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肌钙蛋白(TnT)与冠状动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98例UA患者根据TnT是否阳性分成TnT阳性组(36例),TnT阴性组(62例),于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造 影(CAG)并观察其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UA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预后。【结果】TnT 阳性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为94.5%,三支病变发生率41.7%,左主干病变19.4%,冠脉内血栓形成者为 22.2%,均明显高于TnT阴性组;TnT阳性组近期(30d)心脏事件发生率30.5%,亦明显高于TnT阴性组, 且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TnT阳性的UA患者复杂病变多及冠脉内血栓形成率高且 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肌钙蛋白T阳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病理生理特征为冠状动脉 (冠脉 )内斑块的破裂以及继发的血栓形成。有报道 ,UA患者中35 %肌钙蛋白 T(Tn T)表现为阳性 〔1〕。Tn T作为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近年来发现它与 U A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也密切相关。本研究中观察了 Tn T阳性U A患者的临床特点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UA患者 6 4例中男 39例 ,女 2 5例 ;年龄 5 4~ 80岁 ,平均 (6 3.4±17.1)岁。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 ST段动态变化均符合文献〔2〕UA诊断标准 ,除外急性心肌梗死 (AMI)及其它心血管疾病。表 1  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连续变化。方法:选择近期住院治疗的67例UAP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53例,人选对象均于入院后24h、3d、7d和出院前各进行1次血浆hs—CRP检测。结果:UAP组住院期间的不同时间点采样平均血浆hs—CRP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UAP患者住院期间常伴有血浆hs—CRP浓度显著升高,检测后者对心绞痛性质判定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文君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2):182-182,144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致死病因,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其常见的类型,有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与炎症有密切的关系,C反应蛋白(CRP)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介质,被认为是未来心血管事件最强有力的炎性标志物而倍受关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能更好的反映低水平CRP的变化.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hs-CRP升高,但机制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致死病因,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其常见的类型,有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与炎症有密切的关系,C反应蛋白(CRP)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介质,被认为是未来心血管事件最强有力的炎性标志物而倍受关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能更好的反映低水平CRP的变化.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hs-CRP升高,但机制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印章 《临床荟萃》2013,28(8):858-86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A组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以替米沙坦治疗,B组为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同等剂量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束后即刻及应用药物4周后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EPCs数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 PCI治疗4周后A组(应用替米沙坦组)的EPCs数量百分比较B组(安慰剂对照组)有明显升高(0.059±0.041)%vs(0.041±0.031)%(P<0.05),A组与4周前比较数量增多(0.059±0.041)%vs(0.027±0.021)%(P<0.01);血清hsCRP水平分析显示,A组较B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2.9±1.7)mg/L vs(4.7±1.7)mg/L(P<0.01)。结论替米沙坦具有促进EPCs增殖、迁移、黏附等功能,同时具有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可为临床中脉粥样硬化型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近期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对42例健康人、38例稳定心绞痛(SAP)患者和52例UAP患者分别检测cTnT、hs—CRP,并对UAP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UAP组血清cTnT、hs—CR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UAP组患者中,23例(44.2%)cTnT高于正常,20例(38.5%)hs—CRP高于正常,两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cTnT和hs—CRP升高组明显高于cTnT和hs—CRP正常组,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TnT水平预测UAP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的阴性预测值与hs—CRP有可比性,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阳性预测值cTnT高于hs—CRP,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cTnT和hs—CRP同时升高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nT或hs—CRP升高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TnT和hs—CRP测定可较敏感地反映微小心肌损伤.联合检测更可提高阳性预测值,对预测UAP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唐召力  覃碧云  滕秋叶  张治坤 《临床荟萃》2012,27(17):1495-1497
目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与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友病因子(vW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作用。方法将153例UA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丹参注射液组84例,丹参多酚酸盐组69例,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分别检测OXLDL、vWF和hsCRP 3项指标,并统计两组缓解心绞痛的有效率。结果丹参多酚酸盐与丹参注射液均能降低OXLDL、vWF和hsCRP水平,但丹参多酚酸盐降低vWF和hsCRP的幅度更大、作用更强,治疗14天后vWF和hsCRP分别降至(25.4±6.5)μg/L、(2.9±1.4)mmol/L(均P<0.01);丹参多酚酸盐与丹参注射液均能缓解心绞痛,但丹参多酚酸盐组的总有效率为92.8%,丹参注射液组的总有效率为7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更有效地缓解心绞痛;在抑制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控制血管炎症方面,丹参多酚酸盐比丹参注射液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血清 C-反应蛋白 (CR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我们对 1 999- 0 1~ 2 0 0 0 - 0 5在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2 0 6例进行了研究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按 Braunwald分级标准分为 3级 ,入选指征 :以急性心前区或左侧胸痛就诊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次/d,50例)、治疗2组(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5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8周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配体L(sCD40L)、血脂、肝功能等指标,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以及瑞舒伐他汀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后1周、4周、8周血清hs-CRP、sCD40L、LDL-C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治疗后8周hs-CRP、sCD4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可能通过抗炎、改善内皮、稳定斑块等作用而最终获益。  相似文献   

11.
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1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急诊介入治疗组43例,非急诊介入治疗组28例。均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观察30d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急诊介入治疗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比较,急诊介入治疗UAP降低了30d内心脏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缩短了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降低住院费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手术的成功率及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高危的UAP患者效果好,安全,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地尔硫[艹卓]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前围手术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06例围手术期心绞痛患者静脉应用地尔硫[艹卓],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心率和心肌耗氧指数的变化,判断疗效。结果 82例(77.4%)用药期间未再发作,另有24例(22.6%)仍有心绞痛发作,但程度减轻。用药1、24和48h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肌耗氧指数与用药前相比均下降(均P〈0.05)。无一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 静脉应用地尔硫[艹卓]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前围手术期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尔硫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前围手术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6例围手术期心绞痛患者静脉应用地尔硫,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心率和心肌耗氧指数的变化,判断疗效。结果82例(77.4%)用药期间未再发作,另有24例(22.6%)仍有心绞痛发作,但程度减轻。用药1、24和48h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肌耗氧指数与用药前相比均下降(均P<0.05)。无一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前围手术期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硝酸酯类药物、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予以上述药物外,还给予培哚普利4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56 d。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 d、28 d、56 d分别抽取静脉血,用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含量。结果对照组hs-CRP在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无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hs-CRP在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培哚普利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变异型心绞痛(VAP)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及随访结果。方法对比分析36例VAP患者和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CAG结果及临床随访资料。结果与SAP组比较,VAP组患者年龄较小(P〈0.01),男性、吸烟、合并心律失常的比率较高(P〈0.05);合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比率较低(P〈0.05)。36例VAP患者中CAG显示有冠状动脉病变者32例(88.9%),其中固定狭窄1〉50%者28例(77.8%),“正常”者仅4例(11.1%)。VAP组中下壁和后壁sT段抬高亚组24例,是前壁和高侧壁sT段提高亚组(12例)的2倍,缓慢性心律失常更多见(P〈0.05)。VAP组中5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三支病变的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36例VAP患者均完成了随访,2例患者仍偶有心绞痛发作,1例患者于出院后8个月时发生了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另1例患者于出院后15个月时猝死。结论VAP患者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于CAG正常的冠状动脉,更多发生于有病变的冠状动脉;少数VAP患者即使规范药物治疗,仍有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近期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健康人、38例稳定心绞痛(SAP)和52例UAP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T-nT、hs-CRP检测,并对UAP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组中UAP组血清cTnT、hs-CR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SAP组(P〈0.01);心脏事件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cTnT和hs-CRP测定可较敏感地反应微小心肌损伤,联合检测对判断UAP的预后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稳定心绞痛(UAP)与血清C - 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cTnT)的关系,并观察普伐他汀对两者的影响。方法 测定42 例UAP 患者(UAP 组)、40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 组)和对照组血清CRP、cTnT 浓度,并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比较UAP组、SAP组应用普伐他汀治疗前后的CRP、cTnT水平。结果 UAP组患者血清CRP、cTnT 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P<0.01); UAP组应用普伐他汀治疗后,CRP、cTnT水平显著下降(P< 0. 01),而SAP组下降不明显(P> 0. 05)。结论 测定CRP和cTnT可以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稳定程度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度,普伐他汀能有效地降低UAP患者的CRP、cTnT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1、白介素-1β、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危险度分层以及预后价值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组)32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组)28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白介素-1β的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C反应蛋白的水平,分析UA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与心脏事件发生率及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A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白介素-1β、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SA组(P〈0.01)及对照组(P〈0.01);UA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与C-反应蛋白之间呈正的直线相关(r=0.489,P〈0.01),UA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升高者发生心脏事件的几率明显高于水平低者(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1可能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危险度分层及预后的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心绞痛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根据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将76例老年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后显效、有效及无效组,分析 Hcy及hs-CRP 在治疗前、治疗后各组中的水平其及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Hcy与hs-CRP 水平与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明显相关,Hcy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hs-CRP。结论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 Hcy及hs-CRP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变化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冠心病患者血清240例为冠心病组,以250例健康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循环酶法、免疫散射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Hcy、hs-CRP和cTnT的水平,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cy、hs-CRP、cTnT水平分别为(24.89±17.78)μmol/L,(17.43±35.89)mg/L、(0.76±2.3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冠心病患者Hcy阳性率最高(81.25%),其次为hs-CRP(64.58%)与cTnT(58.75%)。结论 Hcy、hs-CRP与cTnT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降低冠心病患者的Hcy水平可能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