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盂移行细胞癌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存活素(Survivin)表达程度与分级、分期、预后的关系。以及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3例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肾盂癌组)、45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输尿管癌组)肿瘤组织标本,10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肾孟组织标本,以及25例肾盂移行细胞癌、10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10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尿液脱落细胞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阳性率及表达程度。对各组Survivin的阳性表达进行比较。结果肾盂癌组肾盂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60.1%,对照组的肾盂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O%,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输尿管癌组45例患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5.6%.对照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Survivin的表达率随着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增高(P〈O.05或P〈0.01)。25例肾盂移行细胞癌标本中。尿液脱落细胞涂片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96.0%;10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涂片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100.0%:对照组10例患者尿液脱落细胞涂片Survivin表达均为阴性。肾盂癌组、输尿管癌组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脱落细胞Survivin检测诊断肾盂和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0%和100.0%。结论Survivin表达在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指标。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诊断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
尿液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液细胞学检查的影响因素,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疑似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尿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并与组织病理学作对照。结果清晨第2次尿液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比首次尿液检查结果高且假阳性率较后者低;连续4d查尿后,细胞学阳性率没有再升高的迹象;尿液细胞学检查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并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和分级有关。结论尿液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留尿方法、查尿次数、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分级、阅片者的仔细程度和技术水平等有关。为进一步提高尿液细胞学诊断水平,应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核基质蛋白22(rqMe22)的检测对膀胱移行细胞癌(B11Cc)早期诊断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可疑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人员尿液共225份样本,均行尿NMP22、尿细胞学、尿常规检测及中段尿培养,所有样本均新鲜检测,保存最长不超过4小时。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191阳性预测价值和准确性。结果尿液NMP22水平以10.0×103U/L为临界值,超出为阳性,尿细胞学检测以发现肿瘤细胞为阳性,尿常规检测及中断尿培养用于辅助检查及排除其他疾病。尿液NMP22的阳性率为82.3%,与脱落细胞学(20.8%)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此两种方法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特异性分别为64.4%和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4.8%和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和76.2%。结论尿NMP22采样方便,检测技术简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但需尽量排除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上尿路移行的细胞癌是指起源于肾盂和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发病相对隐匿、无特异性,同时由于肾盂、输尿管解剖结构及位置特殊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检查诊断方法有了新的发展。现将本院199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7例均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隋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上尿路移行的细胞癌是指起源于肾盂和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发病相对隐匿、无特异性,同时由于肾盂、输尿管解剖结构及位置特殊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检查诊断方法有了新的发展.现将本院199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7例均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各分期分级中的敏感性。方法应用荧光标记的3、7、17号染色体及p16基因探针检测138例血尿患者尿液中脱落细胞的染色体及基因畸变情况,根据诊断标准计算FISH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敏感性。同时留取上述患者尿液送病理科行尿找瘤细胞检查,并比较两种方法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FISH图像中细胞核大且不规则者更易观察到染色体基因异常情况,并可见具有较多染色体改变的细胞呈花斑状的染色图像。FISH和尿细胞学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总敏感性为83.9%和36.8%,在各分期分级中敏感性为T1期83.6%和31.3%,T2-4期100%和55.6%,G1级36.3%和9.1%,G2级95.2%和42.9%,G3级100%和50%。FISH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总敏感性及在肿瘤各种分期分级中敏感性与尿细胞学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FISH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敏感性高于尿细胞学。结论 FISH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尿脱落细胞DNA异倍体的检测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患者和20例良性血尿患者尿样中脱落细胞进行DNA定量分析,同时行常规尿细胞学检查。结果BTCC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经常规尿细胞学和全自动图像细胞仪检查,阳性率分别为27.5%(11/40)和67.5%(27/40),20例良性血尿患者尿液标本经2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DNA倍体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中为(7.08±2.34)c,在非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中为(2.95±3.06)c,P<0.01;临床分期Tis~T1为(6.29±3.61)c,T2~T3为(8.55±4.16)c,病理分级Ⅰ级为(5.85±1.72)c,Ⅱ级为(7.24±2.01)c,Ⅲ级为(9.25±1.81)c,DNA含量随着分期分级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应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DNA的定量分析能够反映患者尿细胞中的恶性变化,可以作为BTCC诊断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尿脱落细胞DNA异倍体的检测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患者和20例良性血尿患者尿样中脱落细胞进行DNA定量分析,同时行常规尿细胞学检查。结果BTCC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经常规尿细胞学和全自动图像细胞仪检查,阳性率分别为27.5%(11/40)和67.5%(27/40),20例良性血尿患者尿液标本经2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DNA倍体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中为(7.08&#177;2.34)c,在非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中为(2.95&#177;3.06)c,P〈0.01;临床分期TisT1为(6.29&#177;3.61)c,T2T3为(8.55&#177;4.16)c,病理分级Ⅰ级为(5.85&#177;1.72)c,Ⅱ级为(7.24&#177;2.01)c,Ⅲ级为(9.25&#177;1.81)c,DNA含量随着分期分级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应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DNA的定量分析能够反映患者尿细胞中的恶性变化,可以作为BTCC诊断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鉴别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肾细胞癌患者,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及尿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组患者尿基质金属蛋白酶-9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盂移行细胞癌组尿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亦明显高于肾细胞癌组(P〈0.05);而各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尿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对于鉴别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移行细胞癌在泌尿系常见于肾盂,输尿管,膀眈,发生于肾盏的移行细胞癌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3岁,因血尿在当地医院按肾结核治疗、症状有所减轻,但时有反复,且有加重趋势,故来我院就诊。现仍为全程肉眼血尿,无尿病,尿急及尿频现象。查体:两肺呼吸音正常,腹部柔软,外表无畸形,腹部无压痛,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便常规及肝功检查均正常、尿:SG-1.025PH-7.0PRO-3+URO1.0EV/dlBLO—3+LEU-2+B超:双肾大小基本正常,图像未见明确异常。CT检查:双肾CT增强扫描未见异常。膀脱镜险查: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催化亚基 (hTERT)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RT PCR法分别对膀胱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以及膀胱移性细胞癌和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尿脱落细胞进行hTERT检测。结果  2 7例膀胱癌组织hTERT表达呈10 0 %阳性 ,正常膀胱粘膜 16例均无阳性表达。 3 2例膀胱移行性细胞癌 (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ofbladder,TCC)患者尿脱落细胞hTERT表达阳性率为 87 5 % ( 2 8/ 3 2 ) ,非肿瘤组表达阳性率为 13 3 % ( 2 / 15 ) ,与TCC病理分级、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检测脱落细胞hTERT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方法 ,是TCC早期诊断的一个有价值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TCC) is the most common urothelial malignancy. We present a case of an exceptionally aggressive TCC involving the renal pelvis and ureter. To our knowledge, an upper tract TCC of such rapid growth has not been reported.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feasibility of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CDUS) with trans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TAUS) for the diagnosis of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TCC) involving the distal ureter. METHODS: Our study group consisted of 12 patients having TCC involving the distal ureter who had undergone TAUS and TRUS. Verification of the TCC involving the distal ureter was made by surgery (n = 9) or urine cytologic examination combined with the imaging findings (n = 3). The gray scale images of TAUS and TRUS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ureteral mass was visualized. The CDUS finding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 stage, the histopathologic grade, and the mean microvessel density of histopathologically proved distal ureteral TCCs (n = 8). RESULTS: Trans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showed hypoechoic ureteral dilatation in 6 patients, a ureteral mass in 5, and anechoic ureteral dilatation in 1.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showed a ureteral mass in all 12 patients.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could show blood flow in the ureteral mass in all patients. The tumor vascularity on CDUS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T stage, the histopathologic grade, and the mean microvessel density. 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TAUS, TRUS seem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detect TCC involving the distal ureter. In conjunction with TRUS, CDUS shows blood flow in the ureteral mass, and this may be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TCC involving the distal ureter.  相似文献   

14.
RT-PCR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CK20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患者尿细胞角蛋白 2 0 (CK2 0 )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6 1例TCCB患者、19例非肿瘤患者及 11例健康志愿者尿脱落细胞CK2 0mRNA。结果  6 1例TCCB患者中 5 2例尿脱落细胞CK2 0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85 .3% ,对照组 30例中 2例表达 ,阳性率为 6 .7%。各分期尿CK2 0mRNA阳性率T1为 83.9% (2 6 / 31) ,T2 4期 86 .7% (2 6 / 30 )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级G1为 82 .8% (2 4 / 2 9) ,G2 85 .0 % (17/ 2 0 ) ,G3 91.7% (11/ 12 ) ,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保留膀胱手术患者 5 1例 ,其中 4 2例术前尿CK2 0mRNA表达阳性 ,术后36例阴性 ,术后转阴率 85 .7%。 5 1例中有 2 9例 (术后尿脱落细胞CK2 0阳性表达 4例 )随访 6个月 ,4例CK2 0阳性表达者有2例 (5 0 % )复发 ,2 5例CK2 0阴性表达有 1例 (4 % )复发 ,两者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5 )。结论 RT PCR检测尿脱落细胞CK2 0mRNA表达是诊断TCCB一种简便方法 ,其敏感性为 85 .3% ,特异性为 93.3% ,有助于膀胱TCCB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观察 ,可作为膀胱肿瘤的筛查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Galectin-3蛋白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山东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84例,所有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泌尿系统肿瘤病理学和诊断学的标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lectin-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分析Galectin-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及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初发以及复发肿瘤中表达阳性率的差异。 结果Galectin-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66.67%,56/8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7.69%,4/52)(χ2=17.65,P<0.01);病理分级为G2(68.75%,22/32)和G3级(94.12%,16/17)的低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的Galectin-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病理分级为G1级(42.86%,15/35)的高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表达(χ2=2.39,P<0.05);Galectin-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在临床分期为T3期时高达100.00%(12/12)(χ2=10.44,P<0.01);Galectin-3蛋白在复发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69.23%,18/26)高于初发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62.07%,36/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 结论Galectin-3可作为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和评估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找到与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1)表达强度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为该基因在膀胱癌发生或进展中的功能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用逆转录PCR检测83例尿路上皮癌(膀胱癌48例,肾盂癌23例,输尿管癌12例)组织中UCA1的表达强度,同时用Northern印迹法分别检测3例尿路上皮癌(3种癌各1例)的UCA1表达.用Spearman′s非参数分析研究UCA1表达强度与4个临床病理学参数(患者性别,肿瘤分期、分级及数量)的相关性.按照4个临床病理学参数将尿路上皮癌分为不同亚组,用Mann-Whitney检验来比较UCA1在不同亚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UCA1在83例尿路上皮癌中总体表达率达84.3%(70/83),在3种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4%(41/48)、83.3%(10/12)、82.6%(19/23).UCA1表达强度与肿瘤分级有相关性,相关系数0.269(P=0.014),且高级别肿瘤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而患者性别、分期及肿瘤数量与UCA1表达强度均无相关性.结论 UCA1与尿路上皮癌分级的显著相关性说明该基因可能与尿路上皮癌的进展有关,对此需要更深入的功能学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提高临床检验水平。方法参照微生物标本检验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检测,严格控制检测质量,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2015年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及尿液标本的阳性率高于2014年,其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时间段痰液标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标本阳性率的因素包括标本采集不规范、标本运送与接收不规范及检验医师技术水平问题等。结论不同时间段的临床标本,其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不同。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可提高临床检验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尿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PT-PCR)对30例TCC患者、30例对照组(泌尿系统非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Survivin mRNA进行检测。结果30例TC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均检测出Survivin mRNA表达,而对照组中仅1例尿脱落细胞中检测出Survivin mRNA表达。病例组与对照组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RT-PCR检测TC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方法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7%。结论检测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TCC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石涛  高艳  郭永连 《华西医学》2012,(6):892-894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以及其与TCC浸润的关系。方法取TCC标本40例,TCC分级Ⅰ级23例,Ⅱ~Ⅲ级17例;表浅型TCC(Tis,Ta,T1期)25例,浸润型TCC(T2~4期)15例。另取10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行C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计算CB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基质无明显着色;在TCC癌组织中,CB可为细胞染色,部分基质亦有染色,部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成纤维细胞CB表达阳性,在癌周血管内皮细胞的阳性着色CB表达增强。CB在分级和分期高的癌组织中多为弥散阳性染色。TCC分级Ⅰ级组、TCC分级Ⅱ~Ⅲ级组、TCC分期表浅型组、TCC分期浸润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的CB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0.53%±3.76%、21.52%±3.58%、11.32%±2.69%、20.57%±3.25%、0.11%±0.18%,TCC各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CC分级Ⅱ~Ⅲ级组高于TCC分级Ⅰ级组,TCC分期浸润型组高于TCC分期表浅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B可能成为判断TCC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