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上颌窦钻孔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颌寞囊肿传统治疗方法为口内切口经犬齿窝进路行上颌窦根治术。自1993年以来我科采用在鼻内镜下行上颌窦双孔穿刺法摘除上颌窦囊肿38例(42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下下鼻道开窗切除上颌窦囊肿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纯上颌窦囊肿发病率较低,传统以外的手术方法报道不多,我科于1998年4月至2001年1月收治单纯上颌窦囊肿62例,采用鼻内窥镜下下鼻道开窗进路切除囊肿,取得了满意效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纤维血管瘤在耳鼻咽喉科多发生于鼻咽部,其发生在上颌窦者很少,近期我科室诊治上颌窦纤维血管瘤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因左面部肿胀感7个月余,2016年10月8日于我科门诊就诊,门诊医师查体见左侧鼻腔新生组织,触之易出血,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示左上颌窦、筛窦软组织影(图1A),诊断为鼻腔鼻窦肿物(左),建议入院治疗。入院行常规查体,并行鼻窦MRI检查示左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内可见片状混杂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4.
鼻窦窥镜上颌窦鼻内开窗上颌窦囊肿切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窦窥镜外科切除单纯上颌窦囊肿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单纯上颌窦囊肿27例用鼻窥镜上颌窦鼻内开窗术切除.结果2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康复,随访无复发.结论单纯上颌窦囊肿,经上颌窦鼻内开窗鼻窦窥镜外科手术切除上颌窦囊肿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6.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鼻内镜下施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可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手术,避免鼻前庭正常组织的过度损伤,能最大限度的清除囊壁,防止囊壁残缘闭合而复发。我院自2005年4月~2006年5月共施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1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口解剖与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16侧尸头解剖对上颌窦自然孔位置及与其邻近组织的毗邻关系进行了观察,发现上颌窦口存在着严重的变异,上颌窦口在鼻腔的开口位置多在漏头内,其上方便是眶内侧壁。上颌窦内口与上颌窦前壁的平均距离为1.1cm,表明与鼻与鼻泪管很近。X线摄片显示了上凳窦鼻通道与眶壁的密切关系。对70侧中鼻道上凳窦开窗术中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鼻科医熟知上颌窦鼻通道的解剖特点,进行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时应高度警惕勿损伤眶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其部位隐蔽,早期诊断较困难,一旦症状明显,肿瘤多已侵入骨壁及周围组织,故临床上中晚期患者多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命.随着影像学、鼻内镜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上颌窦癌的癌前病变,如上颌窦炎、不典型增生、内翻性乳头状瘤等的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上颌窦癌的发病率.国内外学者对上颌窦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不少进展.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病例1,男,45岁。因顽固性右偏头痛13年,伴右侧颔面部麻木不适,近5夭右眼视力急聚下降。外院CT检查发现:右鼻蝶筛窦和颞下区巨大囊肿,于2001-04-05收入院。检查:右眼视力0.08,外眼无异常,眼底视乳头较苍白,鼻腔尚清洁,右鼻蝶筛隐窝膨隆,张口动度稍受限,CT扫描提示:右鼻蝶窦、后组筛窦和颅底颞下区融为一体,占位性病变,大  相似文献   

10.
上颌窦骨化纤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化纤维瘤由纤维组织和骨组织构成,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颅面骨的骨化纤维瘤稍多,原发于上颌窦者较少见。作者10年中遇到5例,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16-25岁,病程3-8年,左上颔窦3例,右上颔窦2例。临床上均表现为面部无痛性肿块或骨性隆起,2例表现为渐进性鼻塞、头痛,1例有硬腭  相似文献   

11.
上颌窦常见良性病变有上颌窦息肉、上颌窦囊肿和真菌性上颌窦炎等。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多数情况下这些病变可通过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得到治愈,但对于部分位于上颌窦底部、内壁及前壁的病变,单纯从中鼻道进路难以完全清除。我科自2002年2月~2008年10月采用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治疗上颌窦良陛病变6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上颌窦囊肿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好发于上颌窦的下壁及内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上颌窦根治术。随着微创外科及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开展,传统的柯-陆手术已逐步被鼻内镜手术所替代。我们采用鼻内镜下4种不同径路切除上颌窦囊肿:①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②下鼻道开窗径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黏骨膜瓣外移术在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7例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下鼻道开窗黏骨膜瓣外移术,B组行常规下鼻道开窗术。术后经0.5~1年随访,观察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下鼻道开窗处术后闭合程度等情况。结果 术后并发症中鼻腔粘连率:A组6.7%(2/30),B组11.1%(3/27)。复发率:A组6.7%(2/30),B组7.4%(2/27)。溢泪率:A组0%(0/30),B组3.7%(1/27)。出血量:A组(69.98±34.69)ml,B组(79.64±43.17)ml ,手术时间:A组(1.57±0.59)小时,B组(1.51±0.53)小时,下鼻道开窗处术后3个月闭合程度:A组0.85±0.06,B组0.61±0.07,下鼻道开窗处术后6个月闭合程度:A组0.55±0.09,B组0.28±0.11。两组并发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1),下鼻道开窗处术后3个月、6个月闭合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鼻内镜下鼻道开窗黏骨膜瓣外移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中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易掌握,有利于术后随访及处理,是上颌窦良性病变手术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上颌窦黏膜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疾病,治疗方法为手术摘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为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内镜下上颌窦自然窦口或下鼻道开窗术。但这些术式治疗上颌窦囊肿损伤大,改变了鼻腔正常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4岁,以左侧上颌窦根治术后2年,左面部肿胀1个月收治入院。患者2年前因左面部肿胀于当地行左上颌窦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梭形细胞肿瘤,伴黏液变性。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左侧面部肿胀,无面麻,牙痛,张口困难,视力障碍,无头痛、发热等其他不适。既往体健。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可。左面部稍隆起,表面皮肤无改变,局部无明显触压痛。张口无受限,牙齿排列尚整齐。左鼻腔外侧壁稍膨隆,鼻甲形态尚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2009年1月鼻窦CT检查(图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3种摘除上颔窦囊肿进路的选择。方法本组上颌窦囊肿共32例,术前均经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明确鼻腔情况、囊肿的大小及位置。其中8例伴鼻窦炎鼻息肉者,经中鼻道自然口开放术进路行Messerkling术;19例单纯上颌窦囊肿患者,鼻内镜下经改良柯-陆进路行囊肿摘除术,另5例采用下鼻道开窗进路行囊肿摘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鼻窦CT冠状位扫描或鼻内镜检查,19例经改良柯-陆进路者术后无复发;8例经中鼻道自然口开放术进路者,2例复发,1例术后窦口闭锁,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5例经下鼻道开窗进路者,1例复发,2例失访。结论3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经中鼻道行上颌窦开窗术可重建上颌窦通气和引流,为符合鼻窦生理的功能性手术方法。对75例接受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各行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94侧,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64侧,开窗孔开放情况经3~15个月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时窗口开放者为86.7%,闭合者为13.3%,下鼻道开窗孔开放者为54.7%,闭合者占45.3%,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表明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优于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并从解剖、生理方面讨论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16侧尸头解剖对上颌窦自然孔位置及与其邻近组织的毗邻关系进行了观察,发现上颌窦口存在着严重的变异,上颌窦口在鼻腔的开口位置多在漏斗内,其上方便是眶内侧壁。上颌窦内口与上颌窦前壁的平均距离为1.1cm,表明与鼻泪管很近。X线摄片显示了上颌窦鼻通道与眶壁的密切关系。对70侧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中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鼻科医师应熟知上颌窦鼻通道的解剖特点,进行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时应高度警惕勿损伤眶壁和鼻泪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内镜鼻窦外科学的深入研究,经鼻内镜鼻内筛蝶窦海绵窦及周围结构的手术成为一种进路直接,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手术方法.本文就海绵窦的解剖、毗邻关系、手术进路、手术范围以及鼻内镜下该区术式的优点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是一种少见恶性肿瘤,主要位于腮腺,其次位于腭部和其它涎腺,少数位于上唇、舌根,而发生在鼻窦十分罕见[1~3]。我科于2001年8月收治1例筛窦上颌窦肌上皮癌,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因“左眼溢泪,视力下降3月,左鼻塞半月”入院。查体:左内眦近鼻根处,有一质地较硬固定肿块,约3cm×2cm大小,触诊肿块呈结节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