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网膜色素变性为遗传性致盲眼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作者采用烧山火针刺球后诸穴,并配合中药:当归、黄芪、川芎、灵芝、葛根、夜明砂等药为基本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50例,获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视力69.01%,视野77.73%。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舌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然至今尚无眼科疾病舌象研究的文献报道。1987年3月以来,我们从多种角度对视网膜色素变性(以下简称 RP)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机理进行研究的同时,对其舌象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资料完整的228例 RP 患者舌象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是眼科常见的眼底病,好发于中青年,单眼或双眼发病,发病较急,视力突然减退,有时病情慢性迁延,持续数年。其病因不详,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治疗多主张激光治疗,但终因疤痕而影响视功能的恢复。然而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曾渊 《中医杂志》1991,32(1):29-30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表现为进行性夜盲,视野缩小,最终中心视力下降以致失明的一种遗传性眼病。祖国医学称之为高凤雀目内障,最早记载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我科自50年代起开展对本病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近期疗效和部分病例的远期疗效观察结果,兹将近几年治疗本病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治疗概况1.1 中医辨证治疗 苏宜春对肾阳不足型者,治以温补肾阳,用肾气丸加肉苁蓉、补骨脂、枸杞、丹参、杜仲、当归、菟丝子等,肝肾两亏型者,治以滋补肝肾,用杞菊地黄汤加丹参、夜明砂、首乌、桑椹、楮实等;脾胃虚弱型者,治以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加丹参、砂仁、薏苡仁、龙眼肉等;脉络淤阻型者,治以活血通络,用桃红四物汤加丹参、地龙、夜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ris Pigmentosa,简称RP)是眼科临床的疑难病症,因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了,现代医学对此病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我们自1986年以来,在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的同时,从多种不同角度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其病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血淤病理,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我们于1987~1989年对64例本病患者和63  相似文献   

7.
以针刺为主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当于祖国医学中的“高风雀目内障”,是一种眼外观如常,暗处不见,亮处复明的慢性内障眼疾。《目经大成》阴风障五十六:“此症世呼鸡盲,一名雀目,本经曰阴风障。至晚不见,晓刚复明,盖元阳不足之病。”又云:“不则,变内障者有之,变青盲者有之。”这就指出了本病的病名、病因、病证以及转化、预后。其病常双眼罹病,有进行性夜盲,视野缩小等症状,病程较长,症状随病程延长而加重,最终中心视力下降,可致失明;其病有遗传  相似文献   

8.
9.
张彬  魏素英 《中医杂志》1989,30(7):25-26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类似中医眼科“视惑证”,多见于青壮年,单眼或双眼先后发病,患者自觉视物变小,视物变形或视力下降等,有时病情慢性迁延,时好时坏,持续多年。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是亲色素  相似文献   

10.
邹少华 《中医研究》1990,3(4):28-30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以眼底视网膜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出现慢性进行性夜盲、视野缩小、视力下降,最终导致失明的疑难眼病。中医称之为高风雀目,又称高风内障。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尚缺乏有效的治法,而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温补肾阳法此法适用于元阳不足证,命门火衰,阳衰不能抗阴,入暮不能视物者。主证为夜盲重,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多伴见面色(白光)白,眼睑浮肿,身背畏寒,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73名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检测发现:RP病变过程中存在着球结膜微循环异常改变,这种改变男性组重于女性组,并有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加重的趋势;肝肾阴虚组(43例)以微血管走行异常、微血管瘤出现率增高和网格密度增高为主要表现,与脾肾阳虚组(30例)共同表现为微血管口径宽窄不一,动静脉比(A:V)异常,血流减慢和红细胞(RBC) 集聚;睥肾阳虚组的异常积分值明显高于肝肾阴虚组。结果表明:RP病变过程可能与微循环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RP),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遗传、生化、免疫、病理生理及细胞超微结构等方面对本病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为深入  相似文献   

13.
某某,女,53岁。因右眼视物模糊伴夜盲30余年于2010年11月3日来我院门诊。查视力:右眼:0.08,矫正不应,近视力J7/30 cm。左眼:1.0,近视力J4/30 cm。双眼前节检查无异常发现。散瞳查眼底:右眼视盘色蜡黄,边缘清楚,视网膜动静脉普遍变细,视网膜青灰色,大量点、片及多角形黑色素沉着,黄斑中心反光不清,左眼底无异常发现(图1)。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色素变性辨证论治与血清性激素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57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男性患者、33例其它眼病患者及21例正常人的血清性激素检测,发现RP组的睾酮(T)值下降,血清催乳素(PRL)、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_2)和E_2/T升高,与其它眼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或<0.001);而实证的其它眼病组与正常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RP视野≤20°组较>20°组、RP病程≥10年组较<10年组、RP视力≤0.25组较≥0.30组、RP肾阳虚组较肾阴虚组之性激素各指标亦有上述相似不同程度改变。RP患者经补肾活血明目为主治疗后,性激素各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提示血清性激素内环境的失调在RP及其虚证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治疗RP应以补虚治其本。  相似文献   

15.
近3年来,我们用中药为主的方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疗效甚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 RP)是一组慢性进行性致盲眼病,其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明确,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RP 患者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瘀”的病理改变,为了进一步从血瘀证方向进行探讨,笔者检测了20例 RP 患者血浆TxB_2和6—K—PGF_(12),旨在从更深一步的角度证实并探讨 RP 的“血瘀”病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双肛对称发病,几乎均见于男性患者,本病发病率低,约为1:5000~1:25000,患者常以视力下降就诊于眼科,易误诊为弱视。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例典型双眼黄斑部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儿,女,14岁.主因双眼视力下降1个月来诊.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3,左眼0.06.验光:右眼-1.25 DS,左眼-0.25 DS.矫正视力:右眼0.4,左眼0.1.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见黄斑部色暗,微隆起,中心凹反光消失,中心凹周边可见内界膜形成的皱襞.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鑫玉  李夏萍 《河南中医》1996,16(5):314-3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初步观察李鑫玉李夏萍河南省洛阳轴承厂职工医院(471039)主题词视网膜色素变性/中西医结合疗法活血祛瘀烟酸/治疗应用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伴夜盲、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的原发于视网膜的病变。本病...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进行性损害视细胞的遗传性眼病,杆体逐渐被破坏。临床特点为夜盲、视野缩小和在视网膜上出现骨细胞样色素沉着。本病例为临床较少见的中心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其病变特点为色素改变在黄斑区内或黄斑的周围而非周边部,故又称为逆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变早期即有较明显的中心视力减退和色觉障碍,但无夜盲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