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56例乳头溢液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理性乳头溢液的诊断顺序。方法:56例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和/或导管照影检查,伴有肿块者均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行快速病理检查以决定手术方式。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占53.6%,乳腺导管扩张症占16.1%。增生性腺病占12.5%,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占10.7%。乳腺炎症占7.1%。结论:本组资料分析提示,乳头溢液的性质不同,考虑诊断的顺序亦有所不同,病理性乳头溢液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MR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乳腺MR、钼靶和超声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因乳头溢液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及动态增强MR扫描、钼靶及超声检查,都做了导管造影,其中4例因各种原因导管造影失败,其余7例均行导管造影检查;11例患者均行手术,恶性者行改良根治术,良性者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结果:在11例患者的24个病灶中,MR的图象与最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均有关联性。MR图象正确诊断出纤维腺瘤3个,乳腺癌3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1个,纤维囊性乳腺病5个,小叶增生1个,误诊硬化性腺病为乳腺癌1个,诊断准确率为95.8%(22/24)。而钼靶、导管造影和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均低于50%(5/24,12/24及8/24)。结论:乳腺MR检查能鉴别良恶性乳头溢液,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乳腺导管造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乳腺MR、钼靶和超声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因乳头溢液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所有惠者均行平扫及动态增强MR扫描、钼靶及超声检查,都做了导管造影,其中4例因各种原因导管造影失败,其余7例均行导管造影检查;11例患者均行手术,恶性者行改良根治术,良性者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结果:在11例患者的24个病灶中,MR的图象与最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均有关联性。MR图象正确诊断出纤维腺瘤3个,乳腺癌3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1个,纤维囊性乳腺病5个,小叶增生1个,误诊硬化性腺病为乳腺癌1个,诊断准确率为95.8%(22/24)。而钼靶、导管造影和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均低于50%(5/24,12/24及8/24)。结论:乳腺MR检查能鉴别良恶性乳头溢液,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乳腺导管造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管内视镜检查1 337例乳头溢液患者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回顾分析1998年10月~2005年8月1337例乳管内视镜检查(fiberoptic ductoscopy,FDS)临床病理资料,其中478例经手术得到病理结果。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导管内病变在乳管镜下各有特征,但图象特征有重叠区域,易导致误诊;乳管内视镜对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和乳腺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5%、88%和93·6%。回顾性研究结果提示,乳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还须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提高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乳头溢液与乳腺疾病的发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头溢液的临床发生率约占乳腺疾病的 8%左右 ,是多种乳腺疾病的共有症状。总结近几年有关乳头溢液临床报道和中西病因病理学说 ,分析了溢液的发生情况 ,以及与多种乳腺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中的临床意义,用纤维乳管内视镜对17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枝的管腔和管壁结构,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记录病变导管形态特征,必要时用活检针取组织送病检,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6例患者中,其检查190孔,导管内乳头状瘤75例(42·6%),导管内乳头状瘤病31例(17·6%),导管内乳头状癌11例(6·3%),慢性炎症46例(26·1%)及导管扩张症9例(5·1%%),4例未发现异常(2·2%)。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乳管内视镜可明确引起乳头溢液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从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7.
乳头溢液与乳腺疾病的发生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乳头溢液的临床发生率约占乳腺疾病的8%左右,是多种乳腺疾病的共有症状,总结近几年有关乳头溢液临床报道和中西病因病理学说,分析了溢液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多种乳腺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85例乳头溢液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分析乳头溢液的临床意义和病因诊断方法,为临床更合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2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的285例乳头溢液病例。结果 285例患者中,乳腺癌55例(19.3%),导管内乳头状瘤130例(45.6%),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0例(7.0%),导管扩张症36例(12.6%),乳腺增生病33例(11.6%),乳腺导管炎11例(3.9%)。其中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共205例,占71.9%。结论 乳管内视镜是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对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应及时做出病因诊断,以便采取合理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30岁伴乳头溢液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研究163例(164个病灶)≥30岁单纯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合并肿块、乳头溢液合并局限性增厚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乳腺X射线(MG)、超声(US)、乳管内视镜(MD)和MG联合US、MG联合MD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单纯性乳头溢液乳腺癌MG、US和MD的阳性率分别是32.9%、16.5%和69.6%,合并肿块乳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8.2%、42.9%和83.9%,合并局限性增厚乳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2.8%、37.9%和79.3%。MG联合US在本研究各亚组中的阳性率和MG单独检查相比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联合MD在合并腺体局限性增厚乳腺癌组中的阳性率和MG单独检查相比有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但在其他两个亚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单纯乳头溢液或乳头溢液合并肿块的患者诊断时行MG联合MD检查,可补充US检查,而乳头溢液合并局限性增厚患者行MG检查,可补充MD和US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头血性溢液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式,为乳头血性溢液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最佳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35例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血性溢液与非血性溢液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血性溢液病例中,良、恶性病变的临床资料以及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 血性溢液组58.9%的病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而非血性溢液组最为常见的是增生性疾病(38.7%).血性溢液组乳腺癌占14.0%,非血性溢液组乳腺癌占7.0%. 在影像学诊断上,MRI与乳管内视镜可更有效发现病变.乳管镜引导下的切除手术比亚甲兰染色法更准确和安全.结论 血性溢液最常见的疾病是导管内乳头状瘤,而非血性溢液多是增生性疾病所致.若血性溢液合并有临床可触及的肿块则应警惕乳腺癌的存在.乳管镜引导下的切除手术可准确定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肌样错构瘤的临床病例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5例乳腺肌样错构瘤,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追踪患者预后.结果 5例患者均为女性,肿物界清,平滑肌成分是乳腺肌样错构瘤的特征性成分,SMA和Desmin呈阳性表达.乳腺肌样错构瘤中的乳腺小叶和导管出现腺病、非典型增生的改变.术后随访3月-4年7月无复发.结论 乳腺肌样错构瘤是很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是以间质出现平滑肌组织为特征的乳腺错构瘤的变异型.其中乳腺小叶和导管可出现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采用HE染色并结合组织化学网状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肉眼病灶中央常有纤维瘢痕,组织学8例为经典型,2例为毛细血管扩张型,1例为混合型.[结论]FNH为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学上应与肝腺瘤样增生结节、肝细胞腺瘤、AFP阴性的肝细胞肝癌和纤维板层层状肝细胞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53、Ki-67和E-cad-herin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42例TNBC患者为TNBC组,随机抽取同期非TNBC42例为对照组,统计2组p53、Ki-6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p53在TNBC组的表达率为76.19%(32/42),对照组为54.76%(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Ki-67在TNBC组的表达率为85.71%(36/42),对照组为61.90%(2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E-cadherin在TNBC组的表达率为45.24%(19/42),对照组为66.67%(2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p53、Ki-67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TNBC预后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a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4例SANT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表型特征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4例SANT患者男女各2例,临床表现为无包膜肿块,大体为3~5.9 cm边界清楚的灰白色结节.镜下见特征性的血管瘤样结节,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结节内内皮细胞异质性表达,即小叶状分布毛细血管,免疫表型为CD34、CD31阳性,CD8阴性,窦岸样细胞免疫表型为CD31、CD8阳性,CD34阴性,小静脉样血管免疫表型为CD31阳性,CD8、CD34阴性,结节内梭形细胞混合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和CD68.4例患者现均生存.结论 SANT是脾脏具有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无包膜肿块,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行脾切除术可治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的病理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solid cystic papillary tumor,SCPT)的病理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小儿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例患儿,同时分析同期在成人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1例,女14例。10-20岁8例,20-30岁4例,30-40岁3例。平均年龄15.8岁,中位年龄16岁。该肿瘤多以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多数肿瘤位于胰头或胰尾。3例行肿瘤切除术,8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仅取病理行活检术。随访3个月-4年,15例患者生存至今,2例复发。镜下观察15例肿瘤均以实性区、囊性区及乳头状突起为其特征。α抗胰蛋白酶免疫组化阳性率100%(15/15),波形蛋白80%(12/1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53.3%(8/15)。15例均诊断为胰腺囊性实性乳头状瘤。结论: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和年轻妇女,组织病理来源不清,属低度恶性,具有良性临床病程,手术治愈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数字化俯卧式X线定位系统下Mammotome微创切除不可触及乳腺病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5月,应用IORAD数字化俯卧式穿刺床X线立体定位系统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对67例患者73个临床不可触及乳腺钼靶X线片表现为可疑病灶进行微创切除活检.73个病灶中X线摄片:42例为孤立簇状聚集钙化,27例为不规则致密影并簇状钙化,4例为局部腺体结构扭曲.术前BIRADS评级Ⅲ、Ⅳ和Ⅴ级分别为51、1 7和5个.结果:67例患者73个病灶,乳腺癌1 3个(1 7.8%),其中4个为乳腺导管内癌.3个导管内癌并早期浸润.6个浸润性导管癌.良性病变60个(82.1%).13个乳腺癌术后分期:2个为0期.9个为Ⅰ期.2个为ⅡA期.13个中11个为早期乳腺癌(84.6%).结论:应用LORAD数字化俯卧式X线立体定位系统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微创活检不可触及乳腺X线摄片发现的微小病灶.是一种确诊早期乳腺癌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