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茵(helicobacter phlyori,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rmia,IDA)的关系。方法:选择伴IDA、Hp感染阳性的慢性胃炎病人64例为观察组,慢性胃炎无贫血病人80例为对照组,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观察组Hp阳性病人分为A、B、C组,A组给予硫酸亚铁和抗Hp治疗,B组给予硫酸亚铁和安慰剂治疗,C组给予抗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网织红细胞(Re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64例中60例Hp阳性,对照组80例中62例Hp阳性,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中A、C组与B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改变厦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IDA有一定相关性,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VCS参数及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的关系。方法选择Hp阳性慢性胃炎109例、Hp阴性慢性胃炎91例及健康对照者100例,使用 Beckman Coulter LH 750血液分析仪 VCS 技术分析白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TRAIL浓度。结果 Hp阳性慢性胃炎组淋巴细胞计数(LY)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NE、LY%、单核细胞比率(MO%)及MO参数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NV-SD)、淋巴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LV-SD)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Hp阳性胃炎组三种参数值高于Hp阴性胃炎组,Hp阴性胃炎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和单核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MV-SD)比较Hp阳性胃炎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Hp阴性胃炎组(P均<0.05);三组间中性粒细胞传导性平均值(MN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性粒细胞光散射平均值(MNS)和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LV)比较,Hp阴性胃炎组与Hp阳性胃炎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Hp阴性胃炎组、Hp阳性胃炎组均与健康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均<0.05);Hp阳性胃炎组血清sTRAIL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Hp阴性胃炎组(P均<0.05)。结论联合白细胞VCS参数及血清sTRAIL浓度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组织炎症活动性程度、幽门螺杆菌(Hp)密度的影响。方法对慢性胃炎病人80例进行血清CagA抗体检测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CagA抗体与慢性胃炎病人胃黏膜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CagA抗体对慢性胃炎病人Hp密度的影响。结果慢性胃炎病人血清CagA抗体阳性52例(65.0%),阴性28例(35.0%)。同性别CagA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炎症活动性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161、6.111,P〈0.05);肠上皮化生、萎缩、Hp密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间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胃炎CagA抗体阳性病人的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更明显,人体不能有效清除Hp在胃黏膜中的定植。  相似文献   

4.
胃黏膜脱垂所致慢性胃黏膜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巧玲 《临床医学》2010,30(4):52-53
目的研究胃黏膜脱垂(GMP)与慢性胃黏膜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胃镜检查的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所有患者中共35例存在GMP,其中慢性胃炎组及对照组中分别为22例和13例,慢性胃炎组中GMP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GMP在各年龄组,男女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GMP阳性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率与GMP阴性患者中Hp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P与慢性胃黏膜损害相关,GMP发生与性别、年龄、Hp感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发现Hp感染也是造成或加重机体铁营养不良的因素。为了探讨缺铁性贫血(IDA)与Hp感染的关系,我们检测了42例Hp阳性的IDA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发生及发展相关性。方法对行胃镜检查2 789例慢性胃炎病人的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慢性胃炎与Hp感染关系。结果中老年组(40~87岁)Hp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18~39岁),差异有显著性(χ2=46.60、29.08,P〈0.01);不同性别组间Hp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动性胃炎组Hp感染率为99.0%,中重度感染占51.5%,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组(χ2=179.93,P〈0.01)。慢性浅表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为83.6%,慢性萎缩性胃炎为95.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8.88,P〈0.01)。Hp感染阳性组重度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均较Hp阴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uc=-30.19~-13.17,P〈0.01)。结论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感染幽门螺杆菌(Hp)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血氨浓度的变化。方法确诊的肝硬化住院患者116例,Hp阴性患者设为A组(40例),Hp阳性(76例)患者随机分为B组(40例),C组(36例)。三组行护肝治疗和降血氨的标准化治疗,C组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三组治疗时间为2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分别测空腹血氨值。结果 Hp感染与血氨浓度关系:阳性组血氨(85.3±25.8)μmol/L浓度高于阴性组(62.9±24.0)μmol/L,差异无显著性(P〉0.05)。Hp治疗前后血氨浓度变化:阳性组76例根除2周后66例转阴,治疗前血氨与治疗后血氨(57.6±27.1)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p感染对不同肝功能期血氨的影响:阳性组76例按Child分级,A级、B级、C级三组之间血氨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性组A级、B级、C级之间血氨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在对其肝硬化常规治疗的同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降低血氨浓度,降低患肝性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C)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慢性胃炎患者,取胃窦黏膜进行HE染色及Hp检查,计算黏膜及黏膜下的完整和脱颗粒MC数。结果:Hp阳性组黏膜内MC脱颗粒者多于Hp阴性组(P〈0.01);MC计数在活动性炎症组高于非活动性炎症组(P〈0.01)。结论:MC可能在Hp相关性胃炎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韶华  韩颖  刘刚  郑复鹏  谢永强  侯凤玲 《临床荟萃》2011,26(15):1303-1304,1307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寻找合理的治疗疗程。方法将15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7、10、14日治疗3组,分析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0日组和14日组的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7日组(89.6%9、1.3%vs 73.4%,P〈0.05),而10日组与14日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日组和10日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14日组(4.1%6、.2%vs 21.7%,P〈0.05),而10日组与14日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日疗法可考虑作为本地区根除Hp、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崔振芹 《新医学》2009,40(4):239-24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IBS患者,检测其胃部Hp感染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30名)比较;测定Hp阳性、Hp阴性IBS患者的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IBS患者Hp感染率为41%(31/76),对照组为13%(4/30),2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BS患者中,Hp阳性组血浆胃泌素水平高于Hp阴性组,而血浆胃动素水平低于Hp阴性组(均为P〈0.05)。结论:IBS患者Hp感染率较高,Hp阳性的IBS患者血浆胃泌素较高,胃动素较低,提示Hp感染可能影响IBS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而参与其发病。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发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缺铁性贫血伴有慢性胃炎患者,检测其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浓度,并对胃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将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分为两组(A1、A2组)。A1组给予补铁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A2组仅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后复查上述指标。另以无贫血的慢性胃炎患者40例(B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缺铁性贫血伴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联合补铁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胃炎可成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补铁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为治疗缺铁性贫血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对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云平  孙宝云 《疾病监测》2008,23(6):368-369
目的 观察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检测对溶血性贫血(HA)的诊断价值。方法 统计HA、巨幼细胞性贫血(MA)、缺铁性贫血(IDA)、小细胞HA(先天遗传小细胞或合并IDA)各30例患者外周血象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数据,以健康人群3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CH、MCHC、MCV均值。结果 HA患者外周血象MCHC明显高于MA、IDA及对照组(IP/I<0.01);IDA患者外周血象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IP/I<0.01);MA患者外周血象MCH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I>0.05),MCV明显高于对照组(IP/I<0.01);小细胞HA外周血象MCH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I>0.05),MCV明显低于对照组(IP/I<0.01)。结论 外周血象MCHC检测可作为HA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缺铁性贫血对学龄前儿童智能和行为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对智能和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2月至2005年3月门诊和住院的缺铁性贫血患儿(4—6岁)51例,治疗前接受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测试;对照组来源于同期来体检的健康儿童(4—6岁)68例。结果两组儿童CBCL社会能力测评中,缺铁性贫血组男、女童的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情况等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儿童CBCL行为能力测评中,缺铁性贫血组男童的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性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等因子得分以及CBCL总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男童(P〈0.05或0.01);缺铁性贫血组女童的抑郁、社交退缩、躯体诉述、分裂强迫、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和残忍等因子得分及CBCL总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女童(P〈0.05或0.01)。诘论缺铁性贫血的学龄前患儿均存在明显的活动和行为能力障碍。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关系。方法对899例2~7岁入托儿童进行外周血细胞分析、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及HP抗体检测。结果279例儿童感染HP,620例儿童未感染,99例儿童患有缺铁性贫血,其中HP感染的缺铁性贫血儿童58例(20.8%),HP未感染的缺铁性贫血儿童41例(6.7%),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显著性(!2=39.46,P<0.01)。结论HP感染儿童易患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儿童易感染HP,HP感染是造成或加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贫血患者测定血清转铁蛋白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估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病性贫血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对 4 2例慢性病贫血病人经骨髓可染铁检测分为慢性病贫血伴缺铁 (ACDID)组 ,慢性病贫血不伴缺铁 (ACDNID)组及 30例缺铁性贫血 (IDA)进行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平均容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及血清铁蛋白 (S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的检测及计算STfR/SF、STfR/logSF的比值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 2例慢性病贫血患者中骨髓可染铁缺乏 2 2例 ,占5 2 % ;缺铁性贫血组与慢性病贫血伴缺铁组SF值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慢性病贫血伴缺铁组与慢性病贫血不伴缺铁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STfR、STfR/logSF值在IDA、ACDID组均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ACD NID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病贫血伴缺铁与不伴缺铁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STfR与SF呈负相关 (r =- 0 .39P <0 .0 1)。结论 :慢性病贫血患者约有半数合并缺铁。STfR是一种新的反映机体铁贮存状况指标 ,能准确评估慢性病贫血病人体内贮存铁状况 ,STfR、STfR/logSF可作为诊断ACD是否合并缺铁的诊断依据。STfR与SF间在缺铁性贫血中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对小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筛查诊断效率.方法 检测分析39例IDA患儿,22例非IDA患儿,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及铁代谢指标.结果 IDA组CHr、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及血清铁蛋白均值较健康对照组及非IDA贫血组明显降低(P<0.05),当临界值为28 pg时,CHr诊断ID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81%.结论 CHr优于传统的红细胞参数及铁代谢指标,可准确地诊断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为1项简便、快速、价廉,可广泛用于铁缺乏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对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伴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anemia,IDA)的疗效。方法对31例有长期IDA病史、病因检查只发现有Hp阳性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根除Hp治疗;同时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血清铁蛋白水平(ferritin level);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了解Hp感染情况。结果 根除Hp治疗6个月、12个月结束时,74.2%(23/31)和90.3%(28/31)患者的贫血得到纠正。结论 根除Hp治疗可治愈以Hp阳性慢性胃炎作为惟一病因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贫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转铁蛋白受体1(TfR1)和铁调节蛋白1(IRP1)在不同铁状态足月孕妇胎盘中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胎盘铁转运及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测定正常组、铁缺乏(ID)组及缺铁性贫血(IDA)组足月孕妇胎盘中TfR1和IRP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①正常组TfR1 mRNA为0.4813±0.1891,ID组为0.6647±0.2788,IDA组为0.9767±0.2858,IDA组与正常组和I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0.002,P<0.01;t=0.028,P<0.05),而ID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7,P>0.05).②正常组IRP1 mRNA为0.2616±0.0785,ID组为0.3696±0.1801,IDA组为0.3971±0.090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45,P=0.179).结论 ①胎盘TfR1 mRNA随孕妇缺铁程度加重而增加,表明IRP1参与胎盘TfR1 mRNA的调节.②不同铁状态孕妇胎盘组织中IRP1 mRNA无量的显著变化,明确了IRP1发挥调节作用不是通过自身量的变化,但TfR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说明IRP1在胎盘铁代谢中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危险因素及影响贫血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明确诊断为IDA的280例1~5岁患儿临床资料(IDA组),并根据其外周血血红蛋白(Hb)水平将贫血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同时选取同期280例非贫血患儿为对照组。对可能的儿童IDA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儿童IDA的危险因素及影响贫血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280例IDA患儿轻度贫血者134例,占47.8%,中度贫血者122例,占43.6%,重度及极重度贫血者24例,占8.6%。家庭人均月收入、母亲孕期贫血、母亲未接受育儿指导、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既往病史及喂养方式是导致患儿发生IDA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母亲文化程度、孕周、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儿童既往病史、母亲孕期贫血、母亲未接受育儿指导与贫血严重程度有关(P0.05)。年龄、孕周、出生体质量、儿童既往病史是影响IDA患儿贫血程度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儿童IDA应着重以预防为主,应加大儿童营养保健知识宣教普及力度,定期培训基层儿童保健医护人员,同时制订符合我国儿童饮食特点及含铁丰富食物饮食方案,以降低儿童IDA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