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与胃脘痛中医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对210例胃脘痛的不同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粘膜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性白细胞浸润及渗出坏死越明显,HP阳性率越高。脾胃湿热型HP阳性率(87.14%)明显高于肝胃不和型(42.85%)及胃阴亏虚型(54.05%)。脾胃湿热型61.43%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64.29%表现为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60.78%表现为消化性溃疡。提示HP感染继而引起的胃粘膜组织病理改变与中医分型有一定关系。有利于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旋菌检测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复杂。现将笔者近1年来经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旋菌检测的胃脘痛235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共235例,住院81例,门诊154例;男152例,女83例;年龄在30岁以下  相似文献   

3.
4.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围 ,传统的“四诊”方法 ,仅能提供宏观的辨证诊断 ,如何利用现代内窥镜诊断技术及现代中药药理学理论拓展中医对“胃脘痛”的微观辨治思路 ,是发展中医学术理论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根治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亦会随之消退。目前治疗HP的抗生素虽然有多种 ,但在临床上应用过多 ,过滥会产生耐药性及或导致菌群失调 ,由此产生的副作用在临床上日显突出。中医辨证治疗HP相关性胃炎 ,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且有安全、副作用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胃脘痛也称胃痛 ,常伴有暖气、泛酸、呕吐等病症。常见病因是饮食不调 ,肝气犯胃 ,情志不遂 ,脾胃虚弱及外邪犯胃等致病因素 ,病程较长 ,治疗效果缓慢 ,为了提高疗效 ,笔者自 1998年~ 2 0 0 0年对 60例胃脘痛病人进行中医辨证施护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9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0例其中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1~ 67岁 ,平均 4 4岁 ;病程1~ 10年。浅表性胃炎 36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 4例。对照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8~ 68岁 ,平均 4 8岁 ;病程 1~ 8年 ,浅表性胃炎 2 2例 ;胃及十二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14C-UBT尿素呼气HP检测实验。结果:食积胃滞、肝胃郁热、瘀阻胃络、胃中蕴热型HP多为阳性。胃阴不足、脾胃虚寒型HP多为阴性。结论:HP感染与胃脘痛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胃脘痛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经过三十余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分析,认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肝胃郁热,火邪犯胃;久病入络,胃络破损;脾胃虚寒,中阳不运;郁热伤阴,胃络失养为临床常见证型,并提出前述五种证型的治疗方法,具有执简驭繁之佳径,可显著提高该病的辨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其在胃镜下表现的联系以及辨证治疗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借助电子胃镜通过观察胃粘膜的形态、色泽、病理变化等,将中医望诊宏观和微观结合,为临床定量、定性研究提供客观依据,融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于一体,以求在胃脘痛的中医诊断及胃镜微观辨证方面加以研究,初步揭示其客观规律,更好地为临床和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9.
胃脘痛又称胃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并伴有其他症状。临床护理中将本病分为五种类型辨证调护。 寒邪犯胃 病因:寒邪犯胃,过食生冷,导致胃寒而痛,尤以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寒而痛发。  相似文献   

10.
季新芳 《河北中医》2000,22(6):476-476
胃脘痛泛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又名心痛、心下痞痛。发病率较高,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情志抑郁、饥饱劳倦失宜、脾胃虚寒所致。中医护理有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2个特点。笔者着重从此病的辨证施护方面阐述如下。1 观察病情和一般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发病时间、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除发热、痛剧或合并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外,一般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使生活、饮食有一定规律;安慰、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避免过度劳累、忧思恼怒、恐惧悲观对病情的影响。2 辨证施护2.1 寒邪客胃型 症见胃痛暴作,疼痛较剧,恶…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统计资料表明,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DN占首位,约为36.39%,预计DN将在发展中国家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现代医学对DN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防止其发生和恶化。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延缓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辨证论治是中医临证精华,中医证候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环节。本文试从宏观辨证及微观辨证两方面进行分析,对近十年来有关DN证候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的肺系疾病,发作时喉间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喘息不得平卧.临床上发作期和缓解期相互交替,四季都有,好发于春秋两季,素有遗传家族史或过敏体质,遇上气候骤变,寒温失常而引发;鱼腥发物、花粉、绒毛及特殊气味,也是诱发因素.西医的各种疗法难以根治,且易产生毒副作用及耐药性.因此世界医学界把根治哮喘的希望寄予传统的民族医药.中医通过多年临床,运用中医思路,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效果[1~3].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西医病证结合 ,辨证施治 ,选择50例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西医对照组 ,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 %、73.4 %(P<0.05) ;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其疗效及对症状的缓解优于西医组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卫平  葛惠男 《吉林中医药》2007,27(10):62-63,69
近年中医药胃黏膜保护的研究主要采用动物实验与临床药理研究相结合、化学成分分析与药理效应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中医药的作用及其机制,中医药可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保护胃黏膜。目前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重视保护因子间相互关系及中医证型的研究,建立统一的实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病案举例例1:孙某,女,11岁,2周前因发热,全身不适,鼻塞流涕,咽痛,在某卫生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氨苄口服2d,病情无明显好转,近3d来感乏力、出汗、胸闷、心悸,夜卧不安,健忘等。查体:体温36·8℃,心率80次/min,心音低钝,节律不整,未闻及杂音,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68-88次/min),QRS额面电轴右偏104°,RV5>2·5mV,时呈三联律,血沉23mm/h,白细胞1·2×109/L,血清肌酸激酶93u/L,乳酸脱氢酶726u/L,肌酸激酶同工酶29u/L。X线胸片报告正常,心脏超声正常。中医诊断:心悸(心脾两虚)。西医诊断:病毒…  相似文献   

16.
尿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中医症状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尿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患者中医症状的关系,为中医糖尿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可量化的方法。方法:测取入选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中医证候得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中医症状表现越严重,尿白蛋白排泄率越高。结论:尿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中医证候之间存在固有的联系,可以为中医糖尿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可量化的方法,传统的中医证候的科学性可以被现代医学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粘膜异型增生中医证候特征。方法: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11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Dy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证候研究。结果:Dys证情复杂,证候多为虚实共存,70%属虚实关联证,单实证仅见疾病早期或加重期,单虚症多在其稳定阶段或恢复期。结论:Dys的证候特点为虚实关联证,实证多为肝胃气滞、湿热蕴胃、瘀阻胃络;虚证多为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18.
五灵脂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五灵脂治疗34例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6周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率70.59%,总有效率91.18%。通过大白鼠Shay模型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五灵脂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胃液胃酸分泌,以及调节改善胃粘膜血流,增加胃粘膜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中风病证候要素与急性脑梗死大小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2013年急性脑梗死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中风病证候要素采用积分法,对痰证、火证、血瘀证、热证、风证依据积分分值判定为:<7分设定为无,714分为轻度,1514分为轻度,1522分为中度,≥23分为重度。病因诊断通过网络分型系统对卒中病因做出诊断,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变量,进入有序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高血压、糖尿病、痰证积分值、火证积分值、血瘀证积分值、热证积分值、风证积分值等因素与急性脑梗死病变血管的大小相关,其χ2值和P值分别为17.111,0.047、6.847,0.036、3.0142,0.0154、2.987,0.049、5.0172,0.0364、4.087,0.0412、2.471,0.0135,有统计学差异。有序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结果:血糖水平(χ2=5.606,P=0.018)、痰证积分值(χ2=5.304,P=0.021)、血瘀证积分值(χ2=4.569,P=0.033)、热证积分值(χ2=4.098,P=0.043)、风证积分值(χ2=3.912,P=0.048)。结论:中风病急性期,血糖水平越高,以及痰证、热证和风证积分值越大,影响小血管病变的风险越大;血瘀证积分值越大,影响小血管病变的风险越小,而影响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20.
曾于1984年提出了中医"脾-线粒体相关"理论,认为线粒体与中医的脾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后通过对16例脾胃气虚、16例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患者及3例正常人胃黏膜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脾胃气虚胃脘痛患者壁细胞线粒体数目、主细胞单位面积内酶原颗粒计数较正常组、肝胃不和组明显减少;壁细胞及浆细胞均可见线粒体肿胀,膜缺损,嵴断裂、基质变淡等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认为中医脾主运化不仅仅是指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在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把线粒体作为"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较确切地解释中医脾主运化,而且能与中医的脾主肌肉、四肢,主统血,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的论点相联系,并有助于解释脾与五脏相关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