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声带曲霉菌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喉部曲霉菌(以不简称曲菌)感染临床少见,病变仅局限于声带者尤为鲜见。为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将其发病因素、临床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50岁。因声嘶《个月伴刺激性咳嗽20d于1997年9月8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感冒后声嘶,经抗感染治疗2~3个月无效,声嘶渐加重至失声。干咳剧烈,影响睡眠。入院检查:双声带表面见均匀白色伪膜,声带活动正常,室带充血.余喉部检查正常。取伪膜行病理检查报告为慢性炎症。于9月11日用5%碳酸氢钢水漱口多次后,在间接喉镜下取声带病变组织并接种于改良沙氏培养基培养,同时行声带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声带真菌感染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6例声带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因"声嘶"入院,病变组织涂片及真菌培养均为曲霉菌,经抗真菌治疗均获痊愈.结论 不恰当地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可造成喉部真菌感染,其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检查,临床应规范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相似文献   

3.
声带疾病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Reinke间隙水肿等均为临床常见 ,多采用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支撑喉镜下的显微手术治疗。自 1999年 1月以来 ,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光道支撑喉镜联合硬管鼻内窥镜施行声带疾病的手术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3 8例 ,男 17例 ,女 2 1例 ;年龄 2 1~5 7岁。单侧病变者 2 5例 ,双侧病变者 13例 ,全部病例均伴有程度不同的声嘶与发声困难。经病理诊断为声带息肉 2 0例 (5 2 .63 % ) ,声带小结 8例 (2 1.0 6% ) ,Reinke间隙水肿 6例(15 .0 7% )…  相似文献   

4.
经环甲间隙自体阔筋膜加脂肪声带注射治疗单侧声带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环甲间隙自体阔筋膜加脂肪声带注射治疗周围性单侧声带麻痹的效果.方法在全麻支撑喉镜下,对12例周围性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经环甲间隙声带注射自体阔筋膜加脂肪,评估注射前后声带位置、声嘶改善状况及声学参数变化.结果 12例患者术后声嘶明显改善,最大声时延长.动态喉镜检查患侧声带移向正中位,声门闭合良好,3个月后注射侧声带体积保持稳定,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经环甲间隙自体阔筋膜加脂肪声带注射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声带任克水肿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在海军总医院进行手术的44例声带任克水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7例,女性7例,年龄38~72岁,平均52.65岁,单侧病变者7例,双侧病变者37例。吸烟者33例(75%),无吸烟史者11例(25%),所有患者均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保留声带黏膜的声带任克水肿组织吸切术,将切除的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任克水肿一般在中年以后发病,表现为声音低沉而无高音区,喉镜主要表现为声带鱼腹样改变,经手术治疗后声音质量可获得改善。吸烟时间史越长,任克水肿程度相对越严重(χ2=7.601,P=0.022)。44例声带任克水肿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固有层水肿和基底膜增厚,18例患者伴有鳞状上皮改变(包括鳞状上皮增生、异型增生和鳞状上皮角化及角化不全),其中轻度异型增生者2例。结论吸烟是引起声带任克水肿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通常吸烟史越长的患者,声带任克水肿程度越重。部分声带任克水肿患者伴有声带鳞状上皮层的病理改变,其可能为声带的癌前期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类脂蛋白沉积症喉部特征与处理.方法 以持续性声音嘶哑为主要表现的类脂蛋白沉积症患者16例,其中10例于婴儿期发病(4例为出生后即出现).患者还均伴有上眼睑改变,13例于68岁后发现.对患者喉部特征,全身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喉部治疗策略进行研究.结果 16例患者中有2例为兄妹关系,2例为姐妹关系.15例(93.8%)为重度嘶哑,1例为中度嘶哑;频闪喉镜见声带、杓间区黏膜不规则淡黄色物质沉积、增厚,黏膜波明显减低甚至消失.13例(81.3%)患者伴口腔黏膜改变.所有患者上眼睑边缘均发现半透明串珠形丘疹样改变.14例(87.5%)患者面部及四肢皮肤出现不同程度增厚或瘢痕样改变.眼睑及咽喉部病理示上皮下固有层大量均质粉染物质沉积,过碘酸雪夫反应阳性、刚果红染色阴性.8例重度嘶哑患者(10例次)全麻下行喉显微手术去除沉积物质,术后嗓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喉部黏膜透明样变性物质沉积(最早发生于婴儿期)导致声音嘶哑为类脂蛋白沉积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还可以并发全身其他部位黏膜及皮肤改变.通过显微手术去除声带病变有助于改善发音功能.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1岁。因声嘶10d,于2005年11月2Et就诊,以“急性喉炎、声带特异性感染”收入院。体检:体温36.8℃,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明显异常。纤维喉镜检查:双侧声带全程有白色牙膏状物生长,表面不平,未见明显充血及出血,运动对称、闭合可,声门下3~4个气管环范围的气管黏膜表面可见白色斑点状物附着,取部分声带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喉颗粒细胞瘤临床罕见。近年我院收治 3例 ,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颗粒细胞瘤。本文拟就其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作一分析 ,籍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1 病例报告例 1 男 ,30岁。声嘶 3年余 ,加重半年伴轻度呼吸困难。检查 :右侧声带、喉室及假声带饱满隆起 ,表面光滑 ,全身检查无特殊。喉部 CT检查 :右侧声带区域有 2 .0 cm× 2 .2 cm软组织肿物 ,喉旁间隙消失 ,边界完整 ,软骨无破坏。喉腔右侧完全堵塞。临床诊断 :右侧声带肿物 ,性质待查。1 997年 1 2月 2 4日全麻下行气管切开加喉裂开肿物切除术 ,术中见右侧喉室膨出 ,表面粘膜完整光滑…  相似文献   

9.
1995~1996年.我科行支撑喉镜下YAG激光治疗声带新生物38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男15例,女23例.年龄22~58岁.声带小结28例,声带息肉10例、病变位于前连合的4例,位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的34例.主要表现为声嘶.术后均由病检确诊.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声带良性肿物以息肉、小结、囊肿及Reinker层水肿等为常见,治疗一般采用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支撑喉镜下显微镜手术。1997年9月至1999年2月,我们开展经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48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患者,男19例,女29例;年龄24~64岁。均有声嘶、发音困难。双侧病变26例,单侧病变22例。病理诊断:声带息肉34例,声带小结10例,表皮样囊肿4例,Reinker水肿17例。病程:发现声嘶到就诊为1个月~20年,其中0.5~3年者35例…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otolaryngologic diseases in Korea.

Methods

We obtained data from the 2008 Korea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 (KNHANES), which were cross-sectional surveys of the civilian, non-institutionalized population of South Korea (n=4,930). A field survey team that included an otolaryngologist, nurses, and interviewers moved with a mobile examination unit and performed otolaryngologic interviews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subjective hearing loss, tinnitus, preauricular fistua, tympanic membrane perforation, and cholesteatoma were 11.97%, 20.27%, 2.08%, 1.60%, and 1.18%, respectively. Dizziness and vestibular dysfunction were common among Korean adults, since 23.33% of the participants reported symptoms of dizziness or imbalance, and the prevalence of vestibular dysfunction was 3.86%. The prevalence of nasal diseases was relatively high, as the prevalence of allergic rhinitis,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nd a deviated nasal septum were 28.01%, 7.12%, and 42.94%, respectively. Subjective dysphonia was found in 6.60%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prevalence of subjective dysphonia increased with age.

Conclusion

This is the first nation-wide epidemiologic study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otolaryngologic diseases by both the Korean Otolaryngologic Society and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Considering the high prevalence of otolaryngologic diseases in Korea, the results call for additional studies to better prevent and manage otolaryngologic diseas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危重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1995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86例成人危重呼吸道阻塞,采用快速诊断和及时解除呼吸困难的临床处理方法,分析应用该方法的效果。结果:86例危重患者中,炎症性疾病34例,占39.5%;肿瘤性疾病32例,占37.2%;外伤性疾病9例,占10.5%。其他还有喉痉挛3例,喉狭窄6例,双侧声带麻痹2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误吸窒息1例。喉和气管阻塞分别为60例和13例,占69.8%和15.1%。采用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分别为46例和4例,占53.5%和4.7%。只采用内科治疗缓解呼吸困难26例。86例患者均于2h内确诊并解除重度呼吸道阻塞。发生严重并发症者14例,发生率为16.3%;手术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6.9%。死亡1例。结论:成人危重呼吸道阻塞的病因复杂,阻塞部位和性质多变,采取快速诊断、及时解除呼吸道阻塞的诊疗方案,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小儿危重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汕头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73例小儿危重呼吸道阻塞,采用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临床处理方法,分析应用该方法的效果。结果73例危重患者中炎症性疾病28例,占38.4%;异物33例,占45.2%,其他还有喉乳头状瘤8例,喉气管支气管痉挛3例,咽部畸胎瘤1例。采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分别为39例次和27例次,占53.4%和37.0%,只采用内科治疗9例。72例患者均于12h内确诊并解除重度呼吸道阻塞,1例未治自动出院。发生严重并发症者23例,发生率为31.5%;手术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4.1%。死亡4例,治愈68例,治愈率为93.2%。结论小儿危重呼吸道阻塞的病因复杂,病情凶险,快速诊断、及时解除呼吸道阻塞和采取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取出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取出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不同的异物,研制和借用一些特殊器械,采用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出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61例,分析各类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特点。结果:61例患者支气管异物分别使用异物钩(31例)、笔帽螺丝取出器(11例)、异物网(13例)、特制微抱式三爪倒齿异物钳(3例)、细倒齿式食管异物钳(3例)等均顺利取出。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除已行气管切开的5例外,其他患者未行气管切开。结论:根据各类特殊类型异物特点和患者的情况设计相应的器械和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儿童难治性咳嗽12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28例儿童难治性咳嗽的病因以及鼻部症状干预对儿童难治性咳嗽症状的影响.方法 128例在哮喘科诊断为难治性咳嗽的儿童来耳鼻咽喉科会诊,对通过电子鼻咽镜等检查确诊有鼻部疾病的患儿进行对症治疗.结果 128例患儿中,116例有鼻部症状,其中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者92例(71.9%),有鼻部疾病但未诊断为UACS者24例(18.7%),无鼻部疾病者12例(9.4%).在诊断为UACS患儿中,合并变应性鼻炎76例、鼻-鼻窦炎39例、腺样体肥大54例、慢性鼻炎8例.有鼻部疾病但未诊断为UACS的患儿中,慢性鼻炎10例,变应性鼻炎14例.诊断为UACS的92例患儿中有规律咳嗽的62例,有鼻部症状的65例,主观感觉鼻涕倒流的18例,口呼吸或打鼾的32例,鼻道内可见脓性分泌物的61例,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的58例,从口咽部可见鼻咽部脓性分泌物的41例,第1次电子鼻咽镜检查鼻咽部可见脓性或黏性分泌物者91例.经对症治疗14 d后,诊断为UACS的患儿的咳嗽缓解率为97.8%(90/92)高于无UACS的鼻部疾病患儿(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1,P=0.000).结论 UACS在儿童难治性咳嗽患儿中有较高的发病比例,治疗鼻部疾病能有效缓解患儿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的发病原因。方法 复习 1988~ 2 0 0 2年 2 9例原因明确的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 头部外伤、听神经瘤、周围神经病、遗传性聋、多发性硬化和脑干疾病均可表现为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 ,其共同的特点是 :低频听力减退 ,诱发性耳声发射正常或至少在部分频率正常 ,不受对侧噪声抑制 ,引不出镫骨肌反射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异常。结论 以耳声发射正常和ABR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听功能障碍是一组症状群 ,可为不同病因引起的听神经和 (或 )听性脑干病变的表现 ,建议对这一组听力学表现称之为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  相似文献   

17.
儿童吸气性喉喘鸣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吸气性喉喘鸣的发生原因,提高儿童吸气性喉喘鸣的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吸气性喉喘鸣患儿共378例,男245例,女133例;年龄12 h~30个月,中位年龄4个月.全部病例均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218例进行了胸部CT扫描、电子喉镜、直接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结果 急性喉炎140例,喉软化117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54例,声带麻痹18例,先天性气管软化9例,先天性喉蹼8例,先天性喉裂6例,喉囊肿6例,喉乳头状瘤6例,急性会厌炎4例,先天性声门下狭窄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3例,甲状舌管囊肿1例.除先天性气管软化9例,先天性喉裂6例,先天性声门下狭窄3例,声带麻痹18例,仅给予对症治疗外,复发性喉乳头状瘤尚在治疗中,其他病例均获痊愈.结论 儿童吸气性喉喘鸣病因复杂,以急性喉炎和喉软化最为多见.由炎症引起的喉喘鸣经保守治疗可获痊愈,电子喉镜检查是喉喘鸣患儿必要的检查手段,有时需配合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8.
特殊类型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特殊类型异物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998年1月~2000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48例气管、支气管特殊异物(塑料笔帽、玩具、哨、大头针、图钉、乳牙、笔头、钢珠、杏核、鸡骨头、螺丝钉)的处理过程。患儿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4岁,平均8.3岁。男∶女为2.4∶1。结果46/48例特殊异物经气管镜取出,其中3例异物经过声门处被刮脱,出现呼吸窘迫,再由对侧支气管取出。1例图钉异物从气管切开口处取出,1例杏核异物开胸取出。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特殊异物术中采用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取异物时需做好应变的准备。应正确判断和处理并发症,对从声门取出确有困难的异物可从气管切开口处取出。异物取出后行生理盐水支气管灌洗及抗生素支气管内注药可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97例咽、喉结核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咽、喉结核病常继发于肺部结核 ,原发者较少见。据我科不完全统计资料表明 ,近 1 0余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咽、喉结核病临床症状大多轻微 ,缺乏特征性表现 ,为提高早期诊断率 ,应及时行X线胸片检查、局部活检及痰液涂片检查 ,且应以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为确诊依据。本文对该病的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一套诊断和治疗方案 ,进一步降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并发症率及病死率。方法 分析北京儿童医院 1987年 1月~ 2 0 0 3年 8月 72 6 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疗效 ,总结采用快速诊断方案 ,应用术前评估体系 ,建立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应用快速诊断方案共实施气管镜检查术 76 18例 ,其中术后证实为气管异物的有 72 6 0例 ,诊断符合率达 95 3%。 72 6 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中 ,2 4h内做出诊断并实施气管镜检的为 70 0 7例 ,占 96 4 %。无麻醉或表面麻醉 6 933例 ,全身麻醉及表面麻醉复合 32 7例 ,病史超过 1个月或为特殊类型的气管异物采用全身麻醉及表面分段麻醉相复合的麻醉方法 ,无麻醉并发症出现。 716 5例一次手术成功 ,占总手术98 7% ,95例实施二次或二次以上手术 ,16例转为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 ,12例由气管镜手术转至胸科开胸取出异物 ,其余 6 7例于二次气管镜手术时顺利取出异物。术后出现并发症 7例 ,占 0 1% ,其中 1996年以前 6例 ,1996年后对所有病例进行术前评估后再处理 ,手术并发症仅 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快速诊断 ,术前评估 ,实施适时有效的手术和围手术期治疗 ,可以有效降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并发症率 ,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