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已在国内广泛开展,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它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我们于2001年6月-2004年6月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良好,将此技术应用于基层的防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以及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1/2013-01收治的白内障复明工程患者296 例,其中140例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156例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情况。

结果:术后3d超声乳化组患者视力和散光度均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P<0.0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mo视力情况和散光度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疗效基本相当,但其有着良好的经济性,适合在基层医院以及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4例(49只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5者30只眼(62.12%)眼,≥0.8者10只眼(20.4%),术后1周视力≥0.5者35只眼(71.42%),≥1.0者13只眼(26.5%)。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者8只眼(16.32%)。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陶凤览  高烨  刘红莲 《眼科》2006,15(6):425-425
自2000年8月至2003年4月我们对168例(174眼) F1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经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68例(174眼)白内障患者中男79例(81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并比较90例(98眼)老年性成熟期白内障术前及术后视力。结果 术后1个月视力0.1~0.3者7眼,0.4~0.8者76眼,0.8以上15眼。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确切。不需昂贵手术设备,治疗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和手法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近期127例129眼老年性白内障分别行该两种手术的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显示两种术式一周后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法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经济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改良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百濑皓式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中 ,改用球结膜反眉形切口和连续环形撕囊 ,并使用自制注吸分离系统抽吸皮质 ,共治疗 2 36眼。结果 术后三个月 ,矫正视力≥ 0 .5者 2 2 7眼 ,占 96 .2 % ,≥ 1.0者 137眼 ,占 5 8.1%。术后平均散光 0 .75 D± 0 .5 0 D,与术前比较 ,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并发症少。结论 本法有利于暴露术野 ,保持囊袋完整 ,彻底地清除切口侧皮质。临床效果好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白内障占致盲性眼病的51%,全球白内障患者人数高达2 000万[1].而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白内障人群越来越多,对于白内障有意义的处理主要是手术.目前白内障手术模式正由复明手术逐步向屈光手术过渡,超声乳化术日趋完善,激光辅助下的白内障手术逐步开展.在此现状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MSICS)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呢?美国眼科学会编著的《眼科临床指南》[2]提出,对于一些复杂的眼,如成熟的晶状体核,悬韧带脆弱或具有角膜失代偿的较大危险时,采用大切口、手法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则为更好.本科对硬核白内障患者(部分为残联扶贫扫盲对象)共90例,分别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96例(109眼)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且无全身并发症,行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术后视力1〉0.5者86眼(78.90%),0.1~0.4者19眼(17.43%),〈0.1者4眼(3.67%)。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实施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适合在基层医院眼科及“复明工程”活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体会,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进行白内障手术144例(150只眼),对其术后视力和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0.3者31只眼,占20.66%.0.3~0.8者110只眼,占73.33%,>0.8者9只眼,占6%.术中术后并发症有:术中后囊膜破裂8只眼(5.33%),术中后弹力层脱离1只眼(0.67%),术后角膜水肿65只眼(43.33%),术后葡萄膜炎5只眼(3.33%),暂时性高眼压4只眼(2.67%),瞳孔轻度变形7只眼(4.67%),人工晶状体夹持1只眼(0.67%),后囊膜混浊6只眼(4%),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临床显示此手术疗效显著,安全易行,成本低,实用性强,在基层医院开展此手术可达到很好的治盲目的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倍镜补偿景深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9例1258眼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其中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者共计247例432眼;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者共计622例826眼,对患者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计数、角膜水肿情况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wk,1mo 视力恢复情况和术后1d 角膜水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角膜内皮计数损失,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组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组略好(P<0.05)。
  结论:基层医院手术显微镜景深不够清晰的情况下,仍可采用低倍镜补偿景深开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的手术技术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116例(11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手法碎核58例(58只眼)1-3级核老年性白内障行3.2mm带球结膜的角巩膜缘隧道式切口的晶状体手法碎核摘除术,采用宽3.0mm的晶体碎核垫板作为垫板,以晶体定位钩作为劈核器进行劈核、分核、转核等方法。超声乳化组58例(58只眼),1-3级核老年性白内障行3.2mm透明角膜切口,常规超声乳化吸出术,采用劈核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角膜水肿情况、角膜内皮平均丢失率及术后角膜散光情况等变化。结果两组术中均无晶状体后囊破裂、晶体悬韧带断裂或虹膜损伤等并发症。手法碎核术后视力24小时视力:0.1-0.5者32只眼,占55%,0.5-0.8者26只占45%。超声乳化术后24小时视力:0.1-0.5者36只眼,占62%,0.5-0.8者22只眼占38%。两组术后1d,3d,一周,一个月,三个月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平均丢失率,角膜散光变化值,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晶状体核硬一到三级核的白内障行3.2mm带球结膜的角巩膜隧道式切口,手法碎核摘除白内障术中可控性好,手术安全简单,其手术效果与切口同样大小的超声乳化手术效果相当,且术后患者只有轻度异物感,视力恢复快,术后感染率低。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俭省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印度式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实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印度式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实验组46眼(46例)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52眼(52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并发症差异.结果:术后3mo,实验组平均手术源性散光为-0.53±0.14D,而对照组为-0.48±0.1 0D,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3mo视力分别为0.71±0.14和0.72±0.1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学习曲线短、效果理想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MSICS)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本文旨在比较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通过使用PubMed搜索引擎,我们收集了传统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相关文献,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出版的相关文献。结果发现,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比,传统ECCE以及MSICS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MSICS不需要依赖昂贵的仪器,并且具有手术快速、费用低廉以及技术门槛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虽然在白内障手术治疗过程中MSICS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但它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以替代超声乳化进行白内障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王晓红  潘绍新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988-1989
目的:探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1 274例1 274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第1d及随访6mo时的视力情况。

结果:术中并发后囊破裂30眼,角膜轻度水肿240眼; 术后1wk内裸眼视力>0.5者1 083眼,达到85%; 术后3mo裸眼视力>0.5者1 147眼,达90%。

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适合我国白内障复明工程。  相似文献   


16.
青光眼术后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进行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34例(34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颞侧或颞上方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结果34例(34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视力≥0.5者23眼(67.65%),术后平均眼压为(14.76±4.12)mmHg(1mmHg=0.133kPa),手术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及葡萄膜炎反应。结论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眼压控制好,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手娩核技术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66例(210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双手娩核技术进行总结。结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173眼(82.38%)。术中后囊破裂6眼(2.86%),悬韧带断离2眼(0.96%),后弹力层轻度撕脱1眼(0.48%),虹膜反复脱出切口2眼(0.96%),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或眼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双手娩核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并发症,使手术更安全、更方便。  相似文献   

18.
MSICS术中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manualsmallincisioncataractsurgery,MSICS)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对160例白内障,局麻后行角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回顾其术中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损伤、后囊膜破裂、虹膜损伤、虹膜脱出、前房出血,主要原因是技术不熟练和操作经验不足。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谨慎操作,可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时的处理术中并发症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背景 白内障手术诱发干眼的发病机制除切口对角膜神经纤维的影响外,可能还与手术改变角膜的规则性有关. 目的 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前表面规则性改变及泪膜和角膜散光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46例5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其中30例30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16例2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于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角膜不规则指数(CIM)、形状系数(SF)和散光值,对患者主观感觉进行评分,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测量泪膜稳定性值、泪膜破裂时间(BUT)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值;分别行各组内、两组间参数比较.结果 两组术眼CIM值随着手术前后时间的不同发生变化,术后CIM值均明显高于手术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2.864,P=0.000),其中术后1d、1周、1个月两组术眼CIM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术眼CI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62,P=0.804).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间S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4.600,P=0.428;F分组 =0.009,P=0.925).两组术眼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BUT值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9.384,P=0.000),术后1周、1个月各组BUT值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但各时间点两组间术眼BUT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00,P=0.983).小切口组术眼手术后1周、1个月SⅠt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1d、1周、1个月均存在手术源性散光(SIA),但随时间的推移,两组SIA值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1.479,P=0.000),不同时间点两组间的SI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8.709,P=0.005);其中术后各时间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组SIA值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后早期,角膜前表面不规则性增加,泪膜稳定性下降,均可产生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