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粘膜的上皮情况对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的发病有较大的影响。临床实践表明RAU较少发生于角化程度较高的硬腭和附着龈,而其他区域的口腔粘膜则都是RAU的好发部位;其次,90%以上的RAU患者无吸烟、饮酒习惯,当口腔粘膜因某些  相似文献   

2.
已知吸烟对机体的损害性,其中吸烟与肺癌及冠心病等的关系尤其受到重视。近年来的许多报告也重视吸烟对口腔组织的损害,本文就吸烟与口腔病变的关系加以探讨。对口腔粘膜的影响吸烟刺激能促进口腔粘膜角化。即使在无角化的颊及口底粘膜上皮细胞,持续的吸烟刺激也可导致增厚及产生角蛋白,并出现临床症状。腭粘膜固有的角化细胞则因吸烟而角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病例上皮组织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取24例患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的口腔粘膜作光镜检查以观察上皮组织的改变,其中13例作了电镜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在24例活检标本中,13例的上皮萎缩,1例上皮厚度正常,9例上皮增生。萎缩的上皮在大多数病例中有钉突丧失。上皮显示不全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者17例,正角化或过度正角化者4例,无角化者3例。细胞内水肿15例。作电镜观察的13例标本全部有细胞间隙水肿及细胞间隙内有细胞碎片存在。作者把棘细胞层细胞核中央液化变性致细胞核呈“O形”,但核膜不消失作为在电镜下诊断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的特征性结构。  相似文献   

4.
复方苔藓片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來,由于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明了,故至今仍缺乏特效疗法。国外常以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为主治疗,但是不易完全治愈,更重要的是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对于扁平苔藓的过度角化的口腔粘膜无效。  相似文献   

5.
材料和方法作者将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分3组。第1组,13名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选择标准为:(1)有典型临床表现,(2)活检有扁平苔藓特异表现,即粘膜轻度增厚及明显的带状上皮下淋巴样细胞浸润区,淋巴细胞外渗,上皮基层变性。第2组为10名口腔角化症(白斑)患者,无上皮异常增殖,全部为吸烟者。受累的口腔粘膜呈现典型白斑临床表现。活检标本见固有层角化及轻度炎性浸润,无上皮异常增殖。第3组7人,为白斑合并扁平苔藓患者,所有患者均吸烟。扁平苔藓  相似文献   

6.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表现为全口粘膜苍白 ,尤以舌背及软腭明显。双侧颊粘膜牢固地固定于深部组织 ,扪之呈硬板状。软腭缩短 ,有索状瘢痕从翼下颌韧带向咽弓放射 ,扁桃体变硬 ,被挤压在纤维化的咽弓之间。舌乳突萎缩 ,活动受限 ,不能伸出口外。上下唇触诊呈纤维索状 ,下唇更明显。在患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颊部或下唇部取活组织检查时 ,便可发现口腔粘膜上皮增生或萎缩 ,表面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 ,上皮下胶原纤维增生并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早期血管扩张 ,后期血管壁增厚已在文献中有详细的报道。但对患有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的患者牙…  相似文献   

7.
关于口腔白斑离子导入疗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口腔白斑是一种发生于口腔粘膜的角化异常病损。由于它在病理上除有慢性炎症变化外,还有角化不良或/和不典型增生改变,故常被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各国关于白斑恶变率的报道不一,国外报道为0.13%~10%,国内天津报道1959~1980年间收治95例口腔粘膜白斑癌变率为24.2%,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因其病因迄今未完全明瞭,在治疗上也缺乏有  相似文献   

8.
纤毛菌属中的颊纤毛菌,是含铁的细菌,属于口腔的条件致病菌。粘膜上皮营养障碍,特别是角化和过度角化区,为纤毛菌病的发展造成最适宜的条件。纤毛菌长期寄生在粘膜上,可侵入粘膜下组织,甚至导致纤毛菌性脓毒症的发生。为查明颊纤毛菌对口腔粘膜病的病因学作用,进行临床和细菌镜检155例,其中24例无主诉(对照组)。131例主诉口腔不适,临床确诊纤毛菌病。对照组从舌和颊粘膜各区取材,粘膜病变组从病灶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12例不同临床类型的口腔粘膜白斑活检标本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组织学观察,其结果如下:光镜观察:单纯型:上皮增生,棘层肥厚,正角化或过度正角化,颗粒层明显,结缔组织内轻度炎症细胞浸润。上皮与结缔组织间界限清楚。  相似文献   

10.
吸烟引起口腔粘膜白色损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荃香 《口腔医学》1990,10(3):146-148
<正> 本文目的是通过5125吸烟人诱因,研究吸烟对口腔粘膜白色损害及其发展,并重点分析227人完全由吸烟引起的口腔粘膜白色损害情况,结果报告如下。资料来源1985~1987年,我们在给工厂、机关、部队和部队中离退休干部体验时,在统一标准下,利用灯光,按不同区域进行了13468人的口腔粘膜检查。对吸烟、托牙、残冠、残根造成的口腔粘膜白色损害以及白斑、扁平苔癣等分别进行记录。对有吸烟史,同时又有残冠残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放射免疫扩散法测定43例口腔粘膜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和唾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白斑16例,扁平苔癣10例,唇炎7例,唇红缘局限性过度角化症6例,病(Bowen氏病)1例,皮角3例。全部病例均做病理切片,组织学检查发现37例为相应癌前病变的典型特征,6例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McCarthy和Shklar三种组织学表现:(1)不全角化或过度角化,(2)基底层水肿变性,(3)结缔组织浅层广泛性慢性炎细胞浸润,对65例口腔扁平苔癣标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1、2、3。年龄在21~78岁平均年龄男性46.6岁,女性51岁。两个以上部位出现病变者25例,占38%。3例形成水疱。过度角化:过度不全角化最多,占82%,其余皆为过度不全角化与过度正角化两者兼有。  相似文献   

13.
患者为女性,31岁,高加索人。主诉在3唇侧牙龈有黑斑逐渐加深且变大。患者否认有能引起口腔粘膜色素沉着的肾上腺疾病,胃肠疾病,以及遗传性疾病。有口服避孕药史和吸烟史,而且最近吸烟量增大。衔烟的部位正对着牙龈色素沉着的部位。病变范围局限于边缘龈。按之不退色,同位素放射示踪检查,病变区无明显核素聚集。患者角化龈带很宽。手术切除病变活检,镜下可见牙龈上皮为多层鳞状上皮细胞,有角化,粘膜下为纤维结缔组织,基底层有大量棕褐色细胞团块,可以发现有黑色素颗粒沉着,最后诊断为“吸烟者黑变病”。讨论1977年Hedin报告了由于单纯吸烟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追踪研究257例口腔粘膜白斑病,平均追踪时间为7.2年。所有病变都大于1cm。70%的患者有二个以上的病灶。颊粘膜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46%),其次是牙龈(40%)、腭(27%)、舌(26%)、口底(22%)和唇(11%)。在最初的活检中,235例为良性粘膜白斑病,22例为有不同程度上皮不典型增生的病变。长期追踪的结果进一步证实口腔粘膜白斑病的癌前性质,其中45例(17.5%)在上皮角化过度处发展为鳞癌。此癌变率比既往多数文献报道(0.13%~6%)为高,这是由于延长追踪时间,粘膜白斑病的恶变数也增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口腔扁平苔藓(OLP)各临床型的长期病程,鉴定各临床型的表现和消退与年龄、性别、全身疾病、用药、吸烟及局部类固醇和/或抗霉菌治疗等因素的相关性。作者采用的诊断标准为口腔粘膜花纹状、白色微突起病损(网状)或针尖大、白色微突起病损(丘疹状),病变组织活检示上皮过角化、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上皮下呈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带状侵润。按Andreasen将OLP分为六型。除萎缩和/或溃疡两型一年复诊两次外,其余各型均一年复诊一次。随访期1~26年(平均7.5年)。记录年龄、性别、全身疾病、用药、吸烟及  相似文献   

16.
自1985年6月我们共观察并治疗了流电作用引起口腔粘膜苔藓样病变11例,其中3例未复查,1例观察时间短,其余病例均在去除口腔内金属修复体后1—5个月内病变全部消失或好转。其中女性7例,男性4例,年龄在22岁~54岁。发病时间:在银汞充填后10天~5个月,在相应颊粘膜出现白色病变,这些口腔粘膜白色病变临床上象一个白斑,并且直径不小于5mm、不能用钝的器械擦掉,并没有一种明确的分类,而扁平苔藓在病损则有典型的wickham氏条纹,组织学上出现过度角化,上皮萎缩基底层液化变性,基底膜增宽,结缔组织中出现淋巴渗出。  相似文献   

17.
局灶性上皮增生(focal epithelial hyperplasia F E H)自1965年由Archard等报告了美州印第安人19个儿童口腔粘膜上发现F E H之后,至今世界上有不少地区和种族都有此类报导。本文作者报导一个12岁的印第安人男孩,上、下唇,颊和舌背有多个高起无蒂的结节,质地柔软,与周围粘膜颜色相同。口底、软腭、牙龈和身体其它部位正常。组织学上见棘层增生,过度不全角化,上皮钉突增大而  相似文献   

18.
异种合金义齿对机体有不良影响,义齿在口腔内引起电化学腐蚀和金属微量元素弥散,有些病例出现不能耐受综合征,主诉舌尖和舌缘灼痛,有金属味,口腔干燥,全身不适,头痛和易激动。客观检查,口腔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口疮,角化过度和上皮剥脱。义齿金属离子电离可成为变应原。作者研究使用异种合金义齿时唾液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检查有异种合金义齿不能  相似文献   

19.
口腔粘膜上皮是外胚层分化来的复层鳞状上皮,自基膜起,由深至浅共分四层:基层、棘层、粒层、角化层(见于角化型上皮)或表面层(见于非角化型上皮)。构成上皮的细胞有四种,即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郎格罕细胞(Langerhans cell)和麦克尔细胞(Merkel cell),后三种细胞都属于非角质形成细胞。本文观察了人口腔粘膜四种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尤其对数量较少、分布不匀,因而在电镜下很难找见的麦克尔细胞作了较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0.
牙源性角化囊肿发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目的:探讨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组织由来。方法:将小鼠胎仔的牙板与牙乳头、口腔粘膜上皮与牙乳头,以及牙胚制成移植片,分别移植到同系成鼠的肾被膜下,定期回收组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58例移植片中,41例形成角化囊肿,45例伴有牙体组织形成。结论:实验产生的角化囊肿在组织学上与人的牙源性角化囊肿十分相似,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该囊肿提供一个较理想的动物模型;证实了牙源性上皮可以发生角化;提示了牙板、口腔粘膜上皮和外釉上皮可能是该囊肿的组织由来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