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癌症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必将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应激源,而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患者又将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应激水平、症状负担和心理状况等。因此,癌症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其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有报道显示,癌症患者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且与不良的身心健康程度呈高度正相关[1-2]。现将癌症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影响因素综述如下。1癌症患者应对的概念应对,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又可称为应付,即对人对事采取的措施、办法[3]。Lazarus等[4]和Folkman  相似文献   

2.
<正>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带来严重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癌症的确诊对患者是一个严重的心理应激,癌症患者中大部分存在恐惧、愤怒、绝望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影响癌症患者主要照顾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身问题,对于患者整个家庭都是严重的"应激因素" [1].有文献报道[2-4],癌症患者亲属的心理疾病发生率等于或大于癌症患者.近二十年,有关癌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引起较多关注.  相似文献   

4.
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癌症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全世界每年新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约 6 35万例 ,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1] 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应激是抑郁症的一个发病因素。癌症是一种应激源 ,一个人一旦被确诊为癌症 ,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反应 ,但如果反应过于消极或时间过长则易产生抑郁症状甚至抑郁症。[2 ] 癌症患者在诊断、治疗、恢复、死亡等阶段均可出现心理危机 ,包括不同疾病的心理反应和患病前后所致的情绪障碍 ,其中焦虑和抑郁性障碍比例高达 70 %左右。研究表明 ,癌症患者的心理过程主要经历震惊、否认、忧郁、对抗治…  相似文献   

5.
<正>癌症患者不仅身体上承受着病痛的折磨[1],心理上还被癌症治疗带来的焦虑、抑郁所困扰[2-3],如果患者无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则会出现生活质量低下,甚至增加死亡风险[4]。问题解决法[5]起源于认知行为理论中Lazarus和Folkman的应对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围绕问题开展一系列增强个人有效应对能力的认知行为训练,以面对生活中有害身心健康的应激源。近年来,问题解决法在国外癌症患者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癌症,其患病率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中居首位,且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且发病日趋年轻化^[1]。患有癌症时大多数人都可产生强烈的应激刺激,乳腺癌及其手术治疗可导致患者明显的应激反应,出现焦虑抑郁多怒恐惧等负性情绪^[2],影响治疗和康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以及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正>癌症的诊疗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应激源,在诊断、分期及病理确诊进程中,患者及家属会经历一段高度焦虑的时期;而后面临的不确定性预后、医疗决策的复杂性更让患者在心理上不堪重负[1]。卵巢癌是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卵巢癌发病率位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第八,同时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八大原因[2]。  相似文献   

8.
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行为及临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是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在癌症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患者来说 ,癌症本身也是一种应激源 ,同样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产生各种心理症状[1 ,2 ] 。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 )是通过电离辐射而使生物体细胞产生一系列的损伤。文献报道 ,国内约有 6 5 %~ 75 %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过放射治疗 [3,4 ] 。肿瘤放射治疗学已成为一个专门学科。2 0世纪 6 0年代以前 ,很少有人研究癌症患者对放疗的心理反应 [5] 。放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 ,除肿瘤外很少用于其他疾病 ,所以非肿瘤科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社会公众对放射治疗知之…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研究表明,因工作失意、亲人去世、家庭不和或破裂、意外事故等原因引起精神压抑的人容易患乳腺癌和肺癌。同时,癌症目前仍是病死率较高的疾患,所以一旦患了癌症,许多患者会出现紧张、恐惧和焦虑等情绪。显然,癌症既是躯体疾病,也是心理疾病[1]。白血病是一类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在被告知情病情后,由于面临死亡的威胁、形象受损、经济负担等影响,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应激,对病情有不良影响、拒绝治疗、甚至会出现自暴自弃[2]。为了使白血病患者顺利接受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根据白血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常用心理护理方法,提出运用佛学进行心理护理的新理念。1白血病患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育龄癌症患者是指 15~49 岁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包括青年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研究[1-2]显示,全球青年和青少年新发癌症数超 100 万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育龄癌症患者存活率提高,有生育意愿的患者越来越多,研究[3]显示,74.0%的未生育育龄癌症患者表示有生育意愿,45.8%已生育患者希望再生育更多的子女.但...  相似文献   

11.
癌症患者家属身心反应与干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楼妍  黄回  杨明丽 《护理与康复》2007,6(5):302-305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癌症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越来越多癌症患者的治疗与休养从医院转到家庭,家庭照顾是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模式.癌症患者家属在照顾过程中经历着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即在应激源作用下产生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1],这种变化严重影响着患者家属本身的身心健康水平,继而影响到对患者的照顾水平[2,3 ].本文从身心反应、影响因素及现有干预措施三方面对癌症患者家属的研究现状作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对曾经历、目睹或面临的导致或可能导致自己、他人死亡或严重躯体伤害的事件、严重创伤的强烈的害怕、无助或恐惧反应,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闯入性的创伤体验,持续的高警觉和回避[1]。临床心理学将癌症这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视为导致PTSD的应激源之一。有研究发现,癌症患者PTSD的现患病率为3%~19%,终生患病率为10%~22%[2]。患有PTSD  相似文献   

13.
正癌因性疲乏是指癌症或癌症治疗等疾病相关因素造成患者出现持续的疲乏感,这种疲乏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但与其近期的活动量不相符~[1],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2]。与非癌症相关性疲乏相比,癌因性疲乏的程度更为严重,持续时间更长~[3]。患者在癌症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中度至重度的疲乏,甚至引起治疗的中断~[4]。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存在较大的异质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报告[1]显示,201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 400万,癌症幸存者约3 200万,且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癌症患者表示缺少足够的信息支持[2],并在治疗后会产生焦虑、抑郁、身体症状、认知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癌症患者健康相关  相似文献   

15.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首要因素,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全世界癌症新发患者约1400万,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约820万,癌症幸存者约3200万[1]。癌症患者和配偶常有相似的心理反应,如震惊、否认等[2-6],并存在较多的心理负担,如焦虑、抑郁、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困扰等,这些心理负担对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性生活及生命质量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7-12]。为患者和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妇科癌症术后病人配偶实施心灵关怀干预对配偶应激压力、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70名病人配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名,对照组行入院宣教、疾病相关知识的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心灵关怀护理,由心灵关怀驿站成员在配偶陪伴妻子入院时、治疗中、出院前3个阶段分别对配偶开展心灵关怀护理;采用家属应激量表(RSS)、配偶生活质量量表(QOL)、癌症病人社会支持量表对配偶的应激压力、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然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配偶干预前后RSS得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身体健康、生活满意度、心理应对、积极影响维度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配偶应激压力和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灵关怀能减轻妇科癌症术后病人配偶的应激压力,能增强癌症术后病人配偶的社会支持度,提高癌症术后病人配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癌症患者配偶照护负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200万,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治疗手段不断进步,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癌症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漫长过程,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其家庭主要成员--配偶同样承受着心理应激[1].他们照顾并陪伴患者诊治,获取治疗信息、参与治疗计划,同时还要支付医疗费用、维持家庭生活,又不能放弃工作与学习,在身体、心理、经济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负担[2].  相似文献   

18.
正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r fatigue,CRF)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是一种持续性的主观疲劳感,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而与近期的活动无关,并且干扰正常生活。与正常人的疲劳相比,CRF的特点是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缓解等[1]。在癌症患者中,乏力作为癌症疾病的早期症状发生率高达70%~100%[2]。CRF直接影响着癌症患者的身心状况、家庭和社会功能,以及他们对生存质量的满意度[3]。因此,  相似文献   

19.
癌症是一种心身疾病,关于诱发精神障碍,国外已有较多的报道^[1-3],Dergatis等^[2]曾报道各类癌症患者在不同发展期中伴有精神障碍者占42%。食管良、恶性肿瘤所致狭窄,导致患者吞咽困难、进食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4]。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100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约600~700万。在我国每年新增癌症人数约16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约130万[1]。临终关怀中60%是癌症患者,因此,癌症患者已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