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血管性痴呆局部脑血流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脑循环变化。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99m-ECD标记,定量测定血管性痴呆(VD)、多发性脑梗塞(MI)及正常老年人各10例的局部脑血流量。结果VD组各脑叶及基底节区平均脑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D组比MI组额颞叶皮质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P<0.05);VD额叶皮质脑血流量改变与神经心理测试MMSE呈正相关(r=0.692,P<0.05)。结论VD存在全脑广泛的脑血流灌注降低。额叶皮质血流灌注降低与痴呆的发生及痴呆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PECT局部脑血流定量测定对于VD的预测及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时痉挛动脉的自由基代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时痉挛动脉的自由基代谢变化。通过了对DCVS时痉挛动脉的自由基含量、自由基清除酶超氧化物岐化酶(Cu-Zn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自由基代谢产物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1)痉挛动脉的自由基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Cu-Zn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Cat活性明显升高(P<0.01);(3)LPO含量明显升高(P<0.01)。本实验结果证实SAH后DCVS时痉挛动脉存在自由基的代谢紊乱,自由基介导的病理作用可能在DCVS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ICV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8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组患者和82例对照组人群分别检测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DI等位基因频率之比脑血管病组为0.590.41,对照组为0.420.58(P<0.05);DD基因型在ICVD组更多见(31/88例),对照组15/82例(P<0.05);DD基因型对各种类型ICVD的相对危险性为2.43,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危险性增高主要是由腔隙性梗塞和脑栓塞所致。结论ACE基因缺失多态性与ICVD的发生显著相关,ACE基因的缺失多态性对腔隙性梗塞和脑栓塞均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胶固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1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HCD)患者和20例健康正常人的血清IgE型循环免疫复合物(CID)水平。结果显示ICD组和HCD组IgE-C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P<0.001和P<0.05)。ICD组与HCD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2)。提示脑血管病的发生与IgE-CIC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出血性(HCVD,n=10),缺血性(ICVD,n=31)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n=10)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153-185)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HCVD组血浆ProAdM153-185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ICVD组(分别P<0.05及<0.01),ICVD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在ICVD组中,大灶皮层梗塞患者血浆ProAdM153-185含量又显著高于皮层下梗塞患者(P<0.01),发病后第3d的患者血浆ProAdM153-185含量显著高于第1d及第2d的患者(分别P<0.05,0.01)。提示ProAdM153-185在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6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ACHT)患者、40例其它神经系统疾病(OND)患者及32名正常人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及其抗体(Anti-MBP)含量。结果表明:ACHT组患者血清MBP含量显著高于OND组与正常人组(均P<0.01),ACHT患者中脑挫裂伤组和脑内血肿组血清MBP含量较脑震荡组明显增高(均P<0.01);而OND组与正常人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ACHT组患者血清Anti-MBP含量与OND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提示血清MBP含量对判断颅脑损伤的病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脑血管性痴呆( V D) 与帕金森病( P D) 在神经心理学测验及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 P E C T)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30 例 V D、31 例 P D 和30 名正常老年人( N A) 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和 S P E C T 检查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神经心理学各项总分 V D 组最低[ 除积木测验( B D) 外] , P D 组次之, N A 组最高;3 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F= 1867 ~6395 , P<001) 。在 S P E C T的检查中, V D 除额叶、左丘脑和右枕叶外余各脑区血流灌注均低于 N A 组( P<005) , P D 则为顶叶、颞叶、基底节和丘脑血流灌注低于 N A 组( P< 005) 。结论  V D 和 P D 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和脑 S P E C T各有其特点,这两项检查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 V D 和 P D 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多发梗塞性痴呆(MID)、35例无痴呆多发脑梗塞患者(MCI)及30名健康人的血浆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及β-内啡肽(β-EP)含量,同时测定了部分MID和MCI患者脑脊液(CSF)中SS、AVP、β-EP含量。发现MID患者血浆SS、AVP含量比MCI组和健康对照组均降低(P<0.05),且随痴呆程度的加重,其含量有递减趋势。而血浆中β-EP在这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ID组CSF中SS、β-EP含量低于MCI组(P<0.05),而CSF中AVP含量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CSF中AVP含量与痴呆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放免法动态观察了25只实验性犬SAH后CVS动物模型的血浆、CSF中ET及CGRP含量变化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结果:单纯注血组及巴曲酶治疗组的血浆、CSF中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1)。单纯注血组在注血后30min血浆、CSF中ET含量开始升高,CGRP含量开始下降,至第7dET达最高值,CGRP达最低值。经蛛网膜下腔及静脉注入巴曲酶0.4BU/kg/d组,血浆及CSF中ET含量均较同期单纯注血组明显降低(P<0.01),而CGRP则明显升高(P<0.01)。提示血浆、CSF中ET、CGRP失衡是SAH后CVS的原因之一。巴曲酶可防止ET升高和CGRP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鱼肝油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清维生素A(VA)和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测定血清VA和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治疗后血清V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CD3、CD4及CD4/CD8有提高趋势,治疗前后血清VA含量与CD3、CD4、CD4/CD8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5),治疗后血清VA含量与CD8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VA含量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鱼肝油能提高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清VA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GMP—140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GMP-140含量的变化。方法测定32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病后3d内血浆中GMP-140、SOD和MDA的含量,其中25例患者于病程第10~14d再次抽血复查。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动脉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动脉硬化组比较,脑血栓患者急性期血浆中GMP-140和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至稳定期,脑血栓患者血浆中GMP-140、MDA和SOD含量与脑动脉硬化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形成时GMP-140含量增高与脑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血液动力学方法治疗犬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脑血管痉挛(CVS)的新方法。方法:25只CVS犬,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同时应用多巴胺升压,使红细胞压积(Hct)降至30%~32%);C组:B+胞二磷胆碱(CDPC)30mg/kg静点;D组:等容稀释+CDPC;E组:D+多巴酚丁胺12μg/kgmin。结果:(1)B、C、E组基底动脉TCD血流速度明显高于D组:(P<0.05);(2)应用CDPC组红细胞刚性指数(IR)由治疗前的6.82降至治疗后的4.52(P<0.05);(3)B、C组脑水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4)B组治疗后2例光镜下可见脑组织小灶性出血。结论:(1)等容稀释加CDPC和多巴酚丁胺疗法的疗效与扩容稀释疗法疗效相同,前者尤其适用于扩容稀释禁忌证的病人;(2)稀释剂中加入CDPC,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改善脑微循环;(3)大剂量应用多巴胺升压,部分病例可使CVS加重。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06例正常汉族人及5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人的apoB基因xbaⅠ酶切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及其与血脂的关系。结果表明ICVD组xbaⅠ酶切位点上X+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ICVD组中具X+X-基因型者的血浆HDL-C较X-X-基因型者明显降低(P<0.05),而LP(a)和TC明显增高(P<0.05~0.005)。提示apoB基因多态分析结合血浆脂蛋白测定更能有效地检测ICVD易患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脑血管病(CVD)患者进行不同病程、不同病变部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机能改变的观察研究。方法:应用放免分析法,对172例CVD患者(脑出血68例、脑梗死104例)检测血清ACTH、皮质醇含量。结果:急性期CVD患者血清ACTH、皮质醇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脑出血为著,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恢复期时,其含量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病变部位CVD时,血清ACTH、皮质醇含量不同,呈现丘脑>基底节>脑叶的趋势。结论:CVD时,随病程延长、病症好转,HPA机能紊乱具有可逆性;不同部位CVD时HPA机能成应激性增强;脑组织病损后神经介质变化也可能为HPA机能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价值,并了解其与神经心理测定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AD和23名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均相匹配的正常人进行神经心理学有关量表的评定和SPECT检查。结果AD组各神经心理学测验量表评分及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男性间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在左右颞上回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左颞下回、左右丘脑和扣带回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女性间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在左右颞上、颞下回及左右顶叶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轻度与中、重度AD之间右顶叶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AD患者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评分与右顶叶放射性计数比值相关(r=0.51,P<0.05)。结论SPECT对AD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与神经心理测定值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患者SOD、MDA检测意义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87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对其中34例患者红细胞内SOD(RBC-SOD)活性进行检测,对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血清总SOD(T-SOD)、Mn-SOD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uZn-SOD活性无变化或显著降低及RBC-SOD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相关性表现为T-SOD及Mn-SOD与MDA的改变呈显著正相关(r=0.9323,P<0.001;r=0.9215,P<0.001),CuZn-SOD与MDA的改变呈显著负相关(r=-0.8861,P<0.001)。提示这些变化可作为判断脑血管病变发展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POE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D)和脑梗塞(CI)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20例VD、24例CI及24例健康老年人的APOE基因型。结果VD和CI患者ε3频率均降低(P<0.05),ε4频率均升高(P<0.05),而两组患者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ε4与血清APOE、APOB、TC、LDL-C正相关,与APOA、HDL-C负相关。结论APOE多态性与VD和CI的发病机制有关,其在这两种疾病中的作用可能相似。  相似文献   

18.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部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FCM检测脑梗塞患者(16例腔梗,18例大面积梗塞)颈内静脉(A)和肘静脉(B)的血小板GMP-140,GP53和GPⅡb/Ⅲa。结果:脑梗塞组A和B血中三种GP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脑血管疾病(CVD)组和健康组B血(P<0.01~0.001);脑梗塞组A血明显高于同组B血(P<0.05~0.005),A/B比值为1.24~2.52,而非CVD组A与B血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A/B比值≤1.06;大面积梗塞组A血阳性率高于腔梗组A血(P<0.05),但两组B血无显著差异。提示脑梗塞急性期血小板主要在脑循环中活化,测定A血指标较测定B血更能敏感地反映脑梗塞时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和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增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并与3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及2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TNF水平明显增高,脑梗塞组TNF为7.19±1.67ng/ml,脑动脉硬化组为2.30±1.06ng/ml,正常对照组为1.41±0.23ng/ml。脑梗塞组与脑动脉硬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重型脑梗塞患者血清TNF含量亦较轻型患者显著增高。重型TNF含量为11.32±1.43ng/ml,轻型为6.90±1.50ng/ml(P<0.05)。提示TNF参与脑梗塞的发生、发展全过程,脑梗塞患者血清TNF含量测定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治疗及预后的一项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用噻唑兰(MTT)法测定2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20例对照组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SAH患者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IL-6含量高于无此并发症者(P<0.05);SAH患者IL-6水平与HuntandHes临床病情分级有正相关关系(r=0.4917,P<0.05)。提示免疫/炎症反应参与了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