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芸生了个胖小子,一家都乐颠颠的。尤其她婆婆更是喜得奔前跑后的合不拢嘴儿。出院那天,我作为医生,买了一束鲜花,祝小芸母子健康。  相似文献   

2.
探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与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测定,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40-79)×109L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参考值.本次为(7.1-177.8)×109/L测定范围,50例网织红细胞计数偏低,占62.5%,范围(7.1-39)×109L.20例正常,占25%,范围(40-78)×109/L.偏高10例,占12.5,范围(79-177.8)×109/L.结论:网织红细胞计数显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具有较高比例发生率,临床应增强检测力度,及时干预和治疗,以使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降低,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跃梅 《家庭医学》2004,(11):16-16
新生儿病房最近收治一个生后22天的小病人,皮肤发黄近20天。近些天来不吃,反应差,哭声低,才来医院就诊。入院后发现小儿全身皮肤明显黄疸,发育较正常孩子差,出生20多天体重仅3千克,体温35度,对外界的反应较差。心音低,肺呼吸音粗,脐轮红,脐部见有一些脓性分泌物,大腿及小腿可触及硬肿。诊断为新生儿脐炎,新生儿硬肿,新生儿败血症。经过积极的治疗,病情有了一些好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等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效果.方法 文章随机对88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进行了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将患儿分成两组,采取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入院后24 hTSB下降值为(97.42±23.65)μmol/L,入院后48 hTSB下降值是(158...  相似文献   

5.
于涛  姚强  钟豪  莫蔚农 《中国妇幼保健》2023,(21):4220-4226
目的 探究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合并贫血的比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15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选取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605例与非ABO溶血的普通黄疸新生儿868例两组人群,分别将两组人群按入院血红蛋白水平分为无贫血组及贫血组,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对比两组人群临床特点及贫血发生率。再对两组人群分别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贫血组,对照组为无贫血组,采用χ2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对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组间比较,其后构建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血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人群合并贫血的比例15.54%显著高于新生儿非ABO溶血的普通黄疸人群的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人群,单因素组间比较显示贫血组与无贫血组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入院时日龄、母亲年龄、母亲既往孕产史、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较大的出生体质量(OR=2.030,P=0.011)、入院时较小的日龄(OR=1.969,P=0.000)、母亲较大年龄(OR=1.096,P=0.005)、既往有孕产史(OR=1.824,P=0.024)为独立危险因素。在新生儿非ABO溶血的普通黄疸人群单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入院时较大的日龄(OR=1.258,P=0.000)为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合并贫血比例显著高于非ABO溶血的普通黄疸。不同于非ABO溶血的普通黄疸,ABO溶血性黄疸合并贫血具有特定的危险因素:较大的出生体质量、入院时较小的日龄、母亲较大年龄、既往有孕产史,对于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需意识到其溶血程度可能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口服含铅中药丸剂致溶血性黄疸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临床资料 患者,34岁,司机.因患银屑病16年而就诊于中医私人诊所,口服中药丸剂进行治疗,每次2粒,日3次,口服.服药至20天时出现恶心、呕吐、腹部隐痛,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为"胃肠炎”,按上述诊断治疗无好转.患者坚持服药40天,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尿色加深,皮肤黄染逐渐加重.于1998年12月8日在当地职防所化验尿铅增高,遂于次日来诊收住院治疗.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诊断为:亚急性中度铅中毒、溶血性黄疸、银屑病.经驱铅、对症治疗,各项检查指标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7.
王颖  许洁  李乃美 《工企医刊》2002,15(4):46-46
我院自1996年9月10日实行母婴同室,至1999年9月1日共出生新生儿3901名,实行母乳喂养者达3861名,出现母乳性黄疸者3名,男婴2名,女婴1名,占喂母乳人数的0.08%。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母婴同室的婴儿。建立母乳喂养卡片,凡出院产妇每人填写1张联系卡,由产科保健人员负责对婴儿黄疸的发生、发展及与母乳的关系进行随访观察,并做好登记工作。 1.2 母乳性黄疸的分型 (1)早发型:婴儿出生喂母乳后3天~4天出现黄疸,5天~7天黄疸达高峰,停母乳或用人工  相似文献   

8.
姚夏娟  张洁 《医疗装备》2023,(22):69-7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诊断ABO溶血性黄疸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45例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的50例非溶血性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第1、2天的血清CRP、PCT水平,入院第1天的血清CRP、PCT异常率,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率,并分析CRP、PCT单独及联合诊断ABO溶血性黄疸的价值。结果 入院第1、2天,试验组血清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试验组血清CRP、PCT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RP、PCT联合诊断ABO溶血性黄疸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的血清CRP、PCT水平高于非溶血性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且联合诊断价值高于两者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黄疸是新生儿遇到的第一个病。虽说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正常现象,但由于病因不一样,倘若不加注意,也会给新生儿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643例病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病因构成及护理。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43例新生儿黄疸病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以母乳性黄疸占首位353例(54.9%),其次是新生儿溶血病161例(25.0%)。结论加强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及早发现病理性黄疸,是预防核黄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足月儿发生率为60%,早产儿发生率为80%,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黄疸最严重的并发症。新生儿黄疸病因比较复杂,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此病发生,但临床常见病因以感染因素为主,其次是围产因素及ABO溶血因素。近一年临床发现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胆道闭锁、红细胞增多症及胎粪排出延迟所引起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13.
<正>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升高引起新生儿皮肤粘膜黄染。新生儿黄疸是儿科的常见病,由于发生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不同,“ICD-10”编码差异很大。医生只笼统写新生儿黄疸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不能一概编码为P59.9。应根据其发生原因不同给予恰当编码。 下面列举新生儿黄疸常见类型及其ICD-10编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其相关因素以及早期合理治疗对防止胆红素脑病的积极意义。方法:对18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49.4%)、围产因素(16.4%)、母乳性因素(15.8%)、不明因素(10.2%)、溶血因素(4.4%)及先天性因素(3.8%)。治疗主要以双面蓝光照射为主,补碱补液,对因治疗等。结论: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9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蓝光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清学指标水平[总胆红素(TBIL)、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计数(RBC)]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住院时间[(5.32±1.94)d、(49.15±15.32)h及(4.92±0.83)h]均短于对照组[(7.63±2.11)d、(58.69±19.86)h及(6.85±1.2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68、2.394及8.059,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BIL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儿TBIL水平[(75.85±4.41)μmol/L]低于对照组[(90.24±5.8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3,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儿Hb水平[治疗前观察组(144.53±5.41)g/L,对照组(143.96±5.46)g/L;治疗后观察组(142.87±5.39)g/L,对照组(142.79±5.42)g/L]和RBC水平[治疗前观察组(4.33±0.29)g/L,对照组(4.36±0.31)g/L;治疗后观察组(4.27±0.26)g/L,对照组(4.24±0.29)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66、0.066、0.444及0.484,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0.00%,对照组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结论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TBIL水平,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有利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1病历资料患者,男,17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学生。因暑期拟往肯尼亚旅游,于2012年6月4日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种了黄热病减毒活疫苗(Yellow Fever Attenuated Live Vaccine,YFV;17D鸡胚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1004,有效期至2012年10月21日)。接种途径为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剂量为0.5ml,接种后患者留观20分钟,无任何不适主诉及异常表现。6月7日出现头痛、呕吐、恶心、乏力、纳差、腹部疼痛等不适主诉,继而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等症状。6月12~18日白行就诊于上海市三家医院。  相似文献   

17.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海口地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92例住院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例资料。结果: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为溶血病、感染、G6PD酶缺陷症、母乳性、头皮血肿、红细胞增多症、出生时窒息、胎粪排出延迟、新生儿肝炎综合征、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特点有黄疸程度上的高峰和发病数量上的高峰。结论:溶血病、感染和G6PD酶缺陷症为海口地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光疗和药物治疗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特征及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2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重度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B、C 3组,其中A组(22例)行双面蓝光治疗,B组(42例)行光疗与白蛋白联合治疗,C组(22例)行光疗、白蛋白与换血疗法联合治疗,对86例患儿病因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主要有溶血性疾病(34.88%)、外源性母乳性黄疸(17.44%)及继发感染(19.77%);A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95.45%;B组治愈42例,治愈率为100.00%;C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95.45%,各组治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红素脑病多由继发感染、溶血疾病及围生因素等导致,且在痉挛期的新生儿死亡率较高(13.33%)。结论重度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较多,通过定期检测其黄疸水平,有助于预防与控制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吴衍文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9):1378-1379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黄疸迁延不退的发生率、病因和诊断。方法总结黄疸持续2周以上的新生儿和婴儿临床资料,提出诊治要点。结果 114例中血清总胆红素(TB)均值204.123μmol/L,病因以原因不明、母乳性黄疸为主。结论黄疸迁延至2周以上者,考虑是病理性黄疸,也需要治疗。  相似文献   

20.
郑以州 《家庭医学》2007,(10):34-35
病案:患者刘某.男.36岁。起初出现头晕、全身乏力.并呈进行性加重的症状.同时伴有面色苍黄与尿色深黄。两周后.刘某去医院就诊.医生经过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后来经过“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长春新碱)”治疗10月余.由于刘某的病情反复发作.最后行脾切除术。术后继续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环孢霉素A治疗.并逐渐减量直至停用。在随访期河.患者的病情一直很稳定.末次随访时的血象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也就是说.刘某已经获得了痊愈.并已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