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肺炎支原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95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者,探讨其临床特点,并对比红霉素、阿奇霉素或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效果。结果呼吸道感染者23d出现咳嗽,尤其持久的阵发性剧咳伴发热者,应考虑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血清学检查确诊。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其临床特点,早期应用阿奇霉素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96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近期内集中趋势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2009年1~3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共969例,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MP-Ab滴度≥1:80判为阳性.结果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占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50.5%,其中各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检测结果:7~14岁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59.2%),其次为4~6岁年龄组(51.9%)和15~83岁年龄组(48.2%),0~3岁年龄组感染率相对较低(38.1%);各种呼吸道症状组MP-Ab检测结果:咳嗽组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检出率最高59.7%,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组51.8%,发热组MP-Ab检出率相对较低33.0%.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帆  王静  张广彬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099-1100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方法:对93例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病年龄6月~3岁53例占56.9%。均有发热、咳嗽,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IgM抗体(Mp-IgM)均阳性,胸部X线检查改变多且出现早,与体征不一致,并发症累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及中枢神经系统;所有病例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3~4周均治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低龄化趋势,临床特点多样性和复杂性,一部分合并其他系统的损害,MP-IgM检测阳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正规足疗程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经确诊的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在学龄期儿童(3~7岁)多见(46.7%),临床症状多以咳嗽和持续发热多见,且胸部X线征象较临床体征明显.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征象改变呈多样化,出现较早,临床结合冷凝集试验和咽拭子支原体培养PCR的阳性结果可作出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感染组4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87例(20.4%),对照组57例非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4例(7%)。感染组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方法.方法 对86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为主,6~12岁占74.42%;症状以发热及咳嗽多见;早期肺部体征少;胸部X线检查表现多样性;外周血白细胞多正常,但血沉和C反应蛋白多轻度升高;28例有...  相似文献   

7.
小儿支原体肺炎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治疗用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均有发热、咳嗽。婴幼儿以发热、喘憋等肺部表现为多见,部分患儿有呼吸困难;年长儿常伴有肺外表现。支气管肺炎82例,间质性肺炎16例,大叶性肺炎28例(以下叶为主24例,其中伴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1例;以上叶为主4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均阳性。均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1~4周内热退。结论:支原体肺炎病程长,不同年龄组表现各异,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为多见,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于雪莲  张红军 《中外医疗》2011,30(2):119-11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确诊为MP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临床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咳嗽为主要表现,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但血沉大多升高。胸片1例大片絮状阴影为多见。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测定均阳性;所有病例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不典型病例逐渐增多,在临床和X线表现上与病毒性及细菌性肺炎不易区分,血清学检测为诊断的主要手段,MP-IgM尤为重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血清学检测及诊疗措施,并评价其疗效,以进一步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11年1月~2011年l2月收治的1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有增加趋势,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多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憋,并伴有肺外症状,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血清MP-IgM检测均为阳性,胸部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治愈率高.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在增高,临床表现除呼吸道症状外,并发症较多,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为主要诊断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儿童适用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宏 《安徽医学》2003,24(4):41-42
目的 探讨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 (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32例确诊为下呼吸道MP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以婴幼儿为主 ,以刺激性咳嗽、发热、病程较长、肺外并发症少为临床特点。随访 16例中查其密切接触亲属血清MP抗体IgM阳性 8例 ,其中父亲 1例 ,母亲 4例 ,祖母 2例 ,外祖母 1例。 结论 婴幼儿下呼吸道MP感染发病率较高 ,MP感染有家庭内流行、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是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4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本组病例中,3-10岁小儿发病较多;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血清冷凝集试验及NP抗体大多数患为阳性;X线表现多样化,且X线表现早于临床体征。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X线表现无特异性,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法测定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及胸部X线摄片。结果支原体肺炎124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46.3%),咳嗽(100%),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肺门阴影增大,间质浸润,支气管肺炎及叶/段实变。红霉素为治疗首选药物,有肺外合并症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支原体肺炎咳嗽症状多,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多种多样,肺炎支原体慢性感染及感染后免疫反应参与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及临床认识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治确诊的5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5岁以上的儿童是肺炎支原体的主要感染群体,发病时出现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过胸片检查大部分出现肺外脏器损害、肺部阴影。学龄前儿童为发病的主要群体,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治愈率100%。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迁延,愈后良好,容易误诊、漏诊。阿奇霉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小儿支原体肺炎153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分析比较15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年龄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特征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起病急、体征明显、病程短、胸部X改变轻。年长患儿中,起病缓者,症状体征均较轻;起病急者,多有高热和剧烈咳嗽。胸部X线右肺受累多见,71.2%为单侧病变,96例呈不整齐云雾状浸润影。96.1%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68.6%年长患儿发病早期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随病情好转而降低。红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依年龄而异。多系统、多器官的肺外并发症易发生在年长患儿,且较少见,红霉素疗效较好,但疗程少于2周者,复发率10%~15%。检测血IgM同时早期测血CRP可作为支原体肺炎的早期病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参考指标。患儿通过红霉素的治疗及护理,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9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286例检测出MP-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0.5%。其中0~1岁、1~3岁、3~6岁、6~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7%、29.8%、37.6%、34.0%;病后第2周抗体出现阳性151例,占52.8%,病后第3周抗体出现阳性91例,占31.8%,病后第4周阳性44例,占15.4%。结论: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1岁以上儿童。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炎体肺炎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1例临床及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以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法测定小儿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及胸部X线摄片。结果:确诊为支原体肺炎121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46.3%)、咳嗽(100%)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肺门阴影增大,间质浸润,支气管肺炎及叶/段实变。红霉素为治疗首选药物,有肺外合并症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症状多,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  相似文献   

17.
胡小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38-39,4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感染规律,为小儿MP肺炎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7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调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情况,并对入院的118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道疾病患儿抗-Mp-IgM阳性率为60.0%(450/750),女性患儿阳性率(68.0%),高于男性患儿(54.7%,χ2=48.1,P0.01)。婴幼儿MP肺炎以气促、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啰音多见,发热并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少;年长儿患儿的MP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多。51.7%的患儿有肺外合并症。结论小儿MP肺炎在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呈现多样性改变,肺外合并症多,因此对疑似患儿应常规检测MP-IgM抗体,有利于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霍松 《中原医刊》2003,30(7):31-32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病变 ,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过去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 ,加之检查手段受限 ,不能作出正确诊断 ,常误诊为其它疾病 ,现就我院开展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3年来所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 2 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以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具有相应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或有相应临床表现 ,经三种或三种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而应用红霉素 ,四环素类特效药物后症状迅速好转 ,血象恢复正常 ,胸片示病灶于 1周内明显吸收好转者。1 2 一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支原体感染患儿97例,对其临床特点以及诊治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主要表现以阵发性剧烈咳嗽显著,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气促,喘憋,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影像学检查肺部改变明显,肺炎支原体抗体(MP-lgM)≥1∶40患儿占89.9%,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治疗临床疗效好,有效率达94.8%。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体征不一致,早期诊断难,大环内酯类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小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肺炎2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MP)、衣原体(CP)肺炎的临床特性。方法:对560例住院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血清中MP、CP特异性抗体IgM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60例肺炎患儿中,MP-IgM阳性142例,占25.4%,CP-IgM阳性110例,占19.6%,MP和CP混合感染49例,占8.8%,MP感染以5岁以上儿童多见,占45.1%;CP感染以1岁以内儿童多见,占36.4%MP感染、CP感染、MP和CP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以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为主要特征,缺乏特异性。全部病例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后痊愈。结论:MP、CP感染是小儿肺炎不可忽视的病原,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对临床有喘息症状肺炎的患儿要及早作相应特异性检测,及早诊断并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