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9年以来,经超声显象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为嗜铬细胞瘤17例,其中2例为异位嗜铬细胞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影像学诊断。结果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占60%、持续性高血压占34、3%、血压正常占5.71%;临床上有三联症状(头痛、心悸、多汗)之一的占94.3%;尿VMA检查35例.阳性率85.7%,B超检查29例,阳性率89.7%,CT检查18例,阳性率100%,MRI检查19例,阳性率100%.131^I-MIBG检查25例,阳性率100%;35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肿瘤位于肾上腺的占85.7%.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占14.3%.其中复发性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结论尿VMA检查是嗜铬细胞瘤定性诊断的依据,B超、CT、MRI、131^I-MIBG检查为定位诊断的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嗜铬细胞瘤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膀胱嗜铬细胞瘤为膀胱非上皮肿瘤,仅占膀胱肿瘤的0.06%,嗜铬细胞瘤的1%,由于其较低的发病率,部分膀胱嗜铬细胞瘤术前常被误诊为膀胱癌,而导致术中意外。为提高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专家回顾性分析了1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论认为:与排尿有关的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头痛头晕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表现,可应用B超、CT、MRI、123I-MIBG作定位诊断,尿VMA和儿茶酚胺作定性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严格随访。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 ,发病率占高血压病的 0 1 %左右 ,临床表现各异。结合患者发病特点及血、尿香草基杏仁酸 (VMA)测定 ,定性诊断一般不难。但约 4 %~ 1 0 %的病人其肿瘤可向肾上腺外转移 ,使其定位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就 4例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行1 3 1 I -MIBG(间位碘代苄胍 )ECT显像 ,并参照B超、CT及MRI检查 ,结合文献 ,探讨其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的价值。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 临床资料详见表 1。表 1  4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及影像检查结果例号性别年龄 (岁 )临床所见 影像检查结果B超C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经CT检查的异位嗜铬细胞瘤15例。结果 CT查出肿瘤为100%,15例中术前CT诊断为异位嗜铬细胞瘤13例,诊断准确率86.7%;15例中良性13例,恶性2例,恶性比例占13.3%。结论 CT检查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定性最有效的影像检查。CT结合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及影像特点,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准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及减少手术失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嗜铬细胞瘤进行分析。结果: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交感神经兴奋及高代谢症群仍为主要表现(血压升高75.6%,心悸73.3%,头痛68.9%,多汗66.7%,消瘦57.8%);结合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术前确诊率达95.6%;多种诊断手段相互配合对明确不典型病例肿瘤所在部位有实用价值;经用苯苄胺做充分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早期采用有效手段发现肿瘤,积极有效控制血压及症状,尽早手术,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9年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同手术期处理,术式选择与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采用开放手术18例,后腹腔镜手术者有16例,膀胱内异位嗜铬细胞瘤经尿道切除1例,术中血压波动较大的有17例,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血压均恢复正常。结论嗜铬细胞瘤表现为继发性高血压,诊断要结合3次以上尿VMA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定性、定位,且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对嗜铬细胞瘤认识的提高,典型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治已逐渐为广大临床医师所掌握。对诊断明确的肾上腺巨大嗜铬细胞瘤而言,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首选方法。笔者总结2003~2013年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43例巨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取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2003~2013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诊断与处理的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在镜检中出现头痛、多汗、高血压等症状,4例术前均确诊;术中血压变化2例;4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嗜铬细胞瘤,随访症状均消失,未见复发和恶变。结论排尿时典型发作的高血压为其主要症状,如B超、CT及膀胱镜检查发现黏膜下肿块,应高度怀疑本病;尿儿茶酚胺测定可作为定性诊断;充分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治疗应手术切除,术后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合并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根据本院诊治的嗜铬细胞瘤合并妊娠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考虑本病,及时行尿香草扁桃酸(VMA)检查,明确诊断,给予服用苯苄胺控制血压,行剖宫产术及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结果:术后血压正常,尿VMA正常,母子平安。结论:嗜铬细胞瘤合并妊娠时,母亲和胎儿围生期病死率高,一旦确诊需马上应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并尽量避免阴道分娩,选择剖宫产术,降低此类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12例儿茶酚胺症均经病理及手术证实,其中10例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MP),1例肾上腺髓质增生(AMH),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CA和VMA测定对诊断有特异性,AMH的诊断依赖于病理,对于无高血压症状的嗜铬细胞瘤,认为采用“静止嗜铬细胞瘤”为妥,手术是治疗儿茶酚胺症的根本治疗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嗜铬细胞瘤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镇美 《江苏医药》1992,18(6):321-324
据近年来尸检报道,嗜铬细胞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很多患者生前得不到正确诊断,死后才发现有嗜铬细胞瘤,获得诊断时的平均年龄,生前为48.5岁,尸检为65.8岁,说明临床对嗜铬细胞瘤的了解还很不全面,往往仅注意到典型症状而对其它的病理生理改变,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患者得不到  相似文献   

13.
张萍  潘天荣  杜益君 《安徽医药》2013,17(9):1560-1561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来源的一种产生儿茶酚胺并引起高血压的少见肿瘤,嗜铬细胞瘤合并妊娠则更加少见,大约50 000个足月妊娠中有1例发生[1].临床上常出现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现笔者将所经治的1例分娩诱发嗜铬细胞瘤危象的孕妇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以期能够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膀胱嗜铬细胞瘤为一种罕见的异位嗜铬细胞瘤,本文报告了我院收治的7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与排尿有关的高血压发作,及头痛、心悸、血尿、视物模糊或大汗。通过测定血、尿中升高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可确立术前诊断,定位诊断则首推 CT检查。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肿瘤,大多数病人可获痊愈。  相似文献   

15.
于德民  高玉琪 《天津医药》1993,21(10):597-599
本文报告2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病IIA型,1例为双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伴甲状腺髓样癌,另1例右肾上腺及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伴甲状腺髓样癌。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本病的临床类型、诊断和治疗,并强调血清降钙素测定对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卫生部在2021年5月的Health Product InfoWatch中发布消息,提示在已确诊、疑似或未察觉的嗜铬细胞瘤患者中使用全身用皮质类固醇时的嗜铬细胞瘤危象风险. 据医学文献报道,当全身用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用于已确诊、疑似或未察觉的嗜铬细胞瘤患者时,与嗜铬细胞瘤危象(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急症)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坚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38-138
目的:研究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例嗜铬细胞瘤并高血压危象的患儿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嗜铬细胞瘤为儿科少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不易诊断。结论:对可疑病例应引起医生高度重视,及早进行实验室检儿茶酚胺代谢物的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田素芹 《淮海医药》1999,17(4):33-33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很少见的肿瘤,近年来由于对该肿瘤的临床表现逐渐熟悉。诊断方法大有改进,尤其自Armstrong在该患者的尿中发现肿瘤分泌儿茶酚胺代谢产物VMA以后.此瘤发现率大大提高。国内有文献报道已有350多例以上,国外也有文献估计已有1000余例以上。我院1983—1997年共诊断嗜铬细胞瘤8例,另收集外单位12例。本文就20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冯凭  王家驰 《天津医药》1994,22(11):665-667
报告、分析了24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异位嗜细胞瘤,其中2例为多发性嗜铬细胞瘤,3例为恶性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比较,异位嗜铬细胞中恶性肿瘤者较多,除膀胱嗜铬细胞瘤外,病人的临床表现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者相似。异位嗜铬细胞瘤的生化诊断无特殊,但定位因素,CT扫描联合超声波检查是异位嗜铬细胞瘤的最佳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大多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10%异位。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在腹膜后中线两旁沿交感神经链分布的区域,常见部位是腹主动脉旁、肾门、肠系膜根部、后纵隔和颈总动脉旁及膀胱壁等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钙化,也可有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等少见表现。我们总结分析11例确诊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