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引流管负压引流、加压包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5年14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72例患者采用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单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照组(B组)72例患者采用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双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86.2 ml±28.5ml)少于B组(143.8ml±47.3ml)(P<0.01);总引流量A组(247.6±35.4ml)少于B组(328.3ml±34.8m1)(P<0.05);A组皮下积液率(12.5%)低于B组(16.7%),A组皮瓣坏死率为4.2%低于B组的5.6%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单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引流是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纯吸球引流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的影响.方法 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实施乳腺癌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者124例,均采用Stewart横切口,随机采用2种伤口处理方式:(1)单纯吸球引流组(A组)71例;(2)吸球引流结合胸壁加压包扎组(B组)53例.比较单纯吸球引流组和加压包扎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和伤口积液的影响.结果 A组发生皮瓣坏死共9例(9/71),均经换药治疗后痊愈,B组发生皮瓣坏死16例(16/53),其中3例需要植皮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发生皮下积液5例(5/71),B组发生皮下积液4例(4/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单纯吸球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伤口处理方法,绷带加压包扎不仅无益于皮下积液的减少,还有增加皮瓣坏死,尤其是大面积皮瓣坏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引流管负压吸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进行引流的患者共70例,其中33例患者进行了传统的加压包扎法引流,37例患者采用双引流管负压吸引引流,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传统加压包扎引流相比较,双引流管负压吸引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提高患者舒适度。结论:双引流管负压吸引引流术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预防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几种常见的乳腺癌术后引流方式的疗效进而选择出一种最佳的引流方式.方法 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2月的183例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引流方式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 双胃管腋窝胸骨旁环形引流+负压吸引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9.1%,皮瓣血运不良的发生率为8.2%;单胶管腋窝引流+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31.1%,皮瓣血运不良的发生率为22.2%;双胶管腋窝胸骨旁引流+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1.4%,皮瓣血运不良的发生率为25%.结论 腋下胸骨旁双胶管引流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单纯腋下单管引流,有明显差异;单纯负压吸引组术后皮瓣血运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组,有明显差异;双胃管引流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双胶管引流,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术后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2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两部位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对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将1998~2007年在我院行标准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24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6例采用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和普通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120例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对照组中有25例(19.8%))发生皮下积液,13例(10.3%)发生皮瓣坏死;观察组中8例(6.7%)发生皮下积液,6例(5.0%)发生皮瓣坏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李侠  张沛 《实用癌症杂志》2016,(9):1456-1458
目的 观察自制乳腺癌专用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7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8例.2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对照组使用普通多头胸带加压包扎,观察组使用我科设计制作乳腺癌专用胸带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在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专用胸带使乳腺癌术后总引流量减少,拔管时间缩短,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减少,降低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7.
莫春连  何沙  卢永刚 《实用癌症杂志》2012,27(4):382-383,38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注意手术技巧及合理的引流、护理,以预防皮下积液发生。结果 80例乳腺癌患者中13例发生皮下积液(16.3%),9例经反复穿刺抽液,2例经调整引流管位置,2例经重新置管、负压引流,加压包扎等治疗,2周内治愈。结论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明显降低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术后腋窝成型中的作用。方法 1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5例采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65例采用普通负吸球引流,观察术后的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腋窝形态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1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腋窝外形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腋窝外形优和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真空负压引流瓶用于乳腺癌术后腋窝皮瓣成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张剑辉  栾世超  周宪方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132-1134
摘 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方法的选择对皮下积液以及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方法] 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患者术后不同引流方法,分为三组中心负压组(n=41)、单纯引流组(n=42)和一次性负压组(n=43)。[结果] 中心负压组首日引流量和总引流量高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中心负压组腋窝置管、胸壁拔管和住院时间短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与一次性负压组相比,中心负压组和单纯引流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更低(P<0.05);中心负压组积液严重程度低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中心负压组无皮瓣坏死发生。[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引流,能提高引流量、缩短腋窝置管、胸壁拔管和住院时间,能有效降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淋巴管结扎联合医用胶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中结扎腋窝淋巴管联合医用胶的应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作用。方法将184例行改良根治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腋窝负压引流及切口加压包扎,实验组84例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结扎腋窝淋巴管联合创面喷洒医用胶;比较两组术后的引流情况,皮下积液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2、3天的引流量分别为(72.9±32.3)ml、(65.4±27.6)ml和(34.2±19.5)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88.5±35.1)ml、(92.8±30.8)ml和(47.6±27.4)ml](P〈0.01);实验组引流天数[(9.2±5.2)天]也较对照组[(13.8±6.7)天]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术后积液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P=0.03);而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腋窝淋巴管结扎联合医用胶,能进一步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申郑堂  廖妮  郭旭辉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2):1545-1546
目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管和改良双管为双套管负压引流两种方法预防皮下积液效果。方法:将190例病人随机分为单管(105例)和双套管(85例)两组,观察二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管负压引流和双套管负压引流,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17.48%(17/105)和5.88%(5/85),P<0.05,差异显著。结论:乳腺癌术后利用双套管负压引流较单管负压引流较好地预防了皮下积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黄毅  李磊  胡勇  刘启岑  王桢 《现代肿瘤医学》2022,(20):3698-3702
目的:探讨腋窝筋膜瓣组织成型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4例接受腋窝筋膜瓣组织成型联合改良根治患者为研究组,85例接受常规改良根治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肩关节功能障碍程度、腋窝外形满意度等指标,探讨血清肿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肩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腋窝外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超过60岁,BMI≥25 kg/m2和仅行ALND是血清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腋窝筋膜瓣组织成型可以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减少术后血清肿、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及患侧肩关节活动障碍程度,提高腋窝外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拟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保留胸前神经组和不保留胸前神经组各34例.保留胸前神经组手术时分开胸大肌暴露并保留胸内、外侧神经,不保留胸前神经组则不保留胸内、外侧神经.其余手术操作相同.术后12个月用彩超测量胸大肌厚度,并与对侧比较.结果:保留胸前神经组无重度胸大肌萎缩,不保留胸前神经组重度萎缩26例(76.5%).经统计学检验,保留胸前神经组重度胸大肌萎缩情况较不保留胸前神经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能减少术后胸大肌萎缩.  相似文献   

14.
张萍  马涛  宋卫  丁云  陆肖玮 《现代肿瘤医学》2015,(13):1821-1823
目的:分析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寻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并发高血压分为两组,对照组无并发症37例;并发高血压组39例,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置管时间(19.1±7.0)天,并发高血压组平均置管时间(29.3±18.3)天,引流量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并发高血压组患者伤口愈合迟缓,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并发高血压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伤口愈合较迟缓。积极调控血压,维持血压平稳,术中术后正确医护,将有效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年轻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年轻乳腺癌患者90例.其中,保乳手术患者45例,进行改良根治术患者45例.观察两组患者3年生存情况、手术情况、生活质量等.结果 保乳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5.56%、2.22%、2.22%,根治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1.11%、4.44%、6.67%,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保乳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保乳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以及精神健康(MH)评分均明显优于改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以及改良根治术均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临床恢复快且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单侧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84例实施单侧乳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瑞芬太尼-七氟烷组):常规麻醉诱导成功后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烷组):从麻醉诱导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定维持至手术结束,其余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同对照组。观察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躁动评分,以及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前5 min (T0)的收缩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上存在差异(P<0.05)。然而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拔管前(T1)、拔管后即刻(T2)和拔管后 5 min(T3)的生命体征数据,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各期的收缩压均明显升高(均 P<0.05),心率均明显增快(均 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使麻醉复苏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并可减轻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和术后疼痛的发生,临床效果确切,而且患者获得了更好的麻醉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绝经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化疗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9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于化疗后行常规护理干预及观察组于化疗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各47例。通过生存质量评价量表(QLQ-C30)评估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功能质量评分中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的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两组认知功能的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症状表现评分中的失眠、疼痛、恶心呕吐、疲倦、便秘、食欲下降的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两组腹泻及呼吸困难评分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化疗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化疗反应,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放化疗联合生物靶向治疗对乳腺癌早期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早期改良根治术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行放化疗(多西紫杉醇结合顺铂化疗+三维适形放疗)辅助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生物靶向(曲妥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44.19%),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术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术后3年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乳腺癌早期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实施放化疗联合生物靶向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远期生存率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7 月手术治疗0~ⅢA 期女性乳腺癌患者224 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乳房重建)组(n=42)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单纯改良根治)组(n=182),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积液、皮瓣坏死、患肢及肩关节活动、引流时间及开始辅助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房重建组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单纯改良根治组(P<0.01)。 乳房重建组患者重建乳房外形美学评价明显优于单纯改良根治组(P<0.01)。 随访期间两组转移率、复发率、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可以达到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相当的疗效,且其重建乳房外形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并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乳房的外形美观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对早期乳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