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应用窍明、承泣、太阳、睛明四穴针刺联合丹栀逍遥散辨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100例(170只眼),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82只眼)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88只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窍明、承泣、太阳、睛明四穴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窍明穴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眼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眼)和对照组(27眼)。治疗组采用针刺窍明穴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野平均缺损、视野平均光敏度及P-VEP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为7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视野平均缺损和平均光敏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VEP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视野平均缺损、视野平均光敏度及P-VEP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窍明穴是一种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眶内穴位结合头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9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111只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6只眼)采用针刺眶内穴位结合头针治疗;眶内对照组30例(38只眼)单用针刺眶内穴位治疗;头针对照组30例(37只眼)单用针刺头部穴位治疗。各组均以2周(14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眼针对照组总有效率60.53%,头针对照组总有效率64.8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眶内对照组和头针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视力、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和平均缺损以及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和潜伏期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眶内对照组和头针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眶内穴位结合头针治疗视神经萎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眼视力、视野及提高视神经传导功能方面,好于普通针刺或头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四穴八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视神经萎缩53例(53只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29眼和对照组24例24眼,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作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联合"四穴八针法"针刺。对照组只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作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均每日1次,14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2眼,显效10眼,有效5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痊愈9眼,显效4眼,有效6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为79.1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四穴八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68只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采用针刺睛明、球后、攒竹、阳白、承泣、合谷等穴,每天1次,治疗2-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26只眼(38.2%),有效33只眼(48.5%),无效9只眼(13.2%),总有效率86.8%.结论: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眼周三穴(睛明、承泣、上明穴)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视神经萎缩患者3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31只眼,对照组19例29只眼。对照组根据辨证给予口服中药汤剂,神经营养支持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针刺睛明穴、承泣穴、上明穴、两侧风池穴,观察视觉诱发电位、视力和视野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2组VEP的P100或P1波潜伏期均改善,试验组振幅N75-P100或N1-P1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综合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周三针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有一定的临床疗效。针刺治疗作用的机理可能与改善视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并且增强视觉冲动的兴奋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灵龟八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视神经萎缩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5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5例(32眼)采取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治疗组25例(36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灵龟八法按来诊时辰选择双侧穴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8%,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灵龟八法辨证取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优于单纯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新明穴配合强补手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56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29眼)和对照组20例(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新明穴配合强补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平均视敏度(MS)及P-VEP的P100波潜伏期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S及P-VEP的P100波潜伏期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视力、MS及P-VEP的P100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3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新明穴配合强补手法是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74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4例134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采用针刺睛明、攒竹、瞳子髎、丝竹空、太阳、视区、球后三联穴、风池等穴,辨证施治.结果 显效30只眼,好转36只眼,有效41只眼,无效27只眼.总有效率79.9%.讨论中医辨证从"瘀"、"虚"入手,采用针灸疗法可有效提高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0.
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林 《光明中医》2009,24(4):661-66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以药物,针刺睛明、承泣、上明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80例(117眼).结果:显效24眼(20.5%),进步68眼(58.1%),无效25眼(21.4%),总有效率78.6%;观察表明,疗效与病程有关(P<0.005)、疗效与疗程有关(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肯定,其机理与疏通目络气血、宣通目窍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刘嘉立  朱莺 《河北中医》2020,42(2):285-288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注射联合疏肝解郁活血汤治疗肝郁气滞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60眼)肝郁气滞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9例(30眼)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30眼)采用针刺、穴位注射联合疏肝解郁活血汤治疗。2组均28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1、2、3个疗程后的视力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和平均缺损值(MD)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25/3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16/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1、2、3个疗程后,2组视力较治疗前均改善(P 0.05),且治疗组视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 0.05)。治疗后2组MS升高(P 0.05),MD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MS高于对照组(P 0.05),MD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穴位注射联合疏肝解郁活血汤治疗肝郁气滞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疗效显著,在提高视力和视敏度及改善视野缺损度方面,较单纯口服营养神经类药物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神明目综合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视神经萎缩患者48例(54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28只眼)用醒神明目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24例(26只眼)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及口服西药治疗。结果:对两组病例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进行分析,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明目综合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补气活血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为AION患者60例(82只眼)。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43只眼)予针刺结合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30例(39只眼)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8只眼(18.60%),显效19只眼(44.19%),好转12只眼(27.91%),未愈4只眼(9.30%),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治愈3只眼(7.69%),显效12只眼(30.77%),好转10只眼(25.64%),未愈14只眼(35.90%),总有效率64.1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补气活血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中医治疗,即辨证口服中药方剂和穴位针刺,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变化情况,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视野缺损恢复情况、光敏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结合中医辨证口服中药、穴位针刺之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疗效较好,视力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颈部穴位加常规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口眼联带运动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周围性面瘫6个月以上具有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穴配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3.3%,有效率为56.7%,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显效率为13.3%,有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穴配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面瘫后口眼联带运动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吴文婷  吴烈 《河北中医》2022,(6):983-987
目的 观察针刺窍明穴为主配合常规取穴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P)的临床疗效及对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和平均缺损(MD)的影响。方法 将41例(82眼)PR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0例(40眼)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21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7 d;甲钴胺片治疗2个月。治疗组21例(42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窍明穴为主配合常规取穴治疗。治疗组治疗28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2 d。比较2组视力、视野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30°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平均缺损(MD)变化。结果 治疗组视力总有效率85.7%(36/42)、视野总有效率71.4%(30/42),对照组视力总有效率62.5%(25/40)、视野总有效率47.5%(19/40),治疗组视力、视野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0°视野MS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MD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30°视野MS均高于对照组(P<0.05),MD低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明益损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外伤性视神经萎缩(traumatic optic atrophy,TO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50例54只眼)和对照组(50例63只眼),前者予口服重明益损汤,后者予口服甲钴胺(弥可保),2组均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显效12只眼,好转22只眼,总有效率63.0%;对照组显效8只眼,好转20只眼,总有效率4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中药治疗组在视野平均缺损、丢失方差、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峰潜时,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明益损汤对气虚血瘀型TOA患者有一定疗效,在改善视力、视野、视神经传导方面优于口服弥可保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并分析迎香穴透刺鼻通穴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60例(120只患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电脑随机数字分为3组,分为常规针刺组、人工泪液组和迎香针刺组各20例,每组40只眼,其中常规针刺组的患者采用针刺眼周穴位进行治疗,迎香针刺组的患者采用针刺眼周穴位加迎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加四关穴与传统针刺肝阳上亢型眩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6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穴位加四关穴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间隔2d,连续治疗30d,30d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穴位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针刺四穴及腰2~5夹脊穴;对照组针刺常规治疗腰痛穴位。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四穴及腰2~5双侧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