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混合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辉  张春丽  刘喜 《医学综述》2013,19(13):2456-2458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患儿混合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组成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痰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及胸片检测,对于有支气管镜检查指征的患儿同时做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对肺泡灌洗液做培养。结果在3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中有156例患儿混合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52.67%),其中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者80例,占51.28%(80/156),混合病毒感染者46例,占29.49%(46/156),混合细菌感染者30例,占19.23%(30/156),年幼患儿(≤3岁)以混合病毒感染为主,年长患儿(>3岁)以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为主。与肺炎支原体肺炎非混合感染组比较,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组的热程显著长于肺炎支原体非混合感染组,且发生胸腔积液的概率也显著增加(P<0.05)。影像学方面,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组较肺炎支原体肺炎非混合感染组更容易出现大片状阴影(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混合感染较为常见,混合感染率占半数以上,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率最高,其次为病毒混合感染率,细菌混合感染率最低。年幼儿童以病毒混合感染为主,而年长儿童则以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下呼吸道非典型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嗜衣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获取1~24月婴幼儿的鼻咽分泌物,利用多重PCR检测鼻咽分泌物中的肺炎支原体和肺炎嗜衣原体,并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结果 在所获得的12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标本中,共检测出阳性标本28例(23.3%),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最常见(12/120,10%),肺炎嗜衣原体4例,沙眼衣原体4例.混合感染8例,其中5例为肺炎支原体合并肺炎嗜衣原体感染,2例为肺炎嗜衣原体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1例合并有3种感染.感染患儿年龄大部分分布于6~12月之间(50例).此外,在这个年龄组所有感染病例中,6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4例为肺炎嗜衣原体感染.结论 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中,这些非典型细菌可能是重要的感染因子,可诱导严重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3.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 (Mp)、肺炎衣原体 (Cp)的感染情况。方法 Mp检测采用培养法 ,Cp检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 ,对 2 0 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检测 ,并以同期体检的 3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从感染率、感染年龄、感染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感染率、Mp、Cp单项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岁组Mp、Mp +Cp及总感染显著高于≤ 3岁组 (P <0 .0 5 ,P <0 .0 1) ,Cp感染率和各病原感染部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者有相当高的Mp和Cp感染率 ,Mp感染和Mp +Cp混合感染以 >3岁儿童为主 ,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法对1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同时进行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总检出率为52.0%,其中肺炎支原体为24.0%,解脲脲原体为21.3%,沙眼衣原体为10.2%,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为2.2%,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为2.4%。在年龄分布上,〈28 d组患儿解脲脲原体感染率高达30.3%,且与其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的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28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四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脲脲原体冬春季感染率高,沙眼衣原体春季感染率低。结论:新生儿较其他年龄段患儿易感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逐渐增高。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法诊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快速、敏感,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在几种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感染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几种呼吸道疾病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率.结果:肺炎、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该病原感染率高于其他几种呼吸道疾病,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感染常见病原的感染率、 混合感染情况,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139例肺炎患儿,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应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来进行9种病原体检测,对检测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在检测的9种病原体中,检出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肺炎支原体(MP)39.57%、肺炎军团菌(LPNL)19.42%、乙型流感病毒(FluB)11.5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7.19%、腺病毒(ADV)6.47、甲型流感病毒(FluA)5.76%、副流感病毒(PIV)4.32%、Q热立克次体(QFR)1.44%、肺炎衣原体(CP)0.72%.②在肺炎4个年龄组中合并两种病原体感染在3<年龄≤6组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 ①肺炎支原体为小儿常见病原.②混合感染多见于3~6岁小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MP)在几种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感染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几种呼吸道疾病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肺炎支原体 (MP)抗体阳性率。结果 :肺炎、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该病原感染率高于其他几种呼吸道疾病 ,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呼吸道疾病 ,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郑志龙  陆击修  郝俐 《吉林医学》2011,(33):6984-6985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巨细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162例门诊患儿,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组(观察组)和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巨细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两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巨细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衣原体的表达。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了 2 9例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 (难治组 )衣原体急性感染指标、衣原体抗体IgM ,同时检查支原体抗体IgM及冷凝集实验 ,常规细菌学检查 ,与同期住院的普通性下呼吸道感染 (普通组 ) 40例 ,门诊及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组 ) 3 0例进行比较。结果 :难治感染组衣原体急性感染率 68.9% ,显著高于普通组、上感组 ,上感组最低 ;支原体急性感染率难治感染组 3 4.5 % ,显著高于普通组、上感组 ;衣原体混合支原体、衣原体混合其他致病菌感染均显著高于普通组和上感组。结论 :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中衣原体感染率较高 ,且易与支原体、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 ,衣原体的慢性感染可能是难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德 《中外医疗》2012,31(1):168+170-168,17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5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外周血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结果按年龄分布,0~3岁患儿支原体抗体检出率为25.54%,4~7岁患儿支原体抗体检出率为29.54%,8~12岁患儿支原体抗体检出率为20.00%。按季节分布,春节阳性率为20.99%,夏季阳性率为34.46%,秋季阳性率为39.82%,冬季阳性率为14.65%。按性别分布,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26.18%与26.6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的病原体,发病高峰期以夏秋季为主。4~7岁儿童应该加强锻炼,注意预防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1.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玲  刘丽平  戴宝泉 《医学综述》2009,15(19):F0002-F0002,F0003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的98例小儿慢性咳嗽和60例对照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浆MP、CP特异性IgM抗体,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MP感染45例(45.9%)、CP感染12例(12.2%);对照组MP感染4例(6.7%)、CP感染2例(3.3%),研究组混合感染5例(5.1%),对照组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小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MP-IgM、CP-IgM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呼吸道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标本进行多重PCR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06~2009年本院住院的158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用需要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30例同龄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所有儿童24h内接受标准的纤维支气管镜介导的支气管肺泡灌洗。用多重PCR检测灌洗液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嗜衣原体。并用细菌培养等常规方法对这些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进行分析。结果常规细菌学诊断方法显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嗜衣原体在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分别占14%,21%,3.2%,和0%。而应用肺泡灌洗液多重PCR这种诊断方法,这些病原体在这些病人中分别占了28%,47%,4%和1%,其敏感性分别为87%。90%,100%和0%,特异性分别为81%,64%,100%和99%。在104位检查前服用了抗生素的支气管镜检患者中,肺炎链球菌通过细菌培养来确诊占2.9%,而通过多重PCR则为31%。在对照组中多重PCR鉴别肺炎链球菌的比例为17%.流感嗜血杆菌为40%。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合多重PCR能够有效的用来鉴别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嗜衣原体,这在已经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中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的年龄、性别、季节、症状等分布情况.方法 对2020例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应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体外诊断测试剂盒(SERODIA-MYCOⅡ)检测血清MP-IgM抗体.结果 男性MP-IgM抗体阳性率为18.3%,女性阳性率为29.2%,男女比例为1:1.6.1岁以下阳性率最低,3~13岁阳性率最高,1岁以下、1~3岁和3~13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6岁与6~13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程度的MP感染病例发生,11~1月份MP发病率比其它月份高.MP感染主要累及呼吸系统,也可累及呼吸系统以外器官.结论 MP感染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为主.MP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亦可伴发多器官损害(包括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致病菌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本地区非典型致病菌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方法 2001年12月~2003年4月我院收治CAP患者239例,通过痰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尿液检查和血液培养测定病原体,并对其中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及治疗干预。结果 113例患者有明确病原体感染,占47.3%。感染非典型致病菌共51例,占45.1%,其中感染肺炎支原体者31例(27.4%),感染肺炎衣原体者16例(14.2%),双重感染者4例(3.5%)。尿军团菌抗原测定均为阴性。临床症状以咳嗽(88.2%)、发热(66.7%)为主,咽红(52.9%)、肺部干湿性哕音(47.1%)为主要体征。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20例(39.2%),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内35例(68.6%)。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是CAP的重要非典型致病菌,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如拟诊有此类病原体感染时,应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肺炎支原体不同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肺炎支原体(MP)培养和以明胶颗粒检测MP-IgM。结果 49份细菌培养阴性的49份标本中MP培养阳性占10.2%,而MP-IgM均阴性(100%)。结论 MP-IgM以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不仅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而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肺炎衣原体AR39的RNase H IIa(CpRNase H IIa)进行克隆、表达和性质鉴定。方法按已知的CpRNase H IIa基因设计引物、扩增。用pET表达系统(表达载体、大肠杆菌BL21和N i-NTA树脂)构建重组质粒,表达和纯化CpRNase H IIa。5’3-2P标记底物RNA/DNA,鉴定酶学性质。结果CpRNase H IIa能切割RNA/DNA杂合体的寡聚核糖核苷酸链,产生3’羟基和5’磷酸基团的末端。CpRNase H IIa对Mg2 和Mn2 表现出明显的离子偏好性,且反应最适pH值为9~10。CpRNase H IIa切割12个碱基对的RNA/DNA杂合体底物的多个位点,但主要切割位点位于c10-g11之间与u7-g8之间。结论CpRNase H IIa可以有效的降解RNA/DNA杂合体的RNA链,于肺炎衣原体内担负着一定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感染分布特点及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临床多个科室标本,共筛查出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株523株,分析其临床分布情况及病区分布情况。将配置好的头孢三嗪、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分别单独或与西药配伍加入适当浓度的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落中,经动态比浊法测定内毒素含量。结果在临床分离出的523例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株中,来自于呼吸道标本所占的比率最高,其次为中段尿液、脓液及伤口分泌物、血液。在各标本中产ESBLs阳性率最高的为呼吸道标本,其次为脓液及伤口分泌物、血液、中段尿液。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病区分布情况:呼吸科所占比率最高,其次为ICU、感染科、泌尿外科。产ESBLs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ICU所占百分比最高,其次为肿瘤科、呼吸科、感染科。鱼腥草组、穿琥宁组及与西药配伍组内毒素产生的量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有一定特点,中药抗菌药物配伍西药对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内毒素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在症状、体检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全部治愈。结论: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变化快,多有肺外症状,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彭好  李琴  兰田  袁涛 《四川医学》2010,31(8):1113-1115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药敏情况,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肺炎53例痰液标本,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行ESBLs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临床特征无特异性。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为39.62%。社区获得性感染与院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产酶率分别为30.77%,64.29%。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对头孢西丁的敏感率显著高于其他头孢类抗生素。产ESBLs菌株耐药性比非产ESBLs菌株强。结论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院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及耐药率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可作为我科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