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史碧容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224-1224
目前,加替沙星作为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院内外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方面获良好疗效。其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静脉给药局部和胃肠道反应,应同时受到关注。作通过观察120例患在静滴加替沙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此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获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是在喹诺酮结构的6位上添加氟原子,7位上引入哌嗪环或其他衍生物后,构成的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性状优于第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到第四代。本文主要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以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为重点,综述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教学医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防范类似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方法据某教学医院2004~2006年上报的喹诺酮类药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5例喹诺酮类不良反应涉及6个品种,其中左氧氟沙星最多,有65例;环丙沙星21例;加替沙星10例;莫西沙星6例,依诺沙星2例,氟罗沙星1例。皮肤反应发生最多,有81例。一般不良反应只需停药或对症处理,严重者需住院治疗。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粪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178株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在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妥舒沙星抑菌活性最强,其次是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抑菌活性最差。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新品种妥舒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对粪肠球菌的抑菌活性较老一代药物更强。  相似文献   

5.
湖北某市医院汪医师问:为什么尽管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发生率高,但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尿路感染仍多可获得良好疗效?安徽某市中医院薛医师问: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新品种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沿用品种相比有何优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例因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7例患者均无神经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在静脉应用此类药物2~5天后出现CNS症状,并排除了可以导致CNS不良反应的其他原因,停药后症状消失,提示不良反应系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  相似文献   

7.
加替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加替沙星是近来用于临床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比以往的氟喹诺酮类更广泛,组织分布广,不仅对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的院内感染有效,还能有效地用于多种社区获得性感染.作者对60例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采用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琼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118-3119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广,不良反应少,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了解该类氟喹诺酮口服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更加合理应用,现就我院2009年的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陈亚丰  俞子彬  高瑞峰 《临床荟萃》2008,23(16):1206-1207
加替沙星(gatifloxacin)是一种含甲氧基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于1999年12月批准上市.是日本杏林制药株式会社继诺氟沙星、氟罗沙星之后研制开发的又一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结构上的3-甲基-1-哌嗪基团和8-甲氧基团的特征结构,比目前临床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更广.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由于多数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其研发过程中,发现能影响幼年动物的软骨组织,导致关节病,并且病变不可逆,所以限制了氟喹诺酮类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经美国FDA批准用于18岁以下患者的适应证为:复杂性泌尿道感染,肾盂肾炎和暴露吸入性炭疽后预防。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尽管适应证很少,但事实上,仅2002年,美国有约520 000张氟喹诺酮类药的处方是给予18岁以下患者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各年龄段患者中的使用普遍增多,细菌对其耐药的现象也相应增加。一项研究中,经过14年的治疗后,成人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从100%降至45%。很多地区发现空肠弯曲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株。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癌症化疗患者的经验性和预防性治疗,是耐药性进一步增加的原因。另外,肺炎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株在各国也不断增加。细菌如果对一种氟喹诺酮药物耐药,就可能对所有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所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可能导致肺炎链球菌对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其他医院常见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增加,耐药现象也持...  相似文献   

11.
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108例分析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10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老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构成比51.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过敏反应。结论:本类药物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关注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其不良反应,以达到以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近年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逐年增长。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有一定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对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MIC50分别为0.03125、0.25mg/L和0.25、0.50mg/L。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对两种支原体的MIC50均分别为1.0、2.0mg/L。诺氟沙星对两种支原体的活性较差,MICl卯分别为16.0、32.0mg/L。环丙沙星对人型支原体的MIC50为2.0mg/L,而对解脲脲原体的MIC50则为8.0mg/L。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新品种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抗Mh和抗Uu活性强于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等老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本结果可为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综述如下。1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1.1神经中枢系统异常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如紧张、激动、失眠、焦虑、恶梦、颅内压增高,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病,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均应避免应用,还能引起眩晕和轻度头痛。  相似文献   

15.
DNA旋转酶编码基因(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编码基因(parC和parE)的染色体突变、多重药物外排泵AcrAB表达水平升高以及存在质粒介导aCC(6’)-Ib-cr和各种qnr基因等耐药机制均可导致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升高。已有报道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的MIC高,并有很大差异。作者等对153株流行病学信息已知的菌株中选择78株代表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MIC范围的菌株,进行上述各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测序,发现:①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58株)均存在gyrA突变;  相似文献   

16.
诺氟沙星是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皮肤反应及光敏反应、软骨损害。现将诺氟沙星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合成抗菌药。以诺氟沙星为代表的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半衰期长、不宜产生耐药性、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菌有效且不良反应相对教少等特点,显示出更大的治疗潜力,已被临床广泛地应用,成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本文章主要从抗菌机制、体内过程、抗菌活性、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荟萃》1996年,第11卷,第12期,第558页,《环丙氟哌酸治疗尿路感染45例临床分析》一文中,说环丙氟哌酸是新型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事实上,环丙氟哌酸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而不是第三代氟喹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是含有氟原子的喹诺酮类药物,是属于喹诺酮类的。故笔者认为原文提法不当,特和原文作者商榷,现引证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人型支原体(Mh)临床株的抗微生物作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微量肉汤释释法检测103株Mh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在6种药物中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抗Mh活性最强,MIC50分别为0.031 25mg/L和0.25mg/L,MIC50均为1mg/L。其次为左氧氟沙星MIC50和MIC90分别为1mg/L和4mg/L,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MIC50和MIC90均分别为2mg/L和8mg/L。诺氟沙星的抗Mh活性最差,其MIC50和MIC90分别达到32mg/L和64mg/L。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新品种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抗Mh活性较临床沿用的品种强;Mh对临床沿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研究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断进行结构修饰。根据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时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为4代:第1代代表药物有萘啶酸、吡哌酸等;主要用于泌尿系感染;第2代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适用于多种临床感染性疾病;第3代有左氧氟少星、司帕沙星、格帕沙星等;第4代曲伐沙星、西他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以西他沙星为代表,可称是超广谱抗菌药物。随着临床使用的不断增加,对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从而影响了药物的临床应用。现将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