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生物相容性材料表面的微结构可影响真核细胞的黏附和增殖。目的:观察纯钛表面的微结构对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探索优化种植体体部及穿龈部位的材料形貌特征。方法:在光滑的钛片表面设计并制备深度为2μm,宽度分别为100,50,20,10,5μm的5种均一平行微米沟槽,以光滑钛片作为对照,测定样品的粗糙度和亲水接触角。在体外对不同形貌的钛片分别进行成骨细胞MG63和成纤维细胞L929复合培养。结果与结论:微米沟槽钛片的亲水性和粗糙度较光滑钛片均有所增加。不同尺度的沟槽对不同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不同,均一平行沟槽结构普遍促进成纤维细胞的黏附和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而当沟槽的尺寸接近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时对细胞行为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T型分叉血管对RGD肽对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在涂层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谷氨酸共聚物(PEG-PLA-PGL)表面黏附稳定性的影响。为该材料作为冠状动脉内支架涂层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材料(PEG-PLA-PGL)分为两组:RGD组(表面共价接枝人工合成的RGD三肽)、对照组(共聚物组),然后在两组材料表面种植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EC,并在固定常流条件下观察比较在T型管不同位置、不同流速下RGD肽对材料表面细胞黏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作用4 h后,在共聚物组及RGD组T型管分叉前(A)、分叉后(B)、分叉(C)三处位置上EC细胞残余率在最大流速(0.8 m/s)下分别为(14.98±1.45)%vs.(17.38±2.52)%、(10.06±2.12)%vs.(14.25±2.03)%、(11.08±2.18)%vs.(13.27±1.89)%。发现三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共聚物表面结合RGD后,细胞残余率明显增加。但是无论在对照组还是在RGD组,T型分叉前A位置EC细胞残余率都要比分叉及分叉处的细胞残余率高(P<0.05)。结论 RGD可以提高EC在共聚物材料表面的黏附稳定性,但是T型分叉对EC的黏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骏  李国庆  曹力 《中国临床康复》2012,(47):8807-8812
背景:细菌黏附在假体表面大量繁殖并形成致密的生物膜,药物难以进入将其杀灭是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难治及复发的主要原因。目的:观察不同人工关节假体材料性质、表面对结核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取钛合金和钴铬钼合金试样(均分光滑面和粗糙面两种),分别将结核杆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照菌液)经传代培养后由FITC标记,制成菌液;将菌液与试样37℃共同培养24h;用荧光显微镜和电镜扫描观察两种细菌在上述4种不同试样的黏附情况。结果与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和结核杆菌在钴铬钼合金表面的黏附面积均大于在钛合金表面的黏附面积;在同种材料中粗糙面比光滑面更容易发生细菌黏附;两种材料表面均可见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而结核杆菌则无生物膜形成。表明结核杆菌在钴铬钼合金、钛合金表面的黏附能力较差;材料性质和材料表面粗糙程度均对结核杆菌黏附力产生巨大影响;结核杆菌在钴铬钼合金和钛合金表面并无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丙稀胺为单体,在RF脉冲等离子体条件下聚合制备含氨基的功能薄膜-NH2生物膜,观察应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材料表面改性后对卵巢细胞的细胞黏附、增殖及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4在首都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完成.①以丙稀胺为反应单体,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仪器在盖玻片上聚合薄膜,制备-NH2生物膜基片.②覆有-NH2生物膜的基片为实验组;无覆膜的原始盖玻片为空白基片对照组.将P2代Wistar大鼠卵巢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组基片上,在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③分别于培养12 h和24 h两个时间点取样检测.测量基片上细胞黏附面积,计算出百分率,反映细胞黏附率;利用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MTT代谢率,反映细胞活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雌二醇质量浓度,反映卵巢细胞分泌功能.结果①-NH2生物膜基片上卵巢细胞的黏附率12 h和24 h分别为61%,100%,明显高于空白基片上卵巢细胞细胞黏附率47%,78%.②-NH2生物膜基片上卵巢细胞MTT代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NH2生物膜基片培养液中雌二醇质量浓度也明显高于空白基片(P<0.01).结论应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表面改性后的-NH2生物膜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细胞的黏附、体外存活和分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大鼠卵巢细胞具有细胞亲和性.  相似文献   

8.
王刚 《中国综合临床》2013,(12):1301-1304
目的探讨新鲜血小板联合血凝酶对口服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口服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3例)、单纯治疗组(23例),将同期符合标准的未口服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均急症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前、术中、术后给予血凝酶治疗。联合治疗组术前、术后给予新鲜血小板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残余血肿量、引流量、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治疗前患者血肿量:联合治疗组为(53±11)ml,单纯治疗组为(51±13)ml,对照组为(50±15)m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P〉0.05);联合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43.6±6.2)%]、血小板黏附率[(41.6±8.5)%]与单纯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43.1±5.0)%]、血小板黏附率[(42.7±8.9)%]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65.2±6.1)%]、血小板黏附率[(64.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2.93、40.93,P均〈0.05)。治疗后1d,联合治疗组残余血肿量[(7±4)m1]、引流量[(301±21)m1]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残余血肿量[(19±5)m1]、引流量[(413±26)m1](P均〈0.05);联合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64.8±5.7)%]、血小板黏附率[(63.3±6.6)%],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51.6±3.7)%]、血小板黏附率[(50.3±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68.1±5.9)%]、血小板黏附率[(67.4±9.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鲜血小板联合血凝酶可以明显改善口服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分析白色念珠菌在义齿软衬材料表面黏附的影响因素及主要防治措施.资料来源:文献检索时限为1995/2009;检索的中文关键词包括:义齿,软衬材料,白色念珠菌,黏附;英文关键词包括:denture,soft liningmaterial,candida albicans,adherence.文献来源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址http://ckrd.cnki.net;PubMed数据库,网址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资料选择:纳入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其研究材料或方法具有代表性.排除重复性研究及与课题相关性较弱的文献.结局评价指标:白色念珠菌在义齿软衬材料表面黏附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防治白色念珠菌黏附的主要措施.结果:①不同化学组成的义齿软衬材料对白色念珠菌黏附有一定影响,丙烯酸酯类软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有增塑剂和乙醇析出,容易导致材料逐渐变硬而失去功效,另外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硅橡胶类材料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小,对微生物的毒性也小.但表面为多孔性,易于滋生真菌.含氟弹性体材料长期吸水率低于硅橡胶类,但是不易滋生真菌.②目前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或表面自由能与念珠菌附着之间的相关性并不能确定.③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还与唾液、底物环境和口腔共生菌丛有关.④目前预防控制义齿软衬材料表面白色念珠菌黏附的方法主要有:材料中添加抗真菌剂、选择与软衬材料匹配的义齿清洁剂、用义齿封闭剂处理软衬材料表面、抗真菌剂口服治疗、微波消毒.结论:目前白色念珠菌对软衬材料的黏附仍然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通过改善软衬材料性能,减少微生物黏附,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从而控制义齿性口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Vitallium2000铸造支架义齿、纯钛支架义齿与钴铬合金支架义齿在义齿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将150例义齿修复患者按修复支架材料分为3组,即Vitallium2000组(Vitallium2000铸造支架义齿)、纯钛组(纯钛支架义齿)及钴铬合金组(钴铬合金铸造义齿),每组50例。比较3组义齿修复效果、咀嚼效率及修复满意度。结果 Vitallium2000组1、2年口腔黏膜炎症发生率分别0、2. 00%,均显著低于纯钛组12. 00%、16. 00%及钴铬合金组22. 00%、32. 00%(P 0. 05)。Vitallium2000组1、2年咀嚼效率高于纯钛组、钴铬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Vitallium2000组义齿修复满意率96. 00%,显著高于纯钛组的76. 0%以及钴铬合金组的70. 00%,Vitallium2000组1、2年固位力显著高于纯钛组、钴铬合金组(P 0. 05)。结论与钴铬合金支架义齿、纯钛支架义齿相比,Vitallium2000铸造支架义齿具有强度高、稳固、美观性好等优势,能维持长期理想的固位力。  相似文献   

11.
背景:镁合金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早期黏附是否有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镁合金 AZ31B 的表性,并评价其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明确镁合金 AZ31B 的表面形态及元素组成.以蛋白吸附实验检测镁合金 AZ31B 与钛合金对蛋白的吸附能力.将镁合金 AZ31B 与钛合金分别与小鼠前成骨细胞 MC3T3-El共培养于24孔板内,观察培养2,6,24 h 的细胞黏附情况.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可见镁合金 AZ31B 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镁合金 AZ31B 的主要元素有镁、铝、锌,其中镁约占96%,铝约占3%,锌约占1%,另有一些其他元素,含量较少.镁合金 AZ31B 与钛合金的蛋白吸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培养2 h 时,镁合金 AZ31B 与钛合金上的细胞黏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培养6,24 h,镁合金 AZ31B 上的细胞黏附率显著低于钛合金上的细胞黏附率(P 〈0.01).培养于镁合金表面的成骨细胞贴壁展开,形态不规则,大多呈梭形,有较多突起,部分细胞间突起相互连接.表明镁合金 AZ31B 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性,适合于成骨细胞的早期黏附.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国内将硅烷偶联用于金属表面预处理的报道较少。目的:对NaOH碱处理的钛片行硅烷化改性,观察硅烷膜的表面形貌与结构特征及细胞相容性。方法:对制得的纯钛试件行NaOH碱处理,然后分别以8%,15%,33%浓度的KH-550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处理,以纯钛片和碱处理的钛片为对照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改性处理钛片表面微观形貌,采用能谱仪分析改性处理钛片表面的成分。将纯钛片、碱处理的钛片及不同浓度 KH-550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的钛片分别与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观察材料表面细胞的形态及黏附。结果与结论:硅烷膜由许多呈脑浆状的小片构成,排列紧密,主要由C、N、O、Si等元素组成。当硅烷溶液浓度为8%时,钛表面难以形成较完整的硅烷膜;当硅烷溶液浓度为15%时,钛表面形成的硅烷膜表面较8%浓度组钛表面相对较完整,但可仍见有较多裂纹,难以形成致密的硅烷膜;当硅烷溶液浓度为33%时,纯钛表面能形成致密的硅烷膜。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33%浓度硅烷膜处理后钛基体上的黏附情况明显优于纯钛、碱处理钛片及8%,15%浓度硅烷膜处理后的钛片。说明33%硅烷化改性纯钛表面硅烷膜较完整,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在活性层表面的黏附。  相似文献   

13.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乳糖发酵、专性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复杂,且多种耐药机制并存,造成较高的耐药率,生物膜形成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生物膜是细菌依附于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表面由自身产生胞外多糖、基质蛋白和胞外 DNA 等大分子物质的一种高度结构化的膜状复合物.群体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标本室温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聚集的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随机采集126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标本,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采用血浆比浊法,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标本室温放置1.5~24h,10μmol/L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为(75.0±11.O)%~(28.7±11.5)%(F=244.84,P〈0.01),0.5mmol/L和1.0mmol/L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分另q为(83.2±8.7)%~(6.7±1O.4)%(F=71.09,P〈0.01),(84.6±8.5)%~(11.2±16.7)%(F=101.90,P〈0.01),都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H值为(7.78±0.07)~(8.43±0.09),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结论标本室温放置时间对ADP和AA诱导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影响。10μmol/LADP和0.5mmol/LAA诱导血小板聚集,标本检测需在4h内完成,血小板聚集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可能与标本老化、pH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钛合金人工颈椎间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钛合金存在生物活性差、与骨结合强度低、在生理环境下易造成金属离子释放等问题。目的:观察国产人工颈椎间盘钛合金终板不同涂层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第3代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含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粉复合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钛合金板及裸钛合金板的24孔板内,培养的第24,48小时后分别终止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接种24 h后加成骨诱导剂进行诱导,并于第3,5,7天各收集细胞裂解后离心的上清,检测碱性磷酸酶表达。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48 h后,羟基磷灰石组和钛粉复合羟基磷灰石组表面的细胞呈多角形,并伸出细长伪足伸入到材料的微孔内,与材料表面紧密黏附;而裸钛合金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较差且黏附率低。随时间延长,各组碱性磷酸酶表达均增加,羟基磷灰石组和钛粉复合羟基磷灰石组各时间点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均较裸钛合金组明显增高(P<0.05)。表明羟基磷灰石、钛粉复合羟基磷灰石涂层可有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和分化。  相似文献   

16.
弹性义齿基托表面粗糙度与细菌黏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变形链球菌在不同粗糙度的弹性义齿基托表面上的黏附能力。方法:制作弹性基托样本30个,分A、B、C3组,每组10个样本;A组用1~4号橡皮轮打磨,B组用240#Al2O3金钢砂磨头打磨,C组用800~1100目砂纸卷打磨;3组最后都用活动义齿抛光蜡抛光;用图像分析仪计算变形链球菌在各样本表面的黏附面积比。结果:A、B、C组样本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4988±0.055)μm、(0.4990±0.094)μm及(0.6360±0.176)μm,变形链球菌在A、B、C3组样本表面的黏附面积比分别为(35.93±4.27)%、(36.40±6.35)%,(61.48±12.4)%,经统计学分析,A、B组表面粗糙度及细菌黏附面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l2O3金刚砂轮打磨加抛光蜡抛光和橡皮轮打磨加抛光蜡抛光同样光滑,细菌黏附亦基本相同。用砂纸卷打磨组表面粗糙更容易黏附口腔细菌。2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葡萄糖脱氢酶对不同糖底物的催化作用。[方法]应用相同酶试剂和固定参数对12种糖进行催化率实验。[结果]将其对葡萄糖的催化作用定为100%时,葡萄糖脱氢酶对单糖中的半乳糖催化率最高达到17.13%,其次是木糖(8.27%),对1,5-脱水山梨醇的催化作用很弱(1.51%),对果糖、山梨糖、甘露醇、山梨醇则几乎无催化作用;GDH对双糖中的乳糖的催化率为17.93%,对纤维二糖和麦芽糖的催化作用很低,分别为2.63%和1.80%,对蔗糖几乎没有催化作用(0.39%)。[结论]建立葡萄糖测定方法应做糖底物特异性催化实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黏附因子基因mrkD的分布率,为临床治疗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感染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生物膜形成试验采用96孔板培养法(生物膜产生载体使用医用硅胶膜):每孔加入300μl LB和50μl 0.5麦氏浓度的过夜培养菌,同时放入无硅油的医用硅胶膜(0.2mm)为载体,37℃静置培养48h,取出硅肢膜待银染于电镜观察。应用银染法、扫描电镜和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观察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PCR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mrkD基因。结果临床15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体外医用硅胶膜上生物膜总产生率为44.7%,不同标本来源的菌株间无显著性差异。9.3%的菌株携带mrkD基因。mrkD阳性株均来源于痰标本。结论伴随有医用器械的使用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中应积极考虑生物膜的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19.
钛表面粗糙度对牙周韧带细胞早期附着影响的荧光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种植体表面粗糙程度对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基因表达有直接影响.目的:观察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纯钛表面粗糙度的早期附状态,以及材料表面性能对组织细胞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多样本比较实验,于2005-01/2006-07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完成.材料:采用机床切割机将商业纯钛棒制备成直径为10mm厚2mm的钛片,共24个,分为4组:机械处理组,硝酸处理组,喷砂处理组,综合处理组,每组6个样品.方法:采用TR240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测定表面粗糙度.机械处理组:进行单纯的机械处理.硝酸处理组:单纯的机械处理+65%的硝酸(100℃,1 h)处理.喷砂处理组:单纯的机械处理+100 μ m的Al2O3喷砂处理.综合处理组:单纯的机械处理+100 μ m的Al2O3喷砂处理后+65%的硝酸(100℃,1 h)处理.主要观察指标:样品在DMEM中预置30 m后接种第3代的细胞,分别于30,60,120,240 min,1,3,7 d取出钛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和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纯钛表面早期附着情况.结果:①定量分析:4组粗糙度分别为:机械处理组(599.5±8.3)nm、硝酸处理组(406.5±4.6)nm、喷砂处理组(358.8±11.8)nm、综合处理组(8.7±2.0)nm,机械处理组高于硝酸处理组、喷砂处理组和综合处理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定性分析: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早期附着的荧光观察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组早期附着在纯钛表面的牙周韧带细胞增多,细胞增殖良好.但粗糙度大的钛表面,细胞附着较少,粗糙度小的钛表面,细胞附着较致密些.结论:钛表面粗糙度越小,牙周韧带细胞早期附着越多,有利于细胞黏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20.
经糖基化修饰可使4℃保存的血小板在输入体内后延长其存活。本研究探讨尿苷二磷酸半乳糖(UDP—Gal)糖基化修饰对血小板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其膜糖蛋白的影响。实验分为室温对照组、冷藏对照组和修饰组。用荧光标记的特异凝集素(FITC—RCA I)检测膜糖蛋白糖残基变化,用扫描、透射电镜观察修饰后血小板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蛋白CD42b、膜表面标志CD62P以及血小板凋亡标志annexinV结合率。结果表明,UDP—Gal修饰组RCAI结合率显著高于室温对照组和冷藏对照组(P〈0.01);与新鲜血小板相比,UDP—Gal处理后的血小板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而冷藏对照组则有伪足延伸等形态学改变;修饰后最大聚集率可达新鲜血小板的50%以上;血小板膜蛋白CD42b、膜表面标志C1362P及annexinV结合率与室温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UDP—Gal可使β-半乳糖有效地结合于链聚糖末端,糖基化血小板仍然具有较强的聚集活性和相对完整的超微结构,功能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