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结核病全程督导短程化疗及免疫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结核病患者大都处于免疫紊乱状态,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出现免疫功能失调,对抗痨药物的治疗反应迟滞,造成单纯抗痨药物无效或效果不显著。因此,结核病的治愈,不仅取决于合理的抗结核化疗,也取决于适时加用免疫调节剂,两者结合才能帮助患者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计划免疫是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胶州市实行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制度以来,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计免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和有效的运作模式。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胶州市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流动儿童带来了计划免疫的新问题。本文就胶州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响应WHO扩大免疫规划的号召,自2007年至今我国免疫规划内疫苗已达15种。在此背景下,现比较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国家免疫规划实际情况,以及世界范围内免疫规划外疫苗所预防疾病的疾病负担,从而探讨我国进一步扩大免疫规划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公共卫生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中学生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存 《河北医药》2010,32(4):482-483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开展大规模儿童乙肝免疫已有20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效地降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但对高中学生的乙肝免疫工作重视不够,使得部分地区高中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加之我国目前的免疫策略不足以对高中学生形成有效地保护。因此,针对高中学生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研究,制定有效的免疫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自出现以来,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着适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导致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临床工作中必须对这些不良反应予以重视。本文综合了不同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中发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环磷酰胺28 d经口染毒对大鼠的免疫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许多化学物,对人类都具有免疫毒性。美国环境保护局对化学品免疫毒性评价程序及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在1996年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免疫毒性试验指南;在我国,无论是药品、工业化学品还是农药,其安全性评价程序中并未对免疫毒性评价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建立与国际接规并适合我国国情的免疫毒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已知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进行试验,旨在建立大鼠28d染毒的免疫毒性模型,为我国免疫毒性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排斥反应是影响异体器官移植术后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预防排斥反应发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移植物的存活率,但临床上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过程中,需要对治疗药物进行浓度监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分析法及色谱法,其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因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分析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大多数临床实验室以该测定方法作为治疗药物监测的金标准。基于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及药动学特性,将免疫抑制剂的检测方法分为全血型免疫抑制剂的检测与血浆型免疫抑制剂的检测,并分别对两类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领域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更直接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抗原与毒物的暴露时序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化学物免疫毒性的检测,常常涉及到抗原和毒物的共同暴露。以小鼠血中IgG水平为指标,观察抗原(绵羊红细胞)和毒物(氯氰菊酯)不同的处理时序对免疫毒性的影响。发现各染毒组小鼠IgG的含量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同时免疫染毒组降低最为明显。单独免疫组小鼠IgG含量的昼夜节律,在先染毒后免疫组和同时免疫染毒组的小鼠中消失。在不同昼夜时点染毒组中,以14:00时染毒后毒性反应最大。这些结果提示,不同的处理顺序和时间可引起同一化学物不同的免疫毒性的表现。对氯氟菊酯而言,与抗原同时暴露以及在下午14:00时染毒,是其产生最大免疫毒作用的时序条件。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是指在免疫细胞上表达,能调节免疫激活程度的一系列分子,其对调节免疫作用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被发现在癌细胞上有异常表达,并与癌症进展密切相关。基于这些免疫检查点,许多靶向药物被开发,如抗体药物、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抗体偶联药物(ADC)等。B7-H3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免疫检查点,在多种肿瘤组织上均发现有异常表达,其不仅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也能通过一些非免疫机制促使肿瘤细胞增生、逃逸免疫反应、产生耐药性和转移。综述B7-H3在癌症进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靶向B7-H3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多年来,免疫抑制剂的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化学免疫抑制剂还是生物免疫抑制剂,都是在从非特异性向特异性逐渐地过渡。本文综述了研究较多的几种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器官移植中应用的利弊,以及未来免疫抑制剂的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应用DNA疫苗免疫有下述优点,免疫力持久,免疫应答谱广(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制成的多价疫苗可同时诱导对多种病原体的免疫,本文介绍用马和奶牛作为模型,研究提高和诱导DNA疫苗免疫应答的方法,发现同时免疫细胞因子编码质粒和抗原编码质粒能调节免疫应答强度和方向,表达抗原的细胞成分(胞质成分、膜成分及胞外成分)能决定能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类型,粘膜表现的免疫应答是抗感染的关键,因此,已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包括粘膜表面)对动物进行DNA疫苗接种,并阐述了提高DNA疫苗免疫应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计划免疫是人类控制疾病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是一项绵延浩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计划免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一种措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有计划地增强对几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达到最终消除这些传染病的目的,以保护儿童免受这些传染病的威胁。做好免疫规划档案管理是巩固计划免疫工作成果,消灭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推动计划免疫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明辉 《河北医药》2009,31(9):1148-1148
我院对所辖区儿童实行计划免疫,以预防免疫和控制百日咳、破伤风、白喉等疾病的发生。2005至2008年我们对565名12月龄的幼儿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基础免疫,1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3.2%,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探讨新生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免疫接种模式主要是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相结合,辅以强化免疫,但多方结果显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仍未能达到使人群形成稳固的免疫屏障的要求。尤其是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这一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其免疫接种水平存在极大隐忧,如何提高这部分人群的免疫接种率,降低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切实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免疫抑制剂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方面疗效显著。目前市场上免疫抑制剂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多样。本文阐述免疫抑制剂的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及结论: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器官移植对抗排异已不再成为难题,但仍需寻找对免疫细胞选择性强、不良反应少、低毒的药物,治疗也须遵循目前国内外有关自身免疫疾病的若干意见,巧妙掌握剂量,达到治疗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计划免疫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不仅要帮助各相关部门和家长(监护人)解决儿童计划免疫的实际问题,对免疫决策加以选择,并对他们的工作做出评估,更需要通过建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健康教育对计划免疫等工作促进。健康教育是为计划免疫工作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和手段,是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莲  刘健 《安徽医药》2008,12(12):1119-1121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是调节性T细胞中最为重要的一群,因其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作用,近年来受到医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对于维持机体免疫自稳,防止自身免疫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涉及抗感染免疫、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变态反应等许多病理性免疫过程。CD4^+CD25^+ Treg的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对称性、进行性及侵蚀性的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细胞免疫特别是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或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唐洁 《淮海医药》2010,28(3):280-281
免疫生物学是免疫学经过飞速发展后与生物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用生物学的普遍规律解释免疫现象的分支学科。其作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已成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系科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学科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免疫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常见的免疫学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可见,免疫生物学实验是免疫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免疫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相关糖尿病属于罕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指免疫检查点抑制药治疗后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若不及时识别并妥善处理,极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患者生命风险,也可能诱发医疗纠纷。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相关糖尿病的认识,本文报道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药治疗所致的糖尿病病例,并对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相关糖尿病进行文献复习。1病历摘要患者,女,67岁,农民,因“肺癌术后放化疗后7月余,口干多饮5月余”于2021年12月9日入住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医共体航埠分院。患者于2019年8月体检发现肺癌,并于同年9月行肺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20.
甘琳  李倩 《安徽医药》2015,(3):578-580
急危重病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目前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急危重症病人由于创伤、感染等应激,自身调节机制被激活并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失调状况,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探索急危重症病人免疫功能变化的发生发展及参与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